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戰國風雲之韓國再起》第417章 和趙國的議和(中)
  第417章 和趙國的議和(中)

  藺相如隱隱約約明白了范睢的真正目的,說到底,韓國是拿信陵君來說事,想要從趙國佔得一些便宜。

  想想也是,這次四國伐韓,秦、齊兩國可謂損失慘重,元氣大傷。楚國還好些,地大物博,但考慮到這次楚國割讓的淮泗之地是楚國除了郢都附近最為富庶的地方,而楚國為了防止重蹈覆轍已然遷都江東,這基本上也意味著楚國放棄了郢都附近的土地。真正計較的話,楚國的損失相比較秦、齊兩國而言,隻多不少!
  趙國呢,則是與秦、齊、楚三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同樣是兵敗,趙國不過是損失了十多萬精銳大軍,丟失了頓丘、蕩陰兩座城邑數十裡的土地而已,根本談不上令趙國元氣大傷。趙國在今後對韓國,不過是采取守勢而已!

  如今,韓國抓住信陵君最後出現在邯鄲,平原君和信陵君是姻親這一點,攜大勝之威,逼迫趙國交出信陵君,實在是強人所難。

  雖然,信陵君確實在趙國邯鄲,在平原君府上,但方才,眾人已經言之鑿鑿地表示信陵君並沒有在趙國,韓國也假裝相信,那為了安撫韓國,讓韓國退讓一步,趙國就需要付出一些代價。而這,才是韓國的真正目的。

  韓國君臣怕是早已知曉趙國會有這樣的說辭吧,所以才以退為進,逼迫趙國在交出信陵君和割地之間選擇,然後又誘使趙國絕了交出信陵君這條道路。

  如果不是春耕,如果不是秦、齊、楚已然向韓國屈服,燕國與韓國交好,趙國或許還有轉圜的余地。但如今,韓國勢大,趙國實在拿不出反對韓國的勇氣!

  “不知禦史大夫以為怎麽樣的補償才是好的呢?”平原君皺著眉毛說道。

  范睢哈哈一笑,說道:“剛平、觀澤、馬陵、甄城、廩丘、范縣、平邑、元城、黃城、聊城應該可以彌補我們韓國的損失!”

  廉頗氣極反笑,忍不住說道:“韓國怎麽不把博陵、盧縣、平原也一並要去呢?”

  再加上這三座城邑,趙國河水以東的土地就全部歸屬韓國了。韓國不費吹灰之力,就能拿下一郡之地,想的主意也果真美!

  誰料到,范睢居然一本正經地說道:“廉將軍所言甚是!不過,不明真相的人還以為我們韓國欺負貴國,畢竟再加上博陵、盧縣、平原三座城邑,趙國在河水以東將無尺寸之地!何況,信陵君的賓客多半出自剛平、觀澤、馬陵、甄城、廩丘、范縣、平邑、元城、黃城、聊城這十座城邑,我們韓國已然查清,博陵、盧縣、平原三縣並無信陵君的黨徒。”

  趙國君臣驚呆了,沒想到,韓國到了如今,還要以冠冕堂皇的理由來美化自己,掩飾自己的野心。河水以東,博陵、盧縣、平原三縣面積佔據一半,但人口不過是五分之一,其余十縣才是趙國河東之地的繁華所在。

  韓國大義凜然地聲稱剛平、觀澤、馬陵、甄城、廩丘、范縣、平邑、元城、黃城、聊城多信陵君余孽,但誰人不知道,這一直以來就是趙國的土地,信陵君乃是魏人。即便信陵君名滿天下,趙國不少人傾心於他,願意為他效死,也怎麽可能都出在這十縣?即使都出在這十縣,所謂樹倒獼孫散,又有多少人是真正效忠信陵君的呢!

  韓國多半也是怕自己的吃相太過難看,所以找了這麽一個不是理由的理由!而且,為了堵住趙國的悠悠之口,天下的悠悠之口,隻索要了趙國河東的一半土地,但卻是最富庶的土地。

  只要趙國同意割讓這片土地,相信韓國會心照不宣地不會再次提及信陵君之事。如果是一兩座城邑也就罷了,但如今是要拿十座城邑來換取韓國赦免信陵君,代價未免也太大了!

  沒有人敢說話,替趙太后做這個決議。平原君身為當事人,更是無法表態。即使他的趙王的叔叔,是趙太后的兒子,也沒有權力下這個決心。

  趙太后心裡在迅速權衡其中的利弊,權衡信陵君終究值不值十座城邑。如果魏國尚在,那肯定值得,魏王已經成為庶人,隨時都可能被韓王毒殺,信陵君值不值了呢?趙太后迅速下了結論,那就是值得!

  越是時局艱難,趙國越是需要有人,有國家支持自己!魏國雖然滅亡了,但並不意味著不能復國!一個國家,一個綿延數百年的國家,絕不是說滅就能滅的。尤其是韓國的新法觸及了不少地方豪族的利益,雖然韓國用殺伐,用血淋淋的屠刀讓他們老老實實配合韓國,遵守新法,但這並不意味著地方豪族們就會一直順從下去。

  他們現在不反抗是因為韓國太強大,如果韓國失敗了呢,如果他們看到推翻韓國統治的希望呢?何況,之前群臣們已經商議過,隨著韓國霸佔了東郡和南陽之地,趙國的河東可謂一面環水,兩面與韓國接壤,一旦韓、趙兩國爆發大戰,趙國的河東絕對不能幸免!與其如此,不如索性送出去!
  就在平原君想要出言表示自己一定是一個月的時間內將信陵君搜捕到,不令趙國為難,韓國失望的時候,趙太后率先開口道:“趙國雖然受魏無忌蒙蔽,無意冒犯韓國,但究其根源,還是在老婦人一時糊塗。不如這樣,我們趙國獻出剛平、觀澤、馬陵、甄城、廩丘、范縣六座城邑,算是向韓國賠罪!趙伐韓一事,韓國不再追究!兩國重修舊好!再獻出平邑、元城、黃城、聊城四座城邑,替魏無忌這廝向韓國請罪,希望韓國能得饒人處且饒人,取消對信陵君的通緝,老婦人保證,有生之年,韓不伐趙,趙將信陵君囚禁在邯鄲,不令其出邯鄲半步。”

  范睢想了想,答應下來。反正自己代韓王提出這個要求,為的就是讓趙國獻出十座城邑,從而保住信陵君。韓、趙兩國未來的很長的一段時間,應該不會爆發大的戰事,也可以重修舊好。趙國不過是明明白白的要求韓國赦免信陵君的罪責,與趙國兩不相欠。如此,考慮到韓國素來講究師出有名,只要趙國謹慎,韓國應該不會主動攻打趙國,趙國可以得到數年休養生息的時間!
  趙太后咬了咬牙,又道:“天下久歷戰事,百姓苦不堪言,弭兵勢在必行。我們趙國有意推選韓國為天下霸主,監督天下,務令各國不動刀兵,百姓安居樂業!不知韓王意下如何?”

  范睢立即明白了趙太后的用意,如今無論是作為戰勝國的韓國也好,作為戰敗一方的秦、趙、齊、楚四國也好,短時間內都沒有力氣發動大規模的戰事。唯有燕國,兵強馬壯,隨時可以攻打趙國、齊國,開疆擴土。不如索性召開一次弭兵大會,正式確立韓國的霸主,讓韓國受聲名所累,一來不敢隨便發動戰事,諸國可以靜心發展,二來令越國、燕國這樣不安分的國家老實。若是燕、越兩國不聽從韓國的號令,隨意發動戰事,韓國則要出兵平凡,損耗國力!
  不過,范睢也清楚,這是一次提高韓國威望、韓王威望的大好機會。數十年了,天下召開過數次盟會,也著實解決了不少問題。但十幾年來,卻只有韓趙魏三國在朝歌成功地舉行過一次,確立結盟抗秦。更近的一次洛陽會盟因為魏國背盟而無疾而終。韓、趙發兵攻魏,魏國名存實亡。

  “太后所言甚是!只不過,這會盟的地點安排到哪裡比較合適呢?太后可有什麽良策,我也好稟報給韓王!”范睢斟酌道。

  歷來會盟,信任乃是至關重要的一點。如果是兩國會盟,大都是在邊境上,兩國國君各自攜帶大軍,互相提防,來一場心驚膽戰的會盟,或者前往第三方中立國家,一般是小國。如果是三國結盟,則要根據三國的國力而定,如果三國國力相當,去哪裡都合適,如果一強兩弱,前往弱國即可。

  像是天下諸侯一起會盟,則要麻煩的多,因為沒有中立的所在,各國的路途不一,近一點的還好說,遠一點的國家想要參加會盟,可能需要途徑幾個甚至十幾個國家,時間耗費許多。安全保障也是個問題。

  “楚國馬上就要遷都江東,韓國已經據有南陽、故魯、淮泗之地,除了秦國,天下各國,前往濟水之畔的盧縣比較合適,禦史大夫以為如何?”趙太后試探性地問道。

  范睢心裡默默讚歎趙太后的提議甚是恰當,盧縣方圓數十裡,土地平坦,雖然隸屬趙國,但距離齊、燕、韓三國不過數裡之地,韓、趙、齊、燕四國是不可能有什麽異議的,而楚國的江東距離盧縣要遠比郢都距離盧縣要近上千裡,需要做的準備大大減少。唯一可能提出抱怨的就是秦國。但韓、趙、齊、燕、楚五國點了頭,秦王只能把抱怨留在肚子裡。至於越國,能夠重返國際舞台他們以及可以感恩戴德了,又哪裡敢計較會盟的地點在哪裡呢!
  “太后所說頗為恰當,不知太后以為當不當叫上越國呢?畢竟,越國同為諸侯!既然是天下彌兵之會,若是不叫越國參加,以後越國和楚國開戰,我們也不好治哪一方的罪!”范睢言道。

  趙太后立即識破了韓國的打算,很明顯,韓國的打定主意要扶植越國了,以後,有越國在後面掣肘,楚國想要插手中原的戰事將變得很是艱難!自己明知如此,還不能不答應!韓國的意思已經說得很清楚,不讓越國參加,就稱不上是天下諸侯的彌兵之會,越國不受其約束,可隨意攻打楚國!

  不過,在意識到韓國此舉會得罪楚國後,趙太后意識到,也許自己可以利用楚、越兩國的嫌隙。韓國扶植越國,那自己就暗中支持楚國。韓國親善楚國,那趙國就與越國為盟。

  “禦史大夫所言甚是!越國也是天下諸侯!若是少了越國的殘余,這彌兵之會倒是失去了光彩!豈不是顯得韓國沒有號召力嗎?”趙太后故意服軟,言語中卻是要撇清韓國是這次彌兵之會的發起者,如此,楚國聽聞越國也在受邀之列,必然惱怒。

  范睢卻是不肯上當,笑道:“彌兵之會乃是韓、趙兩國共同發起的!此事我會上報韓王!”

   發錯章節名字和內容了,這一章是最後一章!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