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護國大將軍》444章 莫高窟
   路上非隻一日,這日到了沙州(敦煌)。

   沙州也是建城兩千多年的歷史文化名城,自前秦開始,在沙州修建的莫高窟,就很受歷朝歷代帝王的推崇。

   古人崇信佛教,無論如何戰爭廝殺,歷朝歷代的帝王建國後,都會繼續開鑿莫高窟,元代以後才停止開窟,後來逐漸冷落。

   後世的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發現了震驚世界的藏經洞。

   不幸的是,晚清政府腐敗無能、保護不力。藏經洞的文物被發現後不久,英人斯坦因、法人伯希和、日人橘瑞超、俄人鄂登堡等西方探險家接踵而至敦煌,以不公正的手段,從王道士手中騙取大量藏經洞文物,致使藏經洞文物慘遭劫掠,絕大部分不幸流散,分藏於英、法、俄、日等國的眾多公私收藏機構,僅有少部分保存於國內,造成中國文化史上的空前浩劫。

   上一次王錚路過沙州時,還算是受沒藏黑雲的脅迫,他沒時間去觀看莫高窟。而此時戰事已畢,他下次再來沙州,也不知道還有沒有可能,就不想留下遺憾。

   過了沙州後的第二天,一個晴朗的上午,大隊人馬就到了鳴沙山地區。天氣雖然依舊寒冷,可王錚興致勃勃,和周通陳妍等,堅持去了莫高窟。

   莫高窟依山壁而建,王錚遠遠行來,已經是歎為觀止。待到走到近處,他更是不停地擊節讚歎。

   “大將軍,據說,你不信佛也不信道,你怎麽也對佛家的洞窟如此推崇?”

   周通看到王錚是抑製不住的欣喜,就納悶兒地問道。

   “唉!”王錚聞言長歎了一聲。

   “我的確是個無神論者,只是,我推崇的不是神,不是佛,而是我華夏的藝術和文明。莫高窟是我華夏的歷朝歷代,無數的能工巧匠,無數有名的無名的畫師,無數的高僧大德等等,耗費了近千年的時光,耗費了無數的人力財力才建成的。這是我華夏的瑰寶,是世界的瑰寶,是全人類的瑰寶。”

   王錚邊走邊搓著手讚歎。

   “這裡的壁畫、彩塑、建築等藝術,具有極大的歷史、藝術和科技價值。這裡必須好好看護,派專人看護。陳將軍,派人去傳訊石坤石將軍,讓他以後就坐鎮沙州吧!一是就近照顧駐扎在西域的我軍將士,二是保護這座莫高窟,三是提防吐蕃境內的生戶,和黃頭回鶻騷擾西夏。”

   “諾。”陳妍答應一聲,從腰間摘下一支令牌交給了傳令兵,又吩咐了他幾句,傳令兵快步而去。

   眾人說著話到了山門,已有僧人出來接待。

   大隊人馬突然前來,莫高窟的僧人吃了一驚,還以為又是西夏的潰兵前來劫掠。

   僧人和王錚等人寒暄過後,待到弄清楚這些人是大鄭人,他們只是來瞻仰洞窟和壁畫的,這才算放下了心。

   進入洞窟內以後,方丈又親來相迎,陪同王錚一行四處觀看,並且還為王錚等人詳細講解。

   讓王錚不解的的是,此時的莫高窟是僧人在管理,窟內尊奉的最大佛像,也是彌勒佛。而彌勒佛卻是佛國三世中的“未來佛”,也既是釋迦牟尼的接班人。可在後世的1900年,為啥卻是道士王圓簶,在打掃灰塵時發現的藏經洞呢?
   佛家和道家本是兩個教派,後世為啥由道家掌管莫高窟呢?
   
   據他所知,莫高窟的第十七窟又名藏經洞,位於第16窟甬道北壁,建於晚唐。原為晚唐河西釋門都僧統洪bian的影窟。(bian字打不出來,手寫也不行,太生僻了。)
   十一世紀初葉,由於戰亂等原因,僧人將大量佛經、佛畫、法器以及其它宗教、社會文書等五萬多件秘藏於此,砌牆封門,表層飾以壁畫,隨著時間的流失,封門之事漸漸被人遺忘。

   直到後世的1900年,才被王道士發現後開啟。

   但也就是那次開啟了藏經洞之後,這些包羅萬象,內容涉及到了,從四世紀到十一世紀,中國古代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學、歷史、醫藥、科技、民族、宗教、藝術等,各領域的敦煌遺書。才會被外國列強的一些人,以低廉的價格,從王道士手中騙購,古文獻資料近四萬件。

   四萬件啊!藏經洞裡總共才有五萬多件寶貝,想起這事兒王錚就心疼,那些全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和外國屁的關系都沒有。他王錚想不起來這件事也就罷了,既然他想起來了,就得想辦法解決此事。

   可是,那是發生在1900年的事情,現今才是1016年,將年千年以後的後世發生的事情,他怎麽管?
   17窟這種編號,是後世才有的,現在保護莫高窟的,還只是這些僧人,僧人沒有把洞窟編號,但他們卻很清楚所有的洞窟。

   王錚之所以著急,是他突然發現,現在可就是‘十一世紀初葉’,而藏經洞裡的那些寶貝,就是在此時被封存的。

   那豈不是說,就是他這次領兵征伐西夏,導致西夏的戰亂,導致吳三桂的潰兵西竄,導致僧人怕受潰兵的洗掠,而封存的藏經洞嗎?

   我滴個親娘二舅老爺,原來,僧人封存那些寶貝的原因,竟然是因為我?

   不行,即便這個大鄭,以後不一定會並入另一個時空的北宋,我也不能大意。如果有萬一呢?這個時代的大鄭,可是和北宋發生的大事,很多都有些相似,不能有任何萬一的情況發生。

   想到這裡,王錚倏然一驚,他左右看了看,人太多了。就拉著方丈走遠了幾步,然後問迷糊不解其意的方丈道。

   “方丈大師,西夏潰兵可曾騷擾過這裡?”

   其他眾人也是面面相覷,不知道王錚又弄什麽玄虛。

   可這事王錚不能說,至少暫時還不能說,他還沒想好該怎麽處理此事。

   “唉!”白須飄飄的方丈大師喟然長歎。

   “整個西夏都是這種情況,怎能會沒有潰兵?潰兵不如匪啊!有一個姓吳的將軍,就帶兵劫掠了這裡,逼迫老衲交出了大部份的錢糧,這才倉惶離去。施主啊!本寺僧眾一心向佛與世無爭,那位吳將軍卻是···”

   王錚聞言更急了,他連忙打斷方丈的話問道。

   “除了錢糧,其他佛經壁畫之類的,可曾受到了損毀?”

   “哦!那位吳將軍只要錢糧,還急著潰逃,其他的倒還沒動。”

   王錚聞言長出了一口氣。“還好還好。大師,那些典籍史冊可曾封存?”

   王錚的這句話,讓方丈大師駭然色變。

   “施主,···施主這話是何意?”

   王錚卻是嘿嘿一笑:“大師別怕,我沒有別的意思,我只是擔心那五萬多冊各類書籍,被吳三桂那廝焚毀。那些東西可全是寶貝,你可保護好了。”

   方丈又驚又疑,他實在弄不清楚,這個看起來面相還算善良的年輕施主,是怎麽知道,他命人封存的那些書籍和法器的?他又是怎麽知道,還是五萬多的數目呢?

   “大師勿憂,我華夏文明的瑰寶,我隻想保護,沒有別的意思。大師,我不僅知道你封存的是五萬多件寶貝,我甚至還知道,你把那些寶貝封存在了哪裡。大師,是河西釋門都僧統洪bian的影窟吧?”

   王錚此言一出,方丈大師已不僅是駭然失色,他都快被嚇死了。

   這位施主究竟是何人?他怎麽清楚,我極其隱秘地封存藏書的事情?他又是怎麽知道封存哪裡的?
   “大師別怕,看你嚇的,我沒有任何惡意。大師,走,咱們邊看邊說。”

   王錚說完當先行去,他沒發話,後面的周通陳妍等人,只能遠遠地跟隨。

   “大師,我是大鄭的將軍,但西夏的現任女王,卻也是我的婆娘。大師,我很敬佩你,你為了我華夏的這些瑰寶不被損毀,做了很多努力。你做的很對,你和莫高窟的所有僧眾,值得後世的所有人敬仰。”

   “施主是大將軍王錚?”

   方丈大師此時才猜到,面前的這個年輕人,居然就是愛民如子的大鄭將軍王錚。

   自從王錚進入河西走廊以後,他寧願自己餓著肚子,也不使百姓餓死一人的事情,現今已經是家喻戶曉。

   因此,現在王錚在河西走廊地區的威望極高。再者,自從李九妹派來的官吏,接管了這五個州後,這裡和以前李昊時期的政策,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

   現在的官吏,極為愛民親民,處處為百姓著想。此時的整個西夏,正在大力發展農業、畜牧業和工商業等等。大鄭派來的許多佛道儒的大師級人物,以及各類的工匠等等,也正在大力改善西夏的各個方面。

   別的不說,就連莫高窟也在不久前,被分來了兩位佛學大師,三位高級畫師和十多位工匠。

   現在的西夏百姓,已經真正相信,大鄭征伐李昊,的確是為了給百姓帶來好生活的,並不是來消滅西夏的。

   “對,我就是王錚,大師聽說過我嗎?”王錚笑呵呵地回答道。

   “阿彌陀佛,原來是王施主,王施主心懷百姓,人們無不交口稱讚王施主的宅心仁厚。恕貧僧愚昧,竟不知是王施主駕到,還望王施主恕罪。”

   這下方丈不再害怕了。一個愛民如子的大將軍,怎能會惡意損壞莫高窟?

   “方丈大師言重了,我王錚也是窮苦出身,我視所有人都是我的兄弟姐妹,算是我不改初心吧!呵呵!算不上多麽的宅心仁厚。”

   每次戰爭,都會戰死很多的將士,也會牽連到許多的百姓,王錚並不認為,他做的有多麽完美。

   只是,在這個世上,要想一勞永逸地,使盡量多的百姓都能過上好日子,他必須先征服了一個地方,才能改善那個地方百姓的生活。王錚不想有戰爭和殺戮,但他也沒有辦法。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