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護國大將軍》162章 三位王爺
   第二日是太子的下葬日,朝廷百官都起了個大早,齊聚東宮門前,等著禮部官員按規矩引導,祭拜太子鄭岩的遺體。

   太子是儲君,他的去世自然是全國哀悼,酒樓歌肆均已被官府責令歇業,官府所屬的教肆坊掩旗息鼓。

   全大鄭從官員到普通百姓,在為太子服喪期間,嚴禁任何人的家裡,鋪擺宴席大吹大擂大吃大喝。

   因此,山娃兒子的滿月酒,即便是太子下葬之後,王錚也還是不能大操大辦。

   東宮裡白幡招展哭聲悲戚,所有人均是心情沉重垂首不語,偶爾有話要說,也是聲音極輕。文武大臣們都不想打擾了太子的安息。

   太子的性格像他的父親鄭成,也是仁慈寬厚,很得朝臣們的愛戴。

   只是可惜,他的英年早逝,讓很多朝臣都開始了無所適從,心裡忐忑下一位太子,會是個什麽樣的人。

   卯時末,祭拜開始,先是由皇親國戚祭拜,輩分不同批次不同。然後是左右宰相,和中書省門下省的首官祭拜。

   王錚和代老將軍、馬闖馬提督三人,以及十幾個在京的柱國,被排在第五批祭拜的序列。

   此時,王錚正有樣學樣,代老將軍前進一步拱手作揖彎腰行禮,他和馬闖在後也照葫蘆畫瓢。

   再然後,代老將軍左一步右一步上一步下一步的,像是穿花蝴蝶似的按著規矩行禮,轉了不知道幾圈,每一步均是兩個揖一個頭,弄得王錚頭暈眼花。

   好在,轉圈的只是代老將軍一個人,他和馬闖以及那十多位柱國,只在後面跟著行禮就行了,不用跟著轉圈。

   在他都數不清自己到底磕了多少頭,做了多少揖了的時候,代老將軍對著靈棚下的陪祭客做了個羅圈揖,只聽禮部官員一聲輕喝“禮畢。”

   王錚長出了一口氣,總算是完了。

   東宮即便很大,可今日的人卻極多,在東宮裡等著還是很不方便,王錚跟隨代老將軍出了東宮的大門,然後就各走各的。

   雖然兩人上次打架是做戲給別人看,但現在這戲還得演下去,只要兩人還在朝中,只要兩人的軍中威望還存在,他倆這輩子的關系都不能讓別人覺得好,起碼不能讓皇上覺得好。

   東宮就在皇城之內,大門的兩側一溜兒排開了數十座席棚,裡面均燒著炭火,是煤炭。供前來祭拜太子的賓客歇息取暖用。

   按規矩,未時正,太子的遺體才能下葬,也就是說,所有賓客祭拜過太子以後,都要在這些席棚裡等待到下午時分,才會跟隨靈車前往太子的墓地。

   王錚左右踅摸了一圈兒,席棚裡都掛著棉簾,沒看到熟人,離大門太近的話,人來人往的,他不想看到誰都打招呼,就信步向遠處的席棚走去。

   找了個位置最偏僻的席棚,聽聽裡面也沒有說話的聲音,王錚掀開棉簾看了看,果然沒人,正好,適合王錚靜下心來想事情。

   他作為大鄭現有的三個輔國大將軍之一,屬於朝中重臣,朝堂上的大事,不管他是不是參與了,都會有軍報或者公文送到他手裡。

   因此,他都不需派人打聽,昨天的事情都很清楚。

   現在,黨爭之禍房相和呂相正在想辦法遏製。軍改也開始進行,隴西衛和松江衛的兵力也得到了加強。

   陳琦雖是最善紙上談兵,但他也算是高瞻遠矚,加之性格沉穩,考慮事情比較周詳,雖不能領兵和敵軍正面交鋒,但作為一個參謀,還是不錯的,正好彌補了馬闖粗莽的不足。隴西衛的局勢稍好了一點。

   全民練武強身,每兩年舉辦一次武舉殿試的事情也正在起草條文。

   並且,房相和呂相商議之後,明文禁止文武之間的相互敵視,禁止同僚之間的誣陷、攻暄

  等不和睦的行為,避免大鄭的朝堂或者文武之間,產生內鬥禍亂朝綱。

  王錚說過的那些事,朝廷正在或者馬上就會做,對於那些事,王錚還算是基本滿意。

  他最不滿意的是,他想親自領兵去收復燕雲十六州,他並不是想要收復燕雲十六州的功勞,而是他知道,曹顯利用輕騎迂回包抄野戰還行,他不善攻城戰,他想自己親自去打,只是想盡量減少大鄭將士的死傷。

  當然,他也不善攻城戰,從上一世到這一世,他還沒有過一次攻城的經驗。

  只不過,他有兩世為人,別人都沒有的大腦裡的知識,他有歷史上很多攻城戰的案例,他相信他親自領兵去攻打那些城池的話,將士們的死傷是最少的。 
   可是,朝廷不讓他帶兵去收復燕雲十六州。

   王錚覺得,現在,皇上和房相,很可能並不是還在忌憚他,也不是還不相信他,而是就像他們說的那樣,上京離不開他的坐鎮。

   王錚覺得皇上不敢放他出去的話,也有可能是真的。

   有了上一次蒙遼入境不足一個月,就閃電般殺透了數十個大鄭的城池,兵鋒僅僅距離京都二百余裡,直逼京師城下的例子。

   皇上怕了,怕他去領兵深入蒙遼境內數千裡轉戰,而蒙遼軍會圍魏救趙再次出兵,再次的殺到京師附近,甚至率大軍直接攻打京都。

   他怕王錚由於深處蒙遼境內,距離上京太遠信道不通,得不到京師危急的消息,不能及時救援。

   “算了,反正不到火燒屁股,皇上也不會放我出去。既然管不了,那我就不管了,以後只在上京享清福就行了。”

   想透了這一點,王錚也就不再煩惱。

   大鄭的足夠富裕和人口數量的龐大,是它和周邊的異族相比最大的強項。

   並且,大鄭的政治還算比較清明,吏治也還可以,軍事雖然稍弱,但也有戰馬太少的客觀原因存在,現在都在一步步的改善之中。

   自己即便是身在上京,只要能堅持不懈地努力,盡量打動皇上,打動房相接受自己的意見和建議。相信不久,大鄭就會更好。

   這時,王錚聽到席棚外有腳步聲和說話聲,然後就見棉簾一挑,露出了一張他熟悉的滿是皺紋的老臉。

   “哈!王大將軍在這裡,快來快來,這下可逮住他了。”

   王錚嚇了一跳,抬眼一看是曲陽郡王鄭瑞,隨著他的叫喊,緊跟進來還有兩人,遼陽郡王鄭鋼和朝陽郡王鄭智。

   這三人,當初隨王錚出征做開路先鋒,澶州一戰也立下了點功勞。

   只不過,仗還沒打完,太子病危無法監國,皇上就急急忙忙地,帶著一乾文武大臣回了上京,後來不久,太子就病逝,那一戰的功勞到現在還沒有敘功。

   “怎?怎了這是?”

   三人怎怎呼呼進了席棚,把王錚嚇了一跳,連忙站起身形雙手護胸,就像是一個將要受到歹徒那啥的姑娘。

   “你這小子是真難找,老夫都把所有席棚都找遍了,總算是逮著你了。”大冷的天,身材稍胖的遼陽郡王鄭鋼,進門後先是抹了把汗說道。

   按年齡,三人均比已經五十六歲的皇上還大,都可以做王錚的爺爺了,按輩分,三人均是鄭妽的伯父,叫他小子也沒叫錯。

   “三位王爺請坐,你們找我做啥?”王錚納悶地問道:“今日辦的這事,你們···不忙?”

   “找你自然是有事,有禮部的官員在,我們幾個還是長輩,連行禮都不用,有什麽好忙的?”

   朝陽君王鄭智擺了擺手說道。

   他們也沒說錯,即便太子是儲君,是所有大臣的主子。

   可他們三個是太子的伯父,是一家人,太子對他們來說就是個侄子,不但不用戴孝,也不能按臣子的規矩行禮,在這裡還真沒啥作用,最多是對皇上表示一下哀悼,讓皇上節哀順變就行了。

   可皇上太過悲傷,今日就沒來東宮,他們連勸勸皇上的事兒都沒有。

   “三位王爺找我有啥事兒?可別太難辦了哈?要不然,我一個閑人,也辦不了。”

   三位王爺聯袂找他,估計不會是小事,王錚獻給他們打個預防針。小事就說,大事免談,哥還小,辦不了大事。

   “是這···”席棚裡有桌有凳,三人坐下後,還是年齡最大的曲陽郡王鄭瑞先開口。

   “是這,你小子不是想打燕雲十六州嗎?我們哥仨的封地可都在那邊,我老叔當初故意把我們老爹的封地都封在北地,就是想讓我們去收回來,可我們哪有那個本事?現在,也只有指望你了。···”

   “十一哥讓我說,···”朝陽郡王鄭智嫌他十一哥囉嗦,就插話道。

   “王將軍,是這,你一心想收復燕雲十六州,我們大家都讚成,現在雖然不讓你親自領兵去,但方略估計還得是你出,曹顯那小子假如不向你請教請教,他甚至都不敢出兵,我覺著···”

   “老十五你怎那麽多廢話?讓老夫來說,···”好吧,皇上的十三哥鄭鋼,看來也是心裡著急。

   “王將軍,方略肯定得你出,也唯有你出方略才能打的下來。是這,這次找你,我們哥仨是想,讓你安排幾個子孫去松江衛,等收復了燕雲十六州,我們也多少出了點力,也能心安了,也對得起我老叔的遺願了,你看怎樣?不算是大事吧?”

   鄭鋼說完,三個胡子都白了的老頭兒,一起眼巴巴地看著王錚,生怕王錚不答應。

   王錚明白了,三人身為郡王,雖全是武職,但他們三個的武職是純粹的虛職,隻拿俸祿不用乾活的那種,手裡沒有一點兵權,除了他們的幾十個親兵,和門房守衛還能自己安排,甚至往軍伍裡安插一個人的權利都沒有。

   當初,太祖建國初期,為防武將起兵生禍,對武將做了諸多限制。但他同時,為防兄弟逾牆造成內亂動搖國本,給所有的皇親國戚定下的規矩更多。

   不準任何一個皇親國戚,以任何理由插手軍務就是其中之一。他們能做的,僅僅是在朝堂上耍耍嘴皮子,紙上談兵一番,給皇上做個參謀而已。

   這樣就導致他們王爺的名雖然很好聽,卻是朝廷真正養著的那啥,還沒有一個普通的武將自由。
   所以,三人想完成太祖的遺願,讓自己的子侄去收復燕雲十六州的城池,就只能央告王錚。

   王錚還猜到了他們的另外一點心思。

   他們現在的爵位是郡王,到了兒子就是公爺,孫子是侯爺,逐次遞減,孫子以後的三輩人,還大小能有個爵位外,可三輩以後,就只是個平民了。

   並且,爵位還是隻傳長子嫡子,其他的子孫也得憑本事掙飯吃。

   所以,三人想讓幾個有些能力的子孫,也能為大鄭建功立業,爭取封個公侯了啥的。

   可憐天下父母心,他們三個為了子孫,這麽舍下老臉央求王錚,也真是不容易。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