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護國大將軍》097章 衛晃的師長
  老爹周年忌日那天,山娃從並州去李家窪老爹的墳上祭拜,王錚和娘以及翠姑就在家裡老爹的牌位前祭拜了一番。不是王錚不想去李家窪,而是他去不了。

  最近,雁山衛還算安寧無戰事,松江衛的蒙遼軍在確定王錚還在上京之後,又開始蠢蠢欲動,連續騷擾邊境。

  隴西衛的戰事最多,好在提督馬闖雖然沒有大本事,但他吃一塹長一智,卻也極為謹慎,很少出兵和西夏王李昊真刀真槍的大打出手,基本上都是收縮兵力,重兵防守幾個堅城重鎮。雖然沒有大勝卻也算是沒有過大敗。

  可即便是這樣,兵部也是三天兩頭地讓王錚去商議軍情,山娃娘知道王錚太忙,再說李家窪也太遠,來回就要十多天時間,朝廷也是真的離不開王錚,於是也就堅決阻止了王錚去李家窪祭拜老爹的想法。

  此事過了以後,山娃的婚期就快到了。王錚躊躇滿志摩拳擦掌,他要給自己的救命恩人舉行一個盛大的婚禮,順便···也撈一些禮回來。

  自他來到上京後,由於他的年紀小,又沒有結婚又沒有孩子,能收禮的事兒幾乎沒有。 可他那些同僚就不同了,都比他大得多,大部分人的孫子都比他還大。

  比如說房相吧!就這幾個月時間,這個六十多歲的老頭兒家,就出嫁了兩個庶出的閨女,娶了一個孫子媳婦,還添了一個孫子一個孫女。每一件事兒,王錚都得給房相家送去幾大車禮物表示慶賀。

  這幾個月來,王錚幾乎是光出不進,他都快愁死了,生怕哪一天自家真就揭不開鍋了。

  這一次,好不容易自己家裡總算是有事了,自家的兄弟要大婚,這是大事兒,最起碼對他王錚來說是大事兒,他也想大撈一筆。

  於是乎,王錚早早地就放出了風,連皇上他都暗示了兩次。更別說是房相六部尚書代老將軍等等了,當然,鄭妽這個曾經把他家翻了個底朝天的公主,他也是絕對不會放過的。

  我弟該結婚了,該送禮的都準備好吧!再多我也不嫌多,要是少了我可不願意,只要不怕我和你們翻臉,三車五車的破禮你先送來也行,過後咱再說事兒。

  於是乎,王錚公器私用,用軍情驛站通知了雁山衛的衛晃和曹顯,讓他倆派親兵去把石堡鎮的老趙家二丫頭接來上京,山娃當然也得跟著來。雁山衛的關系不錯的那些弟兄,提前把禮物讓山娃帶來也行,他不提意見。

  於是乎,王錚指揮著家裡的所有下人大搞衛生,不僅是縣伯府要搞,城裡的大將軍府也要搞。然後他又派人清空了家裡的四座庫房,他害怕到時候收的禮太多裝不下。最後還是擔心庫房太少,就又把五重院的一溜十間房子也騰了出來,做備用倉庫。

  家裡有田總管安排,現在還有一個副總管操持,娘和翠姑領著丫環仆女,套被子絞窗花忙的不可開交。

  王錚還親自去了一趟林苑齋借了幾個大廚,到山娃結婚那一天,他想擺上一百桌,讓山娃好好風光風光。

  自從申四去了松江衛以後,他信守承諾,經常去林苑齋照看蓮娘的生意,現在和蓮娘也混熟了。

  現在是萬事俱備,就等老趙家的二丫頭靈兒來上京和山娃舉行婚禮了。

  王錚想好了,靈兒來到上京後就暫時住在房相家裡。山娃結婚那天,就從房相家把她娶到縣伯府和山娃成親。這樣做可以最大限度地讓房相出血。

  他除了給自己這個同僚送禮外,靈兒是從他家出嫁的,就相當於他家就是靈兒的第二個娘家,他總得陪送點嫁妝吧!他是當朝首輔,嫁妝要是少了他的老臉都掛不住,光唾沫星子都能淹死他。

    簡短潔說,不久後靈兒就被送來了上京,是衛晃親自送來的。

    上次雁山衛的將士來上京授勳,他也是受封的三個開國侯之一,但雁山衛不能一下子來那麽多將領,他必須在雁山衛鎮守,就沒跟著來。

    這一次,他借口到兵部公乾,順道把靈兒送來,他也能到家裡看看,他在雁山衛這一次就待了一年多,也很想念自己的妻子兒女。

  衛晃把靈兒送到了房相的府邸就也回了家,他隻讓山娃給王錚捎信說,讓王錚明天晌午去他家一趟,他有要事和王錚商量。

  山娃回家全家大喜不必細說。

  王錚第二天納悶地讓周強收拾了兩車禮物,就去了衛晃家。

  周強就是周通的幼弟,現在暫時兼任王錚的親兵隊長,他比王錚還大了兩三歲,幫著他哥的光,在威武軍熬了十年,也才熬到了個從八品上的禦侮校尉。

  王錚之所以納悶,不知道衛晃這是什麽意思。是因為按道理來說,他幫了衛晃的大忙,衛晃才能官升數級,爵封開國侯。本來衛晃來到上京應該先去他家裡拜訪他才對,沒道理讓他反過來去衛晃家。

  但是王錚雖然納悶兒,卻也相信衛晃這個朋友,他既然如此說就必有他的道理。

  侍衛牽著馬,王錚背著手走在長安街上,看著上京城人來車往繁華熱鬧的景象,王錚滿意地點點頭,要是沒有戰爭,四海之內都是這樣的日子,百姓們該有多幸福啊!
  可是沒有辦法,那些異族的文盲除了憑著武力劫掠,別的就很少有生存之道。他王錚現在能做的,就是滅族滅國以戰止戰。把周邊的噠突蒙遼西夏都打怕了打服了,然後再施以教化,傳授其孔孟之道和四書五經洗腦,再教其耕田織布和只在自己的土地上牧馬放羊。只有人人有其田,才能達到社會的初步和諧。

  將將要到衛晃家的時候,王錚就看見衛晃那個只有四五歲的小兒子老遠看見他過來,扭身哧楞就跑進了家門。

  緊接著,王錚還沒到衛晃家的側門口,就見衛晃家的正門突然大開,他的兩個稍大的兒子每個人一把掃帚掃地出門,後面緊跟著的是紅毯鋪路直到大門外。

  然後是衛晃前頭帶路,他的數位兄弟緊跟,子侄輩的則是在大門外排成兩行,各自挺胸腆肚看著緩步而來的王錚虎視眈眈。

  王錚嚇了一跳,心說這是想怎滴?我啥時候得罪衛晃了?他這是想要拿下我興師問罪的節奏啊!
  “大將軍莫怕,衛晃這是在大禮迎接大將軍。”周強就是在上京城長大的,對這些門道比王錚懂得多。

  “大禮迎接也不能這樣啊!這不是嚇人嗎?”王錚還有些弄不明白衛晃的意思。

  “大將軍,衛晃這是把大將軍當作他最尊敬的師長接待,是我大鄭最重的禮節之一。”

  “師長?”王錚不懂,自己現在是大將軍是洛陽縣伯,不是師長啊!再說現在的大鄭軍製,只有軍司馬旅司馬一類的,也沒有師長這個軍銜啊!
  “就是師傅和長輩的簡稱。”周強無奈地說道,他都不知道王錚的那些軍功是怎麽混來的,居然連這個都不懂。

  王錚這才明白了。原來衛晃叫他過來是這個意思。

  他這是在向別人說明,他衛晃打算投在王錚的門下,以後就是王錚的弟子了,終生都會尊王錚為師,終生都不會背叛王錚。

  在現在的大鄭,尊師重道是一個人的立足之本,欺師滅祖的事情幾乎可以說是極少極少。衛晃此舉,還是在感念王錚對他的提攜。

  如果不是王錚,他衛晃到現在也還是個人人看不起的五品瘸腿將軍,根本不可能在一年的時間了,就成了大鄭人人敬仰的從三品雲麾將軍,護軍,虛封五百戶的開國侯。

  在雁山衛制定草原方略時,幾乎全是王錚一手包辦的,衛晃只不過是改幾個錯別字提個建議一類的的小事,和提督衙門的書吏做的也差不了多少。

  那次戰役衛晃最大的功勞,其實是協助信州的守城主將保住了信州不失。那件功勞大不了給他升半級,連爵位的影子都摸不到。

  可最後敘功時,王錚執意把衛晃的名字加在了第二名,說他衛晃為了制定草原方略熬心費力夙夜難眠,人都累病了兩次,為後來的草原連番大捷做了不少貢獻。

  王錚制定草原方略時屬於絕密,除非他願意,不會讓別的任何人參與,他說什麽就是什麽。結果他的瞎話連篇造就了衛晃,造就大鄭多了一個開國侯。

  王錚為衛晃虛報戰功不是為了讓衛晃感激,更不是為了讓衛晃多領幾車錢糧。他知道自己在雁山衛呆不長久,知道大鄭的朝堂挑不出來合適的人選做雁山衛的提督,通過刁耀和蕭寒的經歷,後來也證明了他的預料都是正確的。

  可他還不能說那些將士們,將士們本身就沒有大錯不說,但就是為了讓他們都有血性和狼性,為了讓他們具備極強的侵略性和進攻性,他就不能說的太多管的太嚴。

  他做這一切,是在為大鄭為皇上培養人才,他想為大鄭培養一個能打能戰的提督,不僅是衛晃,曹顯也是他主要的培養對象。下面還有韓庚,還有山娃和申四。他自己一個人的能力再大,也不可能今天去隴西衛殺西夏兵,明天再到松江衛打蒙遼人。

  他的時間有限精力有限,他只能多培養幾個人為大鄭戌守邊境。別人懂不懂他的心事,今天看來,衛晃是懂了,曹顯估計也懂了,只不過曹顯隻乾實事,不說廢話,他現在還沒表現出來而已。看來,自己著重培養衛晃還是很對的,最起碼,他的腦子還不算笨。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