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護國大將軍》151章 和曹顯的談話
   宣睿十四年的十月中旬,松江衛的後方經過各級官員的不懈努力,以及朝廷大批物資的送達,現在已經基本穩定。

   各路援軍的抵達,也讓王錚擁有了三十萬大軍,日夜不停運送過來的糧草兵甲戰械等等,已經具備了強攻燕雲十六州的條件。

   可是這時,卻下雪了。鵝毛般的大雪飄飄灑灑下了一天一夜,地下積雪盈尺。站在城頭放眼望去,整個北方,均是一片銀裝素裹的世界。

   十月中旬的北方,已是天寒地凍滴水成冰。此時此景,王錚隻得仰天長歎,燕雲十六州,只能明年開春再收復了。

   王錚因為下雪無法攻伐蒙遼而煩惱不堪,可百姓們卻都很高興,這預示著,明年,又是一個豐收年。

   這次蒙遼南侵,百姓所受的損失都不是太大。

   守城主將覺得守不住城池,提前安排疏散南逃的,後來回家後,只有少數人家發現被賊光顧過,別的都沒被動過。

   而那些疏散不及被困在城裡,後來被蒙遼軍攻陷城池的,由於蒙遼得到燕雲十六州以後,發現漢民的農耕和商業貿易等,對發展蒙遼的經濟有極大的好處。

   因此,蒙遼人想把攻陷的城池據為己有,破城後基本上對待百姓都是秋毫無犯。

   除非是在攻城時,大鄭的軍民齊心合力,導致蒙遼軍死傷慘重,攻城主將惱羞成怒,才會下令屠城。

   這一場戰役,也僅有岩州那座小城才是那樣的命運。

   
   王錚穩定下來後,又仔細想了想,覺得明年開春再攻伐蒙遼才是上策,他有些太急了。

   現在,蒸汽夯剛剛試製成功,板甲也是才開始大批量製造。

   攻城時將士們爬梯子仰攻,現在薄薄的鐵片甲,根本無法抵禦敵軍近距離的羽箭攢射,更別提滾木和壘石了。

   明年開春前的這幾個月,王錚打算研究出來新型火炮,還打算改良投石車和弩車。

   現在的大鄭,火炮的雛形已經出現,是粗鐵所製,射程只有五十到一百步,還沒有弓箭的射程遠,極易受到對手的攻擊。

   並且,僅僅只能發射實心的圓形石彈,發射後憑石彈的衝力,撞擊城牆或者敵軍,也不精準,打飛到哪裡都不敢說,還沒有被普遍使用。

   以前,火炮動輒兩三千斤,太笨重,運輸不便不說,因為火藥的威力太小,給敵軍造成的殺傷也不大。
   這就導致大鄭的所有邊鎮守將,都不願接受火炮。和弩車投石車相比,火炮是最不受歡迎的攻城和守城器械。

   王錚要想盡量減少將士們攻城時的傷亡,就必須把火炮改良成,能發射開花彈轟擊敵軍,能比較精準地發射鐵蛋砸毀城牆,發射距離也更遠,起碼比敵軍城牆上的拋石車拋射的距離更遠的,那樣一種新型火炮。

   而拋石車和弩車,王錚想放棄使用巨木製作的老辦法,改良成純精鐵打造,小巧但威力大曾的戰械。

   他想用他發明的標準件流水生產線,打造出一個個精巧的部件,一匹騾子一輛大車,就能拉好幾件,到了戰場上以後,簡單組裝,很快就能投入使用,折損率也會大大降低。

   不僅如此,還有雲梯的改良,雲梯是壓製敵軍城頭火力的主要戰械。

   戰時,將士爬上比敵軍城牆還高的雲梯,居高臨下,只要能以火爆箭和霹靂炮,壓製住敵軍城頭的士兵,就能給爬城的將士提供充足的時間,就能大大降低鄭軍攻城時的傷亡。

   此時,王錚就在他松江衛提督衙門的書房裡寫寫畫畫。

   代虎代老將軍和程霸已被召回上京訴職,他這個大鄭的大都督,暫領松江衛的提督一職。

   書房裡的四個角,燒著四個火盆,北地房屋的保暖也做的好,書房裡裡暖意融融,和房外的冰天雪地有天鑲之別。

   王錚正在畫火炮的草圖,棉簾掀開,隨著一股冷風竄進書房,曹顯也進了房內。

   現在,王錚為了培養曹顯,已把大部分松江衛的事務,都交給了曹顯處理。

   他做的,和雁山衛時一樣,簡單審閱後,給必須經過他同意的公文簽名,蓋大印,然後派人送往上京,或者是交給有司處理。

   再不然,覺得哪裡不對的話,就把相關人員叫來,諄諄善誘或者是告誡一番,就把公文打回去。

   王錚雖然什麽事並不都是親力親為,但他這個辦法卻簡單高效。再加上曹顯為了盡快提高他政事的能力,也特別的勤勉。

   因此,有朝廷源源不斷的物資供應,軍民人等又上下一心,松江衛戰後的諸多問題,很快就已基本解決。

   “大將軍,忙什呢?”曹顯進來後放好棉簾,不讓外面的冷氣竄進屋內,然後笑著地問道。

   只要不是王錚下軍令的時候,他倆一般都很隨意。

   “正畫火炮的草圖,坐吧!”王錚停下筆,指了指座位又指了指茶壺,讓曹顯自己倒茶喝。

   “怎麽?今日不忙了?”

   “只能說不太忙了,呵呵!我看你研究的火炮好了沒有?”

   “哪會有那麽容易?”

   為了防止火炮的炮管傷了自己人,炮管必須用熟鐵水一次澆鑄成型,外面再輔以數道鐵箍,這麽做,即便是膛壓稍高,炮管也不會炸膛。

   為了能使火炮打的更遠,更精確、威力更大,在澆鑄時,就得考慮好炮管裡面的膛線,滑膛炮比直筒炮更好用。

   可是,在現在技術條件下,滑膛炮裡面的螺紋刻製就成了技術難題,王錚最近發愁的,就是炮管裡的膛線問題。

   “還是為膛線發愁?”曹顯把手裡拿的一份公文隨手放在案上問道。

   他在前衙辦公,王錚就在後院書房,兩人現在吃住都是在提督衙門,每天見面幾十次,可謂是無話不談,他當然知道王錚現在在做什麽。

   “可不是?我想來想去,炮管裡的膛線現在也做不完美。可不完美的膛線,我害怕更容易出事。”

   “那就不要膛線,就先造你說的那種直筒炮先用著,膛線以後再說。距離明年開春不過只有三四個月,咱們的時間不多。”

   “也只能這樣了。”王錚無奈說道。

   “要是實在不行,就先用車輪炮。”

   以現今的技術水平,火炮的技術難題太多,短短三四個月就造出來,並且大量應用於實戰,王錚覺得不太靠譜。

   沒辦法,他隻得轉換思路,想改良拋石機,先把燕雲十六州收復了再說。

   “車輪炮?是一種什麽樣的火炮?”曹顯還是第一次聽說這種戰械,不由詫異地問道。

   在這個時代,漢朝沒有西漢東漢之分,當然也沒有三國和魏晉。漢朝以後就是大梁,梁滅亡後軍閥割據數百年,再後來被大陳統一,陳亡後就是現在的大鄭。

   三國時魏國一個名叫馬鈞的機械發明家,將傳統的投石拋杆重新設計成了一個輪子,利用輪子的不斷轉動扭動機關,驅動輪式拋石杆高速旋轉,所製成的轉輪式拋石機,能使僅重二百斤的拋石機,在達到一定速度後,就把石彈拋射出去,而且射程相當可觀。

   這種拋石機能連續拋射,加大了發射頻率,提高了投石車的殺傷和破壞威力。

   
   (注:馬均,史上確有其人,織綾機、翻車(即龍骨水車)、指南車、車輪炮等,都是他發明或者改良的。只是後來,魏國不重視他的發明,導致輪式拋石車極少被使用,後來漸漸被後人遺忘。)
   關於車輪炮的史料記載:“每輪輻條十八根,長一尺四寸。每條左右傍銃二杆。銃內裝火藥鉛子,一騾馱架二輪。以皮-條護鐵以固藥子,連木架重二百余斤。三軍附之。如臨敵,將架置地,先取一輪安在柱上,隨其高低轉打。二軍可執七十二人之器也。”

   “你覺得,這種輪式拋石車怎樣?”曹顯都不可能知道還有個三國,當然就更不可能知道馬均發明的車輪炮,就細細講解了一番後問道。

   “兩軍對陣用於殺傷敵軍還可,攻城用,威力好似稍小了些,對城牆的損害不大。”曹顯皺著眉頭沉思著說道。

   “所以,可以多實驗幾種,造一種稍大的,能拋射更大的霹靂炮炸毀敵軍城牆的。也可以改良咱們現有的拋石車,拋射的炮彈也改成更大的開花彈。不同作用的投石車和炮彈,都實驗幾種,哪一種適合攻城就用哪一種。”

   “上京的大匠已經來了一批,現今就在兵部在松江衛的作坊裡,你畫好草圖,詳細寫明注意事項,我去···”

   “不,我自己去交給大匠,我也不是專業人員,有些東西寫不出來,只能和大匠多說說,只要他們能理解我的意思,造出來也很快。”

   “你要造霹靂炮就盡快,兵部的陳相給我來了一封私信,說是讓我多操心松江衛的軍事和政事。我估摸著,現今松江衛已經基本恢復,天寒地凍的也無戰事,元旦也僅剩兩個多月,朝廷也該讓你回上京訴職了。”

   “呵!訴職是假,朝廷不放心駐扎在松江衛的三十萬兵馬才是真。朝廷的諸公···唉!”

   王錚歎了口氣,大鄭國力極強卻軍事極弱,就是因為對武將太不放心。這不,又開始防備他了。

   “也不能這麽說,你走了我還帶著這些兵馬,還不是一樣。”曹顯不是王錚,他不可能比王錚想的透徹。

   “怎能一樣?你是雁山衛人,你的族人都在雁山衛,你的妻兒老小幾十口子全在上京,你更讓朝堂諸公放心。”

   “你的家人不是也在上京嗎?”

   “呵?不一樣,我雖然把山娃的家人,早就都當成了我自己的家人,可我們畢竟沒有血緣。在朝堂諸公的眼裡,我根本就沒有一個親人,所以我在外做事就可以毫無顧忌,所以他們就···呵呵!”

   “說的也是,可你到底是哪裡人?皇上和那些重臣,怎麽到現在還對你不放心?”

   “哈!我是一匹來自2014的狼,走在無垠的曠野中,淒厲的北風吹過,···”王錚沒唱完就被曹顯打斷了。

   “又混說,只聽說過修煉了千年的妖怪,沒聽說過千年後才會出生的妖怪,現在就出來晃悠的。”曹顯瞪了王錚一眼,不滿地嘟囔道。

   王錚就知道曹顯不會相信他的話,他果然還是不信。其實,他真是來自2014的洛陽。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