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撩完就跑:清冷男神入我懷》第188章  我教你辯論技巧
  我和薑未頓時慌了,都忘了言喻睡覺了,聲音拔到老高:“為什麽呀?”

  說完以後才又反應過來,立馬壓低聲音:“別哭別哭,出什麽事了,和我們說說啊。”

  “是呀,別哭。千萬別哭,我這看你哭真的比看言喻哭還慌。”

  晏婷不甚淑女的洗了洗鼻涕,抬起通紅的眼,軟聲委屈道:“我哭,你慌什麽?”

  薑未愣了下,隨後哭喪著臉:“怕你也開閘泄洪啊。”

  晏婷搖了搖頭,收起剛剛委屈地表情,面無表情道:“不會。我哭完了。”

  我啞然失笑,戲謔道:“那能說說,為什麽要分手嗎?”

  晏婷抬眼,眼底清明一片:“丁熒和他有娃娃親,他卻沒告訴我。”

  我和薑未瞬間感覺到了瞳孔地震:“娃娃親?!”

  晏婷機械地點了點頭。

  “哎喲我的祖宗們!這有什麽?拜托你們不要一驚一乍的好嗎?”言喻都被我們吵起來了,慢吞吞地下了床,還給我們認真地做批評教育:“這個時候晏婷很脆弱的,和我一樣脆弱,所以你們不管聽到什麽看到什麽,都要壓製住自己的嗓音,輕聲慢語OK?”

  我看她這樣子,像是知道點什麽內情,忍不住笑出聲:“這是你知道?”

  言喻沒應聲,幽怨地白了我一眼。

  我也沒說話,轉身搬了椅子坐在了晏婷旁邊,示意言喻講講這個事情的來龍去脈。

  言喻白了我一眼,滿是“我這麽可憐還要壓榨我”的不情願,耷拉著臉看了一眼滿臉期待的晏婷,一屁股坐在小馬扎上,滔滔不絕起來。

  “他們兩家是世交,所以訂了娃娃親。兩人關系也一直不錯,但就是不來電。所以丁熒和別人介紹起方正舒都是朋友,而方正舒則是說丁熒是他妹妹。”

  晏婷顯然沒想到這個故事竟然這麽簡短,不相信地追問:“沒了?”

  言喻點頭,一臉無辜:“沒了。”

  我也不放心地插了一嘴:“就這麽簡單?”

  言喻理所當然地點頭:“就這麽簡單。”

  我看向晏婷,晏婷立馬不好意思地臉紅了紅,低下頭嘟囔:“那是我小題大做了。”

  我們三人立馬鄙視地看了她一眼,我自然不會放過打趣她的機會:“那還分不分手了?”

  晏婷的臉又紅了紅,聲音小的像蚊子:“不分了。”

  我甚為滿意地點頭,覺得也不能輕易放過方正舒:“那要不要給他個教訓?”

  晏婷氣哼哼地睨我一眼:“當然。”

  我一看沒我們吃瓜群眾的事,立馬招呼著薑未和言喻散了:“看來咱們該睡了,下午沒課,但還有訓練呢。”

  言喻和薑未都點了點頭,紛紛爬上了床。

  不一會,宿舍便靜寂無聲。

  只有我,瞪著天花板睡不著。

  今天下午的訓練,蔣越澤會不會去啊?

  要是他去,我還有老臉正常面對他麽?

  恐怕沒了吧?同手同腳都是輕的了吧?
  哎,虧你還是大家夥口中的禦姐,正兒八經被漢撩的時候,就知道臉紅,變成說話結巴的呆頭鵝。

  你要崛起啊!
  崛起!

  等到下午去了訓練室,我看到那張清冷雋秀的臉,氣場從兩米八立馬變成一米三,連頭也不敢抬。

  可等到他走到我旁邊坐下的時候,我卻不能不抬頭。

  因為氣勢上不能輸。

  所以我裝作不經意地問道:“幹嘛要坐到我身邊啊?”

  他極慢地眨了下眼,輕慢地回:“因為我要單獨輔導你。”

  “單獨輔導?”我低低驚呼出聲,很不願意相信我,抬頭看了看李博偉學長,他極慢極鄭重地點了點頭。

  “越澤當年是生物院打過所有辯位的全能辯手,二三辯位尤其出色,他教你很合適。”

  我遲疑著點點頭,眼底的崇拜和自豪將羞澀全部取代。

  蔣越澤眼裡泛著星光,帶笑溫柔地打開電腦,柔聲提醒道:“我要開講了。”

  我連忙將手端端正正地放到大腿上,做乖乖狀,嚴肅地應下:“好的,教練請講。”

  他的眼睛更亮,眸色更深了些,像是被潑了墨似的好看:“就從三辯自由辯論時的實戰技巧講起好了。”

  我連連點頭:“嗯嗯,好的。”

  他點開做好的文檔,一點一點耐心地教我:“第一章叫作借力打力。

  武俠小說中有一招數,名叫"借力打力",是說內力深厚的人,可以借對方攻擊之力反擊對方。這種方法也可以運用到論辯中來。”

  看到我疑惑的眼神,蔣越澤勾了勾唇角,像是猜到似的,下一頁文檔便是一個辯論賽的視頻:“沒關系,給你看一個例子,你就知道了。”

  我點點頭,看向屏幕,是關於知難行易的辯論賽的。

  正方:對啊!那些人正是因為上了刑場死到臨頭才知道法律的威力。法律的尊嚴,可謂"知難"哪,對方辨友!

  看到這,蔣越澤點了暫停,進行詳細的講解:“當對方以‘知法容易守法難’的實例論證於知易行難"時,正方馬上轉而化之從:‘知法不易’的角度強化己方觀點,給對方以有力的回擊。扭轉了被動局勢。”

  我點頭,慢慢說出自己的觀點:“而且這裡,正方之所以能借反方的例證反治其身,是因為他有一系列並沒有表現在口頭上的、重新解釋字詞的理論作為堅強的後盾:辯題中的‘知’,不僅僅是‘知道’的‘知’.更應該是建立在人類理性基礎上的‘知’”。

  蔣越澤聽了,讚許地點點頭:“不錯。”

  守法並不難,作為一個行為過程,殺人也不難,但是要懂得保持人的理性,克制內心滋生出惡毒的殺人欲望,卻是很難。這樣,正方寬廣、高位定義的"知難"和"行易"借反方狹隘、低位定義的"知易"和"行難…的攻擊之力,有效地回擊了反方,使反方構建在"知"和"行"表淺層面上的立論框架崩潰了。

  看我想明白,蔣越澤繼續往下講:“第二個技巧,叫移花接木。

  剔除對方論據中存在缺陷的部分,換上於我方有利的觀點或材料,往往可以收到四兩撥千斤的奇效,所以把這一技法喻名為移花接木。”

  我一知半解地點了點頭,蔣越澤眼睛彎了彎,將剛剛《知難行易》的論辯往後拉了拉,輕聲道:“看個例子就懂了。”

  我點頭,看到反方二辯發言:古人說"蜀遭難,難於上青天",是說蜀道難走,"走"就是"行"嘛!要是行不難,孫行者為什麽不叫孫知者?
  正方三辯立馬起來反駁:孫大聖的小名是叫孫行者,可對方辯友知不知道,他的法名叫孫悟空,"悟"是不是"知"?

  我看完,瞬間覺得有茅塞頓開之感。

  這是一個非常漂亮非常明顯的"移花接木"的辯例。

  反方的例證看似有板有眼,實際上有些牽強附會:以"孫行者為什麽不叫孫知者"為駁難,雖然是一種近乎強詞奪理的主動,但畢竟在氣勢上佔了上風。

  正方敏銳地發現了對方論據的片面性,果斷地從"孫悟空"這一面著手,以"悟"就是"知"反詰對方,使對方提出關於"孫大聖"的引證成為抱薪救火、惹火燒身。

  蔣越澤任由我消化,適時地補充:“移花接木的技法在論辯理論中屬於強攻,它要求辯手勇於接招,勇於反擊,因而它也是一種難度較大、對抗性很高,說服力極強的論辯技巧。更多的"移花接木",需要辯手對對方當時的觀點和我方立場進行精當的歸納或演繹。”

  我讚同地點了點頭。

  “第三,順水推舟。

  表面上認同對方觀點,順應對方的邏輯進行推導,並在推導中根據我方需要,設置某些符合情理的障礙,使對方觀點在所增設的條件下不能成立,或得出與對方觀點截然相反的結論。”

  舉例,"愚公應該移山還是應該搬家"。

  反方:……我們要請教對方辨友,愚公搬家解決了困難,保護了資源,節省了人力、財力,這究竟有什麽不應該?

  正方:愚公搬家不失為一種解決問題的好辦法,可愚公所處的地方連門都難出去,家又怎麽搬?……可見,搬家姑且可以考慮,也得在移完山之後再搬呀!

  蔣越澤就這一段進行了詳細地解釋,以便我更好理解:“神話故事都是誇大其事以顯其理的,其精要不在本身而在寓意,因而正方絕對不能讓反方迂旋於就事論事之上,否則,反方符合現代價值取向的‘方法理論’必佔上風。

  從上面的辯詞來看,反方的就事論事,理據充分,根基扎實,正方先順勢肯定"搬家不失為一種解決問題的好辦法",既而均人"愚公所處的地方連門都難出去"這一條件,自然而然地導出"家又怎麽搬"的詰問,最後水到渠成,得出"先移山,後搬家"的結論。一系列理論環環相扣,節節貫穿,是個漂亮的反擊。”

  我點點頭,很是興奮地答:“我好像知道了那麽點意思了。”

  他笑著摸了摸我的頭:“那就好。”

  我的笑意更大了些,看了眼正在被李博偉輔導的邢思思,互相討論立論的康娟和趙鈺,心底那個疑問到底是沒說出口。

  因為就算問了,他也不會好好回答的。

  但心底,卻越來越癢。

  所以當年,蔣越澤到底為什麽會參加辯論?

  是因為喜歡,還是有別的原因?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