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護國大將軍》187章 援軍開拔
   “王大將軍放心,老夫久處軍中自然懂得,前軍的主帥才是真正的主帥,後面再去的援軍主帥,無論職銜高低,哪怕是皇上親臨,也均得聽從前軍主帥的軍令。這點,王大將軍無需擔心,末將去了前線後,只會聽從曹將軍將令行事,絕不會以大將軍上柱國的職銜,壓製曹提督。”

   “哈!那就好,那就沒事了,代老將軍率將士們出征時,看看兵部的作坊又造出了什麽戰械,還有火炮作坊造出了幾門火炮?也都帶著去前線試試火。”

   “得令,王大將軍如果沒有別的吩咐,我倆就先去調兵了。”

   “等等,陳相,我使用天子劍調兵,不用讓皇上和房相簽字蓋章嗎?”

   王錚不懂調兵的門道,所以由此一問,他還擔心自己這麽做,等會兒不會被皇上和房相批準。

   “不用,按規矩,凡是王大將軍使用天子劍時,均是緊急情況,所謂事急從權,兵部只需遞上去一份公文,說明情況即可,不需皇上和房相的批準。”

   王錚聞言大喜:“哈!那就更好了。你跟蕭柱國說,讓他隨時給我準備十萬兵馬,我改天還有事要調兵。”

   陳琦皺了皺眉,心說:這個王錚,還真是個怪胎,換一個人,誰敢這麽明目張膽的調兵遣將啊?
   不過,這樣也好,有他在,我大鄭的將士,真的就能做到禦敵於國門之外了。

   有他這個愣頭青承擔責任,我兵部和那些真心想為大鄭開疆拓土的將士們,也就能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也就能盡快掃平四海使萬國來朝了。

   只是,皇上假如對他的做法不滿意,就有可能隨時收回天子劍。

   看來,還得勸著他,悠著點使用天子劍,才是長久之計。

   出乎很多人預料的是,王錚被皇上授予調兵權,被封為尚書省右仆射的事。

   大家本來以為會引起軒然大波,會引起禦史言官的群起抗議,會鬧得朝野沸反盈天。

   可是,晌午過去了,沒反映,大家還以為驚濤駭浪正在醞釀之中,那就等到下午再看。

   可下午也過去了,已經到了下衙時刻,還是很平靜,還沒有從任何地方傳出任何一點,有人參奏王錚的消息。

   不僅如此,兵部的衙門裡,幾乎所有人,都因為王錚的臨時軍令,忙的是人歡馬叫雞飛狗跳。

   十萬兵馬的緊急調動不是小事,糧草、軍需、兵甲戰械,那些作坊裡的火炮弩箭霹靂炮,甚至是鑼鼓帳篷鐵鍋紙筆等等,諸如其類的繁雜瑣事太多太多,兵部忙的不可開交。

   戶部也忙著打開大庫,拉出來一車車的銅錢銀兩和糧草。

   可除了兵部和戶部,別的部門都很安靜,不僅是皇上和房相一起裝聾作啞,從沒提起此事。

   甚至那些,平時可風聞奏事無事找事的禦史言官們,也全都是掩旗息鼓,竟然出乎所有人意料地。也沒人稟奏王錚擅權,私自調兵遣將的軍國大事。

   貌似,王錚被授予調兵之權,被封為右仆射本就應該。

   他剛把天子劍拿到手,就派遣和他平級的輔國大將軍上柱國,代虎代老將軍率領十萬大軍,奔赴瀛洲前線的事情,均屬於正常,均屬於王錚的職權范圍,絲毫也沒有違犯律法,絲毫也不違祖製。

   別人怎想的代老將軍不知道,可他覺得,今天這事兒怎就這麽反常呢?那些看誰都不順眼,沒事還要找事的禦史言官都哪裡去了?他們怎就集體沉默了呢?
   代老將軍倒不是想讓別人參王錚一本,更不想讓人阻撓他率軍出征,他僅僅是覺得此事不合常理,他覺得現今大鄭的朝堂上,好像和以前不大一樣了。

   好像,因為王錚的存在,因為他的那些功績,也可能是因為他許多次為國為民,激憤之下充滿激情的咆哮,讓一些人心有慚愧。

   所以,現今才導致,那些從來就看不起武將的文官集團,這才集體緘默,不再對王錚做的事,指手畫腳橫加指責強加干涉。

   貌似,因為王錚的存在,武將們的地位正在慢慢的提高,正在越來越受到皇上房相,和所有文官們的重視。

   代老將軍覺得,別的都不說了,但就是這一件事,王錚也值得大鄭的所有武職官員,特別的尊敬和佩服。

   但代老將軍還是害怕夜長夢多,他雷厲風行,在短短時間內,就在兵部尚書陳琦和大梁將軍府程霸的全力配合下,迅速抽調衛戌上京的十萬大軍,帶足了糧草和兵甲戰械,諸事齊備後,馬上就放炮出征,星夜兼程趕赴瀛洲。

   這一次,代老將軍要抓住這個,王錚死乞白賴和皇上撒潑打滾,才換來的天子劍調兵權,給他的來之不易的領兵機會,他要攻城拔寨一雪前恥。

   就像陳琦說的,代老將軍野戰不行,但攻城和守城還行,有了頗有些攻城經驗的代老將軍的輔佐,又有了十萬兵馬的增援,曹顯的仗,應該會好打一些了。

   因此,王錚在代老將軍率軍出征以後,終於睡了一個安穩覺。

   話說回來,王錚前一段很少睡安穩覺,並不是因為他關心收復燕雲十六州的戰事太甚。

   主要是,他和洛陽公主鄭妽新婚燕爾,他太貪戀鄭妽的嬌軀,每日就不讓鄭妽閑著,即便他偶爾想休息一下,鄭妽也是初嘗肉味兒,也太貪戀他的懷抱,也不放過他所致。

   恰好,代老將軍出征的當天,鄭妽來那啥了,就是她那個比較大的姨媽來了。

   王錚吃過晚飯洗漱過後,到了該就寢時,只和鄭妽稍許親熱,小王錚就昂首挺胸獨眼圓睜,他就有些忍不住,王錚當然不可能讓鄭妽的丫環頂替她,他還沒荒-淫到那個地步,於是才無奈地早早睡了。

   ·············
   陽春三月的某一天早晨,瀛洲城外的鄭軍大營內,靜悄悄的,曹顯和韓庚站在營內的望樓上,各自手拿望遠鏡,在仔細觀察著瀛洲城的動靜。

   二十萬大軍已經扎下營盤三天了,可蒙遼軍已經堅定了死守瀛洲的決心,至今也沒派一兵一卒出城騷擾。

   根據這三天來打探到的消息,證明現在的瀛洲城內,至少有四到五萬的蒙遼守軍。

   因此曹顯有些犯愁,別說是四五萬,瀛洲這座堅城,哪怕是只有兩萬人馬死守,打起來也會特別艱難。

   燕雲十六州地區,是蒙遼國庫的主要收入來源。

   契丹主要是以漁獵為主,可北地的一年裡,大部分時間都是天寒地凍的,僅憑漁獵,蒙遼別說是養一百多萬的戰兵,就是吃飽都是個問題。

   可蒙遼自從擁有了燕雲十六州以後,靠著漢家百姓的農耕和經商,經濟迅速崛起,軍事快速發展,這才有了屢次攻伐大鄭的基礎。

   因此,蒙遼勢必死守燕雲十六州的每一座城池。

   近百年來,契丹與漢家百姓混居在一起,受漢家的影響太深,全國的官宦士族,皆以說漢話習漢字吟詩作賦為榮,已經比原來的蒙昧契丹有了很大的進步。

   而漢家的百姓受蒙遼統治日久,也已不再心想中原。因此,也會給曹顯的攻城戰增加不少難度。

   “老韓,蒙遼忌憚咱們鄭軍的霹靂炮,不出城和咱們野戰,隻龜縮在城內堅守,瀛洲這座堅城,可是不好打啊!”

   曹顯頂盔冠甲臉色剛毅,但卻皺著眉頭犯愁說道。

   他和韓庚原來在雁山衛時,一個是雁山衛的中軍司馬,一個是司馬都尉,本來就是最佳拍檔,兩人相處日久,說話就很隨便。

   “是啊!可再不好打,大將軍既然說,燕雲十六州的長城防線特別重要,那也得打下來,將士們的死傷是避免不了的,盡量想想辦法減少傷亡吧!”

   “那你覺得,怎麽打才是最好?”

   “我想的還沒有大將軍信上說的省力,我覺得,就照大將軍信裡說的做吧!這還是第一座堅城,不打打試試看,就不知道蒙遼的戰力如何。”

   “說的也是,那就打?”

   “打他娘的。”

   “好。”

   曹顯下定了決心,他也知道硬拚不可避免,打仗總會有死傷,慈不掌兵義不掌財,不打打試試看,心裡就始終沒底。

  兩人下了望樓,曹顯吩咐一聲,“擂鼓聚將”,然後快速奔往中軍大帳。

   傳令兵聞言大喜,噔噔噔的急忙去傳令。

   剛才還悄無聲息的鄭軍大營內,隨著三通鼓響,頓時就沸騰了起來,無數的將士把腦袋探出帳篷探頭探腦,但限於軍令,還不敢隨意走動,隻得在帳篷內小聲議論。

   大家在大營裡已經憋了三天,早就盼望出營廝殺了。想要博軍功,想要封妻蔭子,總憋在大營裡怎能行?
   一通鼓響眾將軍準備,二通鼓響正在路上,三通的鼓聲剛落,中軍大帳內,將軍們已經一個不拉,全都到齊了。

   被王錚一手教出來的曹顯,也是軍令極嚴,三通鼓罷人若沒到,不管是何人,不講任何情面,先拉出去扒了褲子打二十軍棍,記過一次再說。

   “本督計議已定,今日即刻攻城,眾將可有異議?”曹顯端坐在帥案之後,冷眼看了看兩邊整整齊齊昂首挺胸的諸位將軍。

   “末將等無異議,請大將軍下軍令吧!”眾將齊聲喝道。

   大家早就急不可耐的想要屠宰那些蒙遼狗了,只等曹顯一聲令下上去就乾,還能有什麽異議?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