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護國大將軍》143章 步軍野戰
   宣睿十四年九月三日辰時初,王錚親率五萬步卒和兩萬五千輕騎,在數隊蒙遼哨探的監視下,緩緩推進到了距澶州城十裡的蒙遼大營附近。

   王錚站在一個只有數米高,幾丈方圓的小土丘上,手持望遠鏡觀察敵軍軍營的情況。

   “令:兩萬輕騎在後,步卒列車輪大陣,五千輕騎前去敵營騷擾,把蒙遼大軍給我引出來。”

   現在,王錚已經確定,蕭達凜是真的死了。

   蒙遼軍緊閉四門,不出來應戰,軍營裡白幡招展,隱隱還有痛哭聲。看來,蒙遼軍今日是準備為蕭達凜治喪,不打算迎戰了。

   “秉大都督,蒙遼軍營四門懸掛免戰牌,現今,就連哨探也已招了回去。”

   “再探。”

   “諾。”

   “周強,派人用火爆箭,炸了他的免戰牌。”

   王錚小時候聽嶽飛傳,聽說過免戰牌,從影視劇了也看到過。知道免戰牌都應該是一塊刷著漆的木板,上面雕刻者精美的大篆‘免戰’兩個字。

   可現在,他從望遠鏡裡,看到的卻是一塊粗糙的白茬木板,上面好像用毛筆寫著兩個歪歪扭扭的免戰兩字。

   很顯然,蒙遼軍根本沒想到自家的軍隊會高掛免戰牌,因此沒有提前準備,這是臨時做的簡易的。

   他因此很生氣,掛個免戰牌都這麽糊弄人,不準免戰。

   周強接令後吩咐下去,不久後王錚就聽到了打雷似的幾聲悶響,
   “大將軍,蒙遼人又掛出了免戰牌。”

   “再給我炸,不僅如此,派出所有輕騎,圍著蒙遼的軍營投擲霹靂炮,只需把蒙遼軍引出即可,不得硬拚。”

   “諾。”

   隨著王錚的軍令下達,蒙遼的軍營內,此起彼伏的爆炸聲再也沒有停頓。

   這一招果然奏效,不久後,蒙遼軍營四門大開,數萬頭纏白巾的輕騎急馳而出。

   王錚太欺負人了,蒙遼軍已經忍無可忍。

   漢人不是有句俗話說,死人為大嗎?這家夥怎連給死人治喪都來騷擾?太姬八氣人了。

   水無定型兵無常勢,王錚就是故意激怒蒙遼軍的,他就是在蒙遼人失去了主帥的悲傷時刻,想趁火打劫大殺一場。

   這樣做,大勝的可能性更高一些。

   蒙遼既然侵犯了大鄭,有他王錚在,那他們就得付出慘重的代價。

   “傳令,騎軍後撤,步軍以霹靂炮火爆箭壓住陣腳,不得有絲毫慌亂,敢慌亂無措者,立斬。”

   “傳令,步軍穩步前行三十步,和敵軍拉近距離,接近霹靂炮的射程後,就開始投射,不給敵軍衝鋒的機會。”

   “傳令:凡有敵軍衝鋒接近到二百步者,無需請示,可立即以霹靂炮火爆箭以及神臂弓壓製,不得使敵軍一人接近我軍五十步以內。”

   王錚在小土丘上,手持望遠鏡,一邊觀察敵情,一邊接連下了幾道軍令。

   而蒙遼的大軍四門齊出,剛到鄭軍的陣前,還沒有組成陣勢,也還沒有接到主帥的任何軍令,就見鄭軍已經壓迫逼近。

   從昨日到現在,鄭軍破天荒的打法,他們還從來沒有見到過。

   從他們有記憶起,到昨日以前止,鄭軍從來都是依靠堅城固守,極少敢出城和蒙遼勇士們野戰。

   僅有的幾次野戰記錄,也幾乎全都是蒙遼軍大勝,甚至,蒙遼以三四萬兵馬,全殲鄭軍十萬大軍的大勝也有還幾次。

   (注:歷史事實,北宋和遼國野戰,全軍覆沒的就有好幾次。還有主帥喬妝改扮乘驢車逃跑的記錄,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查一下。)
   可是這一次,鄭軍突發神威,居然完全改變了打法,不僅敢出城和蒙遼勇士野戰,昨日,竟然還擊殺了蕭達凜大元帥。

   而今日,鄭軍堵著蒙遼勇士的營門叫囂,還炸毀了為了給蕭達凜元帥治喪,無奈之下不得不掛出的免戰牌。

   即便蒙遼勇士們已經屈辱成了這樣,鄭軍居然還是不依不饒,他們還敢以數萬步卒,硬抗蒙遼勇士衝出來的七萬輕騎,是可忍孰不可忍。

   但是,讓蒙遼勇士無奈的是,即便他們都氣炸了肺,但是卻拿鄭軍沒有一點辦法。

   
   因為此時,他們甚至還沒有接到衝擊鄭軍軍陣的軍令,就見昨日就讓他們吃盡了苦頭的,拳頭大小的霹靂炮,烏雲蓋頂一般,黑壓壓地已經從天而降,在蒙遼軍人群的頭頂以及腳下炸開,轟響聲接連不斷震耳欲聾。

   一霎時,蒙遼軍本就還沒成型的軍陣,轉眼間就成了人間地獄。簡易的皮甲,遮擋不住霹靂炮劇烈爆炸時,射出的碎鐵片和碎瓷片。

   人的血肉之軀,也根本無法抵抗,霹靂炮爆炸後產生的巨大衝擊波。

   戰馬沒有經過響聲的訓練,被驚嚇或者受傷後,頓時就再也難以控制,左右轉圜亂踩亂踏,許多人立而起的戰馬,把主人拋下馬背,然後馬身轉動時再踏上一腳兩腳好幾腳,直到把原主人踩成肉泥混入泥土。

   蒙遼軍被炸的血肉橫飛狼狽不堪,不得不接連勒馬後退。後面的蒙遼軍的戰場主帥一看大急,連忙下令,不用列陣馬上衝鋒。

   敵軍陣營裡號角嗚咽軍令不斷,已有大批大批的蒙遼勇士,不顧頭上霹靂炮的炸響,彎腰低頭策動戰馬,不要命地猛衝鄭軍的軍陣,想要打亂鄭軍的軍陣,給蒙遼勇士們的衝鋒創造一點可憐的時間和機會。

   可是,這五萬步卒,全都是從衛戌上京的五個軍裡,精挑細選出來的大鄭精銳,他們雖然戰鬥經驗稍顯不足,但對軍令的服從卻是不打一點折扣。

   再者,這些將士吃的好穿的好,營養跟得上,個個都是人高馬大精力旺盛,平時,他們的任務只是衛戌京師,可京師哪能天天有戰事?
   因此,他們沒事閑的蛋疼,就天天習武和操練各種陣法。

   各種陣法都是嫻熟無比,今日聽著號炮的指揮,看著陣前軍司馬的令旗擺動,陣法運用起來,居然也是有鼻子有眼,執行起軍令自然也是不打折扣。

   蒙遼軍衝到鄭軍二百步左右,就會遭到霹靂炮的無情轟擊。

   可蒙遼軍個個悍不畏死前赴後繼,死一批下一批就接著猛衝,僥幸躲過霹靂炮的蒙遼勇士,剛接近鄭軍陣營一百五十步左右,破甲錐又鋪天蓋地而來。

   再有僥幸躲過破甲錐的,剛衝到距離鄭軍軍陣一百步,就被無情的諸葛連弩的弩箭,瞬間就射成了刺蝟。

   蒙遼軍一看始終無法衝過去,就開始壓縮陣形,可他們剛一後撤,鄭軍步軍就會穩步前進,直到把他們,仍舊籠罩在霹靂炮的打擊之下才會停步。

   然後就又是一批又一批霹靂炮的烏雲壓頂,接著又是一大片一大片的血肉橫飛。

   這仗打的太憋屈,蒙遼勇士輕騎的優勢,一點都發揮不出來,總是被鄭軍壓著狠揍。

   臨時戰場主帥一看這樣不行,勇士們死傷慘重。可到現在還沒摸到一個鄭軍的毫毛。

   他接連下達了幾個軍令後,只見兩隊輕騎各有萬人左右,策動戰馬向鄭軍的後軍撲來。

   王錚所設的車輪大陣有利有弊。

   好處是,軍陣是一個巨大的圓形,直面敵軍的將士們這一波戰罷,主帥可以下令,催動軍陣轉移方向,讓剛才戰鬥的將士補充羽箭和霹靂炮等,也能稍微歇息。

   而讓剛才沒和敵軍正面對陣的其他將士,開始和敵軍正面對陣。

   而壞處是,車輪大陣純粹是個防禦陣形,不變陣就只能死守,應變能力不強。對陣外的自己人無法防護。

   而後軍是兩萬五千輕騎,此時就在車輪大陣的陣外。

   “傳令:所有輕騎不可亂動,嚴守陣形,以霹靂炮和弓弩迎敵,消了敵軍的銳氣再說。”

   王錚所處的位置,就在車輪大陣的陣中,這個他特意挑選的小土坡,站得高尿的遠,加上他有望遠鏡的輔助,數裡方圓的大戰場,一切戰況盡收眼底。

   和王錚率領的鄭軍相比,蒙遼軍唯一的優勢就是他們的輕騎。

   可是現在,他們一直被鄭軍壓著打,優勢根本就發揮不出來,無法衝破鄭軍的軍陣,就無法打開缺口,就無法避開鄭軍的弓弩的霹靂炮。

   而鄭軍,嚴守軍陣巋然不動,隻用遠距離的霹靂炮和弓弩殺傷敵軍,損傷極小,可對蒙遼軍的殺傷卻是極大。

   草原民族一旦失去了騎兵靈活機動的優勢,就只能被中原民族虐殺了。比經濟比文化,比兵器盔甲人口等等,他們全都處於劣勢。

   這也是草原民族,一直都向往中原的繁華富庶,總是南侵搶掠殺戮的原因之一。

   後軍所有輕騎得到軍令,不慌不忙放下戰刀拿起弓弩,或者彎腰從馬鞍旁的皮兜裡掏出一個霹靂炮,撕開包裹著引信的硬紙。

   微笑著從懷裡掏出一個小竹管,拔掉木塞迎風一晃,火折的火苗竄起。

   看看蒙遼勇士已經接近可投射的范圍,就點燃引信,甩動霹靂炮上連接著的一根三尺長的細繩,等霹靂炮對著敵軍時突然松手。

   霹靂炮就嗖的一聲竄進了敵軍人群的頭頂轟然炸開,然後就是爆炸聲慘呼聲戰馬嘶鳴聲響成一片。

   這一仗,蒙遼軍遇到了王錚,就已經注定了他們會大敗。

   王錚是從一千年後穿越而來,他深愔以步卒對戰騎兵時的戰法要領。

   那時他還是個偽軍事迷,沒事還喜歡看歷史上那些軍事名將的戰法戰術,後世評出的十大歷史名將,最有名的戰例他都看過聽過。

   從戰國到清朝的主要戰事,甚至是後來的一戰二戰,他也都略懂一二。

   殺神吳起和白起是他最佩服的歷史名將,後來的孫臏孫武韓信李靖,他也佩服。

   宋時的嶽飛和明朝的徐達也還行,他還很佩服霍去病。

   霍去病不足十八歲就領兵,屢戰屢勝。領幾百人就能大破數萬敵軍,他覺得,霍去病那小家夥,太厲害了,估計和他一樣,也應該是個穿越者。

   而王錚不想佩服卻還不得不服的是項羽,他曾率三萬疲憊之師,半日破劉邦六十萬大軍。

   他和劉邦大戰,隻失敗了一次,而就那一次就斷送了性命,還是無顏見江東父老自殺的。他的婦人之仁害了他,後來,他在垓下以十萬楚軍,敗於韓信的五十萬人之手,也不能說他不能打。

   蒙遼軍衝向鄭軍後軍的兩萬輕騎,被鄭軍兩萬五千輕騎的霹靂炮炸了個人仰馬翻,死傷慘重。而蒙遼軍的硬木弓,射程最多只有一百步,根本無法射到鄭軍的跟前二十步以內,就已被炸的人仰馬翻。

   和對陣鄭軍前軍時幾乎一樣,僥幸衝出霹靂炮殺傷范圍的蒙遼勇士,又遭到了神臂弓和諸葛連弩的無情打擊。

   鄭軍的輕騎陣前一百五十步左右,到處都是蒙遼軍的勇士和戰馬的死屍,到了後來,由於死屍太多影響了衝刺,蒙遼軍就更成了鄭軍霹靂炮的活靶子。

   勝是不可能了,蒙遼軍隻得後退,可身後就是他們的大營,又能退到哪裡?
   不能勝又無法後退,蒙遼軍只能散開陣形各自為戰,避開鄭軍的大殺器霹靂炮,在鄭軍軍陣的周圍奔馳觀望。

   蒙遼軍學聰明了,再也不主動進攻,王錚的車輪大陣就失去了作用。

   “傳令:所有輕騎掩護側翼,步軍變陣,五萬步軍變成五個鶴翼陣,不得慌亂各自為戰。”

   其實王錚並不喜歡刻板的陣法,他甚至都不大懂陣法。但他還必須用陣法迎敵。

   這麽做,只是為了保證步軍將士們不亂。

   所有的陣法,他們都是久經訓練的,只要陣法成型,他們就不會慌亂,就會在陣內按照軍令,該前進就走兩步,該後退就退兩步,叫射箭就張弓搭箭四十五度角射出去。

   執行軍令是所有步軍將士的條件反射,只要軍陣在,他們就不可能亂。

   而亂,卻是以步卒對戰輕騎的大忌。因此,為了步軍將士們看見敵軍輕騎衝陣時,不至於會驚慌失措,王錚不得不這麽做。

   隨著王錚的軍令下達,數裡方圓的車輪大陣緩緩變動。

   蒙遼軍一看有機可乘,連忙就組織數番猛衝。

   可是鄭軍步軍即便是正在變陣,手中也都端著可十努連發的諸葛連弩。

   加上掩護變陣的鄭軍輕騎,手中的霹靂炮不要錢似的猛轟,蒙遼軍依舊難以大批的衝陣成功,少量的蒙遼軍衝進鄭軍的軍陣也無濟於事,瞬間就會被無數的長矛穿成刺蝟。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