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戰國風雲之韓國再起》第400章 韓國的建議
  第400章 韓國的建議

  四國伐韓這場戲越來越精彩,韓國的處心積慮,秦國的有勇有謀,楚國的力不從心,齊國的不明所以,趙國的憋屈委屈,系數呈現在燕國這個看客的眼裡。

  燕王悄悄返回了薊城,召集心腹大臣討論時局。但討論來討論去,得出的結論只有一個,那就是韓國如果沒有後續的動作,最好的結果不過是和趙國拚一個兩敗俱傷,然後秦國依然會攻佔河東全郡。到時候,三川郡也好,汝南郡也好,全會出現變數。就連齊國的態度也會從夢遊狀態解除,說不定會狠狠撲上來,從韓國身上咬下來一塊肥肉!
  韓國究竟會如何破局呢?是拉攏搖擺不定的齊國,還是拉攏因為越國大軍入侵而手忙腳亂的楚國,或者是一時沒什麽進展的趙國?燕國君臣篤定,最不可能的就是秦國了!秦國,虎狼之國也!如今秦國得了一個大便宜,肯定不會輕易罷手!
  很快,韓國給出了答案,那就是繼續和秦、趙兩國拚消耗,對齊國放任自由,對楚國則是窮追猛打!五萬韓軍精銳包圍藍田,直接讓郢都陷入險境!白起率領五萬大軍一路順流而下,水淹郢都、火燒夷陵的往事還歷歷在目,韓國可比當初的秦國還要強大,這一招雖然簡單卻有效!

  燕國君臣不禁拍案稱讚,只要韓軍可以迅速拿下藍田,兵臨郢都城下,那麽楚國也隻好簽訂城下之盟,退出這場戰事!當然,楚國也可以選擇死扛,從前線抽調大軍,回師郢都!但無論是做哪個選擇,都意味著在南線戰場上,韓軍在兩個月內,不會遭到什麽壓力!除非,齊國在這個時候迷途知返,攻打韓國。那麽或許,南線的楚國大軍還能繼續給韓國製造麻煩!
  很快,第三場戲上演了,燕國在各國的細作很快探知,齊、趙合兵一處,攻打東郡,秦國則居然在河東采取了守勢,無意再和韓國爭鋒!至於更多的消息,因為燕國太過偏遠和各國有意封鎖,燕國君臣還未知曉。

  韓國使者就是在這樣的情形下進入了王宮,求見燕王。實際上,為了說服燕國在齊、趙兩國身後製造麻煩,韓國的使者一直就沒有離開。只不過,知曉了燕國的打算,使者並沒有強求,而是在這段時間花心思交好燕國的權貴。

  所以,一接到來自洛陽的最新消息和韓王的親筆信,韓國使者就信心滿滿地求見燕國丞相將渠。將渠自然不會拒絕接見,首先韓國使者的身份不好得罪,另外就是,將渠知道,韓國使者有特殊的渠道,自己也許從他的三言兩語中,推斷出中原最新的局勢。

  只不過,這一次,韓國使者沒有遮遮掩掩,而是鄭重其事地把二十萬匈奴入侵秦國和齊、趙聯軍在平陽大敗的消息告知了將渠,然後提出求見燕王,說他手上有韓王寫給燕王的親筆信的問題(關於各國文字並不統一的問題,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在本書裡,默認各國的朝堂上有熟悉其他國家文字的大臣)。

  雖然燕王名義上還在邊境上,但薊城有頭有臉的人物,大都知道燕王已經返回了薊城。只是不點破而已!

  鑒於韓國使者的這個消息實在太過驚人,直接影響到燕國對時局的判定和對天下各國的態度,將渠毫不猶豫地將韓國使者帶進王宮,面見燕王。

  提前一步知道消息的燕王在震驚之余,當即下令征召上大夫劇辛、中大夫栗腹等心腹大臣入宮,只有將軍、亞卿榮蚠領兵在外,沒有在征召之列。所以,當韓國使者進入大殿的時候,只見燕國君臣嚴陣以待。燕王是為了表示對韓國的尊重,大臣們則是完全不知曉韓國使者的來意,受燕王的感染。

  “見過燕王!”韓國使者不卑不亢地作揖道。

  燕王表面平靜實際內心激動地回道:“使者免禮!不知使者遠道而來,有何指教?”

  如果換做是其他國家派出使者求見自己,燕王肯定說有何裨益於燕國,但如果丞相將渠所說的都是真的,齊國、楚國、秦國將自身難保,不能再繼續伐韓。趙國則是元氣大傷,不足為慮!韓國將坐實了天下第一強國的地位。三五年內,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挑戰韓國的地位!三五年後,韓國消化了原本屬於魏國的土地,誰還能是韓國的對手?!這樣的現實,由不得燕王對韓國使者不恭敬!

  韓國使者依然保持著禮貌,笑道:“指教不敢當!臣受吾王所托,有書信要轉交給燕王,還請燕王閱覽!”說完,恭恭敬敬地微微躬身,雙手遞出一封薄薄的信件。

  宦者令得到了燕王的示意,親自走到韓國使者身邊,把書信接了過來。不過,他很快驚訝地發現,燕王的手指竟然激動地微微顫抖,之所以說是激動,而不是其他,蓋因宦者令發現燕王的臉色潮紅,目光了滿是喜悅、緊張,不過,身為下人,宦者令隻把好奇埋在心裡最深處,表面卻是不動聲色地遞給燕王。

  燕王是知曉韓國文字的,這倒省去了找人翻譯的麻煩。深呼吸了一口氣,燕王拆開信封,拿出一張紙。很明顯,信很短,但燕王卻是反覆讀了好幾遍,最後才意猶未盡地笑道:“韓國有此大勝,實乃可喜可賀。來人啊!把寡人最喜歡的那匹駿馬和玉佩準備好,寡人要派出使團前往洛陽,為韓王賀喜!”

  “臣代吾王謝過燕王!”使者施禮道,顯然是坦然接受了。

  韓國使者如此不客氣,丞相將渠自然深諳其中內幕。韓國如日中天,已經算是渡過了這次危機,燕王如此割愛,無非是要表明一個態度,那就是燕國願意和韓國多多親近。這次的主動示好,也是為了後續的緊密合作做鋪墊。

  上大夫劇辛、中大夫栗腹則是驚訝至極,臉上的神色出賣了他們的真實想法。他們來得太晚,燕王根本沒時間把這個重大的消息告知兩人,兩人只是驚訝,眼下韓國和秦、趙、齊、楚四國的戰事結果未分,燕王如此示好韓國,莫非是決議與韓國結盟,又或者韓國已經大獲全勝了?!如果是後者,燕王這麽做不奇怪。如果是前者,自己為人臣子,必須為君主著想,這麽早地表態,會不會有風險,要好好商量下!
  燕王適時地站出來解釋道:“趙國久攻河內不下,轉而聯合齊國一起進軍東郡。趙國出兵十萬,齊國出兵二十萬,共計三十萬大軍。沒料想韓國神機妙算,預先設伏,平陽一戰,齊、趙聯軍損兵二十萬,如今,趙軍只剩下四萬,齊軍只剩下六萬,不過堪堪十萬之數!並且已經被李牧、蒙驁將軍率領的韓軍主力圍困,進退不得!想必用不了多久,廉頗、後勝就會兵敗投降!”

  “另外,韓國出兵十萬,一路攻克扞關、巴東、夷陵,距離郢都不過兩三百裡,楚國驚恐,只能從淮泗抽調大軍回師。與此同時,匈奴出兵二十萬,進攻秦國,如今,匈奴大軍已經抵達漆縣,鹹陽告危,秦國再無後繼之力!”

  燕王環顧了眼群臣,待群臣目瞪口呆,稍微消化了這兩個驚人的消息後,再次爆出猛料道:“韓國兵分三路,分別從漢中、武關、函谷關進攻秦國,每一路各有十萬大軍,如果一切順利,不出一個月,關中必然被韓國、匈奴攻入!秦國的四塞之地,將不複存在!”

  這三個消息,一個比一個驚人!考慮到齊軍的戰力很勉強,後勝這等人又並不知兵,有齊國拖後腿,即使廉頗兵敗,也並不令人多麽瞠目結舌!頂多讓人慨歎下,韓國的情報工作做得真好。否則,為何趙國剛剛從河內分兵和齊國大軍合兵一處,就被韓軍識破,然後韓軍針對性地設下陷阱?!
  要知道,像趙國大軍這麽強的精銳都在河內韓軍的嚴防死守下,折損了五萬大軍!韓軍以有心算無心,取得如此大勝,也在情理之中!眾人只能慨歎一下,齊軍的戰力實在太弱了!

  韓國可以分出十萬大軍進攻楚國,還佔了這麽大的便宜,初一聽起來,讓人覺得費解。但細想之下,也可以理解。從韓國集結十萬大軍,從南陽進攻秦國就可以看出,最初進攻藍田的五萬韓軍不過是佯兵,最大的作用就是吸引楚國的注意力。韓國為了消滅楚國對自己的威脅,真正的殺招還是巴蜀兩郡養精蓄銳的十萬大軍!楚國失去了防備,才會被韓國偷襲,形勢一下子變得對楚國極其不利!
  最令人費解的是匈奴為何會出動二十萬大軍進攻秦國!如果和越國一樣,匈奴也是被韓國慫恿的,那韓國的情報搜集就太可怕了!能讓匈奴跋涉千裡,需要韓國如何的巧如舌簧和下血本啊!而且,韓國出動三十萬大軍和匈奴一起夾擊秦國,明顯是不攻入關中,誓不罷休!秦國這一次怕是在劫難逃了!

  如果這些都是真的,燕王方才送出心愛的玉佩和駿馬也就情有可原了!毫無疑問,燕國也要表露忠心了,說不定韓王在書信中已經提議,令燕國攻打趙國、齊國!一個巨大的機會,悄然而至!

   好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