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護國大將軍》204章無奈之舉
   “可錢明珠和公主還不足十七,年齡還小,···”

   “還說小還說小,你要是一直不娶錢明珠進門,隻管不讓公主懷上娃。流言蜚語真能害死人你知道不知道?我姐說,錢明珠現今都不敢出門,沒臉見人你知道不知道?女子進了門以後,要是過了兩年還沒有懷上娃,就會以為自己有病,就會心裡苦悶,就會在所有人面前抬不起頭著人,就會被下人嚼舌根,就會···”

   王錚連忙打斷了山娃的話:“好好,我知道我都知道,這些我回家就做,按你說的做行了吧?”

   山娃說的是事實,現在這個社會的女人,和前世的女子趁年輕時,只知道吃喝玩樂享受生活有極大的不同。

   現今的女子之所以那麽早熟,全是被社會逼出來的。

   十三四歲就開始考慮夫婿,而她們的夫婿也不能自己做主選擇,全是父母為了家族的興旺,和門當戶對的人家聯姻的結果。

   夫婿的年齡比她們大了多少歲?夫婿的體貌性格如何?是文質彬彬還是摳腳大漢?

   夫婿是懂文還是行武?是粗俗不堪還是懂禮儀知廉恥?夫婿是不是再婚另娶?
   夫婿有幾個小妾幾個孩子等等,她們全都無權過問。

   她們能做的,就是蒙著蓋頭被夫婿娶回家,然後就為夫家傳宗接代,為夫家操碎了心的一生忙碌。

   
   小小年紀結婚以後,為夫家傳宗接代-開枝散葉,就是她們的使命。

   連娘家帶夫家的所有人,沒人會考慮她們的身體,是不是已經發育成熟?沒人會考慮現在的醫術,會不會因為她們的年齡太小,身體還沒有長開造成一屍兩命。

   所有人,甚至包括悲哀的女人自己,都是一心想著生子,生子,再生子。基本上就是一個生育機器。

   王錚覺得,現在的女子很悲哀,可這個規矩是幾千年來傳下來的。

   由於頻繁的戰爭和醫術的不夠發達,人們的平均年齡僅僅只有四十多歲。

   不這麽做的話,就不能保證人口數量的迅速增長,沒有足夠的人口數量做基石,民族就會被欺凌被消滅。

   現在的社會形態逼迫女子早熟,逼迫女子早婚生子。王錚僅憑一己之力,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就能改變社會現狀,他只能向現實妥協。

   山娃憋在心裡很長時間的話,今日終於找個機會,和王錚說了個清楚。

   而王錚,也知道了自己再也不能率性而為,他今後必須考慮自己女人的感受,他不能讓自己的女人,長時間生活在苦悶之中。

   他有義務讓自己的女人一直生活在快樂幸福之中。

   因此王錚打定主意,燕京的戰事結束後,回家就把錢明珠娶了。

   既然不折騰她她就不高興,就沒臉見人,那就娶了她使勁兒折騰她,看她後悔不後悔?
   錢明珠絕對不會後悔,被自己的男人稀罕了,才可能被使勁兒折騰,她只會求之不得。

   玲瓏雙驕也是一樣,即便不舉行把她們收進房做小妾的儀式,也得先吃了她倆再說。

   姐妹共夫一龍二鳳左右插花,一槍雙挑這種在前世只能意淫的美事兒,在現在卻可以隨性而為。

   那一對兒姐妹不可能不同意,她們巴不得越早越好呢!
   她們是一對兒一卵雙生的姐妹,卻被房相送給了王錚一個人,那麽她們的命運也就早已注定。

   她們倆姐妹共夫,一起羞人地伺候王錚,已是命裡注定的。

   不過,在現在的社會,這並不丟人,別說王錚的身份了,即便是一個普通人家的男子,只要養得起,娶一對兒姐妹花也屬於正常。

   對於女子來說,姐妹血緣相同心意相通,如果嫁給了同一個男子,就能保證姐妹倆在家裡的地位,就避免了和別的女子爭風吃醋,其實是一件有利無弊的好事。

   也不能饒了翠姑,所有女人裡她的年齡最大,她自小乾農活,體質也好也最能承受。

   折騰起來也就不用顧忌太多,她的翹臀最是性感,就用小狗式,一邊打屁股一邊可這勁兒猛造就是。

   兄弟倆談好了條件,王錚允許山娃做鄧化的副手,山娃逼迫王錚回家後,得把他幾位女人的事兒辦了,還不能算日期用前七後八。

   夜已深沉,明日一早還要趕路,於是各自安歇不提。

   閑言少敘,數日後王錚剛到了涿州,就得到消息。

   蒙遼軍數萬人馬輕騎突進,圍殲僅有八千步卒護衛的糧隊,糧隊的大車綿延十多裡,極難全部防護周全。

   結果,被蒙遼軍一戰即殺潰了糧隊的護衛,一把火把二十萬將士可食用十日的軍糧,燒了個乾淨。

   仔細詢問後王錚得知,由於燕京以南有數十個縣城,分布在方圓近千裡的廣大區域,蒙遼的南院大王韓德壤,責令各縣的縣令和守備軍士等,驅趕百姓攜帶財物北逃後。

   曹顯責令韓庚和項梁,率六萬輕騎分成了十多股,每股從三千到六千人不等,在近千裡的區域內,四處圍追堵截蒙遼軍和百姓。

   主要目的是,截回被驅趕著北逃的數十萬漢家百姓。

   次要目的是,殺滅蒙遼軍原駐扎在各個縣城的有生力量。

   曹顯的做法很對,他不能讓數十萬漢家百姓被驅趕到北方,繼續被蒙遼人奴役。

   可這麽做,卻導致鄭軍大營僅剩下少量輕騎,被敵軍襲營時就只能死守,吃了點小虧。

   並且,由於鄭軍的十多股輕騎分布的范圍太廣,還是忽東忽西行蹤飄忽不定。

   王錚在上京千裡萬急,急遞給曹顯讓他派項梁守衛糧道的將令,曹顯不敢怠慢,馬上派出幾十隊哨探尋找項梁。

   可面積太大時間太短,哨探還沒有找到項梁傳達軍令,糧隊已經被劫。

   “娘的,韓庚和項梁是幹什麽吃的?這麽重要的事情能想不到?”

   王錚聞訊氣的呼呼直喘粗氣。

   二十萬將士十天的軍糧,不是個小數目。

   可這個並不是最重要的,主要是,沒了軍糧則軍心必亂戰力大減。

   在這個關鍵時刻,軍心還不能亂戰力還不能減。否則,稍有不慎,就會導致鄭軍三十萬人馬的大潰敗。

   冷兵器時代的兩軍對壘,軍心和戰力以及戰鬥意志,是戰爭勝敗的關鍵。

   “今晚不再歇息,夙夜直奔燕京外的大營。”

   形勢萬分危急,王錚不敢再做停留,他必須盡快趕到大營,接替曹顯的指揮。

   “諾。”

   親兵接令後,王錚一馬當先打馬狂奔,趁著夜色直奔近兩百裡的燕京大營。

   第二日一早,王錚神色疲憊趕到大營南二十裡,衝破了蒙遼軍數百哨探的圍追堵截。

   在曹顯親率少量輕騎的接應下,好不容易才進了大營,他沒有歇息沒有洗漱,立即召開了緊急軍議。

   “現在的情況怎麽樣?先說說。”

   王錚靠在帥案後的座椅上,閉目沉思著說道。

   他太累了,在上京養尊處優的生活,他很不適應這一千多裡的急行軍。

   “前日蒙遼軍再一次趁夜襲營,激戰一個多時辰,敵軍丟下八千具屍體後撤退。按照大將軍的吩咐,我軍這些日隻憑營寨死守,沒有出過營門一步,敵軍無奈之下,這才截了我軍的糧道。”

   曹顯忐忑回答道,他是三軍主帥,糧道被劫他的責任最大。

   護糧隊的那八千步卒,根本不可能守護好綿延十多裡的糧隊,更不可能是蒙遼軍數萬輕騎的對手。

   他沒有提前想到敵軍會截斷糧道,也沒有提前預防,可以說是個極大的指揮失誤。

   
   “項梁回來了沒有?”王錚依舊沒有睜眼就問道。

   “末將在。”項梁也是心中忐忑,他也為自己沒有考慮周詳,提前預防敵軍截糧而深深懊悔。

   他是前軍主帥,手下有四萬輕騎,而中軍的主帥韓庚才兩萬輕騎。

   並且,這次韓庚,還是在西北部的十數個縣城劫殺蒙遼軍,距離涿州到燕京的距離最遠,這次的蒙遼軍截糧事件,和韓庚沒關系。

   “知道你和曹將軍錯在哪裡了嗎?”

   王錚語氣平淡問道,他知道,曹顯和項梁早已是深深自責,他們都是領軍的主帥,王錚也不能讓他們太難看。

   “末將知道,請大將軍責罰,以後必會知恥而後勇,將功補過。”

   曹顯和項梁齊聲答道。

   “責罰就算了,打仗嗎!勝敗還是兵家常事,糧道被劫也自然不可避免,誰都不是完人,誰都會犯錯的時候。問題是,犯了錯以後怎麽彌補?”

   王錚稍一停頓就繼續問道。

   “現在的軍心和士氣如何?”

   “將士們都不知道糧道被劫之事,軍心和士氣還好,大家都不想待在營內,都盼望出營和蒙遼軍決一死戰。”

   “軍糧夠多少天食用?”

   “三十萬將士可食六日。”

   “給涿州知州發一份公文,讓涿州在五日內,調撥軍糧送過來。”

   “諾。”

   軍糧都是一個城池一個城池的轉送,每座城池之間的距離也不遠。

   因此,涿州以南,蒙遼軍很難突進去,就不用擔心涿州以南的糧道問題。

   主要提防涿州到燕京這一百多裡,敵軍輕騎悠忽來去的突襲就行了。

   “嗯!敵軍的三座大營,每個營盤裡有多少人馬?”

   “回大將軍,正北面的大營,是蒙遼軍主帥韓德壤的中軍大營,不會低於十五萬人馬。東西兩面也各有八萬人馬左右,僅算燕京城外的蒙遼軍,合計不低於三十萬人。”

   “燕京城裡有多少蒙遼軍?”

   “大概四五萬。”

   “那就是說,蒙遼軍在燕京的全部兵力,是三十五萬。而我軍大概有二十八萬,也可一戰。代老將軍,你覺得,這仗怎麽打才好?”

   王錚坐正身體問代老將軍道。

   要說代老將軍也是點背,曹顯的攻擊太犀利,也均是智取,一戰快速奪門,十日間竟然就連下三座州郡。

   代老將軍率領十萬步卒緊趕慢趕,也沒趕上瀛洲、莫州、和涿州的戰役,錯過了攻克三座城池的功勞。

   可他剛趕到燕京,就遇到了這次六七十萬人馬的大會戰。

   鄭軍因為輕騎不足,更因為曹顯,沒有指揮三十萬人馬作戰的經驗,不敢貿然出擊。這幾天一直按照王錚說的穩妥辦法,憑營盤死守,絕不出戰。

   代老將軍就也在大營裡,憋悶了幾天毫無作為,使他一雪前恥的願望一拖再拖。

   “老夫年事已高腦筋轉的慢,也沒有好辦法。大將軍隻管下令就是,老夫甘做我軍前鋒,為我大軍衝鋒陷陣。”

   這種大仗,代老將軍雖然入軍伍已經數十年。但他也是第一次遇到。

   兩軍六十多萬人馬的大會戰,事關重大,稍有不慎,就是三十萬將士的大潰敗,代老將軍也不敢多說。

   再說他也卻是沒有好的辦法,他知道,自己不管怎麽想,都沒王錚考慮的周詳,他也就不多費神思了。

   王錚一看,代老將軍是指望不上了,就轉頭看著坐在兩邊的將領問道。

   “眾位將軍可有好的建議?”

   “我等只等大將軍下令。”

   眾將幾乎是異口同聲地回答道。

   王錚大是失望,可他也沒辦法,就連曹顯和代老將軍,都不敢做主的軍國大事,別人敢說話就怪了。

   無奈之下,王錚隻得說道。“既然這樣,那···好吧!傳我將令。”

   眾將聞言唰的一聲齊齊起身聽令,甲胄互撞叮當亂響。

   “著項梁挑選三個軍,三位軍司馬率三萬輕騎,即刻出發維護糧道。以後糧道再若有失,是誰的責任立斬不饒。”

   “諾。”項梁躬身接令。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