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唐:攤牌了朕真不是你爹》第一卷_第77章  朝中大佬們的爭議
  李二陛下對於讚助商合約書,看也不看,就說了一個字。

  “準——”

  房玄齡這才意識到失策了。

  陛下在萬年縣男面前,還是一個老父親。

  為了彌補,陛下他也會同意。

  好了,一錘定音。

  無法更改了。

  再談大唐日報第一期報紙的具體內容,李易歡也同樣給了詳細的注解和建議。

  妥妥的一後世的模板。

  政治板塊,由朝中大佬各抒己見。

  第一期先發動輿論攻勢,討伐朔方梁師都反賊。

  幾個大佬頷首,並無異議。

  經濟板塊,闡述大唐的經濟方針,以農為主,鼓勵商業。並且,輕徭薄賦。

  同樣無異議。

  文化民俗板塊,著重闡述了李唐皇室的穿衣風格,主題就一句話——李唐皇室是原汁原味的漢人。

  李二甚為滿意。

  此時。

  大唐之中,以五姓七望為首,總是抨擊李唐皇室的血統。

  雖然,李淵認了老子做祖宗,可是很多讀書人不買帳啊。

  讀書人不買帳,老百姓就不買帳。

  畢竟,讀書人還在左右整個大唐的輿論導向。

  要說血統,其實是長孫皇后有鮮卑血脈。

  李二純屬躺槍。

  但是,輿論成型以後,誰管你真相如何?
  作為大唐皇帝,李二陛下深知這一點。

  如今,李易歡竟然都想好了,在第一期報紙上闡述李二陛下血脈的正統。

  嗯!
  是朕的好兒子。

  幾個朝中大佬,不敢有異議。

  他們的榮辱和陛下掛鉤,一切自然要為陛下搖旗呐喊。

  不過,幾個大佬心裡卻吐槽不已。

  這個萬年縣男,當真是拍的一手好龍屁。

  魏征、房玄齡兩人卻不然。

  他們堅信李易歡就是陛下的兒子,兒子為老子正名,那是理所應當。

  難道,還拆老子台嗎?

  最後一個板塊,卻引起了諸位大佬的爭議。

  鄉野趣味。

  目前沒啥好的材料,暫時以小說代替。

  而小說,就是目前火遍長安,突然又斷更的隋唐演義。

  這……

  小說在諸子百家中,曾經風頭鼎盛。

  班固所著《漢書·藝文志》裡面就說:“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街談巷語,道聽途說者之所造也。”

  意即小說家所做的事以記錄民間街談巷語,並呈報上級等為主。

  然而,可惜小說家雖然自成一家,但被視為不入流者,故有“九流十家”之說。

  大唐日報源自朝廷的邸報,你在上面刊登小說,這簡直就是侮辱啊。

  李二卻沉吟道:“朕以為可。”

  可?
  又可!

  幾個大佬心中激憤,還沒來得及發言。

  作為唯一一個以武將身份摻合進來的程咬金,還沒忘記對乾兒子的承諾。

  他立即站出來,力挺陛下。

  “俺老程以為可以,不就是刊登一個小,隋唐演義裡面的故事多好聽,與大唐百姓一同分享,有何不可?”

  這……胡言亂語啊。

  魏征為人古板,卻也罕見的讚同。

  “陛下,臣以為這隋唐演義非刊登不可。”

  “諸位同僚試想,如今大唐百姓識文斷字者佔幾成?”

  低。

  低的可憐。

  但是,這和在大唐日報上刊登隋唐演義有何關系?
  只聽魏征又道:“尋常百姓,所求不過一日三餐,什麽朝廷大事,哪怕就是改朝換代,與他們又有何關系?”

  這話就大膽了啊。

  仔細一想。

  的確,實話啊。

  歷朝歷代,改朝換代與尋常百姓有何區別?

  照樣一日三餐。

  同樣土裡刨食。

  賦稅徭役,一樣不缺。

  唯一的區別可能就是遇上了聖明之君,少了許多苛捐雜稅。

  這道理,幾個大佬懂。

  敢挑明說的,只有魏征這個鐵頭娃。

  孤臣,沒幾個人想做,容易掉腦袋。

  就魏征剛才那話,換個皇帝估計就要腦袋搬家了。

  就這,李二陛下也聽的嘴角一抽。

  這話,原本是出自李易歡這個兒子口中,原話甚至更加的膽大包天。

  但是,要說服幾個朝中大佬同意隋唐演義的刊登,必須有一個十分信服的理由。

  否則,後續破事兒少不了。

  李二將兒子的那套說辭直接搬了出來。

  “以朕之見,刊登隋唐演義並不不可。”

  “此書乃演義之說,卻以大唐為正,其余為反賊。並且,其中講述的是我大唐開國功勳的經歷。雖有部分演義,並非不能接受。”

  “我大唐的諸位開國功勳為大唐拋頭顱灑熱血,以隋唐演義讓百姓了解他們的貢獻,並使百姓從中明白大唐立國之艱難,太平生活的來之不易。”

  “刊登隋唐演義,有何不可?”

  這一番話,讓諸位大佬心思活泛起來。

  甚至,不明就裡的人在在猜測,這隋唐演義該不會是陛下找人編撰的吧?
  若是如此,陛下是鐵了心也要刊登。

  作為一個合格的臣子,成熟的一朝大佬,就別和陛下唱對台戲了。

  於是,刊登隋唐演義也板上釘釘了。

  魏征又表示,隋唐演義的作者他知道是誰,一切交給他就好了。

  最後一條,就是在大唐日報的末尾一塊最不起眼的地方,有一塊區域,稱之為“廣而告之”。

  說白了,就是登廣告。

  花錢,就給你登。

  前提是,保證廣告的真實性,不許弄虛作假。

  否則,唐律伺候。

  這一下,連魏征都吼不住了。

  幾個大佬全部炸鍋。

  就連李二也猶豫不決。

  如此,豈不是令大唐日報充滿了銅臭味,其威嚴何在?
  丟臉,丟的還是朝廷的,丟的他李二的臉。

  就在所有人都要否決的時候,沒想到竟然會有一個意料之外的人在讚同。

  唐儉猛然出列,道:“陛下,臣以為讚助商這個的確可行。”

  別說了,就是怕戶部出錢。

  唐儉早料到別人會怎麽想,根本就不給他們開口的機會。

  “陛下,朝廷最多一年,就會出兵朔方。而且,連同突厥也要一並剿滅。”

  “此戰,錢糧乃是關鍵。沒有錢糧,朝廷還能做什麽?”

  這話就打臉,顯得一乾大佬無能。

  要不然,朝廷能這麽窮?

  唐儉說出了自己的設想:“陛下,若是大唐日報果真可行,後續的廣而告之,大唐日報社可以進行不同的區分,以此規定不同的廣告費用。”

  完了,果然是戶部尚書,就是一財迷。

  好端端的大唐日報,這是當做生意來做了。

  唐儉也不覺得丟人,繼續侃侃而談。

  “不知諸位可看聽出來,為什麽萬年縣男提議大唐日報社歸朝廷監督管轄,卻財政獨立於外?”

  幾個大佬若有所思。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