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夢回隋唐之我是李建成》第四百八十六章 決戰玄武門(八)
  平陽照公主的送葬隊伍來到了平陽昭公主的安葬地點,李建成帶著朝廷的文武官員在那裡等著,就是突厥使者也一早在等待:

  “啊!使者大人,想不到你也來了。”東部突厥頡利可汗的使者聽到有人這樣問自己,斜著眼睛向那個人說道:

  “平陽昭公主乃是女中豪傑,就是在我們草原上,這樣的女子也難以見到,就是我們頡利可汗也對平陽公主十分欽佩,在來的時候,特地交代本使,一定要本使前來拜訪,卻沒有想到平陽昭公主卻英年早逝,本使特別的遺憾,所以,本使特地前來送她一程,這有什麽好奇怪的?”那個人搞了一個自討沒趣,隻好閉嘴,隨著一聲號子,李秀寧的棺槨被四名身著彩衣的壯漢放入了挖好的坑裡。柴介和柴肖李大聲的哭喊道:
  “娘子!”

  “娘親!”柴介和柴肖李直接爬到了平陽昭公主的棺槨上,大聲哭泣著,李建成讓人將柴介和柴肖李扶到一旁。再讓墓地的人開始封土,封陵。當墓室完全被合上之後,柴介和柴肖李已經哭暈過去了。李建成命人將柴介和柴肖李二人扶了下去。隨後,李建成將自己書寫的祭祀文稿展開,向在場的人念到:

  “李家有女名秀寧,拉胡商,攏頑匪,建軍建軍強武名娘子,征戰四方破敵軍,破隋將,敗敵軍,矩管而拒宋金剛、絕尉遲,使劉武周不得前進,李家之幸,天下幸甚。而女子持戈,萬軍爭從,千古以來,沒有相同,前無故人,後無來者!破戶縣、周至、武功、始平,助父皇定鼎關中,入長安,成帝業!居功至偉……”李建成的祭文,將李秀寧從李淵晉陽起兵起,一直到李淵攻入長安之後,李秀寧還在披堅執銳,為李淵掃平群雄製造機會。李建成每念一句,在場的李秀寧的舊部就哭聲一片。李建成的祭祀文章讀完之後,向在場的人望去,眾人都止住自己的哭聲,向李建成回望到,希望知道李建成說些什麽:
  “諸位來賓,諸位大人,本宮之小妹,平陽昭公主英年早逝,本宮心中十分悲痛,為了祭奠本宮的小妹,本宮特地準備了一段歌舞,請大家欣賞。”隨後,李建成將手掌一拍,馬上,從舞台下走上來了一群身著獸皮,臉上畫著色彩,辟頭繕發的野人在那裡嚎叫,這群野人簇擁著一個身材高大手持鐵斧的人,走上來耀武揚威,緊接著,一群身著金甲,拿著明晃晃的刀槍的人與這群野人大戰,刀來斧去,將那些野人打敗後,擒住了那個身材高大手持鐵斧的人,領頭的金甲武士上前將手中的大刀一揮,那個身材高大手持鐵斧的人的人頭就落下了,隨後,領頭的金甲武士又將那名身材高大手持鐵斧的人的四肢砍下。緊接著,舞台上出現了一座山,金甲武士將身材高大手持鐵斧的人的人頭埋在山頂上,又將四肢埋在另外一個地方,東部突厥頡利可汗的使者看了這出武戲之後,心中覺得有些奇怪,但是又不知道哪裡不對,就向自己身邊的從人奴隸問道:

  “劉三,你知道這段武戲是什麽意思嗎?另外,那個勇武的武士是誰?竟然有這麽好的武藝,”那個叫劉三的人是東部突厥使者的奴隸,原先也是中原的一個書生,後來被突厥擄掠到了草原,成了東部突厥使者的奴隸,但是這個叫劉三的人會阿臾奉承,所以這次,突厥使者將劉三帶到身邊。

  “主人,這出戲叫黃帝戰蚩尤。”

  “黃帝戰蚩尤。這是一個什麽故事?”劉三向突厥使者解釋道:

  “主人,這黃帝戰蚩尤的故事講的是”……在劉三的描述中,東部突厥使者終於明白了是什麽事情——黃帝戰蚩尤的故事出自中國上古奇書《山海經》,《山海經·大荒北經》:“有系昆之山者,有共工之台,射者不敢北向。有人衣青衣,名曰黃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黃帝,黃帝乃令應龍攻之冀州(杭州)之野。應龍畜水。蚩尤請風伯雨師,縱大風雨。黃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殺蚩尤。魃不得複上,所居不雨。叔均言之帝,後置之赤水之北。叔均乃為田祖。魃時亡之,所欲逐之者,令曰:“神北行!”先除水道,決通溝瀆。”《史記·五帝本記》記載:“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曰軒轅。”在上古傳說中,黃帝是個非常聰明能乾的人物。他既會推算天文,制定出中國最早的歷法,又會發明對人有用的東西。他還精通醫術,和神醫岐伯一起研究出一套診治方法。他和岐伯關於醫學的對話,被後人編成中國最早的一部醫書《黃帝內經》。黃帝的妻子嫘祖也很能乾,她教人民養蠶,總結出一套喂蠶、繅絲、織帛的經驗。從此,人們既會製衣,又會作冕,還能製鞋,從上到下都裝束起來,徹底改變了上古時代穿樹葉獸皮的原始習慣。古代的人受飲水限制,居者靠河流,牧者逐水草,很不方便。黃帝發明了井,人們才有可能到遠離河流的地方去開發。當時的人還不會蓋房子,穴居野處,構木為巢;又是黃帝教給人們“伐木構材,築作宮室,上棟下宇,以避風雨”。黃帝手下集中了一大批有才能的人,他們都能發揮自己的特長。比如,文字學家倉頡,造出了象形文字,音樂家伶倫分出十二音階,配成樂曲;精通數學的隸首,制定了各種度量衡等等。在中國神話傳說及東方神話之父袁珂所著《中國神話傳說》中非常精彩。黃帝姬軒轅在神農跟九黎兩部落之東南。當時這三個部落是之間最為強大的,於是爭霸戰開始了,姬軒轅怕兩面受敵,所以他采取先發製人的策略,突襲神農部落,在阪泉郊野的大戰中擊敗了神農部落。姬軒轅乘勝揮軍,一直挺進到九黎部落的根據地涿鹿,會戰在涿鹿郊野,這是歷史上最早和最有名的大戰之一。中國神話學者將這場黃帝戰蚩尤的大戰神化,雙方都動用了神仙法力,風伯、雨師都來參戰。最後黃帝擊敗九黎部落,殺死蚩尤。這一著名戰役使姬軒轅名震當時的世界,各部落酋長們稱呼擁護他為“天子”,尊稱他為“黃帝”。黃帝者,黃色的土地。而蚩尤——在中國的上古時代,九黎族部落酋長蚩尤,中國神話中的戰神。相傳蚩尤面如牛首,背有雙翅,蚩尤有八十一個兄弟,都有銅頭鐵額,八條手臂,九個手指,個個本領非凡,原為炎帝臣屬,炎帝被黃帝擊敗後,蚩尤率部落裡的八十一個兄弟舉兵與黃帝爭霸,在涿鹿展開激戰。因為黃帝被神化,蚩尤也不能例外,否則怎麽能顯得此戰的激烈呢。傳說蚩尤三頭六臂,銅頭鐵額,刀槍不入。善於使用刀、斧、戈作戰,不吃不休,勇猛無比。黃帝不能力敵,請天神助其破之。殺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蚩尤戰敗,被黃帝殺了,並斬其首葬之,首級化為血楓林。後黃帝尊蚩尤為“兵主”,即戰爭之神。他勇猛的形象仍然讓人畏懼,黃帝把他的形象畫在軍旗上,用來鼓勵自己的軍隊勇敢作戰,諸侯見蚩尤像不戰而降。後來人們為了歌頌黃帝,便醜化蚩尤,把他論為妖魔、邪神形象。 凡是中華兒女,都把黃帝和炎帝並稱為自中華民族的始祖,即華夏兒女,炎黃子孫。魯迅先生也把黃帝作為偉大的民族象征。他在一首詩中說:“我以我血薦軒轅”,就是說要用自己的鮮血來保衛中華民族。每逢清明節,中國人民紛紛來到黃帝陵,以崇敬的心情,拜謁這位民族之祖。台灣同胞和海外僑胞來到大陸,差不多也都要到這裡來尋根,表示後代對祖先的敬意。人們都把黃帝作為中華民族的象征。悠悠五千年過去了,黃帝的形象一直激勵著無數優秀的中華兒女奮發圖強,為中華民族作出更多的貢獻。東部突厥使者慢慢的聽出了李建成暗中的含義,東部突厥使者暗中看向李建成,心中冷冷地說道:

  “好你個李建成,你竟然暗中以這出武戲,暗自諷刺我們草原上最強大的部落突厥是跟這個蚩尤一樣的妖鬼,並且還會用武力來砍掉我們的人頭和四肢,李建成,你狠!”東部突厥使者回到了李唐為自己安排的驛館之後,拿出紙筆,向頡利可汗寫了一封信:

  “尊貴的大可汗,奴才奉命,來到長安,已經見到了大唐皇帝李淵,但是,李淵言辭曖昧,據奴才看,大汗應該馬上行動,向李唐施加壓力,以使李唐屈服。奴才頓首!”就在東部突厥使者將密信悄悄的托親信趕往突厥的時候,突厥射在定襄隋王宮的汗庭也有一些動靜在發生。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