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護國大將軍》358新君主任選
   西夏軍首次攻城的這一戰,從晌午的巳時正開始,至傍晚結束。

   西夏軍頂著鄭軍將士猛烈的炮火,和劈頭蓋臉遮天蔽日的羽箭打擊下,在扔下了六七千具屍體後,損兵折將,卻沒有登上城頭一步。

   最後隻得無奈退去。

   不得不說,西夏軍的勇士在都城被佔,同仇敵愾的激憤下,衝的很猛,殺的也很頑強,一個個是悍不畏死潑命猛攻。

   可無奈的是,鄭軍將士皆是比西夏軍更勇猛的精銳,再說還是居高臨下憑堅城死守,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

   人和沒全佔,城內還有不少李昊的死忠。但在鄭軍戒備森嚴,數萬將士嚴防死守下。城內那些李昊的死忠,根本就靠不近城門一步,再說就是能靠近,城門也被沙袋堵死了,沒有半天功夫也搬不開,那些人全都沒有用武之地,幫不上城外的西夏軍一點忙。

   現在,興州全城皆屬於軍管,所有人員皆不得出家門一步。假如有人出門,不問情由,可立斬於大街之上懸首示眾。

   亂世需用重典,李昊祖孫三代經營了一百多年的興州,不用嚴刑,根本無法穩定下來。

   南門殺聲震天炮聲隆隆。

   皇宮內的李九妹也沒有閑著,她相信王錚,就對鄭軍守住興州很有信心。

   現在她最緊要做的,是和她信得過的部分西夏官吏,盡快推選出新任的西夏王。

   可這事兒有點麻纏,城外的李昊,緊急動員西夏全民皆兵,其他州縣的所有青壯,幾乎全被武裝起來。

   除了有二十萬兵馬,去防守大鄭的燕山衛軍,和劍南衛軍正在攻打的城池外。其余近二十萬兵馬,也已召集到了興州城外,參與攻克興州的戰役。

   都城被王錚奪取,李昊惱羞成怒,已經是破釜沉舟孤注一擲,他要和王錚在興州一決生死。

   城外的西夏軍接地連天無邊無際,南門正在被猛烈攻打殺聲震天。

   因此,很多西夏的宗室以及大臣,覺得僅有十多萬人馬的鄭軍,不可能守得住,被李昊七十萬大軍圍困的興州。

   他們這麽認為的主要原因,就是興州被李昊經營日久,親信遍布,內應不是少數。假如某一日,內應和李昊裡應外合,則興州必失。

   因此,李九妹和拓拔銘岩,以及幾位重臣挑選出的新君名額,在征詢他們的意見,想讓他們做西夏的新任君主時,竟然沒有一個人敢答應。

   所有人都害怕李昊打破了興州後,會找他們算帳。以李昊殘暴奢殺的性格,到時他們的全家九族,必定會被雞犬不留屠殺殆盡。

   被李昊殘殺的西夏大臣和宗室太多,他的淫威根深蒂固,幾位李九妹的堂兄堂弟,沒有膽識魄力,在李昊還沒有死時,不敢應承做西夏的君主。

   “十七哥,小妹向你保證,李昊絕對攻不破興州。過些天,在他的兵馬攻不破興州城,失了銳氣之後,就是鄭軍反擊之時。屆時,鄭軍的雁山衛和劍南衛從南往北打,城內的鄭軍殺出城外,從北向南打。整個西夏,就再也沒有李昊的容身之地。十七哥,你只要答應做西夏的君主,小妹向你保證,絕不會有人能威脅到你的安全。”

   皇宮內的太極殿,李九妹和拓拔銘岩,以及幾位西夏的重臣,正在勸說一個三十左右的胖子。

   他是李昊的叔伯兄弟,如今,李九妹的親兄弟一共三人,就是李昊和他的兩個弟弟。

   李昊就不說了,李昊的長子是個非正常人,就是有點瘋癲,不能接掌大位。

   二子就是寧令哥,可寧令哥卻找不到,再說,就是找到他,以他比李昊還不如的性格,也不能讓他掌大位。

   李昊別的兒子被他殺的殺,以前病死的病死,沒死的也有,只是還太小,為免皇后監國垂簾聽政誤國誤民,也不行。

   而李九妹的另兩位哥哥均在城外,還是李昊的死忠,正在率軍攻城,也指望不上。

   那兩位哥哥的兒子也不少,十五歲以上的也有,有些本事的都在城外領軍,就不說了。

   李九妹還在城內的幾位侄子,卻均是不堪大任的紈絝公子,牽狗遛鳥調戲婦女欺壓百姓還行,別的免談。

   李九妹直接把不靠譜的,堂兄堂弟和侄子排除,找的都是感覺還靠得住的,比較善良的。

   可李九妹和拓拔銘岩,苦口婆心地勸說了半天,這個胖子卻就是不答應,做西夏的新任君主。

   “九妹,你就別勸哥哥了,我不是那塊料,你讓我拿點俸祿有吃有喝,我就心滿意足了,做西夏王,九妹呀!你這是想逼死我啊!”

   李九妹無語了。

   好吧!既然這個哥哥寧死不從,那就再換一個。胖子出去了,不久後,一個瘦子被請了進來。

   現在,由於是在選任新君接掌大位,西夏王室宗族的,凡是在城內的所有適齡男子,盡在太極殿外等候。

   打躬作揖寒暄過後,眾人一一落座。

   大家都坐在靠近太極殿大門的地方,沒人敢坐在台階上,李昊曾經坐過的那個皇帝寶座。

   等局勢穩定以後,那個靠背雕刻著九條金龍的龍椅,以及這個太極殿的名稱,都會被換成符合大鄭律法的,符合王爺級別的規製。

   西夏的君主,以後只是大鄭王爺的身份,級別是藩屬國的君主,不再是獨立的國家,君主更不能被稱為皇帝。

   其實,在現今這個社會,還沒有國家概念。有的是小國、地域,或者是部落族群這樣的概念。

   比如整個華夏地區,在這個地區裡的,所有民族建立國家後,都可以稱為自己是華夏的正統。都是華夏的一部分,其他地區稱呼的華夏,就是在這個區域內的所有國家。

   比如蒙遼、西夏和大鄭、吐蕃等,凡是被這個區域內的某一個帝王,曾經收復稱臣的小國,就全屬於華夏區域。

   再比如印度,古印度的民族和語言一兩千個,一個小部落或者是一個族群,就可以自稱是一個小國。

   可所有人都認為,印度的稱呼,說的其實是,整個印度次大陸區域的所有小國和部落。

   只有大一統的王朝,才能稱為是一個國家。

   (好像是在十四世紀左右,大航海時代-開始後,才有了國家和世界的概念。只不過,‘國家’和‘世界’這兩個詞語,華夏卻是早就有,不過還沒有成系統,和後世的意思也不盡相同。)
   “十三哥,我看你最合適,要不···”李九妹的話還沒說完,就被瘦子打斷了。

   “九妹,我肩不能抬手不能提,四書五經我也是一知半解。你嫂嫂整天說我窩囊,動不動就罰我不準吃飯。你看我都餓成啥樣了?你說,我連我家都管理不好,你還讓我管理咱們西夏國?九妹啊!親妹妹,你十三哥還想多活幾年,你就放過我吧!”

   “是這···”拓拔銘岩插話道。

   “如今我西夏,國不可一日無主,···”

   拓拔銘岩也被打斷了話。

   “有主沒主我不管,只要我一家安然無恙就行,誰做西夏王我都讚成。求求你們,放我一馬好嗎?”

   “好吧!十三哥,你既然如此說,小妹也不能強人所難。”

   李九妹又沒了辦法。

   “拓拔叔叔,都不想做咱們西夏的君主,這可怎整啊?”

   李九妹發愁道。

   和那些宗族不敢做西夏的君主一樣。現在,除了拓拔銘岩對李昊是深惡痛絕,另外的幾位重臣,卻全是被李九妹和拓拔銘岩硬拉來的。

   西夏的朝堂上下,不服李昊的人極多。

   可現在他們的心裡沒底,不知道鄭軍到底能不能靠得住,怕李昊以後再打進興州,和他們秋後算帳,就沒人敢多說話。

   可那些人不來的話,卻又怕被鄭軍砍了腦袋,是無奈之下才來議事。

   現在衛戌整個皇宮的軍士,全是鄭軍,即便是太極殿上的站殿將軍,也是韓庚派來的親衛。

   那些鄭軍沒有一點規矩,不給任何人面子,一旦他們聽到眾人說的話,不合他們的心意了,就會做些怪動作。

   比如,彎弓搭箭瞄準一個人的腦袋,比如咬的牙齒‘嘎巴嘎巴’響,比如抽刀出鞘,然後再歸刀入鞘,一直折騰個不停。

   弄得大殿裡人心惶惶。

   拓拔銘岩捋著胡子思索片刻,然後他突然一拍大腿說道。

   “為今之計,只有用強了。”

   “用強?拓拔叔叔,怎麽用強?”李九妹不解道。

   “宗室的人裡,數你十七哥最仁慈,人也還年輕,做事也最是穩重。這樣,再把他請來,咱們硬把他按坐在寶座上。他想做咱們的西夏王得做,不想做也得做,霸王硬上弓,由不得他了。”

   其他人不發言,不發言就是默許,李九妹想了想,也只能這麽辦了。

   十七哥本就是,她挑出的西夏王的首選,可十七哥沒有雄心壯志,也害怕李昊的殘暴無情。 他擔心自己今天坐上那個寶座,明天就得下來,還會被李昊誅殺全家。

   現在,西夏幾乎所有的成年男子,幾乎盡在城外。他即便有雄心統治西夏,即便有本事把西夏治理好。

   可他沒有兵沒有將,僅用雙拳兩腳,僅有李九妹和拓拔銘岩兩個人的支持,怎麽鎮得住彪悍的西夏人?他的屁股,怎麽可能坐的長久?

   宗室裡和大部分的大臣都認為,李九妹和拓拔相國,就是在胡鬧。沒人相信他們倆扶持的西夏王能做長久。

   因此,支持他們的人很少,包括李九妹的堂兄弟,都不支持她的所作所為。

   還有很多人認為,即便李昊再是殘暴,可他畢竟是西夏人,西夏內部的事情應該內部解決。

   可李九妹帶領鄭軍攻打西夏,導致戰火頻起民不聊生,那她就是西夏的罪人。

   因此,反對李九妹的人也是極多。

   可鄭軍十多萬人馬,就駐扎在興州城內,那些人也是敢怒不敢言。

   有鑒於此,待十七哥被再次請進太極殿內,拓拔銘岩和李九妹再次勸說無效後,就一人抓住他的一直臂膀,連拖帶拽地拉上台階,不顧他的嘶喊,直接就把十七哥按在了龍椅上。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