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新宋》第一卷_第184章  戰事落幕之江南(一)
  趙桓在長安城打了一場雪恥之戰,幾乎算是在正面擊潰了金人大軍,用實打實的硬實力拖垮了粘罕的大軍進攻。

  耗時也是十分的漫長,足足數年的時間,讓這一場大戰格外慘烈。

  單單是長安城中的文武將校死傷就在千人之上,各個小吏那更是死傷的不計其數。

  趙桓用了自己最為獨特的方式解決了大宋冗官的部分問題,雖然這個過程無比的艱辛,無比的血腥。

  皇室子弟僅僅趙桓這一脈幾乎已經是死絕了一般,除了在大名府跟著嶽飛繼續廝殺的趙楷之外,活著的只有寥寥數人罷了。

  其他諸多旁系叔伯那更是死傷慘重,畢竟為了士氣,為了證明趙氏的膽略,趙桓直接將他們送到了最前線的戰場。

  死傷也是最慘重的。

  在這種情況之下,能夠堅持到最後的,幾乎是屈指可數。

  西南的戰場最終還是落下了帷幕,而其他幾面戰場的戰報也終於可以傳過來的,在這場大戰之中嶽飛和韓世忠兩人毫無懸念的迎來了屬於自己的高光時刻。

  尤其是江南之地的韓世忠,直接面對金兀術打出來了超高的傷害,徹底的讓金人不敢再輕易南下江南之地,從此之後趙桓後方也算是終於安穩了下去。

  在黃天蕩之戰後,金兀術並沒有放棄自己的進攻,畢竟黃天蕩一戰他仍然還有著不小的勢力,而且劉豫杜充兩人麾下也還可以繼續征召士卒。

  經過鍛造的休息和大肆賞賜之後,金兀術再次重整旗鼓,鼓舞了麾下的士氣,然後再次讓劉豫杜充補充兵馬,組建了一支近乎於十萬的大軍。

  而且其中小半都是正統的北人,也就是女真或者契丹和奚人。

  憑著這些兵馬,尚且沒有發現大宋如今變化的金兀術覺得自己若是隻面對一個韓世忠的話,未必就不能和他一戰,甚至一雪前恥。

  自淮陽等地,兵分兩路一起進攻,金兀術企圖先以騎兵下滁州,再用步兵克承州,最後在王福的帶領下渡江而去,直接攻打杭州等地。

  這個想法是很好的,然後本就是負責追擊驅逐金人的韓世忠見狀也自然是不肯示弱,立刻帶兵前往準備正面牽製他們。

  最開始雙方是在楚州交鋒,金軍攻楚州,韓世忠軍自承州看到金人此時士氣正壯,不得不暫時退守鎮江之地。

  然後命令麾下水軍大將楊欽黃佐等人統帥戰船前往自鎮江北上揚州,以阻金軍渡江。

  之後上方可謂是情勢逆轉,金兀術步步緊逼,韓世忠不斷的後撤,逐漸進入揚州。

  韓世忠率兵進駐揚州後,即命部將解元守承州,先行阻擋金人的一路進攻,之後憑借大江和自己水軍的強大消磨金人的士氣。

  之後率領騎兵再次出擊,但是卻是開始和金人騎兵不斷的兜圈子,就是不肯與其死戰,更不肯與其決戰了。

  就這麽兜兜轉轉的雙方進入了大儀鎮附近,然後陷入了僵持之中。

  這個時候韓世忠終於找到了同樣留守江南的張浚,並且以趙桓給他留下的手令為由,接管了後方,並且請張浚配合他行事。

  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請張浚派出使者前去和金兀術求和。

  在雙方僵持大儀鎮的時候,張浚收到了韓世忠的命令,遣工部侍郎魏良臣等赴金軍乞和,同時派出了一支多達三百人的使臣隊伍。

  這支隊伍包括了朝中重臣,也包括了那江南各地的官吏,還有部分軍中將校。

  就以成分來說,這絕對是一支相當有代表性,且十分讓人重視的使臣隊伍。

  作為使臣的魏良臣帶著節杖一路敲敲打打,大操大辦,恨不得天下人都知道宋軍打不過了,想要和那金兀術乞和求饒了。

  而作為主帥的韓世忠也是沒有堅持,不斷的做出避戰的命令,讓各地將領避而不戰,不可再與金人有絲毫交鋒。

  這樣一來,讓不斷失敗的金兀術感覺到了久違的尊嚴,他感覺自己終於要證明自己了,甚至面對魏良臣的乞和,他提出來了諸多要求。

  樣樣都是讓人難以答應。

  魏良臣也表達了自己的意思,不敢輕易同意,只希望能夠給自己些許的時間,讓韓世忠大軍暫時撤回鎮江示好,同時還留下了其他使臣。

  這一連串的動作看的金兀術更加的放心不已,尤其是當他知道了韓世忠果然撤軍鎮江,讓出來了大量的土地之後。

  更是對其十分輕視。

  可他未曾想到,這魏良辰前腳剛剛離開,後腳的韓世忠就有了動作。

  等到他收到消息之後,韓世忠立刻將軍中所有騎兵全部帶出,這一次他幾乎是傾巢而出,並且之前和金人僵持的大儀鎮那也是他精心準備的地方。

  韓世忠親率大軍出擊,在大儀鎮附近的沼澤地中將兵馬分成五隊,設下重重伏兵,然後自己率領精銳兵馬前去將自己退兵的消息傳播出去。

  之後金將萬夫長聶兒孛堇從魏良臣口中得知韓世忠退守鎮江,立刻派出麾下大將撻孛也等數百騎直趨揚州附近江口,進至大儀鎮東。

  這些人幾乎是一腳踏入了韓世忠的圈套之中,韓世忠親自帶兵誘敵深入,直接將他們引入了埋伏之中然後伏兵四起,用了最簡單的辦法將他們圍困在此。

  精騎包抄合擊,並命背嵬軍各持長斧,一斧之下人馬俱碎,金軍陷於泥淖之中,傷亡慘重,金將撻孛也等二百余人被俘,剩下的人那自然是一個也沒能逃得了。

  之後韓世忠用這些人的屍體沿途布置,繼續引誘那金人萬夫長聶兒孛堇來援救助,同時將那生擒的敵將撻孛也敲暈過去,眾多士卒穿上了金人的盔甲,將昏迷的撻孛也綁上木棍,裝作仍然在奮力廝殺的模樣。

  萬夫長聶兒孛堇見狀未曾多想,立刻帶著重兵撲了過去,然後一腳就踩到了那沼澤泥潭之中。

  很快這位金人的萬夫長和他麾下的數千精銳就步入了那部下的後塵。

  宋軍伏兵四起,金軍猝不及防,無法施展弓刀,,再加上金軍陷於泥淖之中,這速度也是完全施展不開倒是給了韓世忠絕佳的機會。

  可韓世忠的心哪裡是這般容易放棄的。

  這一次他要做的是在大儀鎮徹底的給金兀術一場教訓。

  弓弩齊發之下,金人不斷的死在韓世忠的手中,但是他並沒有專心對付他們,反倒是故意漏開了一個口子將後方的金人放了出去。

  只不過他將所有通往大儀鎮金人大營的方向全部堵死,流出來的全都是前往劉豫和杜充大營的方向。

  也就是說這些逃走的金人如果想要快速的找到援軍,他只能去求救杜充和劉豫。

  至於他們會不會幫忙.
  他們敢不幫麽?

  韓世忠算計得很準,若是三五百人乃至千余人也就罷了,這一次他陷進去的可是金人的萬夫長。

  而且還是金兀術的愛將之一。

  除非劉豫和杜充當真想要徹底的自立,否則他們必須前來救援才是。

  果不其然,當劉豫知道了這件事情之後不敢耽擱,也不在乎這是不是一場針對他的陷阱,立刻調集重兵前去救援。

  打輸了大不了撤離回去,只要金人還在,仍然繼續支持他,他可以輕易的征召到數萬乃至十數萬的簽軍出來。

  可若是金人舍棄他了,他立刻就會被宋廷的諸多大將直接撲滅。

  當然,劉豫也不是傻子,他也看出來這一次恐怕難以善了了,所以他將自己的心腹愛將劉夔派了出去統帥大軍。

  那是他的心腹大將,而且派遣出去的大軍也是真正的精銳。

  最後就算是沒有將人救回來那也是可以理解的一件事情了,可另一方面的杜充可就真沒這個好運氣了。

  他之前還有愛將戚方,但是在大名府之戰就被一鐧打爆了腦袋,之後這些年雖然也有張益謙等人為其臂助不說,麾下兵馬勢力也是充足。

  但他這個楚王的地方是漢襄六郡,那地方被嶽飛收回來了不說,更是將他好不容易積攢起來的那點人手將校也都打了個七七八八。

  他也沒有辦法。

  左右環顧找不到替死鬼的杜充一咬牙一跺腳自己帶著大軍衝了出去,和劉豫一樣。

  他但凡有對金人見死不救的勇氣,他都不會臨陣投降。

  劉豫和杜充麾下的士卒也知道這一次幾乎就是送死的戰鬥,他們從一出發的那一刻就已經做好了隨時撤離的準備。

  一路上顫顫巍巍,生怕一個不小心導致了自己的全軍覆沒,也導致了自己的命喪黃泉。

  等他們即將到達援助的戰場,早就已經準備多時的韓世忠帶著麾下的親衛就這麽直接衝殺了出來。

  兩側密林之中不斷的有旗幟搖晃,一陣陣廝殺之聲不斷的呐喊,仿佛隨時可能出現一支埋伏的大軍。

  在這種情況下,壓根就沒有辨明真假的杜充和劉夔兩人想都沒想就選擇了撤離,援兵自己派來,性命還是很重要的。

  韓世忠帶著三百精銳騎兵,追著上萬名敵人跑,這一幕終將刻入史書之中成為經典。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