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護國大將軍》322章 三川口之敗
   過了二月二龍抬頭,大地回暖草木泛綠。

   這一日,王錚剛吃過《九天玄雷非死不能活逍遙丹》,肚子裡正在翻江倒海疼如刀絞痛苦難當。突然小李公公親來傳旨,宣王錚上殿見駕。

   鄭妽當即就大怒對小李公公道。

   “見什麽見?不見,誰都不見,就是我父皇也不行。我的駙馬都快疼死了,哪還能見駕啊!駙馬啊!你可心疼死為妻了。”

   小李公公被訓了一頓,他還不敢吱聲,只是陪著小心說著好話。

   他也看見王錚,確實是在床上疼的直打滾,爹一聲娘一聲地直叫喚。他的所有妻妾都是眼淚汪汪的。

   玄一道長和兩位禦醫,也是心有不忍,皺著眉頭趴在床邊,隨時觀察著王錚的情況。

   小李公公告了聲罪,隻得扭頭回去複命。

   可小李公公回到太極殿交了聖旨,說大將軍腹痛難當無法前來見駕。他剛出了太極殿,就見一頂小轎晃晃悠悠走了過來。

   轎裡的人還不時的在向外吐血,轎外跟著的男子,還拿著個透明的玻璃製作的小盆兒,一路走一路接著,免得王錚吐出的鮮血灑在路上。

   看來,這人還很講究衛生啊!

   小李公公心說。可他轉念一想,在仔細一看,立馬就嚇了一跳。那個拿著玻璃盆兒的,不是王大將軍的親兵隊長狄青嗎?

   怎不是呢?就是狄青。

   “哎呀大將軍呐!你怎又來了呀?”

   小李公公看清來人嚇了個半死,他萬萬沒想到,王錚竟然不顧腹痛不顧病體,還是來見駕了。

   “呵呵!”王錚虛弱地噴著血沫微笑著說。

   “皇上知道我的病,他既然還讓我來見駕,那就必有要事,我又怎能不來?快扶我進去見駕吧!”

   小李公公被感動的熱淚盈眶泣不成聲,連忙攙扶著王錚進了太極殿。

   由於王錚還在吐血,另一名宦官,接過來狄青手裡的玻璃盆,也跟進了太極殿。

   狄青還只是個七品校尉,不奉召不能進入太極殿半步。

   太極殿上本來吵吵嚷嚷,亂的跟菜市場似的,比戲台上還熱鬧。

   可王錚剛被攙扶著進了殿門,小李公公一聲帶著飲泣的高喊,‘輔國大將軍王錚到’還沒落地,太極殿裡馬上就靜悄悄的,落針可聞,再也沒人亂說一句話。

   這就是威勢,即便王錚現在還是個草民,還是個罪囚,還是個一陣風就能吹倒的病秧子,也沒人敢不把他當回事兒。

   “哎呀王卿,你怎地又來了?”

   皇上鄭成看見王錚的樣子,看見他嘴角的血跡,看見宦官手裡的,透明玻璃盆裡的殷紅鮮血。

   他急忙就從禦座上跑了下來,親自攙扶住了,依然腹痛難忍搖搖欲墜的王錚。

   王錚強忍著嘔意擺了擺手,可他還是沒有忍住,扭頭‘哇’地一聲,又吐了一口鮮血。

   “唉!忠臣,王大將軍,真忠臣耶!”房相搖頭歎息著說道。

   “是啊是啊。”

   “唉!我大鄭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啊!”呂相也讚歎道。

   柴公公面色悲戚,他很心疼王錚,他雖是一個宦官,可他把鄭妽從小抱著哄著教著慣著長大,卻也和鄭妽的長輩差不多,自然也心疼鄭妽的夫婿。

   再說了,他也本來就很佩服,王錚的本事和忠心。

   鍾肅陳琦等,都圍攏到了王錚的身邊,錢望更是關心王錚的病情,擔心地問他怎麽樣了?

   黑老包包正,就是曾經噴過皇上一臉唾沫的,朝廷的監察禦史,現任戶部左侍郎,主抓大鄭的賦稅改革和土地兼並。
   他一看王錚嘔血不止,身軀也是搖搖欲墜,連忙讓宦官搬來一把逍遙椅,上面鋪上棉被,讓王錚半躺在了上面。

   王錚已經嘔了不少血,此時腹內已經不是太疼,他擦了擦嘴角,喘息了一會兒問道。

   “皇上,有何事傳微臣?是不是李昊出兵了?和他交手了沒?勝負如何?”

   王錚的聲音很虛弱,可大家都聽清楚了他的話。

   “唉!王卿啊!這事兒你就別管了,還是回府養病去吧!”

   皇上鄭成皺著眉頭說道。

   王錚聞言,雙眉是漸漸皺起,第三隻眼緩緩張開。

   “咱們···敗了?”

   曹顯知道王錚的性格,他也就沒有隱瞞,一五一十對王錚說了一遍。

   原來,不久前接到的軍情急報上說,陳斌派出一萬輕騎,由劉平和石元孫領兵,想試探西夏的虛實。

   可一萬將士剛摸到了三川口,就恰逢西夏王李昊正好出兵延州,想要攻下延州,一舉攻破鄭軍隴西衛的提督府所在地。

   於是,那一萬將士就遭到了,西夏三萬背嵬軍和七萬擒生軍的圍堵,一場混戰打了三天,鄭軍幾乎全軍覆沒。

   王錚聞言,身軀搖了兩搖晃了三晃,好不容易才算是鎮定下來。他咬碎了鋼牙緩緩說道。

   “展開地圖,劉平和石元孫是誰?我怎麽從沒聽說過?”

   柴公公連忙拿來西夏地圖,和陳琦各掂兩個角展開。

   曹顯猶豫了下,看了看皇上的臉色,這才說道。

   “劉平是上京人,父祖輩曾經跟隨太祖爺征戰過,不過軍職都不高。他原是陳柱國的屬下。”

   王錚聞言,疑惑頓起:“他的父祖和陳柱國比較親近?他是個富家公子紈絝少爺?陳柱國想讓他帶兵出去,殺幾個牧民轉一圈回來立些軍功?”

   曹顯沒敢搭腔,額頭上的冷汗卻是潺潺而下。

   王錚卻是勃然大怒:“我不是跟你說,讓韓庚派一擅長遊擊戰的將校去嗎?怎麽是一個不學無術的紈絝領的兵?陳斌是想幹什麽?那一萬將士的性命,他就敢兒戲一般地派去西夏境內送死?”

   王錚太氣憤了,他心裡悲憤說話又急,忍不住就是一陣急咳,接著‘哇’地又吐了一口鮮血。

   可曹顯還有話說,劉平也是大鄭的悍將,石元孫也不是無名之輩,他們並不是王錚說的那樣的人。

   劉平率領鄭軍和李昊激戰了一整天,早已人困馬乏,李昊的攻勢太猛,前軍隻得緩緩後退。

   可正在緊要關頭,鄭軍後軍旅司馬黃德貪生怕死,見前軍後退,就帶兵逃往了甘州。

   
   鄭軍將士見後軍奔逃,士氣沮喪,紛紛逃散,劉平極力阻止,留下了上千人繼續抵抗。

   西夏人見鄭軍大亂,加緊攻擊,校尉郭遵見大勢已去,獨自一人殺入西夏戰陣,殺的西夏軍人仰馬翻,西夏無法抵擋,連連後退。

   郭遵立即殿後護衛鄭軍退卻,舞動大槊左衝右突,無人可擋。

   西夏人用鐵索企圖攔住他,郭遵此刻已經殺瘋了,鐵索通通被其打斷,西夏人隻好調來弓箭手,郭遵的戰馬中箭倒地,就此慘死。

   至此,鄭軍徹底潰敗,但劉平和石元孫指揮若定,將士們也表現出了非凡的勇氣,他們邊戰邊退,和西夏人激戰了三天,一直退到西南山。

   李昊晚上派人求見劉平,劉平不理睬,李昊又派人偽裝鄭軍送文書,卻被劉平斬首。

   李昊又派人至劉平的寨外高呼“汝降乎?不然,當盡死!”,劉平不應。

   李昊惱羞成怒帶領騎兵衝擊,鄭軍早已精疲力盡,那裡架得住背嵬軍的衝擊,頓時大亂,在軍陣中指揮戰鬥的,劉平和石元孫被俘獲,殘余鄭軍被全部殲滅。

   “大將軍,劉平將軍和石元孫石將軍,皆是忠烈之士,不是紈絝公子啊!”

   此次鄭軍的慘敗,曹顯也很心痛,他也感動鄭軍的悲壯。

   可劉平和石元孫輕敵冒進,數次指揮失誤,卻也是實情。

   假如他們先派出大量哨探,然後分兵出擊,以遊擊戰術和李昊周旋,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跑,實在不行就當機立斷,迅速撤軍死守延州,再在延州城下,大量消滅西夏的有生力量,才是上策。

   那一萬將士,也就不會被李昊包了餃子,郭尊、萬政等大鄭的將領,也就不用戰死。

   聽了曹顯的詳細訴說,吐了血之後的王錚稍微冷靜,他也知道,這事兒不怪曹顯,也不怪韓庚。

   甚至,陳斌也只是有些私心,才沒派善於遊擊戰的將領率兵。

   陳斌做錯的地方,第一是太輕敵,第二,他可能也想鍛煉一下,除了韓庚外的其他將領。 第三,也是最主要的,陳斌沒有料到西夏會出兵延州,想要一舉而克隴西衛的提督府所在的延州城。

  他屬於用人不當,劉平和石元孫是,戰法和戰術運用的稍有失誤。

   可作為一鎮提督,用人不當已經很致命,戰法和戰術再運用失誤的話,這仗就沒法打了,怎麽打怎麽輸。

   陳斌是隴西衛的提督,韓庚只是副督,他有建議權,能作為陳斌的參謀,也能親自領兵出戰,可陳斌如果不聽他的,韓庚也無可奈何。

   他即便知道那一萬將士是去送死,他也沒有任何辦法。沒有陳斌的同意,他甚至都不能調動一兵一卒,去接應那些將士。

   這次的大敗,教訓極其慘痛。

   王錚抬頭看向地圖,然後默思良久才緩緩說道。

   “等著吧!三川口之敗才是個開始,接下來,還會有好水川之敗、麟府豐之敗、定川寨之敗。等消滅了我大鄭的精銳之後,西夏還會和蒙遼進行河曲之戰,擊敗禦駕親征的蒙遼興宗,奠定我大鄭和蒙遼、西夏三分天下的格局。”

   眾大臣聞言又是吃驚又是好奇,大將軍是怎麽知道,大鄭還會有幾次大敗的?蒙遼的興宗又是誰?

   王錚白眼一翻,不經大腦思索順口回答道:“蒙遼的興宗,是現在的聖宗耶律隆旭的長子。”

   眾大臣聞言就更是好奇了。

   蒙遼的皇帝耶律隆旭,現今還是個十三四歲的孩子,他哪來的長子?

   好吧!他即便早婚,即便他的那玩意兒也管用了,已經有了長子。可他還在位,在他沒死之前,他的長子,又怎麽可能已經有了興宗的諡號?
   要知道,當皇帝的叫什麽祖什麽宗的,可都是在他死後,他的接任者才給他起的諡號。

   可現在蒙遼的耶律隆旭還在位,你就一直說他是蒙遼的聖宗。好吧!這個說法我們也忍了,你總是胡說八道,我們老人家,不和你一個小娃娃一般見識。

   可他的兒子都還沒有出生,你怎也把他兒子死後的諡號,也給起好了?

   這個混小子,是病的太厲害,把腦殼燒壞了吧?真是胡說八道不知所謂。

   “我猜的,我有未卜先知預測未來的能力,不行啊?”

   眾大臣張口結舌,沒人說話了。

   這個混帳,即便是病的如此嚴重,都吐血三升了,他混不吝的性格也還是不改,這又開始耍無賴了。

   好吧!老夫等皆是你的長輩,看在洛陽公主的面子上,看在你皇上老丈人的面子上,就不與你計較了。

   這時王若卻蹦出來質問王錚:“王將軍,你既然猜到了有此次的三川口之敗,為何不提前阻止此事的發生。”

   王若最煩王錚,同樣,王錚也不喜歡他。

   王錚再次白眼一翻說道:“別說我沒猜到此次的大敗,我即便猜到了,也擋不住像你這樣的禍國奸賊使壞啊!”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