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護國大將軍》157章 那廝太好戰
   “啊?天子門生?何意?”房相不愧是房相,隻略一思索便懂了王錚的意思。他連忙一整衣衫對皇上躬身一揖說道。

   “皇上,今後但凡是錄取進士的會考,可實行殿試,就是在太極殿上,由皇上親自主持,所有進士錄取的名額,也均為皇上禦批,取中的進士,均為天子門生。此法,可限制結黨。此其一也,其二,···”

   房相稍微沉吟,第二個辦法也就想了出來,他不僅感激地瞄了王錚一眼。

   “其二,朝廷可律法明令禁止結黨營私,否則,任何現職官員撤職交由大理寺查辦,讀書人敢結黨,則剝去功名概不錄用。老臣以為,黨禍雖然猛於虎,可嚴防卻不可矯枉過正,否則就會適得其反,被一些人利用,成為攻擊不同政見同僚的利器。”

   房相果然有一套,王錚擔憂的也是此事,黨爭猛於虎,但把黨禍當利器肆意攻擊別人,也是絕不可不防的大事。

   幸虧,房相想到了這一點,他現在能說出來,下去後,就能做出預防措施。

   看來,王錚白擔憂了。

   此時的大鄭,絕大部分的官員,還都算是忠心為國為民,還沒有朝代末世的腐敗墮落。現在,對有些弊端只要稍加防范,就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包括朝堂上,雖然有很多文官的行為,王錚都很看不慣,比如錢明珠的爺爺錢望,但王錚卻也不得不說,那些文官們也都能算是忠臣乾吏。

   還是拿錢望來說吧!他就是文官裡的典型代表人物,酸腐,死腦筋,怕強欺弱,戰事稍有不利就開始嚷嚷遷都等等。

   但是,錢望作為吏部尚書,就是俗話說的天官,他對整個大鄭官員的選拔、甄別、年勘等等,做的還都比較不錯。

   他本人也較為清廉,並且也有一顆善心,對下面官員的貪汙腐敗不作為等,是深惡痛絕,因此,他的官聲也是極好。也是因此,上次競選右相,他才是最熱門的人選。

   可惜的是,皇上和房相,這兩年的著重點,是國家富強百姓富足,是國庫的收入。這才被戶部尚書呂進鑽了空子,一躍而成了百官之中僅次於房相的右相。

   君臣三人你一言我一語,又把軍改、黨爭等等問題的細節逐一完善。

   關於松江衛的那三十萬鄭軍的問題,王錚堅持不撤。

   不過撤也行,那就把那三十萬鄭軍全部調到隴西衛,他的理由很充分。

   “皇上,房相,如果暫時不去收復燕雲十六州,也行。只不過,必須把那三十萬兵馬調往隴西衛,隴西衛是西夏接觸的正面戰場,一旦和西夏開戰,就憑隴西衛現有的那十多萬兵馬,守衛將近兩千裡的邊境,太微不足道。現在,趁西夏準備不足,必須盡快出兵隴西衛,直搗黃龍府,一舉收拾掉西夏才是上策。微臣真不是危言聳聽,皇上,房相,微臣懇請,切莫輕視了西夏,否則,真的悔之晚矣。”

   王錚言辭懇切,他今日還是第一次,用這種憂國憂民的懇求語氣和皇上,和房相說話。

   “王卿,你怎地總想打仗?不和蒙遼打了,這又想去收拾西夏了。作為武將,好戰敢戰是好事,可太好戰的話,咳!···”

   皇上不悅地說道,話沒說完,下面的估計不好聽,是給王錚留了面子。

   他不知道西夏也出了一位和王錚一樣的穿越者,自然就不能理解王錚的所作所為。

   正常情況下,西夏還沒有主動大舉進攻大鄭,防禦才是根本,哪有主動進攻直搗黃龍府的?
   王錚聽了皇上的話,心裡發涼,他扭頭看向房相,房相捋著胡須沉思片刻,緩緩說道。

   “王將軍,西夏、蒙遼,包括吐蕃真臘,均不可輕視。老夫覺得,松江衛和隴西衛,增加兵力加強防范為上,這深入西夏境內數千裡,直搗西夏的國都興慶府嗎?別的不說,僅僅是糧道的維護,就是個大問題,還需仔細斟酌,···”

   房相的話還沒說完,王錚已經感到深深的失望,他冒著被當成異類被殺頭的風險,說了實話卻沒人相信,他無論如何提醒皇上,提醒房相和一乾大臣,也沒人相信他的話。

   所有人都還在因循守舊堅持防禦,所有人都擔心深入敵境糧道無法維護,所有人都擔心國庫無法提供連年的征戰。

   可是他們怎就不想想?蒙遼上一次入境千裡,給大鄭造成的損失是多少?

   以後,西夏一旦發動,給大鄭造成的傷害和損失會更大,王錚所說的半壁江山可能有點誇張。但絕不會只是幾個州縣那麽簡單。

   那個人只要掌了西夏的大權,他唯一的目的,是打下整個大鄭的繁華富饒之地,使之成為西夏的版圖。

   話不投機半句多,王錚作為輔國大將軍,已經盡力了。

   他想要改變的,是大鄭之主皇上鄭成,是當朝首輔房相,以及幾乎所有的朝中重臣。

   這些人裡年紀最小的,也已是五十多歲的老人,他們的觀念早已根深蒂固,他們認為,他們的經驗是豐富的,他們的做法就是最正確的。

   他們固有的觀念,不是他王錚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短時間就能完全改變的。

   因此,王錚也就不再多說廢話,他朝皇上和房相拱了拱手說道。

   “皇上,微臣已經仁至義盡,已經對得住我的輔國大將軍這個稱號。該說的我都和你們說過無數次了,你們真不相信我也沒辦法。皇上,微臣今日留下一句話,也許不出兩年就能驗證,這句話就是,如若輕視西夏,會丟半壁江山。”

   “混帳,王錚,你怎可恃寵而驕?怎能如此無理?”房相氣的指著王錚的鼻子直哆嗦。

   王錚沒有搭理房相,而是再次對著皇上拱了拱手。

   “皇上,微臣告退。”

   說完,王錚弓著身倒退幾步,然後轉過身,扭頭走出了皇上的禦書房。

   看著王錚走遠,躲在門口陰影裡的柴公公,暗暗歎了口氣。

   柴公公是皇上鄭成的貼身總管太監,鄭成的兩次禦駕親征他都跟在身邊。不僅如此,他還是皇上鄭成成立了多年的秘密機構,影子的統領。

   而影子,卻是皇上的特務機構,負責為皇上打探消息所用。

   當然,現在的皇上鄭成的這個影子,和後世明朝的錦衣衛東西廠都差得太遠,權利也沒有那麽大。

   只不過僅僅是為皇上打探一些消息,免得皇上久處深宮,被別人蒙蔽了眼睛和耳朵,多了解一些朝臣的動向,民間的疾苦等等瑣事。

   因此,柴公公很了解王錚,他雖然也很懷疑王錚的身份,卻不懷疑王錚是一心為國為民。

   自從林州之戰,他和皇上房相等人,被王錚救出重圍之後,他還沒見過王錚做過任何對皇上對大鄭有害的小事。

   王錚做的對大鄭有益的事情太多,掰著指頭都要數一陣子。

   王錚的軍事能力還很強,到現在為止,他還沒有打過一次敗仗。

   上一次他緊急出兵澶州,挽狂瀾於既倒,解了大鄭之危,避免了皇上和所有大臣,以及億萬百姓遷都南逃。這是多大的功勞啊!
   柴公公由此斷定,王錚不是凡人,他的話不管能不能理解,必有他的道理。

   就像今日王錚說的松江衛和隴西衛,說的大鄭軍事上的弊端,說的黨禍猛於虎,都太能讓人震聾發聵,太精辟,絕對稱得上是赤膽忠心的忠言。

   可忠言逆耳,他說假如輕視西夏,大鄭就必會丟失半壁江山的話,太難聽,太武斷,別說房相聽了會怒叱他,就連柴公公也覺得王錚說話欠思慮。

   可柴公公還覺得王錚的話,應該不是危言聳聽。他敢這麽說話,他竟然前所未有地那麽重視西夏,必有他的道理。

   難道?王錚所說的那個北宋,真的是一個國家?不是王錚杜撰的?王錚所講的那個北宋發生的事情,真是確有其事?

   可是,也為免太巧了吧?那個所謂的北宋,怎能和我大鄭發生的事情一個樣?

   看著王錚落寞遠去的背影,柴公公陷入沉思。

   “這豎子,太不可理喻,就不能給他好臉。”直到王錚走遠,皇上才氣哼哼地說道。

   “皇上,算了,他就是這個臭脾氣,本事確實不小,可脾氣太壞,也太不會說話,太不招人待見,別和一個小子一般見識。”

   “哼!假如···假如他不是還小···哼!朕饒不了他。”鄭成給自己找了個不和王錚計較的理由,

   皇上生氣歸生氣,可終究不會把王錚怎麽樣,放眼現今的整個大鄭,能力挽狂瀾的大將有幾個?
   代老將軍和程霸,被蒙遼軍打的縮在松州和江州城裡,任由蒙遼大軍長驅直入,把澶州以北的大鄭千裡沃野,打了個稀巴爛後直逼京師。

   馬闖在松江衛時,也從沒佔到過蒙遼的便宜,在隴西衛和西夏的幾個小衝突,也是敗多勝少。而西夏王的目的還只是練兵,根本也沒打算攻州克府佔領大鄭的地盤。

   其他的柱國將軍,讓他們衝鋒陷陣的話估計還行,沒人會怕死,縱覽全軍統籌全局,都指望不上。大鄭僅有的三個上柱國,現今也僅有王錚還能指望了。

   可是這廝,太是好戰,今天打蒙遼明天打西夏,就沒個消停的時候,你沒事兒就不能回家嬌妻美妾左擁右抱,去玩你的婆娘?那麽好戰作甚?
   朕把那麽好的婆娘都賜給你了,你卻不行三媒六聘,把人家錢明珠晾在家裡不管不問,你到底想怎滴?

   哼!要不是你還沒我兒子大,朕豈能饒你?

   想到自己的愛子,皇上鄭成頓時就又開始哀傷。

   太子是他的長子,特別孝順不說,還特別仁愛善良明事理,諸皇子裡,皇上最喜太子,他是皇上指定的接班人。

   可是現在,太子竟然英年早逝,導致他這個白發人送黑發人,皇上的悲傷,是一般人體會不到的。

   “房叔,後日···後日太子的喪事,就由房叔操持了,朕···朕···”

   “唉!皇上節哀,老臣自當盡力操持,皇上無需掛念。”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