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閹黨二世祖》第一百三十一章 京師大學堂
  宋應星聽馬铖說完馬上渾身發抖,當然不是宋應星這幾天肥肉吃多了突然犯了中風,而是聽馬铖這麽說激動的渾身發抖。

  宋應星這一生在機關算數等雜學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甚至為雜學耽誤功名正途也在所不惜。可是在中國古代畢竟考科舉才是一個人功成名就的主要指標,這等雜學只是讀書人閑來無事排解寂寞時間的小道。

  宋應星今年快六十了,隨著年紀的增加,他越來越害怕自己的一身所學無人繼承,現在聽馬铖說要辦一說學校,然後讓他去教書,並且主要教自己最擅長的雜學,宋應星那裡能不激動的渾身發抖?

  馬铖看到宋應星渾身發抖,害怕自己好不容易找到的這個科學家腦血栓突然掛了,趕緊上前扶住宋應星關心的問道:“老師,您沒事吧?”

  宋應星強忍著心中的激動問道:“仲和,你說的可是真事?不是拿老夫開心吧?”

  “老師,弟子怎敢拿這件事騙老師,弟子真的想要辦一所專教雜學的學校,現在整個大明在沒有比老師學問大的了,這個山長自然要老師來擔任!”

  宋應星聽馬铖這麽說大點其頭,雖然在名望上徐光啟和孫元化可能比宋應星大,可是這二人是進士,同時這二人官職也遠比宋應星高,自然加分不少。但是對機關算數的研究上,這二人真的不如宋應星。

  徐光啟的專長在農業上,同時因為入了基督教,所以得以翻譯幾何原本。至於徐光啟的徒弟孫元化,他的專長是火炮。可是宋應星和他們不同,宋應星的專長在於機械製造。雖然在武器生產上可能不如孫元化這種專才,但是對一個國家來說,宋應星的專長遠比孫元化要重要的多。

  而馬铖需要的正是宋應星這種人,一個國家的工業化可不是一兩個專才就能辦得到的,這需要成百上千專業性人才,可是馬铖屬於幹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的典型,讓他站在高層吹牛逼那是一個頂倆,但讓他深入基層負責車床設計、火炮澆鑄、煉製鋼材等等,馬铖還不如一個大字不識的普通工匠管用。

  所以馬铖在得知宋應星當過縣教育局長,有教書育人的實際經驗,同時宋應星本人還是技術派的人才,這才興起心思想要辦這麽一所學校,讓大明不在落後於西方列強。

  “仲和,這個學校好建,可是就怕學生將來沒有出路啊,畢竟有點學問的人都要走科舉正途的!”

  這正是宋應星要擔心的主要問題,這個時代講究的是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想要出人頭地就要考科舉,如果這個學校教的都是雜學,這東西科舉可半點用不上,就怕學校辦起來沒人報名可怎麽辦?
  馬铖聽宋應星說完擔心,笑道:“這個老師放心,您招收的學生將來不是為了考科舉,自然也不用招收良家子弟!”

  說完馬铖用手指了指面前的工匠:“老師您看他們,這些工匠出身匠戶,已經絕了科舉這條路,不如老師專門招收匠戶,在他們中間挑選合格的徒弟,等將來出師後可以擇優錄取進入工部的各個製造局,還有江南各家大戶絲織廠,也需要這種掌握專門技術的工匠,所以他們的出路是沒問題的。弟子還可以和我爹商量一下,在老師的弟子中選幾個出眾的,充任工部的低級小官,比如管事、工頭等等!”

  馬铖這席話並沒有背著火炮車間的工匠,這些工匠聽馬铖這麽說一個個都目光閃動,希望宋應星趕緊答應下來,他們好第一個去拜師。

  明代將人戶分為民、軍、匠三等。其中匠籍全為手工業者,軍籍中也有不少在各都司衛所管轄的軍器局中服役者,稱為軍匠。從法律地位上說,這些被編入特殊戶籍的工匠和軍匠比一般民戶地位低,他們要世代承襲,且為了便於勾補不許分戶。匠、軍籍若想若想脫離原戶籍極為困難,需經皇帝特旨批準方可,同時規定匠籍、軍籍是不得應試躋於士流的。

  南京兵器局這些匠戶都屬於軍匠,他們很多人都傳承了幾百年,從明代初期就已經是匠戶,自然他們的子孫也要接他們的班,繼續為明朝皇帝賣命打工。現在這些工匠聽說可以讓他們當官,雖然只是一些不入流的小官,雖然只有幾個名額,但這畢竟是個希望,所以一個個都在側耳傾聽宋應星的意見。

  宋應星聽馬铖說完心中也很矛盾,在他的骨子裡還是希望自己的弟子走科舉正途的,可是困難也很多,就是這個脫籍就基本堵死科舉的道路了。宋應星當年要學習機關算數,所以和這些匠戶有很多交往,知道這些匠戶日常生活苦的很,朝廷如果有什麽需要他們要無償打工,耽誤朝廷的事還要自己出銀子賠錢。如果自己教會他們種種技術手段,雖然不能讓他們大富大貴,但是出去打打短工補貼家用還是可以的。

  想到這宋應星點頭答應:“仲和,老夫同意你說的!”

  馬铖看宋應星答應高興的說道:“那好,既然老師同意那弟子就開始準備,校名嗎就叫京師大學堂可好?”

  宋應星聽馬铖為一個培養工匠的學校起了這麽一個高大上的名字,沒辦法隻好苦笑的點點頭。宋應星不知道的是這個和後世藍翔技校差不多的技工學校,卻是未來帝國大學的前身,也是全亞洲第一個培養技術人才的全科大學。

  和宋應星出來試炮的工匠有十幾個,聽宋應星答應下來趕緊跪倒磕頭,叫道:“請宋大人收我等為徒!”

  宋應星沒想到這麽快就有人來拜師,一時間愣在那裡不知道該怎麽辦才好。邊上馬铖笑道:“你們這幾個家夥到知趣,這樣吧,現在學堂還沒有建成,你們回去等通知,等學堂建成後在招收第一批學生!”

  宋應星聽馬铖出來解圍長出一口氣,拉著馬铖問道:“仲和,這個什麽大學怎麽辦?為師隻教過經史子集,機關算數怎麽教為師不會啊!”

  “這個簡單,老師請放在心上,等弟子回去做好教案,然後老師按照教案即可!”

  辦大學這件事難不倒馬铖,按照後世大學的各系設置照本宣科就行。馬铖想將大學分為理、工兩科,理科有數學、物理、化學,主要培養高級人才。工科有機械、采礦、絲織等實用專業,主要培養技術人才。理科的教案馬铖完全照搬後世初中、高中課程,馬铖被後世高考毒害這麽多年,雖然不喜歡念書,但是當年的課本還是能記得七七八八的。工科這面就需要宋應星了,畢竟馬铖只會紙上談兵,涉及到實際應用就兩眼一抹黑。

  馬铖和宋應星分開後馬上就開始著手準備,房子就用大校場的空置軍營。馬铖讓手下士兵打掃出十幾棟空屋子,這裡就是京師大學堂的教室和宿舍。

  教室很簡單,十幾個長條木質座椅板凳,再加一塊塗了墨汁的黑板,這就是京師大學堂的教室。宿舍是二十人大通鋪,還分上下兩層,床鋪上都鋪著乾淨的稻草。

  學生管理完全照搬軍中,實行半軍事化管理,每天早上天亮起來跑操,然後吃飯開始一天學習。這所大學也秉承馬铖的意志,采用三餐製供給,不過他們沒有肉吃,每天都是素食。不過就這樣也在工匠中產生轟動,每天免費供應三頓飯,還都是乾飯,這種好事可不好找。

  有了初步的準備,這所京師大學堂開始第一屆招生,因為前期準備充分,來報名的人很多,大部分是衝著那免費三頓飯來的。

  對於招生馬铖采取嚴進嚴出的原則,理科全部招收十五歲以下的童子,這些人是國家未來的支柱,半點馬虎不得。所以馬铖親自對理科學生一個個的面試,油嘴滑舌的不要,獐頭鼠目的不要,查不齊十個數的不要,經過層層選拔,理科挑選出五十六個學生,這是崇禎十七年第一屆學生,其中大部分都成為國家棟梁。

  至於工科那邊就簡單了,工科主要培養技術人才,所以除了在年紀上有限制外,其他條件放的很開。就這樣工科挑選出二百六十七個三十歲左右的成熟工匠,他們將在兩年的學業中學習基本工業知識。

  挑選完學員後,京師大學堂在十二月二十日正式開始上課,和招生時的人山人海不同,正式開課馬铖並沒有搞什麽儀式,也沒找自己的老爹馬士英來一個剪裁,而是由山長宋應星來了一個簡短的講話,就算崇禎十七年第一屆學生正式開學。

  京師大學堂的開設在南京士人圈子中還是有一些波動的,一開始這些文人以為這個京師大學堂和白鹿書院一樣,是培養科舉人才的學校。所以他們聽說這個學校是由宋應星這麽一個舉人,在加上馬铖這麽一個二世祖開辦的後,紛紛嘲笑現在什麽人都敢辦學了。

  不夠在一段時間後京師大學堂就慢慢淡出南京文人的視線,因為還有最為重要的事情發生了,那就是閹黨和東林黨的黨爭達到了白熱化。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