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新宋》第一卷_第219章  錢!錢!錢!
  李綱是老臣,更是名相,雖然經歷了這麽多事情,他已經不再嚷嚷著自己是個名將了。

  但是該說不說,作為政和二年正經兒的進士及第出身,歷任太常少卿,兵部侍郎、尚書右丞乃至如今的宰輔,他李綱在名臣的這條路上那可絕對是一往無前。

  在嶽飛和趙桓兩個人的眼中,這一次金人直接來了一場大拖延,那麽他們的應對就只能是咬牙硬上。

  在各地選擇良善之地,尋找絞痛要害之地,修建塢堡營寨。

  而他們的折中之法是縮小這個力度。

  依靠各地險要還有諸多糧儲之地以及各地要害,交通要道修建營寨塢堡。

  其他地方則是用烽火台代替。

  這樣雖然只能用來示警而不是用來限制壓迫,但也算是一個辦法,只不過即便是這樣算是錢糧徭役,人吃馬嚼的,也能夠讓剛剛緩過一口氣兒的大宋徹底的崩殂。

  而李綱則是直接選擇了另辟蹊徑,選擇了一個截然不同的辦法。

  “陛下,金人的手段雖然出乎我等的預料,但我等也不是不能將計就計。

  鄆王之前大量的招攬流民去修建諸多工事營寨,這是一個好主意,但我等不能讓他們修建完了這個營寨然後轉頭去修建另一個營寨。

  我等更加不能縮減這營寨的規模,用烽火台代替營寨塢堡。

  相反,我等要加大規模,加強營寨的范圍,甚至要擴大,再擴大,至少每個營寨要容納三千人的飲食起居才是!”

  而這距離也以百裡到百五十裡為主,然後大量的修建營寨。

  但是在修建好了之後.便讓這些流民就地安置下來就是了。”

  李綱前面說的話然趙桓等人有些摸不著頭腦,但是最後的一句話卻是直接讓趙桓猛地拍打了桌案。

  “好!”

  趙桓可不是傻子,他這麽多年也是進步極快的,在李綱說完之後就明白了李綱的意思和想法。

  李綱這辦法說白了不是在修建營寨,而是就地安撫流民。

  說得再直白點那就是直接就地安置,聚民為村,聚村為鎮,聚鎮為城!

  這是最古老的建城之法,不是發動幾萬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徭役去專門修建。

  而是讓一個個的百姓聚攏生活成為一個村子,然後讓這一個個的存在聚攏之後變成了鎮子。

  等到這鎮子多了之後,他們之中自然會聚攏成為一座城池。

  這是一個自然而然的事情,只不過時間很長,而李綱則是取了個巧。

  現在這種事情讓大宋感覺到為難的就是錢糧。

  安撫百姓要錢糧,救濟災民流民要錢糧,士卒的吃喝用度要錢糧,徭役的吃喝往來也需要錢。

  這日後的生存,這以後的日子,總之各種各樣的花錢。

  而李綱的辦法就是,將這所有的錢都花在一處就是了。

  “讓收納的流民百姓修建營寨,修建房屋,開墾田壟,然後就地安置,那麽我等便可以將安置百姓和修建營寨的耗費歸於一處。

  之後我等再從這些百姓之中選拔青壯,從軍中挑選老卒對他們進行訓練,不需要將他們訓練成百戰精銳去上陣廝殺。

  他們的作用就是保護自己的生存之地罷了。

  既然如此那就沒有必要再去調撥兵馬,就以他們為兵,農事入天地耕種,閑時持戈操演訓練。

  而兵器也調撥給他們些許盾牌長矛樸刀,再有簡單的神臂弩等物便足矣。

  讓他們自己照顧自己,滿足自己的生存所需,我等便完成了這裡面的所有事情。

  而耗費則是大大的減少。

  同時我等也無需擔心年年提供糧秣輜重許給他們,而是短暫的提供兩年的輜重補給,以及開荒所需要的耕牛農具。

  等到他們緩過這口氣兒,將開墾出來的荒田重新收獲的時候,我等也就可以順勢開始收取稅賦了。”

  “李相此言確實是謀國之言,如此一來,我大宋的糧秣可就”

  “還是不夠。”一旁的李光突然開口,讓場面再次尷尬了下來。

  李光這個名字的確普通,但是這個人可是毫不普通,趙桓對於這位也是頗為任重。

  在趙桓的認知裡,他與李綱、趙鼎、胡銓並稱“南宋四大名臣”不說,本人也是正經兒的唐朝皇室後代出身的。

  唐朝汝陽王李璡的後代。

  當然,這個時候說這個身份也很尷尬,不過這說明他的傳承是還在的,見識也遠超一般人。

  崇寧五年進士及第,擔任開化知縣,遷常熟知縣,治理地方十余年最後升任右司諫,掌規諫諷諭,是個諫臣。

  相比較於其他幾個人動輒謀國的本事來說,李光在這方面的確是有所不及。

  但是李光同樣有他們所不及的地方,那就是他的諫臣性格。

  他直言敢諫,不管是當年趙佶身邊的寵臣朱勔的父親朱衝,還是歷史上巔峰時期的秦檜,他只要是覺得有問題就敢往死裡罵。

  而且民望極高,輕易不能擅動,秦檜等人拿他也是毫無辦法。

  這種人你若是讓他治理地方他肯定也是可以的,畢竟作為諫臣可不是噴子,罵的必須有禮有節而且要說出罵他的理由和解決辦法。

  這份兒能力和眼光就很厲害了。

  此時的李光仍然那是看出來了李綱之前計策裡面的漏洞,然後打斷了眾人的興奮。

  “陛下,還請輿圖!”

  當地圖拿來之後,李光直接以手作筆在這輿圖上不斷的圈出一個個的范圍,主要都是在山東河東路上。

  “之前李相所說在道理上當然是講得通的,但是還請李相見諒,李相之前的計策有些太過於想當然了。

  在之前的所有計策之中有幾個必須滿足的前提。

  其一金人就真的坐視我等如此行事!
  這一點最難以保證,雖然某家不知道金人那裡發生了什麽還是真的扛不住了。

  總之他們如今突然由攻轉守這對於我大宋來說是個機會。

  可這個機會也不會那麽容易。

  別說只是暫時罷戰,就算是那完顏晟突然死了,就算是我等和那金人再次締結了兄弟之盟大家一起等待機會。

  可金人的遊騎快馬仍然會不斷的深入。

  甚至在沒有了大戰的情況下,他們的這種零散騎兵四處遊走的戰術將徹底的成為一個大麻煩。

  我等的農田如何,水源如何?

  就算是我等在營中打井,然後將農田全部放在營地之中,那范圍呢?
  我等要建多大的營寨?
  就算是花費再節儉,這人力物力之下
  再說兵馬,這兵馬可能夠駐守這麽大的范圍?
  若是只靠這些剛剛拿起兵器的士卒,他們能否守住這麽長的防線?

  恐怕不能!
  其二,這般多的營寨需要收攏多少流民?
  我等之前一直壓製自己收攏流民的速度,如果徹底放開,恐怕連半年的時間都堅持不了鄆王就得被活活地累死在朝堂之上。

  而且這軍需花費,這大戰勝利之後,我等是否需要犒賞士卒?我等是否需要收攏戰士屍骸。

  那些戰士的士卒還需要撫恤,他們的家人也需要撫恤。

  這些錢當如何?

  一名士卒就算是十貫錢的撫恤,這已經是幾乎要激起嘩變的數字了,可我軍戰死多少人?

  單單是關中一戰戰死者就不下數萬之眾。

  一人十貫錢,十萬人就是一百萬貫.而且這還是極低的撫恤,還沒有對其家人的土地,對其遺孤老人的贍養。

  若是有.一年恐怕不下百萬貫!

  再招攬數十萬乃至上百萬的流民,兩年的時間我大宋是還有些錢糧,但也不是這麽一個花法。

  這該抄家的都已經抄的差不都了,連陛下的宮裡都被搬空了四座大殿。

  陛下,再折騰下去就只剩下減少銅量鑄造劣幣,或者乾脆就殺雞取卵!
  最重要的還有其四!
  官吏,這剛剛清理掉的官場,若是這般折騰,是否需要安置官吏將校?
  李相這辦法和當年的府兵有幾分相似的地方,如今特別之時行特別之事自然是好的。

  但是李相這辦法對我大宋不是那般實用。

  問題很多,花費也很多,就以我大宋如今的情況,恐怕是支撐不不住的。”

  李光說得毫不客氣,也算是將李綱給駁斥了一頓,弄得場面一度很是尷尬,不過李綱畢竟是李綱。

  在短暫的驚詫之後,看著輿圖盯了半晌最後朝著李光躬身行禮。

  “老夫,莽撞了。”

  “李相不可如此,你我袍澤同僚,何敢如此?”

  “不過老夫這計策雖然問題重重,但是思路確實對的,與其從新想,不如想想辦法怎麽解決這個問題。”

  “好解決,錢!”

  “錢怎麽解決?”

  “這個.非某家之道!”

  “.”

  看著場面一度陷入僵持之中,趙桓正準備做點什麽緩解氣氛,外面駐守的姚平仲突然大聲稟告。

  “陛下,趙相回來了,如今正在求見陛下!”

  “請進來!”

  “速速請進來!”

  興奮的聲音傳到了宮門之外,也代表著趙桓等人激動的心。

  在搞錢這方面,還得是趙鼎和趙楷。

  “參見陛下.”

  “莫要多禮,趙卿如此急匆匆的趕來,想來是知道朕正在為錢糧發愁,不知道趙卿有何主意?”

  “簡單,議和!”趙鼎輕笑一聲,“中原沒錢了,但是外面有啊,做生意掙錢這種事情,咱們熟!”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