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護國大將軍》037章 真的很委屈
  以後的幾天,王錚一邊無奈地繼續和衛晃鄭耀議事,一邊批閱雁山衛的公函簽字蓋章,一邊苦等上京的回信,依然很忙碌依然沒新意。

  可這次的回信很慢。五天后,回信沒來。十天后,還是沒來。半個月後,依舊沒來。然後···就沒有然後了。他遞給皇上和房相的私信如石沉大海再無音信。

  只不過,在王錚苦苦地等待皇上和房相給自己回信的期間,他簽名蓋章後的雁山衛的公文,上京的朝堂從沒有超過五天不回過。

  這下子王錚算是看出來了,凡是雁山衛的公事,朝堂上回復的都很利索,基本上也都是有求必應。凡是他個人的私事兒,卻永遠得不到回答。

  王錚覺得,皇上和房相太不地道了,他們這是兔死狗烹卸磨殺驢,這麽想時他還吐了兩口唾沫,覺得把自己比喻成狗和驢子,太不恰當了。

  當初讓他帶兵解林州和庸州之危時,皇上和房相可都是親自握著他的手好話說盡,直誇他是雁山之福大鄭之幸。可到了現在不打仗了,他馬上就沒用了,都開始煩他,甚至都懶得搭理他,連他的信都不回了。

  “唉!···”王錚重重地歎了口氣,背著手又開始在衙門大堂裡渡步。

  最近,段提督的遺孀和兒子,帶著他的骨灰回了上京的家,把只有提督才有權利居住的大院子騰出來了,王錚還陪著鄭耀和衛晃去送行。

  最近,從上京的戶部大庫調撥來的各種物資,也陸續都送過來了,王錚也已經派人查收。

  他早就畫好了新農具的樣式,寫好了農田改造和灌溉的做法,也交給鄭耀了,現在鄭耀正派人緊鑼密鼓地打造農具改造農田整修水渠。

  燕山衛府也已經造好了名冊送到了上京的兵部,準備對上次林州和庸州之戰的將士們獎功罰過。獎的多罰的少,因為上次的大敗不怪這些普通的將士。後來的兩次大勝卻都是將士們拿命換來的。

  工部和兵部在雁山衛設立的兩個大作坊也正在建設中,這個自有人去辦,不用王錚操心。

  兵部從其他衛鎮抽調給雁山衛的三萬兵馬也已經在路上。並且,兵部還允許雁山衛從邊軍裡抽出一萬將士,充實衛軍,邊軍再從軍戶裡招募補充。現在,雁山衛破天荒地,已經將近有十萬將士了。

  並州到庸州的官道開始修整,州學也正在擴建。王錚都曾實地考察過,都非常滿意。

  可讓王錚不滿意的是,戰後已經一個月了,他還是個該撤職卻沒被撤職的雁山衛副總管,還是個沒有官憑印信和官服的五品將軍。皇上和諸位宰執以及兵部,還是對他不管不問不搭理他。

  還有一件讓王錚煩惱的事兒是。前天兵部的回文送到了提督衙門。可是雁山衛上報的該獎勵的將士名單,卻被兵部做了改動。

  本來,雁山衛該獎的名冊上,第一個人就是王錚,他是那兩次大戰的首功,可這次遞上去的公文卻不像前些次一樣,這次沒有完全通過。

  通過的是除了王錚之外的所有人,每個參加了林州和庸州之戰的將士,包括那些死傷的,幾乎都被進了級賜了爵賞了錢糧布帛田產。可給王錚的獎勵,很意外地是沒有高官勳爵,只有厚祿。

  衛府已經派人給李家窪他的家裡,拉了兩天的錢糧雜物,薪碳糧草醬醋禦酒等等亂七八糟的什麽都有,連皇宮裡後妃們才能用得上的,番邦進貢很是稀罕的胭脂和粉餅都有不少,就是沒有一個字提到別的。

  王錚很鬱悶,他倒不是鬱悶自己沒有升官沒有賜爵,那些對他來說無所謂,伴君如伴虎,他正不想當官受累呢!他鬱悶的是,皇上和諸位宰執為什麽裝糊塗不理他?
  他懷疑,皇上和房相已經對他的身份產生了疑問,已經不敢相信他了。可反過來再想想,皇上和房相既然已經懷疑他的身份了,為什麽不抓了他?還讓他在這個雁山衛四州三十八縣的最高衙門裡指手畫腳,並且對他的公文裡提的要求都一一滿足,還依舊對他的很多建議言聽計從呢?

  擱在後世,王錚在雁山現在算是黨政軍一把抓,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擱在唐代,王錚則算是藩鎮的最高領導,是非常危險的,是最容易扯旗造反的,安史之亂就是最好的例子。

  可王錚來到這個大鄭之前,歷史拐了個彎,並沒有唐代,那麽大鄭不吸取唐代的教訓也就不足為奇了。

  “唉!···”王錚又歎了口氣,他現在還很無奈。

  自從他被衛晃鄭耀按在這個衙門的紅木座椅上之後,他就失去了自由,他沒空遊玩,沒空去圓覺寺聽慧能大師宣講佛法了,甚至都沒空回李家窪的家了。

  這都快一個月了,他沒見過娘沒見過翠姑,現今,老爹已不在,山娃是軍職也在自己身邊聽令,家裡只剩下了了娘和翠姑,王錚很擔心她們的安全,更擔心沒了老爹娘心裡不好受,家裡現在雖然不愁吃穿,可是三個男子一下子都不在家了,太冷清,王錚能感覺到娘和翠姑現在每天都是鬱鬱寡歡。

  可他還沒辦法,他走不了。自從他進了這個衙門,朝廷對於雁山衛幾乎是有求必應,待遇特別的寬厚。

  鄭耀衛晃這兩位雁山衛的文官領袖和武將之首,從政從軍數十年,還從來沒被朝廷這麽重視過,錢糧物資從來沒有這麽寬裕過,現在是乾勁兒十足,一言不合就寫好公文交給王錚,讓他簽名蓋章送往京師。

  上京的諸位大佬們也太給力,除了王錚的事情外,別的幾乎從不拒絕,就像是一個家財萬貫的大富翁在溺愛自己唯一的兒子,什麽都慣著什麽都依著。

  也是因此,鄭耀和衛晃對王錚是尊敬有加讚不絕口,不管閑忙,哪怕他們忙的是腳打後腦杓兒,屁大點破事兒也都會擠出時間跑來和他商量,向他請教,求他批示。

  兩人還有分工有合作,王錚都總結出兩人來的規律了。

  假如鄭耀天明就去驛館堵他,說有事和他商議,看他在就會喜形於色,說幾句話就走,如若他恰巧早起出去溜達溜達健健身,鄭耀就會臉色大變,就算出動巡街衙吏全城大索,也得把他找到後才會放心。

  衛晃則會在上衙門後登門,那是有事請教,看他在衙門辦公,就會閑談幾句樂呵呵地回去。下午至少也會有一個人來,晚上絕對會有一個求他緊急批示的大事兒。

  至於到底是不是大事兒?反正王錚覺得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兒,好像,不說是大事兒,他們就不好意思和他東扯葫蘆西扯瓢地拉呱到半夜。

  第二天兩人輪著來,該是衛晃天不明就去驛館堵他了,依此類推,輪班休息,兩人算是隔一天就能睡個好覺。

  王錚最近才算是明白了,狗屁的商量請教批示,這倆老貨純粹是怕他跑了,這叫查崗,在上一世是領導對下屬,老婆對老公不信任的做法。

  可在這一世,現在,他王錚才是領導好不好?
  王錚雖然很煩,雖然很討厭鄭耀衛晃,但他同時也很感激他們。這兩位的年紀都比他大了不少,較年輕的衛晃也已五十歲了,他們除了怕他跑了之外,別的方面對他都很好,也都很尊敬他,對他幾乎是言聽計從。

  從工作方面來說,兩人也都很敬業,很能乾。每天為了雁山衛忙的腳打後腦杓兒的,居然還能抽出時間來查他的崗,怕他跑了以後,兩人有些事做不了主,工作無法開展,這也很讓王錚佩服他們的工作精神。

  王錚還很感激他們為自己說話。

  據說,鄭耀和衛晃不止一次地以雁山衛衛牧和衛府的身份,向朝廷上了好幾份公文為他王錚鳴不平,說是雁山衛所有將士皆有封賞,唯獨王副總管是首功,卻隻得到了幾車錢糧雜物,朝廷的賞賜有些不公平不合理,要求朝堂諸公還需仔細斟酌另行封賞,免得寒了王副總管的心。

  說雁山衛自從得到王副總管提轄督導之後,現在是前景一片光明形勢一片大好。

  說王副總管博古通今博覽群書無所不知無所不能,說王副總管有大將之風宰相之才,是國之棟梁大鄭之幸。

  還說雁山提督的位置懸置已久非為善事,望朝堂諸公考慮考慮王將軍,是不是讓王副總管暫代雁山提督一職,好方便他對雁山衛的工作開展等等等等。

  兩人言辭懇切善意拳拳,對王錚是不吝讚美之辭。

  可是,兩人的數封公文,也和王錚給皇上和房相的書信一樣的下場,也是宛若泥牛入海再也不見回音。寫了幾封不見回信之後,兩人也灰心了,知道這是皇上和宰執們在晾著王錚,故意這麽做的。

  雖然兩人不知道上面這麽做的目的,但他倆管不著問不了也猜不透,於是也就沒好意思對委屈的王錚提及此事,也開始裝糊塗,隻管乾好自己的事兒,不再過問對王錚的賞賜不公的問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