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護國大將軍》079章 新式武器
  大才,果真是大才,和自己說著話的須臾之間,王縣伯僅僅是唯一凝神,轉眼間就寫出了一首好詞。鄭耀戴忠等人說王錚有一心二用之能,果然不虛。

  看他微微額首輕笑不語的神態,好像也對這一首未經細思便一揮而就的新作也頗為滿意。

  鄭妽又誤會王錚了。

  她已經認定上一首念奴嬌和這一首江城子,都是王錚本人所作,不管綴上誰的名字都認為是他所作。何況,她不是說那位蘇軾是西域宋朝的人嗎?據他有限的傳聞,王錚七八歲就從比西域更遠的地方隨他的父母轉回了中原,大不了也僅僅是途徑西域一趟,他那麽小的年齡,能和哪位宋國的蘇軾有多親近的關系?人家怎麽可能一首又一首地給他寫詞?

  再說,西域宋國的蘇軾,怎麽可能知道我國漢朝時,漢文帝派遣馮唐去雲中赦免魏尚罪的典故?西域的宋朝就沒有名人軼事了嗎?西域的人名都是一二十個字,有兩個字這麽簡短的嗎?西域也有‘蘇’姓嗎?西域的國家名字都是稀奇古怪的,有‘宋’這個大漢族姓氏的國號嗎?

  鄭妽知道這個典故,據《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記載:漢文帝時,魏尚為雲中太守,抵禦匈奴有功,只因報功時少報了六個首級而獲罪削職。後來,文帝采納了馮唐的勸諫,派馮唐持符節到雲中去赦免了魏尚。

  再仔細找找還有,密州?太守?呵呵!

  鄭妽又發現王錚綴名蘇軾的這首江城子裡的兩個漏洞。

  並州在前朝時就叫做密州啊!還是我皇祖父把密州改稱並州的,你以為我書讀的少,好糊弄嗎?
  太守也是前朝時對知州的稱呼,就算是現在的民間,還有人稱呼知州為太守,這一點,你也以為我不知道?

  哼!依我看,是你燕山行營副主管這個尷尬的職銜,不好用在這首詞上,用知州又糊弄人糊弄的太明顯,這才以當地第一人的太守兩個字,代表你雁山行營副總管這個稱呼的吧?

  還老夫聊發少年狂,還鬢微霜,又何妨!你以為我看不懂啊?這不就是你人雖年輕但受了委屈覺得心態已老,想向我父皇訴苦嗎?

  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這一句,明明就是你希望我父皇繼續信任你,讓你還去雁山衛西北望,殺噠突人以射天狼。

  不過,鄭妽雖然覺得王錚說這首詞是蘇軾所作,真真的是在糊弄她。但她不得不讚歎,這首詞寫的太好了。整首詞讀起來,韻調鏗鏘,氣勢雄渾,感情奔放,境界開闊,是一首表現了王錚豪放風格的絕世大作。

  上闋寫出獵的壯闊場面,豪興勃發,氣勢恢宏,表現出了王錚壯志躊躇的英雄氣概。

  下闋借出獵表達了王錚強國抗敵的政治主張,抒寫了他渴望一展抱負,殺敵報國,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也非常渴望重回西北領兵,報效朝廷的壯志豪情。

  “看看怎麽樣?我現在寫的字,比一年前寫的那首念奴嬌好看多了吧?”王錚絲毫不知他已被誤會了他的鄭妽鄙視的體無完膚,還在沾沾自喜地誇自己寫的醜字。

  “嗯!王縣伯寫的詞好,字也不錯。”鄭妽是真心誇獎王錚。

  她現在對王錚這個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家夥更佩服了。不僅是他獨創的硬筆書法和詩詞,包括軍事農業民生等等,她無一不服,但對他睜著眼說瞎話死不認帳,誰都糊弄的本事也同樣很佩服。

  “嘿!字寫的有進步我承認,詞可真不是我作的,你誇我也是白誇。”

  王錚實事求是地說。

  鄭妽翻了個好看的白眼,對江城子裡出了那麽多漏洞都被她看出來了,但王錚還是不承認是他所做的頑固不化頗為無語。鄭妽甚至想,他死不承認他的文才好,難道是怕父皇把他當成文官,永遠不讓他去西北領兵?嗯!有這個可能。

  “我隻說詞是你寫的,又沒說是你所作,誰誇你了?”鄭妽羞紅了俏臉兒,趁王錚不注意又白了他一眼。

  “哈!這就對了,我可不能剽竊別人的詩詞當作是我所作,那種事兒太齷蹉,咱是大將軍,不乾那種破事兒。”

  王錚起身拿起茶壺,分別給鄭妽和自己續上熱茶湯。然後隔著鄭妽有三尺遠坐了下來。

  剛才,他只顧寫,鄭妽急著看,兩人的頭部幾乎是靠在一起,可以說是耳鬢廝磨,太曖昧了,鄭妽可是位公主,王錚對公主也沒有多少好感,不得不和她保持距離。

  王錚的動作鄭妽感覺到了,她霎時就霞飛雙頰豔若桃花。

  “王···縣伯,你的所有理念,都是咱們大鄭的那些大家們都沒有想到的,請問,你的先生是誰啊?”

  為免尷尬,鄭妽隨便找了個話題。

  王錚抬起頭,定定地看著鄭妽,不知道這丫頭問的是什麽意思,難道,就連鄭妽都開始懷疑他了?
  他沒別的說辭,隻得還是用以前一樣的理由說道:“那年,我途徑西域···”

  “好了好了,糊弄人的話就別說了。你途徑西域時才是個七八歲大的小屁孩兒,你以為我會信?”

  “啊?你不信?那好吧!我告訴你真相,這次是真的,千真萬確,騙你是小狗。那年,我偶遇了一個落魄潦倒的老道士···”

  “行了行了,你就別編了,我不問你這個了。軍事你最懂,你給我說說,如果不用你那些奇思妙計,咱們大鄭的戰馬也不足的情況下,用步兵對敵人的騎兵,怎麽樣才能打勝仗?”

  “哈!你還不信我就沒轍了。那我就和你說說軍事吧!我舉幾個例子,你就會明白我的先生是誰了。”

  提起軍事,王錚興趣大增。

  “話說,用步兵對陣敵人的輕騎,打勝仗的方法有很多,但最主要的。一是不能自亂陣腳。二是要有先進武器,比如咱們大鄭的神臂弓和床子弩。三是要看準時機。輕騎靈活機動,如果沒有強弓硬弩的遠距離殺傷,等輕騎衝到跟前就完了。但是,咱們大鄭現在的遠距離武器,品種還太少太單一。”

  “哦?王縣伯能說出幾種別的遠距離武器嗎?”

  “當然能,我平時愛看書,可以說是手不釋卷。不管是看書還是和別人閑聊時,聽到碰到一點有用的東西都會記下來,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過後我就會仔細想,仔細研究那些對我有用的知識。其實啊!多動腦子才是我最好的先生。我的奇思妙想也都是從一點一滴中慢慢積累,結合百家之長為我所用而已,沒有什麽玄妙的,你也別認為我都是騙你了。”

  王錚繼續糊弄,掩飾他那些異於常人的稀奇古怪的想法和做法。

  鄭妽左右看了看王錚的書房,書房倒是挺大,配得上他大將軍的身份,可書房裡卻是空蕩蕩的,睜眼望去,整座書房也找不到五本書,即便就這五本書,貌似也落了灰塵,看樣子他一眼都沒看過,還愛看書,還手不釋卷?鄭妽不知道王錚這瞎話是怎麽好意思說出口的。

  “比如神臂弓,現在咱們大鄭將士們使用的神臂弓已經很好了。可為什麽不能更好呢?殺傷距離為什麽不把它增加到五百步以上呢?為什麽不用一支羽箭殺傷敵軍數人甚至十數人呢?還有床子弩,為什麽不讓床子弩的殺傷距離達到一千二百步以上?並且一根弩箭就能造成方圓幾十步以內的敵軍死傷呢?”

  “啊?為什麽?有辦法嗎?王縣伯你快說。”鄭妽焦急地問道。

  “你先說,這個軍事問題是誰讓你問我的?你父皇嗎?”王錚反而不急了,他看著鄭妽的俏臉反問道。

  “看你說的,我父皇怎麽可能派我問你軍事問題,那不成美···”鄭妽差點把美人計三個字說出口,頓時羞紅了臉頰。

  “我是看我父皇這幾天一直悶悶不樂,就問了他原因,原來是西夏王領兵犯境,勢如破竹,咱們鄭軍以步兵對陣西夏的騎兵,佔不了絲毫便宜,他這才煩惱的。恰逢今日和大將軍閑聊,就想到了這件事隨口問問,你別胡思亂想。”

  “哦!是這樣啊!好吧!洛陽公主也是一片孝心,今天我也就知無不言了。”

  “是這,在當今的形勢下,以步卒對戰騎軍,必須扎好陣腳,以強弓硬弩壓製敵騎,使其不能迫近。大勝是不可能,但也能立於不敗之地,假如是我領軍,我一萬步卒,可壓製三萬敵軍不能靠近我一步。”

  “騎軍皆是以集群衝鋒,衝亂我方陣腳後才會肆意砍殺。所以,壓製敵騎衝鋒是第一要素,一裡外可令神臂弓密集拋射,首先打亂敵騎的陣腳,讓他們衝不起來。只要衝不起來,騎軍也就沒有了任何優勢。我軍步卒就可穩步前進,邊走邊射,敵軍必退。如此才可破敵軍。”

  “以後,可改良神臂弓和床子弩,使其射的更遠,殺傷力更大。甚至造出來地雷,手拋雷,火箭等,真有了這些大國重器,即使我一萬步兵,把五萬七萬騎軍殺得灰頭土臉也是正常,想打敗仗都不容易。”

  “那···王縣伯會做這些利器嗎?”鄭妽期待地問道。

  “我不會···”

  鄭妽聞言很失望。

  “但我略懂那些利器的道理,我繪圖並且詳細說明,讓兵部作坊的兵器大匠多研究實驗幾次,應該能做出來。”

  “啊!還好還好。”鄭妽放心地拍拍胸口,稍有規模的胸部竟然也能顫顫巍巍了。

  “想著很玄妙其實很簡單,我只要和你一說,估計你也會做。炮仗知道嗎?用紙卷成筒,填入火藥和碎瓷鐵片等尖銳物,捆綁在弩箭或者羽箭的合適部位,點燃引線後射出去,就是新型的火箭,殺傷力比以前只能做引火使用燒敵糧草的火箭大多了。”

  王錚邊說邊畫,寥寥幾筆,一個新型的火箭草圖就出來了。

  鄭妽此時已經起身,湊到了王錚的身側,歪著腦袋看他邊說邊畫。

  “還有手雷,和火箭的道理差不多,只是裝進去的火藥更多,殺傷力更大。用鐵做的外殼最好,石頭雕出來的也行,最次的也得用燒製的厚皮陶罐,裡面填結實火藥和尖銳物,用簡易小巧的拋石車拋射出去,綁在弩箭上也行,在敵軍人群裡爆炸就能殺傷一大片。”

  王錚說說畫畫,一會兒就把火箭,手雷{霹靂炮}畫了出來,接著,他和鄭妽一邊說話,一邊書寫這兩種火器怎麽製造,怎麽使用以及威力大小的說明。這一次,鄭妽是真正見識到了王錚一心二用的本事。

  “其實,很多東西都是一層窗戶紙,今天我就把我收集各家所長,加上自己琢磨出來的一點東西,全都點透了交給你,你再給你父皇,讓他命兵部的作坊抓緊研製,也許,三兩個月後,就能在和西夏的交戰中派上用場了,你這個當閨女的替你父皇解了憂愁,你父皇要是賞了你什麽,可別忘了我。”

  {注:以上所說的新式武器,在宋代的《武經總要》已有記載,有史可考,不過作者為了寫作需要,所有新型武器的出生年代都是按王錚的所說為標準。勿噴。另:在上述新造武器中,有炸傷力的火藥武器在景德元年(1004年,書中的王錚說話時是1013年)的對遼之役中是第一次記載。而澶州之役宋師致遼統帥達蘭於死的箭,亦極可能是上附火藥助力的火箭,要不然不會射那麽遠。采石磯戰役中,虞允文利用火藥火球(又名霹靂炮)擊敗金兵。}
  “王縣伯大仁大義為國為民,實乃我大鄭肱骨之臣也,王縣伯安坐,請受我風奴一拜。”

  王錚正趴在桌子上書寫,突然看見鄭妽鄭重其事地退後了兩步,話沒說完就是盈盈一拜。

  王錚還沒顧得站起身,鄭妽就已經拜完,他連躲開的機會都沒有
  “你看,你這是做啥?我搬家你給我送二十個家仆我都沒感謝你呢!今日我不過是寫了幾個字,值得你大驚小怪嗎?”

  王錚站起身手足無措地說道。

  這個可是位公主,當今皇上最喜歡的閨女,她居然給自己行禮,這還不折殺他王錚了?

  “王縣伯是隻做大事的大將軍,風奴添為我父皇的子女,本就應該為我父皇的所做所為查漏補遺,前日為王縣伯送二十奴仆的小事,實不足掛齒,王縣伯無需再提。”

  王錚聽到鄭瑾接連兩次說到風弩,就不由詫異地問道:“風弩是什麽弩?威力大嗎?比神臂弓如何?”

  此時王錚的心事還都在新式武器上,沒有考慮的太多,對於鄭妽說的話,也都是聽個大概,沒聽懂鄭妽說的風奴的意思。

  鄭妽一聽王錚所言,頓時氣的一佛出世二佛涅槃,差點就氣了個半死。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