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護國大將軍》116章 草原初建
  宣睿十四年的五月末,小雨已經下了一天一夜,卻還是沒有任何止歇的意思,屋簷下滴滴嗒嗒,楊平百無聊賴地和周強小聲閑談。

  王錚坐在西莫城鎮守衙門的帥案後,正在批閱一份公文。

  西莫城是一座兵城,面積不大,城也不高牆也不厚。

  最初是梁朝的太祖所建,主要也是作為中轉站,用來對付草原上的噠突人的,可後來終還是被噠突人使用的時間據多。

  王錚的肩傷本就只是被劃了個口子,這時已基本好利索,已經不耽誤他行動做事。

  如今,雁山知府和雁山衛府奉王錚的將令,已經打開了所有的大庫,錢糧物資正在源源不斷地送進草原,朝廷任命的州官縣官也已經來到,也都已在各自的轄下搭建帳篷臨時指揮

  。

  傷兵們都已被送到了庸州研醫調製,軍功冊衛晃已經做好,王錚審閱後也已送去了上京。他現在,就等著聖旨了。

  按王錚的話說,草原上正在以深圳速度大搞建設。

  六座城要從平地建起,原有的野望城和西莫城也要整修,六七十萬人要吃要喝要有住的地方。除了王錚的親兵,所有人都很忙。

  最忙的應該是那些剛剛上任的縣官和小吏,每個縣十萬人的吃喝拉撒睡,縣城的城池要建,衙門要建,凡是城裡所需的都要從平地蓋成房子。

  麻雀再小,那也是五髒俱全,各個小衙門的小官小吏都要安排人到位。

  這十萬牧民每五家為一伍,每十家為一拾,每五十戶為一個村,每五百戶為一個鎮。

  所有村鎮都需劃定他們居住和放馬牧羊的區域,水草豐美的面積小一點,水草稍次的面積就大一些,要公平,還要合理,以後免生事端。

  但現在很忙卻很高興的,其實要數商人和所有的運輸隊,雁山衛的大庫不可能啥都有,就是有一部分也得雇人雇車送進草原,可那六七十萬人需用的品種,卻實在是太多太繁雜,不得不倚重商人四處購買後送進草原。

  商人拿著收條從草原回來後,馬上就能到官府換成銀兩或者銅錢,然後再買了物資送去草原,如此周而複始,所有運輸隊和商人都沒有閑著的時刻。

  大家忙了點累了點,可看著手裡白花花的銀兩,或者黃橙橙的銅錢越來越多,每個人無不笑開了花。

  現在春播已過,也不到收秋時刻,莊戶們農閑時為了多掙幾文銅錢,就有人的出人,有人還有牲口的就能掙更多的銅錢,於是很多男人也都臨時加入了某一個運輸隊幫工。

  女人也有事乾,她們編竹筐做衣衫,哪怕是做幾雙襪子幾個水囊,拿到集市上也都能很快脫手,價格還都不低。現今,草原上百廢待興,幾乎什麽都缺,什麽都有人買。

  即便是什麽都不會乾的,跑到山裡砍幾根竹竿,扛到集市上也能換成幾文銅錢。

  自從去年開始,官府大力宣揚不得歧視商人。因此,現在的雁山衛,人們只要能養家糊口,只要不是違犯律法的事,做什麽活路都無所謂。

  這一兩年來,雁山衛的百姓再也沒受到過噠突人的騷擾,聽官府的話接受了官府賒欠的新式農具,再按照官府來人教給的耕作方法,精耕細作侍候大半年農田,居然打下了以往兩年才會有的糧食收成。

  不僅如此,糧食的收成雖然多了,可官府的稅收反而少了,人們的乾勁兒也就更大了。到處都在開荒種地,連犄角旮旯的溝渠邊荒坡地都能利用上。

  現在,百姓們都能吃上飽飯了,不再是面帶菜色,用吃不完的糧食換成銅錢換成布帛,穿的也體面了,看起來也更有精神。

  因為沒有噠突人的騷擾殺戮,更沒有土匪強盜的劫掠,雁山衛的全境治安狀況極好,幾乎家家夜不閉戶人人路不拾遺。

  人口數量也上去了,城市逐漸繁華,集鎮更加熱鬧,人們出門不再擔心害怕,商人做生意也可放心大膽。

  這兩年,特別是今年,雁山衛的普通百姓都感覺到了幸福的味道,很多人都說,現今的日子,給個縣太爺都不換。百姓們很容易滿足,他們的幸福就是這麽簡單。

  是的,很多人都不想做縣太爺,因為自從去年副總管來了後,縣太爺都已沒了好日子過。

  貪墨,不敢,怕被砍了腦袋。瀆職,不敢,怕被送去草原喂狼。不夠勤奮不行,民間的評語不好也不行,不關心百姓疾苦,不深入田間地頭了解百姓的情況不行。

  縣太爺們受到的約束太多了,真是起的比雞早乾的比驢多睡得比狗晚,可得到的還是那麽的俸祿。

  唯一值得縣太爺們欣慰的是,他們都受到了百姓們的熱烈擁護,比以前的威望都高了不少。對於這些十年寒窗的文人來說,能如此,也足矣!

  百姓們不了解,縣太爺們和他們的小農思想不一樣,精神上的滿足就是他們最大的滿足。

  百姓們都吃飽了穿暖了,安居樂業了,他們的理想也就實現了。所以他們不怕苦不拍累,就怕換一任上官,胡亂指手畫腳,阻止了雁山衛現今的欣欣向榮蓬勃發展。

    “楊平。”王錚批閱好公文,又順手拿起一遝紙箋,這是他這幾天寫的一些對草原的詳細規劃,便仰首叫道。

    “在,大將軍有何吩咐?”門口的楊平連忙中斷了和周強的閑聊,進了門躬身回答道。 “你派人把這份公文和這一遝紙箋,送給野望城的衛晃。紙箋上都是我寫的一些東西,對他建設和管理草原都有用,你讓他看看,做個參考。”

    “諾。”楊平答應一聲接過公文和紙箋,然後看著王錚欲言又止。

    “怎?還有事兒?”王錚看楊平扭扭捏捏的神態,不由詫異地問道。

    “大將軍,弟兄們都在議論,說這次大將軍有滅國之功,不知道能升幾級?”

    “升幾級?”王錚一聽就笑了。

    “你們所有人都能升幾級,唯有我,一級也升不了,我現在已經是正二品的輔國大將軍了,最多還能再升一級,這一級不管有多大的功勞,還是分兩次升的,噠突三族太小,對大鄭的危害也是最小。這一次啊!不可能升我的職,大不了也就是升我的爵位,甚至有可能,只會給我幾百畝地。呵呵!都別胡思亂想了,好好做事,等著升職就行。”

    “大將軍,大國小國都是國,你也是滅國之功,就給你幾百畝地,太虧了。”楊平為王錚叫屈道。

    “呵呵!不虧,反正我沒覺得虧。即便朝廷啥都不給我,現今我已經很滿足,聽說過一句話嗎?···算了,有些話不能說出口。快去吧!”

    “大將軍,屬下知道那句話是什麽,功高震主,不過請大將軍放心,屬下不會說出去。”

    楊平說完就跑了,王錚卻是愣了好一會兒。           是啊!功高震主這四個字說起來簡單,卻特別被當皇上的忌憚。

    歷朝歷代,因為功勞太大,被帝王找個理由處死的功臣多不勝數。

    漢朝的韓信死於呂太后之手,唐朝的李靖怕被處死閉門不敢見客,朱元璋的火燒慶功樓燒死功臣無數。

    算起來,還數宋朝趙匡胤的杯酒釋兵權比較仁慈,他隻罷了大臣們的兵權,卻都讓他們做了個富家翁,人人得以善終。

    這也是王錚穿越到了類似宋朝的大鄭,比較欣慰的原因。

    大鄭走的路幾乎和另一個世界的宋朝完全一樣,也是刑不上仕大夫,皇上也比較仁慈,國家也是相當的富庶,軍事也是同樣的羸弱,全境各邊鎮都是隻知堅守,極少能主動出擊。

    可是,他王錚來了,大鄭羸弱的軍事就會改變了。

    他要讓這個對大臣對百姓最仁慈的帝國,不再受任何異族的欺負,他要讓百姓更加的富足安康。他要掃平四海,真正的讓萬國來朝。他要避免南鄭的出現,他要使大鄭的帝國壽命多延續幾百年。                  因此,王錚對現在的職位和爵位都已很知足,他能讓皇上和朝堂諸公,支持他的軍事設想和行動就夠了,他不想讓皇上每日都擔心他會造反。          因此,朝廷這次即便還讓他督領雁山衛,王錚也會上表請辭,他甚至都沒打算接受皇上可能會賞賜給他的封地,他不想建一個國中之國讓皇上忌憚。

    所以,到現在他一次都沒去過自己的封地洛陽縣。他甚至都沒往封地派一個邑官,現在,他的封地還是洛陽縣衙在管理。他只是每年接受封地的收入。

    當然,收入也都是翠姑經手,他都不知道每年的收入是多少。

    王錚的擔心是有道理的,此時的朝堂上,正因為對王錚的封賞意見不一,已經分成了三派,接連吵吵了三天。                兵部尚書陳琦是必須重賞派的得力乾將,他撅著胡子捋著胳膊挽著袖子,和對方據理力爭。手下有兵部的兩位侍郎和右相呂進,以及戶部的新尚書鍾肅。

    兵部從來都不吝賞賜勞苦功高的將士們,更何況這一次還是滅國之功。

    另一派是絕不可重賞派,幫主是吏部尚書錢望,手下是陳柱國陳琦等為他呐喊助威。

    還有一派是中間派,這一派的朝臣最多,實力也最強,代表是三省六部其他的大員。

    他們認為,重賞王錚也應該,滅國之功就應該重賞。

    不重賞也行,王錚升的太快,他不到一年就升到了上柱國。

    今年,別的將士們都在前面浴血死戰,他卻悠哉遊哉地躺在布兜裡跟在後面,到草原上轉了一圈兒,不到三個月竟然就滅了一國,還讓不讓別的將領們活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