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明謀天下》第703章 代溝
  第703章 代溝
  石尚書的聲音未必有多麽洪亮,但是他的身邊皆是朝廷的各位大佬們,先前沒人提起還不覺得,現在石尚書一說,眾人頓時反應過來,戶部趙尚書反應最快,抓著身邊負責上稱的小內使就惡狠狠的問道。

  “說,這畝地裡統共挖出了多少斤番薯?”

  “回……回老大人,合……合共五千四百斤……”

  那名小內使不過是宮中的小太監,哪見過這種場面,頓時緊張起來,結結巴巴的說道。

  “五……五千斤!!”

  趙世卿松開抓著小內使的手,臉上一片震驚之色。

  與此同時,在他身旁的大佬們也是一臉難以置信,不過看看這滿地的番薯,卻不得不相信。

  說句實話,很早的時候,戶部就曾經收到過南直隸關於番薯的公文報告,不過那個時候,公文上頂天的敘述也不過畝產三千斤,而時任戶部尚書的楊俊民對此嗤之以鼻,認為世上壓根沒有畝產三千斤的作物,下公文狠狠的申斥了一番當時奏報上來的知縣,此事在朝廷當中還淪為一時笑談。

  諸大臣當時都覺得,怕是這個小知縣想功勞想瘋了,才編出如此荒誕不經的謊言欺瞞朝廷,當做政績,朝廷中人當做閑話談論了一番,也就漸漸的平息了。

  趙世卿也是因為當時恰好曾經見到過這份公文,所以才記得此事,只是讓他沒想到的是,當初那知縣所言,竟不是誇大其詞,而是事實所在。

  緩緩舒了口氣,趙尚書上前兩步,開口說道。

  “陛下容稟,此物畝產若真能達五千之數,則我百姓將再無饑饉之憂,天賜良糧,此乃天命所歸,皇天庇佑之兆,臣謹賀陛下!”

  “善哉,此誠陛下英明神武,方能感召上天也!”

  讓朱常洛沒想到的是,這場面怎麽就突然變成了這樣。

  看來這幫大佬能混到現在,也不光是靠著批龍鱗的嘛,不過好話雖然好聽,但是有些話他還是得說,摸了摸鼻子,朱常洛擺了擺手道。

  “此物雖為良種天賜,但也並非盡善盡美,當初朕在南直隸時,偶然發現此物,恰逢諸地饑荒,便命人試種之,不意產量奇高,且蒸煮之後口感綿軟,甚能飽人,便令南直隸盡為種之,不過要說功勞,卻是要歸於徐愛卿之手!”

  朱常洛不客氣的將發現番薯的功勞攬在自己的身上,話說他怎麽也有個領導的功勞不是,要不是當初他慧眼識英,說不定徐光啟現在還在掙扎科舉,哪有閑工夫培育番薯。

  “臣惶恐!”

  眾人頓時將目光移到徐光啟的身上,嚇得後者連忙拱了拱手道。

  倒是朱常洛不以為意,開口道。

  “有功當賞有過當罰,此乃天經地義,不瞞諸位愛卿,這番薯產自呂宋,初時被一商賈自外國帶回,後被徐愛卿發現,首次引種,朕見到之後,驚異於此物的產量,便命徐愛卿善加培植,如今這番薯已經是第五代的良種,和初時引自呂宋的種子大為不同!”

  “陛下的意思是,這番薯還需要……培育?”

  說話的卻是次輔老大人,衷貞吉出身富戶,倒是對於農事不太熟悉,話說回來,培育這個詞對於現在的這個時代還想有些難以理解的。

  當初朱常洛跟徐光啟解釋的時候,也著實費了一番工夫。

  “不錯,閣老明鑒,此番薯產自呂宋,在呂宋產量奇高,但是卻並不完全適合我大明,雖然對水土要求不高,但是下官引種之後,還是曾經數度因各種原因而使種出來的番薯苦澀無比,或是產量降低,幸得陛下指點,教下官以雜交培育法,從數量眾多的番薯當中擇優培育,最終選出種苗,大量繁育,最終才在第三代番薯培育成功時獲得了如今口感的番薯……”

  徐光啟拱了拱手,開口解釋道。

  眼中卻閃動著興奮和狂熱的光芒,他跟著朱常洛以後,才越發覺得自己跟著這位主君一點都沒錯,不僅僅是因為朱常洛步步高升,如今已經成了皇帝,更是因為這位主君身上層出不窮的點子,每逢自己遇到困惑的時候,陛下只要三言兩語,便能解決問題,讓自己的實驗一帆風順,對於這個年紀輕輕卻學究天人的主君,除了天命所歸之外,徐光啟再也找不到任何合適的詞形容了。

  “但是當時番薯的產量大概在兩千斤到三千斤左右,下官又苦心培育,方才在第五代種苗當中發現了良種,引種之下,便是諸位大人挖出的這畝田地!”

  不得不說,徐光啟的這番理論,倒是叫一幫大佬們耳目一新,他們還是頭一次聽說,這種子還能培育區分的,不過在場的都是聰慧之人,很快從徐光啟略顯難懂的話中理清了邏輯。

  “徐大人的意思是,這種苗也有好壞優劣之分,代代相傳,這畝田地就是徐大人從眾多種苗當中選出的優良種苗培育而成?”

  很快就有人對於徐光啟的理論進行了再創造。

  倒是讓徐少卿一愣,他總覺得有什麽不對的地方,可又說不出來,倒是朱常洛暗自搖了搖頭,開口道。

  “不論如何,若沒有徐愛卿一番辛苦,此物不但不能成為良種,反而會成為害人之物,我朝有功當賞,即日起,便拔擢徐愛卿為司農寺卿,正式主管司農寺事務!眾卿以為如何?”

  這其中出了什麽問題,朱常洛當然是清楚的,他教給徐光啟的方法,其實很簡單,原理後世的一個中學生都知道的孟德爾豌豆雜交實驗。

  而這個實驗的原理也正是後世培育優秀糧食的的方法之一,但是徐光啟用的是培育,不僅僅是選出良種這麽簡單,更是通過各種方法維持優良的性狀,並且培養出新的品種,但是限於時代,很明顯,這些大臣只能理解為從眾多種苗當中篩選出優良的種苗。

  這其中的差別可謂鴻溝,想必就連徐光啟也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並不清楚這其中的差別所在。

  畢竟這種新的學科知識和固有的認知差別太大,想要讓他們理解和接受,恐怕還需要一段時間,朱常洛暗自想到,難不成這就是所謂的代溝?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