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唐:攤牌了朕真不是你爹》第一卷_第24章  一句六解
  李易歡心存愧疚,怕你老爹吃了不少苦頭,以後老爹再乾這蠢事,必須攔著。

  李二和魏征都沒有提及縣令大人不僅貪功,還想殺人滅口。

  李易歡做了一桌子菜。

  作為一個能躺著絕不坐著的人,能夠做下這麽一桌子菜,也是難為他了。

  炒菜在大唐已經出現,不過並非後世那麽系統全面。

  再則,炒菜的關鍵在於植物油。

  大唐只有動物油,並沒有植物油問世。

  李易歡作為一個吃貨,早就把植物油倒騰出來了。

  一桌子菜,有一種奇異的香味兒。

  李二食指大動,方才的火頭壓下去了。

  魏征也直流口水。

  李易歡指了指其中一道菜:“嘗嘗這個。”

  同時,用筷子一戳。

  紅撲撲,亮晶晶,顫巍巍。

  這什麽菜?

  李二好奇,挑起一塊塞進嘴裡。

  入口酥軟即化,口感微甜,肥而不膩。

  魏征吃了一口,也閉上眼睛仔細品味。

  李易歡問道:“如何?”

  李二豎起一個大拇指:“好!”

  魏征也豎起一個大拇指:“美味至極!”

  李易歡撇撇嘴,嫌棄的道:“老爹,這就叫沒文化真可怕。你就會說一個好,再瞅瞅老魏,肚子裡的墨水還是比你多啊。”

  李二手裡的筷子一抖。

  不孝子!
  又埋汰朕!

  魏征暗中偷笑。

  陛下吃癟,難得一見啊。

  不過,也辛苦了陛下這個老父親啊!

  李二陛下渾然不知,魏征心中對於李易歡私生子的身份,更加的篤定了。

  李易歡卻開始暢談自己的酒樓大計。

  “這段時間籌備好了,酒樓就準備開張,我已經有了完美的計劃,其他的一切都不用你費心。”

  李二聽的不是滋味,堂堂大唐皇帝還要去做酒樓掌櫃。

  算了,一會兒吃飽喝足攤牌吧。

  李易歡還在繼續。

  “有好酒豈能無好菜?”

  “這個紅燒肉就是我準備的招牌菜之一。另外,現在酒樓裡的菜,都是用動物油脂炒的,我這可是植物油,不僅味美,而且健康。”

  “咱家酒樓的主打口搞就是——吃的健康。”

  魏征打斷他的話:“少爺,何為植物油?”

  李易歡轉身跑到廚房,將一碗植物油拎了出來。

  這油通透無比,又帶有淡淡的油香。

  李二和魏征這輩子頭一次見。

  李二陛下還好,知道李易歡手裡好東西多著呢,這不正想辦法慢慢的摸底,以後也好全部給弄出來。

  魏征驚奇的道:“這是油?竟然如水般剔透,怪不得炒出來的菜如此美味。”

  說完,魏征又皺眉道:“不過,少爺且聽我一句勸,子曰:君子遠庖廚,以後少爺還是勿要……”

  李易歡一抬手:“老魏,你打住!剛誇你有文化,這就暴露了你隱藏的無知。”

  “你以為君子遠庖廚,就是不進廚房嗎?”

  “不會吧!不會吧!不會吧!”

  魏征一愣。

  老夫怎麽就無知?
  感覺被“不會吧”三個字羞辱了,傷害性不大,但侮辱性極強。

  李二也是忍俊不禁。

  堂堂鄭魏國公被批無知,簡直……

  李易歡為了讓老爹以後多讀書,提高一下智商,搖頭晃腦的長談闊論。

  “此語出自孟子《梁惠王章句上》,是孟子勸誡齊宣王實行仁術。”

  “只不過可惜啊,聖人之言卻被曲解太多。比如這句話就是,讀書人也好,貧民走卒也罷,甚至一些大儒也以為此話乃是君子不進廚房。殊不知,大錯特錯!”

  魏征眼睛都直了。

  雖然你是陛下的私生子,但也不要這麽囂張。

  重新定義聖人之言?

  太囂張了。

  這要被天下讀書人知曉了,還不活撕你!
  “孟子的原話乃是: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

  “大意是說,君子見到它們活著,不忍心看著它們死去,聽到它們的哀叫,便不忍心吃它們的肉。所以,君子遠庖廚也。”

  魏征臉紅了。

  過分了!
  老夫聽得懂!
  李易歡還很欠揍的問:“懂否?”

  魏征吭哧的道:“懂了。”

  李易歡將目光轉移到李二身上。

  李二見魏征憋的渾身難受,正在看笑話,還沒來得及幸災樂禍,就輪到自己了。

  他還沒回答。

  李易歡失望的搖頭:“你不懂。”

  李二:……

  朕怎麽就不懂?
  李易歡顯擺的還不過癮,又道:“今天,上你們增長點知識。”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對否?”

  李二和魏征同仇敵愾的呵呵。

  耳熟能詳的話而已,顯擺個什麽勁兒?
  李易歡嘿嘿一笑,又道:“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李二和魏征面色微變。

  李易歡又緊接著來了一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李二和魏征臉色大變。

  這還不算,李易歡並未就此作罷。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此時,李二和魏征面色駭然。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君臣二人臉色驚悚。

  李易歡這一次的語氣的發生了變化:“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君臣二人略一思忖就明白了。

  此時,君臣二人麻木了。

  一句話,五種釋義。

  其一:“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大意是,可以讓老百姓按照我們指引的道路走,不需要讓他們知道為什麽。

  其二:“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大意是,老百姓認為可,就讓他這樣去做,老百姓認為不可,就讓他知道這回事。此為聽從於民。

  其三:“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大意是,老百姓,可以讓他這樣做,不可以讓他知道這個道理。此為不可聽命於民。

  其四:“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大意是,老百姓,若可任使,就讓他們聽命;若不可任使,就讓他們明理。

  其五:“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大意為,如果老百姓可以被支使,放任自由是不行的,必須加以引導。

  其六:“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大意為,老百姓可以放任不管嗎?不。還是要進行教育。

  一句六解,其一為老生常談釋義,其五為新解。

  吧嗒——

  魏征手裡的筷子掉了,下巴也掉了。

  陛下的私生子,何其恐怖也?

  心中若無海鬥的學問,如何能做出五種新解?
  李二更是神魂震動。

  他與魏征身份地位不同,想到的卻是禦下禦民的帝王心術。

  這孩子……

  李二竟然生出一種,這若是朕的親兒子,那該多好啊的想法。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