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唐:攤牌了朕真不是你爹》第一卷_第587章  認祖歸宗
  家宴結束。

  李易歡和李承乾盡皆離去。

  此時此刻。

  長孫皇后欲言又止。

  李二陛下笑問道:“觀音婢,這裡就你我二人,有什麽話想對朕說,還需要權衡再三嗎?”

  長孫皇后白了他一眼,道:“陛下,易兒認祖歸宗,此事該如何操辦?”

  李二一聽到這個,就開心的不得了。

  哈哈哈——

  兒子即將認祖歸宗。

  屆時,你就不好意思埋汰朕了吧?

  在這個兒子面前,朕也要樹立一下為人父者的威嚴了。

  長孫皇后與他夫妻多年,哪裡猜不透他的心思,捂臉道:“陛下,你可不要適得其反啊。”

  李二陛下聽完以後一愣。

  什麽適得其反?

  再一想……

  李二陛下這才明白過來。

  這個兒子的心性,他還是相當了解的。

  對於所謂的皇帝兒子的身份,並沒有什麽驕傲的。

  甚至,還很排斥這個身份。

  換作旁人,得知皇帝乃是自己親生父親,那還不趕緊抱著大腿不撒手。

  這個兒子,卻恰恰相反,就連認祖歸宗一事,也一拖再拖。

  用兒子長說話的來講,這叫什麽?
  奇葩!

  長孫皇后又道:“陛下,易兒是猜出來你想禦駕親征,這才同意認祖歸宗的……”

  李二陛下瞪眼道:“他都同意了,怎麽還能反悔!好不容易等到這個機會,朕絕不會錯過的。”

  長孫皇后無語地道:“臣妾也以為應該怕你這個孩子認祖歸宗,不能讓他在外面晃蕩了。時間久矣,對易兒恐怕不太利。”

  接著,她又好似漫不經心地道:“尤其是陛下要禦駕親征,不在長安,易兒的身份一定要在宗人府造冊。”

  最後這話,飽含深意。

  李二陛下也懂。

  正因為此,這一次禦駕親征之前,哪怕是兒子拒絕,也要想辦法強迫他認祖歸宗。

  只是,沒想到這個兒子突然這麽聽話。

  也罷!

  若是朕不在長安,兒子的身份未定,怕是某些魑魅魍魎動起來,就沒有一丁點的顧忌了。

  這……就是李氏皇族的悲哀。

  長孫皇后又提議道:“不如將鄭國公,莒國公他們請過來做個見證,這樣易兒也不會太不自在。若是文武百官皆在……易兒應該比較厭煩這種場合。”

  李二陛下頭疼不已。

  莫說兒子厭煩,他都厭煩這種隆重的場合,哪怕是他這個皇帝,也要像個木偶一樣被鴻臚寺擺弄。

  “好,就以觀音婢之言。”

  當即。

  鴻臚寺卿連夜被傳召入宮,差點沒嚇死個人。

  誰想。

  竟然是李二陛下讓鴻臚寺準備李易歡這個大皇子認祖歸宗一事。

  別的可以簡辦,並且以節約之名,博取文武百官和天下黎民的好感,再一次樹立他明君之相。

  但是,李易歡認祖歸宗,不僅僅是宗人府登記在冊,還要祭祀李氏皇族的列祖列宗,這樣的場面還是要一板一眼,馬虎不得。

  否則,豈不是讓人覺得李易歡的身份存疑?

  並且,魏征、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還有唐儉等人也被宣召入宮。

  這幾個都是李易歡的老熟人。

  尤其是魏征。

  程咬金還在倭奴戰場,就算了。

  甘露殿內。

  李二陛下說明了自己的想法,以及自己的擔憂。

  “朕想禦駕親征,在此之前,希望易兒能夠認祖歸宗。至於原因,朕就不多說了。”

  眾人一聽,心中反而松了口氣。

  禦駕親征之事,他們作為李二陛下的弘股之臣,早就看出來這個苗頭。

  並且,也不會阻攔
  但是,就怕屆時李易歡在長安,被某些人惦記上,怕是要出事啊。

  一旦正式讓李易歡認祖歸宗,朝廷向天下宣召他的皇子身份,除非那些人想掀翻李二陛下這個皇帝。

  否則,太過分的事他們不敢做。

  李二陛下繼續道:“朕這個兒子的秉性,你們也都了解,朕也不一樣他為難。”

  “祭祖之事,禮節不可缺。”

  “其他的……咱們就在一起吃個飯吧。”

  眾人:……

  沃德天!
  簡直目瞪口呆啊!

  這麽隨意的嗎?

  足見,為了照顧李易歡的心情,陛下做了多大的讓步。

  此事,若真的大操大辦,魏征都找不出什麽毛病。

  李二陛下的兒子認祖歸宗,大不了動用私庫,誰也不能反對。

  誰成想……

  這得多大的寵愛啊?

  不過……

  魏征卻意味深長地道:“陛下能夠節儉為民,此乃明君之行!”

  膩嘛!

  李二陛下一個哆嗦。

  好家夥!
  魏征你這是第一次如此誇讚於朕吧?

  還用上明君二字,這夠李二陛下開心一整天了。

  其他人卻聽出了什麽。

  果然。

  魏征繼續道:“但是,陛下對大皇子如此厚愛……”

  點到即止。

  雖說,幾個人巴不得如此。

  但是,鋒芒畢露,也容易惹禍上身啊。

  尤其是皇家。

  李二陛下沉聲道:“該有的,還是要有的,朕不希望有朝一日,某些人膽敢以吾兒的身份做文章。”

  如此。

  魏征也就不再多說。

  俗話說得好,不遭人嫉是庸才。

  大皇子如此優秀,怕不是早就被人惦記上。

  譬如……

  李承乾!
  不日。

  中書門下擬旨,通告天下。

  李二陛下的兒子,遺落於民間。

  天可憐見,讓他們父子兒子重聚。

  並且,房玄齡親自執筆,將前因後果,尤其是李易歡對於大唐所立下的功勞,如數家珍地陳列一邊。

  這時。

  且不說大唐其他百姓,僅僅是長安一隅的百姓,才驚呼陛下這個民間遺落的皇子對於萬民的恩德。

  活命之恩!

  紅薯和土豆就是活命之恩!
  自古以來,還有什麽比這個更大?

  這就是李二陛下為李易歡準備的護身符。

  說來可笑,身為大唐皇帝,他並不能確保自己的兒子完全不受到任何傷害。

  但是,新式糧食這個功勞,就足以讓李易歡在大唐橫著走了。

  誰敢對他不利,哪怕是沾染上一點嫌疑,都能被天下百姓用口水淹死。

  與此同時。

  魏征又親自來到了桃花源,宣讀了李二陛下認親的聖旨。

  李易歡全程配合,禮節周到。

  往日無事,在這件事上可不能夠與人以把柄。

  三日後。

  李氏皇族在李二陛下和李淵的帶領下,在皇宮焚香祈禱,祭祀列祖列宗。

  李易歡哪裡懂得該怎麽做,不該怎麽做,只能聽之任之,任由旁邊的鴻臚寺的人擺弄,正式認祖歸宗。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