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唐:攤牌了朕真不是你爹》第一卷_第624章  秦王失寵?
  貞觀六年十月。

  秦王李易歡在秦王城成婚。

  城內居民普天同慶。

  吳王李恪、越王李泰,還有長樂和高陽公主也代表李氏皇族參加婚宴。

  房遺愛也向朝廷告假,從長安跑了過來。

  婚禮由長孫皇后主持。

  不過,婚禮的流程卻一改常規,甚至還有草原民族的風俗融入其中。

  對此,長孫皇后也沒說什麽。

  可見,秦王之志向。

  李二陛下這個老爹,卻只能在長安歎聲唉氣,當著長孫無忌的面,斥責這個兒子不孝。

  長孫無忌撇撇嘴。

  陛下你就是嘴上硬,但是你別笑啊!
  明明開心的不得了,就是不承認!
  你們皇室都這麽虛偽嗎?

  此時。

  東宮。

  李承乾又在和自己的智囊團分析李易歡結婚的種種,其中是否另有隱情。

  比如,秦王大婚並沒有在長安舉行,並且唯獨長孫皇后去了,李二陛下這個坐父皇,竟然沒有參加。

  莫非,大哥和父皇產生了什麽矛盾?
  李承乾忍不住就這麽天真的想。

  賀蘭楚石皺眉道:“太子殿下,臣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李承乾點頭道:“說!”

  賀蘭楚石才道:“秦王在草原鬧的動靜挺大的,而且還滅了吐谷渾。且,李靖辭官,也去了秦王城。杜如晦這個老家夥也跑過去了。”

  “你說,秦王是不是想自立啊?”

  似乎,只有如此才能夠解釋。

  不然,堂堂秦王,哪怕他是庶出,但也是李二陛下眼中認定的長子,怎麽不在長安大婚?

  對於勳貴子弟而言,這就是失寵的征兆。

  李承乾不敢置信的問道:“不會吧?”

  賀蘭楚石又道:“太子殿下,臣聽說秦王城的百姓,不管是我大唐認,還是突厥人,甚至還有吐谷渾的百姓,隻知秦王,而不知陛下啊。”

  咯噔——

  李承乾心中一跳,但卻是一喜。

  如今,父皇初秋鼎盛,且滅了突厥。

  當初,班師回朝面臨吐谷渾的挑釁,也只是將吐谷渾軍擊潰。

  誰想。

  大哥去了秦王城兩年,就滅了吐谷渾。

  這不是打朝廷的臉嗎?
  另外,許多部落在李易歡施政之下,竟然消除了隔閡,融洽的生活在一起,也成為了一個不可分割的利益共同體。

  長此以往,父皇滅突厥之功,與之相比較,似乎並沒有那麽耀眼了。

  再加之瓊州之地的變化,嶺南的雜交水稻的推廣。

  大唐百姓無人不知秦王之名。

  大哥的功勞累計至今,似乎太過於耀眼了。

  民以食為天,屢次衛大唐百姓帶來高產之物,李易歡在民間的威望甚重。

  對於皇家而言,所謂父子之情,在皇權的面前,根本就不值一提。

  李承乾想通了這些,深深的吸了一口氣。

  興奮啊!
  如此,大哥嗯隨便鬧騰。

  你不在長安,功勞越大,父皇心中越忌憚,那麽本宮的儲君之位也就更加穩固。

  不僅如此。

  曾經的五姓七望,如今折了一半了,剩下的幾家也是夾起尾巴做人。

  大哥的行事作風,想必他們也不喜吧?

  李承乾心中有了一個計劃,道:“你替本宮聯絡一下……”

  賀蘭楚石聽了以後大喜。

  他為太子殿下做的越多,以後的功勞也就越大。

  太子登基之時,就是他位極人臣之日!

  李承乾又道:“你嶽父那邊……”

  賀蘭楚石拍著胸脯道:“太子殿下放心,一切有我,絕對不會有問題。”

  ……

  陳國公。

  侯君集府邸。

  賀蘭楚石正和侯君集密談。

  賀蘭楚石巴巴的說了一大堆。

  侯君集隻道:“你好好的在太子身邊就是。”

  賀蘭楚石突然道:“太子殿下想見嶽父大人。”

  侯君集搖頭道:“不急,本國公見不見太子,並沒什麽關系,你不是在東宮當值碼?”

  賀蘭楚石覺得沒毛病。

  嶽父大人也是為了避險。

  畢竟,一個國公,和一個太子走的太近,並不是一件好事。

  譬如李靖他們和秦王李易歡走的太近,結果引起了陛下的猜忌。

  聽嶽父的,不會錯!

  待賀蘭楚石離去。

  侯君集才鄙夷的道:“一個扶不起的阿鬥,憑什麽讓本國公去見你?”

  就在這時。

  “老爺,少爺來信了。”

  管家拿過來一封書信。

  侯君集一聽,臉色黑如鍋底。

  孽障!

  你究竟是怎麽想的?

  老子我和那個私生子不合,你卻跑過去為他效命?
  你氣死老子吧!
  說到底,還是自己兒子,挺想念的。

  侯君集還是把信接過來,拆開一看。

  信中,是侯亮的近況。

  如今,侯亮再秦王城中,火器軍中擔任火器營的營長。

  營長?

  這什麽職務!
  侯君集就沒有聽說過歷朝歷代,軍中有過這種職務。

  最後,侯亮勸諫他這個老子,為人切忌低調,經過他分析,高昌王麹文泰斷絕了西域和大唐的商業往來。

  恐怕,朝廷即將會征討高昌。

  為今之計,最合適的行軍總管就是侯君集。

  相較於歷史上,在李易歡這隻小蝴蝶的煽動下,高昌王麹文泰提前和大唐鬧掰了。

  但是,侯君集並不知道啊。

  這個兒子,胡謅什麽?
  ……

  次日。

  朝會。

  砰——

  李二陛下大怒。

  隨著大唐日益強大,並且極為強勢,高昌國感受到了來自於大唐的衝擊,竟然斷絕了西域和大唐商業的往來。

  此舉,令李二陛下以及整個朝堂都無比的憤怒。

  如今,大唐經過短短幾年的發展,糧草充足,國庫充盈,怎麽能夠人壽一個小小高昌的挑釁?

  侯君集聽到群臣在對高昌口誅筆伐,心中震驚無比。

  亮兒,你……竟然說中了!

  我兒何時這麽……咳咳咳,不是老爹不相信你,實在是匪夷所思。

  接下來。

  朝廷一致通過征討高昌的決議。

  且,李二陛下認命侯君集為交河道行軍大總管,率領大軍前往討伐。

  侯君集精神抖擻的領命。

  有火器之利,本國公一定滅了高昌,而且要力壓李靖一頭!
  此時此刻。

  高昌。

  高昌王麹文泰再朝會上,聽到了群臣的擔憂,笑道:“大唐距離我高昌七千余裡,中間又有沙漠兩千裡,冬冷夏熱,沒有水草,大軍難以前行。若唐軍強行軍至高昌二十天內糧草必然吃完,屆時就是我高昌擊敗唐軍之日,諸位不必擔憂!”

  然而,當侯君集率領大軍行至磧口,麹文泰中間生了一場大病,竟然已經病死。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