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帶著水滸系統混大宋》第八十七章 坐堂大夫
  “哥你這麽快就有人選了?”

  “你還記得那次鬧瘟疫嗎?”

  “哦,我想起來了,你是說那個老郎中?”銀月眼睛一亮地說道。

  “沒錯,我看那老人家水平不錯,醫德高尚,而且不排斥我們的現代醫學理論,找他來最合適不過了。”

  “是啊,我怎麽就沒想起來呢,我看行。”

  兄妹二人敲定了此事,龍風雲一邊抽出閑暇時間撰寫醫書,一邊尋找合適的門面,找大夫的事等門面找好了再說。

  有錢好辦事,很快龍風雲便在龍府附近買下了一處臨街的店面,面積不小,龍風雲十分滿意。

  室內的陳設布置也不算複雜,龍風雲自己便搞定了。跟一般醫館不太一樣的是專門設立了門診部,用來看病抓藥,住院部和手術室被安排在後院的幾間屋子。

  住院部的設立主要是考慮到方便接受手術後的病患及需要留院觀察的患者。

  店面搞定後龍風雲派人去尋那老郎中,同時將醫館暫時設為課堂,教授學生醫學知識。

  銀月也沒事整天呆在醫館,突然有事做了感覺不那麽無聊了,顯得很興奮,也跟著學生們一起學習。孫晴一直是跟著龍風雲的,沒事也泡在醫館一起聽課,小家夥的求知欲很強,對什麽都好奇,學習很勤奮。所謂藝多不壓身,龍風雲很滿意孫晴這種愛學習的態度。

  學習從認識各種藥材開始,藥理藥性才是基礎,雖然這些學生以前在島上沒少跟草藥打交道,但是島上的藥材畢竟有限,很多外界常見的藥材他們根本就沒有見過,要學的東西還很多。

  在中藥材中有很多外觀看起來相近的藥材,龍風雲特意將一些看起來差不多的藥材放在教學,想看看這些學生資質怎麽樣,結果大家都學的很快,記得也很扎實。

  雖然這些人識字不多,但是好在心思單純,心無雜念,學習起來心無旁騖,所以學得都很快。只是一些字好多人都不認得,龍風雲乾脆連識字都一起教了,別說效率還是蠻高的。

  直到八天后,派出去的人終於將郎中帶了回來。

  老郎中一見是龍風雲和銀月顯得有些驚訝。

  龍風雲怕老頭不肯來,特意吩咐手下就說是有病人找他瞧病,老頭還不知道是有人想請他當坐堂大夫。

  “是您二位啊,病人在哪?”老頭還一心惦記著瞧病。

  “李伯,龍某先在這給您認個錯,其實並沒有什麽病人,在下是想請您老做我們醫館的坐堂大夫。”龍風雲低頭抱拳說道。

  這老頭姓李,名中山,龍風雲稱呼他李伯。

  “這,你為何不如實說?”

  “我這不是怕您老不來嘛呵呵。”

  “你怎知我不願來?”

  “這麽說你答應了?”

  “老朽敬重你和銀月姑娘的為人,而且也對你們說的那些醫道理論頗感興趣,你若真心請我,那我就來做個坐堂大夫便是。”

  “好,太好了,我們自然是真心邀請,我們也絕不會虧待您老的。”

  “好說好說。”

  “那您就從明天起來坐堂,我給你介紹一下,這是我們醫館的館長,也就是掌櫃的。”

  龍風雲後退一步把銀月讓到了身前。

  “哦?你是說銀月姑娘是掌櫃?”

  “沒錯,因龍某在軍中供職,所以這醫館由銀月來打理。”

  “好好好,老朽一定做好分內之事。”

  “有您老在我就放心了。”

  三人聊了許久,龍風雲把他這裡的情況都給李中山講了一遍。

  李中山也覺得龍風雲這醫館很有意思,而且對其教授學員的事也很支持。

  不過外科手術這方面暫時沒有人會,龍風雲不可能總呆在醫館裡,畢竟軍中還有公務,李中山表示很想跟龍風雲學習這門技術,龍風雲自然求之不得,答應有時間一定將這門技術教給他。

  薪水方面龍風雲自然不會小氣,給李中山定了一個不低的薪金,而且按接診的人數還有一定的獎金,多勞多得,李中山自然十分滿意。

  龍風雲知道老頭並不看重錢財,不過還是給了很高的待遇。

  因為他不差錢,他辦這醫館的初衷也不是為了賺錢,龍風雲覺得這樣既解決了帶回來這些人的就業問題,找個事做,同時還能治病救人,造福百姓,何樂而不為?壓根就沒想著賺錢。

  三人共同商議將醫館取名為惠民堂,意思就是照顧平民百姓,造福一方。商定如果遇到有困難或者沒錢看病的患者采取減免診金和藥費的辦法,優先治病救人。

  李中山對龍風雲的做法十分欽佩,如今向龍風雲這樣的義士實在是不多。

  李中山很高興,他覺得這就是他的理想,跟龍風雲簡直就是志同道合,主動承若有時間就幫龍風雲帶一帶這些學員,把自己這幾十年行醫的本事都教給這些年輕人。

  龍風雲聞言大喜,這樣的話他的這些學生說不定有個一年半載的就能獨立行醫了。路都鋪好了,就看他們的資質了。

  大夥的心情都不錯,龍風雲提議要跟李中山喝兩杯,於是帶著老頭和銀月在附近找了一家酒樓邊喝邊聊。

  酒桌上,龍風雲聊起了他為何要辦醫館的原因,這就提到了那些島上的村民。

  龍風雲一邊喝,一邊跟李中山講起了這些苦命學員的情況和遭遇。

  事情比較複雜,知道龍風雲將酒壺裡的酒喝乾這才講述完他的這些學生的故事。

  李中山喝的微醉,聽完龍風雲所講述的故事不禁感歎,沒想到這些人的身份和命運如此的離奇和不幸,同時大讚龍風雲有此義舉,借著酒勁拍著胸脯承若,對這些學生必傾囊相授,絕不保留。

  龍風雲想給李中山單獨安排一套宅院在此安家,李中山聞言連連擺手道:“龍老弟不必麻煩,我觀醫館空房不少,你隨便給我安排一間便好,這樣不管是教學還是看病都方便。”

  一頓酒下來二人已經開始稱兄道弟,一副相見恨晚的樣子,不過龍風雲不能叫他老哥,李中山卻是喊上了龍老弟,聽得銀月在一旁抿嘴直笑。

  醫館的事宜基本上都商量的差不多了,龍風雲按照李中山的意思在醫館的後院給他安排了一個房間,生活用品一應俱全,李中山就這樣安頓了下來。

  接下來的日子,龍風雲只要空閑便會來醫館,與李中山一起教授學生。

  雖然神醫的卡牌能力很強,但是醫術這個東西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每個醫生都有每個醫生的優點和長處,每個醫生看病的方法也不盡相同,所以二人在教學的同時也學到了對方的不少經驗,受益良多。

  尤其是李中山在龍風雲那裡又學到了不少現代的醫學知識,雖然龍風雲不是學醫的,了解的十分淺薄,不過對於李中山來說像是被打開了一扇大門,看到了一個新的世界。

  而且這老頭有著不恥下問的精神,上次就纏著銀月,這次輪到龍風雲頭疼了,因為很多東西他也講不清楚,一是懂的有限,二是沒有設備和條件,比如細胞,細菌。病毒這些,沒有顯微鏡他也無法展示,更複雜先進的東西就更解釋不了了,所以也只能挑簡單的說。

  主要是在衛生和消毒方面多講了一些,強調了一下口罩,手套等的使用。

  宋朝時期的人不像現代人多有三高和心腦血管方面的疾病,所謂病從口入,主要還是衛生方面不注意引起的。再一個就是外傷的情況比較多,所以龍風雲教學的重點多放在這兩個方面。

  龍風雲和李中山達成一致,決定延緩開館,先讓這些學生學好藥理藥性,藥材的辨認再接診病人,要不然容易出亂子,老頭一個人也忙不過來。

  李中山經過幾天的教學,發現這些學生學的非常認真,而且能做到心無旁騖,對此十分滿意,學生們的進步都很快,才小半月的時間便把藥房裡的藥材認的差不多了,估計再有半月讓他們按醫囑抓藥絕對沒有問題。

  龍風雲這邊除了教一些中醫知識還額外開設了外科教學。

  內容並不複雜,只要是針對外傷的治療,接骨和縫合是重心內容。

  在沒有縫合的情況下,患者的傷口恢復效果往往會很不理想,而且容易感染發炎,嚴重的會導致截肢和死亡,僅靠簡單的包扎和藥物治療是當時常用的手段。

  外傷縫合對於龍風雲來說實在是再簡單不過,他特意買來了好多豬蹄讓學生們練習縫合,故意在豬蹄上劃出各種深淺不一的傷口,讓學生們練習。

  龍風雲先做好示范,然後學生們一個個地按著個豬蹄開始縫合,場面既嚴肅有有趣。

  根據傷口的不同,所用的針線自然也不同,龍風雲搞了很多大小粗細不一的針線,專門給學生們練習。

  李中山忙裡偷閑也湊過來學習,十分認真的樣子。

  龍風雲突然冒出一個想法,是不是弄點屍體來給李大夫學一下解剖學,以龍風雲現在的身份弄點被執行完死刑的犯人應該不難。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