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護國大將軍》266章 文化征服
   申四提出告辭時,王錚正在思索,到底誰才是陳妍喜歡的那個人?

   他雖稍覺詫異申四的早走,卻也沒想太多,甚至都沒有抬頭,更沒有出去送他。

   他們哥倆的關系,不需要虛禮。

   可他撓破了頭皮,也猜不透陳妍喜歡的到底是誰。最後煩了,心說,不想了,我都忙死了,等以後再說吧。

   他反映過來申四已經走了時,抬頭一看感覺不對,仔細一看頓時大惱,立即就破口大罵起來。

   “申四你這個混帳,你大字都認不了一籮筐,要不是老子教了你硬筆書法,你連一個毛筆字都不會寫,怎把老子的墨玉鎮紙給順走了?那可是我從房相家順來的呀!值老多銀錢了。”

   給申四說媒不成,反而被他偷走了一個價值不菲的墨玉鎮紙。

   把王錚這個財迷給氣的,要不是鄭妽正巧派人送信,說是她弟弟寧王鄭銘去了公主府,喊他這個姐夫去陪著吃飯,他非要追上申四,奪回來鎮紙不可。

   洛陽公主府,距離王錚的大將軍府並不遠。他不需騎馬坐轎,胳肢窩下夾著兩本書,帶著七八個親衛,晃晃悠悠就去了公主府。

   其實,長安街上最好的位置,距離皇城的午朝門最近的區域,基本上全是四品以上官員和王公貴戚們的府邸。

   距離越遠位置越不好的,或者是背街的,才是三品以下官員的宅院。

   大街上依然是井然有序熱鬧喧囂車來車往,上京城越來越是繁華。

   並且,路上幾乎隨時可見,穿著奇裝異服的各國使節以及商人。

   隨著王錚和大鄭諸多官員,這幾年不懈的努力,國策越來越靈活開放。已經吸引了周邊不少的小國小邦來到大鄭,學習文化和科技知識,加強交流以發展國力。

   當然,大鄭的敵人,還是必須要嚴格限制的。

   按照王錚的辦法,像鹽鐵茶葉糧食這種,能增強西夏軍力的戰略物資,是絕不肯讓他們得到一絲一毫的。

   可瓷器絲絹等使人貪圖享受,對西夏的軍事,也不會有任何助力的一些奢侈品,以及佛經等能降低西夏人鬥志的物品。

   王錚也不介意,讓大鄭精明的商人,去交換來西夏的戰馬。

   西夏的民眾基本都信佛教,王錚正在考慮,等打下西夏全境後,是用佛教的思想,還是用儒教的辦法,去教化西夏的民眾。使那幾百萬人,永久地融入漢民族之中,以後再無反抗漢家朝廷的心思。

   王錚沒打算滅族,殺戮,永遠不是長治久安的最好辦法。

   再說,殺也殺不完,這一個民族殺乾淨了,就還會有另兩個民族崛起,邊境永遠就沒有安生的時候。

   原來的沙俄,用殺戮征戰,的確是佔領了大片的疆土,可後來,蘇聯還是解體了。

   西方國家數個大帝的開疆拓土,可後世的歐洲,分裂成的國家卻更小更多。

   要想長久統治周邊,所有的小國家和民族,只能用後世的政策才能行得通。

   別歧視那些異族的百姓,使他們和大鄭的子民地位相等。

   給他們讀書和入仕的機會,使他們都能吃得飽穿的暖。

   所有的異族百姓,假如都像現在的大鄭百姓一樣的幸福安康,誰還會總想著造反?即便偶有一個造反的,也不會有太多人響應。

   那麽做的話,以後的戰事才會越來越少。

   比如蒙遼,蒙遼是契丹人建立的國家。

   可蒙遼的太祖耶律億,就仰慕中原的文化,讀的也是四書五經,遵循的也是儒家思想,甚至他的名字,都由契丹文的耶律阿保機,改成了漢字的耶律億。

   他的子孫更是乾脆,生下來直接就是漢字的名字。

   不僅如此,其他異族在剛開始建國時,都是稱王、讚普、可汗等,只有在中原地區建立政權後才會稱帝,如五胡十六國等。

   只有蒙遼建國時,是在北方草原直接稱帝的。

   這是因為,耶律億認為,他的蒙遼國才是中華正統,也就是說,他不是別的異族國家,他建立的蒙遼是華夏的國家。

   ‘吾修文物,彬彬不異與中華’,這是蒙遼道宗皇帝耶律洪基的原話。

   ‘文武’的意思是典章制度,也就是說,我們蒙遼國的典章制度,和中華是一樣的,因此,我們蒙遼也是中華。

   他認為,他和中原漢家王朝的大鄭,是一個大中華兩個民族的兄弟,各自建立的王國。

   而打打殺殺這些年,也只是在爭一個正統的身份。互相給對方下聖旨,就是證明自己才是正統的意思。

   蒙遼朝廷,從不認為蒙遼,是獨立於華夏之外的另一個國家。

   因此,王錚想一舉滅了西夏國,而他卻沒有真正想滅蒙遼國。

   能讓蒙遼向大鄭臣服,兩國不再殺來殺去的,再利用蒙遼壓製住女真和蒙古,把後來的金國和蒙古國,直接扼殺在搖籃裡就行了。

   何況,他現在還和肖燕燕是夫妻關系,就更不能讓肖燕燕太為難了。

   按現在這個社會的現實條件,大鄭是沒有能力統治太大的區域的。即便是強盛的漢唐,打下的疆域確實不少,可真正實際控制的,也沒有多少年。

   遊牧民族的生活,無法和農耕民族相提並論,一場大雪災就能使他們滅族。

   因此,搶掠是他們的天性,殺戮也就難以避免,打下來疆域卻不能長久統治,還不如用別的辦法,慢慢改善和他們的關系。

   比如王錚現在所用的對付蒙遼的辦法,開放榷市,使契丹人不再缺生活必需品。

   派遣大量人員前去蒙遼,輸入文化改變契丹人的思想。

   長此以往下去,契丹人被完全漢化的時候,就是契丹人融入漢族,成為漢家百姓的時候。

   歷史上,隋唐皇族皆有鮮卑族的血統,被漢化後就成了漢家子弟。

   五胡亂華被漢化以後,就成了漢家百姓。

   元朝沒有被漢化,那他‘胡族沒有百年之運’,不過九十七年的江山,就被朱元璋打回到草原放羊去了。

   滿清之所以有二百多年的國運,就是幾乎被完全漢化的結果。

   但元世祖忽必烈,也承認他是炎黃子孫。

   金國和後來的滿清,其實是一個民族,和元朝的統治者一樣,他們也承認自己是華夏人。 只不過,蒙遼早已建國,已成事實,並且,蒙遼被漢化的比較嚴重,也不喜殺戮。為了避免兵連禍結百姓流離失所,不和蒙遼打下去是最好的辦法。

   同樣,為了避免殺戮,避免被更奢殺更野蠻的蒙古人統治,也必須把蒙古和女真的建國,扼殺在搖籃之中。

   
   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屹立於世界而不倒,不是靠武力征服世界,而是靠的文化征服和寬容的胸懷。

   當快馬彎刀遇到子曰詩雲,是學還是不學?學的話就會被漢化。

   不學的話,任何一個草原民族,都沒有能力統治,這個人口數千萬、並且極其富裕,生產力還特別先進發達的中原地區。

   他們早晚還會被打回老家去,學不學都會喪失了自己。

   所以,此時華夏的版圖,絕不能靠武力強行擴大。而是靠深厚的文化和先進的生產力,使落後野蠻的地域,逐步向中原靠攏,離不開中原王朝的統治。

   即便是在走路時,王錚也在考慮很多問題。有些事現在就要做,有些事也要和房相、呂相商量後,做一個長遠規劃。

   比如,雖然和西夏還沒有開打,但王錚已經考慮,在打下西夏後,應該怎麽提前培訓一些官員,去西夏執政了。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未雨綢繆,才能處變不驚。

   不過,他的親兵都已習慣了王錚的做派,隻用默默跟在後面,別打擾他的思考就行了。

   來到公主府,王錚剛到正堂,看到那一幅《春山幽居圖》,馬上就笑開了花。

   這幅圖是他好不容易地,贏的代老將軍的。

   收復燕雲十六州後,代老將軍雖然一直沒回來,卻信守諾言,寫信告訴了他的家人,讓他的大兒子,親自把《春山幽居圖》送了過來。

   正在正堂內談話的姐弟,看到王錚進來,小胖墩鄭銘連忙起身相迎。

   “哈!雨奴來了?坐坐,咱是一家人,不用講虛禮。要不然,我這個當姐夫的,還得給你這個寧王殿下行禮。”

   “姐夫說哪裡話?姐夫的爵位,全是靠一刀一槍殺出來的,是靠政績功績換來的。雨奴的王爺身份,卻是父皇賞賜的。雨奴一直很慚愧,難以像姐夫那樣,不能縱馬馳騁縱橫沙場,為我大鄭建功立業,不能為百姓謀福利。雨奴向來都很佩服姐夫,可不敢受姐夫的禮。”

   鄭銘的性格很像他老子鄭成,敦厚老實文質彬彬性格仁慈。雖說才十六歲,卻也舉止斯文,頗有大家的風范。

   “哈哈!這話我愛聽。給,既然你很佩服姐夫,姐夫家也沒啥好玩意兒,就給你兩本書,沒事了看著玩吧!”

   王錚把腋下的書籍遞給鄭銘,然後接過來鄭妽遞來的毛巾擦了把臉。

   “謝姐夫。”鄭銘喜滋滋地接過來兩本書。馬上就打開看了起來。

   鄭妽趴在他弟弟的肩頭看了兩眼,然後一拍鄭銘的肩膀說道。

   “這兩本書,一本寫的是治世良言。是你姐夫結合歷朝歷代的經驗教訓,以及他的所思所想,歸納總結,點燈熬油的,費了半個月的功夫才寫出來的。最後那幾篇,還預測了不少,咱們大鄭,現今還沒有太顯現,但以後必會發生,必會危及社稷安全的大事件。如冗官冗員冗兵和土地兼並等,並且還有解決的辦法和注意事項。你別聽你姐夫的,好好看看,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得給我讀懂讀透了,知道不?”

   “嗯!知道了姐。”

   “另一本是寫的軍事,戰法戰役那幾篇,你知道就可。可如何妥善地管理兵事,才能避免內亂,才能最大地發揮將士們的戰力那些篇,你也得讀懂了讀透了,以後我會出題目考你。”

   老實頭鄭銘答應後,抱著書坐到一旁看書去了。反正這是他姐家,旁邊的是他姐和他姐夫,他不會有任何客套和拘束。

   鄭妽看著弟弟轉身看書去了,她暗暗歎了口氣。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