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新宋》第一卷_第234章  西夏國滅—李乾順
  (前一章有一個BUG,已經改了,現在西夏當權的是西夏國主李乾順,而不是小梁太后了,我改了之前的,也盡量圓回來。)
  韓昉到了西夏,也見到了西夏的國主李乾順,只不過現在雙方的模樣,都不是那麽的輕松。

  西夏的眾多君臣如今正在他們西夏王殿之上看著面前的金國使者,如今已經升任金國衛尉卿、知製誥,充高麗信使的韓昉。

  只不過他們的臉色似乎都不是非常的好看。

  看著滿臉笑容的韓昉,尤其是那被稱之為雄才大略的西夏王李乾順臉色著實不是很好看。

  因為面前的這個人是給他們送禮的,但同樣也是給他們難堪的。

  “這些年這西夏當真是落寞了,某家心中還零星記得,當年李元昊稱帝之後,奮發圖強,豪氣乾雲。

  和那宋人連續交戰四次,三川口之戰、好水川之戰、麟府豐之戰、定川寨之戰共計殲滅宋軍西北精銳數以萬計。

  甚至還在在河曲之戰中擊敗攜10萬精銳禦駕親征的耶律宗真。

  當年的西夏真是悍勇啊,拳打大宋,腳踢大遼,一副天下無敵的模樣讓無數人為之驚歎。

  哪知道這時過境遷啊,當年那天下無敵的西夏,竟然打著打著就把自己打成了西夏王。

  真是不知道若是李元昊泉下有知,會不會被你們這些不孝的後人再氣死一次。”

  正所謂打人不打臉,罵人不揭短,如今這金國使臣韓昉那是一巴掌接著一巴掌的往他們臉上猛抽。

  不過如今情勢不如人,之前的連番大戰西夏眾多君臣也算是看出來了,這宋軍崛起了,金人也是一如既往的強大,這兩方勢力她是哪個都惹不起。

  不是他們慫,這些年他們已經夠折騰的了。

  從宋哲宗時期,章惇執政開始,渭州知州章楶對西夏采取經濟製裁與碉堡、潛攻耕作戰,直接從根子上給西夏斷了。

  然後當時執政朝堂的乃是梁氏一門。

  小梁太后覺得自己可能是李元昊附體了,直接就開始了對宋軍平夏誠開始了猛烈攻擊。

  結果小梁太后偕同李乾順率領30萬大軍猛攻平夏城,遭到慘敗,大將嵬名阿埋與妹勒都逋均被擒。

  之後殘兵敗將被章楶安排伏兵殲滅,小梁太后差點被俘,宋軍隨後興建西安州與天都寨,打通涇原路與熙河路,秦州變成內地。

  最後逼得遼國出手從中連威脅帶說好話,加上宋徽宗上位這才讓雙方開始再次和談,給了西夏喘息的機會。

  可小梁太后可能覺得自己雖然打不過宋,但是對付對付遼還是可以的。

  然後也不知道哪裡來的勇氣和剛剛幫了自己的遼國就是一頓生猛,然後被打得抱頭鼠竄。

  就這,他們兩個人還有臉對著西夏的國民說他們功勞極大,打的宋軍遼軍不敢輕易犯境.
  最後還是西邊遼國余孽的那位皇帝看不下去了,看著西夏亂成一團,梁氏一族自己還內鬥了起來,最後直接出手將那小梁太后給收拾了。

  將權利還給了那位西夏皇帝。

  雖然這個過程因為趙桓的出現延緩了許久許久,但終歸還是回到了正軌之上,接連的失敗讓西夏人的矛盾徹底爆發,沒有能力只有運氣的梁氏一族也就徹底的成為了過去。

  而此時韓昉可是絲毫不給他們面子的,上來就將他們的面子扯下,然後毫不客氣的告訴他們。

  “雖然你們如今的困境和當年李元昊晚年昏聵胡來不無關系,但是你們也看到了,無論是我大金還是那宋人都已經不將你們放在心上了。

  現在之所以沒有將你們覆滅,也是因為你們所在之地並沒有值得我等大動乾戈的價值。

  不過爾等當年割據自立,可是將大宋的面子踩在了腳下,那宋人皇帝趙桓不是肯自欺欺人的存在,等到宋人回過神來之後,他們定然不會和爾等善罷甘休。

  你們既然已經向我大金稱臣,那麽我等便不會對你們不管不顧。

  今日某家前來就是將宋人的諸多工匠和圖錄技術送給你們,你們要好生研讀,然後早日打造出更好的鎧甲兵器,還有諸多殺敵器械。

  日後征戰沙場也好為我大金出力!”

  韓昉的話先是讓西夏眾人臉色難看,之後的這些話又讓他們感覺到心中大喜。

  看著西夏眾多君臣的模樣,韓昉臉上的笑容雖然不變,但是心中卻是不由的冷笑連連,他從來不相信這群家夥會真的把自己當成金國的下屬。

  不過就是一群擇人而噬的白眼狼罷了。

  當然這並不重要了,將這些東西給他們,也是為了引動蒙古部落南下罷了,這群家夥守在這個窮山惡水之地呆的太久了。

  也該讓他們消失了。

  拒絕了西夏國主李乾順的盛情款待,將各項東西正式交接給他們之後,韓昉便告辭離去了,當然在離開之前他也好好的觀察了這西夏的大軍。

  雖然接連失敗,雖然那西夏國主嵬名乾順,或者說李乾順已經逐漸接手這西夏的權利,而且這些年勵精圖治放棄了自己的軍事發展,大力發展民生。

  但是這西夏的實力還是有一些的。

  除了那中央侍衛軍、擒生軍和地方軍大部之外,韓昉也算是見到了那聞名已久的鐵鷂子、步跋子與潑喜等精銳士卒。

  看著這些人,韓昉內心不斷的點頭,他知道這些精銳兵馬一定會給那蒙古一個天大的驚喜。

  最後能夠打成什麽樣子,也就看他們的手段了。

  至於西夏宋人不會放過這次機會的,覆滅西夏是宋人必須要做的一件事情,畢竟這裡曾經都應該是宋人的土地。

  韓昉快速的離開西夏境內,他並不想將自己放在危險之中,剩下的事情就和他,以及他背後的大金沒有任何的關系了。

  西夏得到了金國送來的匠人和圖錄器械,當年西夏人的先祖也是得到了不少中原的傳承的。

  否則那鐵鷂子、步跋子與潑喜等精銳部隊是不可能出現在他們這種窮鄉僻壤的。

  但是那畢竟是當年唐末的東西,就比如現在宋軍手中那讓所有人都為之忌憚不已的飛火,還有那已經逐漸展露頭角的水軍戰船。

  還有已經遠超他們,比他們還要堅硬的鎧甲,城牆技術,等等等等太多的東西他們還沒有。

  當然,飛火,戰船這些圖錄金國也沒有,但是冶鐵,攻城器械,守城器械這些還是有的,金國這一次也是真的下了血本。

  得到了諸多圖錄,諸多書籍的膝下立刻發動所有的工匠開始去仿製,開始去改良自己現有的諸多技術。

  可還沒有等到他們有什麽成果,邊疆的消息就傳了回來。

  “漠北的克烈部傳來了消息,蒙古大舉入侵,希望我們出兵救援!”

  在蒙古和西夏的中間,其實還有那麽一片草原,這是屬於漠北的克烈部的草原,地域也算是頗為遼闊。

  漠北的克烈部與西夏十分友好,一直作為西夏的鄰居和前沿陣地,為西夏防備著許許多多的敵人。

  不僅僅是蒙古,還有韃靼,還有那逃竄到了西邊的遼國余孽乃至金人。

  如今漠北的克烈部突然示警,甚至告訴他們,蒙古大軍已經繞過了那克烈部的大軍,直接朝著他們西夏而來,這一次很明顯就是奔著他們來的。

  當西夏眾人聽到了這個消息之後,無數人不為之驚詫莫名,那李乾順更是不由的緊張起來。

  說實話他做的已經是不錯了,自從他上位之後,減少賦稅,注重農桑,興修水利,國內傳授漢學,培養官員。制定按照資格任官的法令,對文學優長者特加獎擢。

  一度讓西夏那混亂的朝堂再次變得清明了起來,只不過雖然如此,他們仍然沒有走出之前接連失敗的陰影之中。

  此時聽到了那在金國那裡都連連勝利的蒙古部落竟然直接大舉入侵了,這不由讓他徹底的驚恐起來。

  不過能夠走到這一步他李乾順也不是無能之輩,快速的呼吸之後將自己強行鎮定起來。

  “李良輔何在?”

  “末將在!”

  “以李良輔為主將,以任得敬為副將,率兵三萬立刻馳援邊境。”

  “禦史大夫芭裡祖仁何在?”

  “微臣在。”

  “你立刻前去遼國,請耶律大石將軍派兵前來支援我等,立刻!”

  “立刻籌措糧草,還有聯絡漠北的諸多部落,以克烈部為主,聯合諸多部落在側翼夾擊蒙古大軍,務必要讓他們折戟在我西夏邊境!”

  “我等遵命!”

  這些布置只能說一聲中規中矩,算不得什麽太好的辦法,但是卻不得不說十分的有效。

  活血這些年這位西夏的國主李乾順做的最自豪的一件事情就是左右逢源了。

  一方面和宋國交好和談,另一方面去救援當初差點滅亡的遼國,然後給遼國讓出來了生路,最後還去金國那裡稱臣求和,將自己說得無比可憐。

  當年女真族的金國建立,南下進攻遼朝,攻克遼中京,又進至西京。

  李乾順知道了這件事情之後毫不猶豫就派出去了足足五千兵馬前去救援西京,但是他們還沒有趕到西京之地,就聽到了西京已經失守。

  無奈之下他們只能將兵馬再次撤回西夏。

  之後李乾順得知遼天祚帝逃入陰山,立刻讓大將李良輔帶領數萬精銳前去救援,結果連遼國都打不過了的西夏在面對兵鋒正盛的金國之時,那結果自然是不用多說。

  李良輔的運氣著實不好,遇到了當年正是風光無限的完顏婁室,然後雙方在宜川河畔一場大戰,最後李良輔慘敗而回。

  直到這裡,李乾順還是沒有放棄,他仍然對遼國的天祚帝畢恭畢敬,甚至不斷的輜重糧秣。

  之後,李乾順再次出兵救遼,被金軍阻擊不能前進,然後天祚帝偽降金朝,西遁雲內州,李乾順遣使於夏邊境迎駕,請天祚帝入夏境。

  如果說到這裡就結束,他李乾順也是個忠義的。

  但是沒有,這家夥很絕,非常的絕,以一手借助遼國的天祚帝將自己再次變成了夏國皇帝。

  然後將這個消息傳入了金國,並且以天祚帝作為條件換來了金國的西北一帶,當然還有他再次俯首稱臣和納貢賠禮。

  不過,土地是實實在在的,這趁火打劫的相當痛快。

  最後,他還給利用完了的天祚帝“放”了,然後再去給金人賠罪,並且立下了一堆的保證。

  而這一刻眾人似乎發現了一個最大的問題,那就是折騰了這麽久,西夏的實力到底是什麽樣子的?

  那中央侍衛軍之中的五千質子軍號稱“禦圍內六班直”完全沒有出現。

  如果說中央侍衛軍是皇帝親軍不能輕動,擒生軍人數約十萬,也同樣是西夏的精銳部隊,李良輔帶的也不是這些。

  李良輔帶去的都是各監軍司統帥的地方軍,而地方軍可是有著足足五十萬人。

  李良輔總共才帶去了多少?

  不過這又有什麽關系,那個時候遼國滅亡誰也阻止不了,而嶄新的遼國也需要西夏這麽一個地方幫他們擋住金國的兵鋒,給他們足夠的喘息之機。

  同樣,金人需要穩定,而西夏的實力不定,同樣也不能就這麽樹敵,也需要對他安撫。

  宋.憑良心那時候西夏還不是很看得上宋廷。

  從這之後,他似乎成了周圍所有人的孫子,尤其是在趙桓手下吃虧之後,不但送上數萬石青白鹽更是好話說盡。

  對遼國現在的國主耶律大石畢恭畢敬,對金國的完顏晟顫顫巍巍,甚至對克烈部也是無數次示好。

  將孫子兩個字幾乎是刻在了自己的臉上。

  而之所以要當這個孫子,無非是因為他們西夏現在只能當孫子。

  李乾順一直相信,只要他能夠堅持下去,只要他能夠將西夏的民生安撫,將西夏的這口氣兒緩過來他就能夠再次去征戰天下。

  “這一次,咱們真的要拿出所有的實力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