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三國之諜行天下》第一卷_第484章  歃血為盟
  聽到袁氏兄弟,曹操和張邈的精神都為之一振。

  曹操趕忙吩咐道:“快請,安排人去通知各路諸侯,參與會盟的各路人馬都已到齊,請大家一起來議事,共襄大舉!”

  兵士得令出去。

  不一刻,袁氏兄弟先後進入,與曹操等人會面。

  其他諸侯也紛紛來到,眾人一番寒暄後,紛紛落座。

  曹操站出來對眾人說道:“各位,今日我們各路諸侯會盟於此,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共舉義軍,討伐董卓,匡扶漢室。既然是聯軍,就必須要有首領,不如我們大家就推舉一人出來吧。”

  曹操的話音剛落,立刻就有人回應道:“這還用選嗎?袁本初乃袁氏長子,名門之後,威名早已傳遍天下,自然是由他擔任盟主,最為合適不過!”

  這個提議立即得到了眾人的響應,紛紛對袁紹擔任盟主,表示讚同。

  袁術看到袁紹被推舉,心中十分的不服且不快,但知道眾意難違,只能忍了下來,但他看著袁紹的眼神中,帶著明顯的嫉妒和不平。

  袁紹被眾人推舉,心中得意,表面上卻做出一副謙遜的態度:“袁紹現在不過是一郡之守,這裡尚有眾位州刺史在,哪裡輪得到我擔任盟主之職。”

  曹操見眾人都沒有反對意見,對袁紹勸說道:“本初,若不是因為董卓之故,你又豈止是郡守?我們隻為討伐董卓,不看官職高低。由你出任盟主,是眾望所歸,請你勿要推辭!”

  其余眾人也紛紛附和,勸說著袁紹。

  袁紹這才說道:“各位,非是袁紹不肯出任盟主之位,只是我們雖然號稱討董聯軍,但我們興義軍,總要有個名目和理由,才能讓天下人擁護和服氣呀!”

  聽袁紹提到這個問題,曹操等人都啞然了。

  雖然他們號稱是義軍,但畢竟只是擅自行動,如果董卓借漢獻帝之名發出聖旨,那他們就成了造反的叛軍。

  不明就裡的人反而會把他們視為叛逆,那他們反而處在了不利的地位。

  可現在他們又能到哪裡去找到舉兵的名目和理由呢?

  就在眾人為這個問題發愁之際,東郡太守橋瑁站了出來,微笑著對眾人說道:“諸位不必擔心,我這裡有一封書信,乃是洛陽朝內的三公聯名所寫的告天下書。”

  “信中所寫,惡徒董卓惑亂朝綱,施行暴政,已經天怒人怨,特命袁氏兄弟率領天下諸侯,共舉義兵,討伐董賊!”

  “有此書信在此,我等舉義軍就是響應三公之召,鏟除國賊,匡扶漢室的義舉!”

  眾人看著橋瑁手中的書信,都是精神大振,有此三公書信,他們也就師出有名。

  橋瑁畢竟是已故太尉橋玄的侄子,又和洛陽來往密切,由他拿出的這封書信,自然真實性不容置疑。

  “本初,你聽到了,連三公都聯名所書,命你為首舉義軍討賊,你可萬不可再推辭了!”曹操對袁紹說道。

  眾人也紛紛附和,一起勸著袁紹。

  袁紹知道時機已經成熟,也不再謙讓,衝著眾人拱手道:“既然如此,袁紹責無旁貸,願為盟主,率諸公一起討伐董賊,匡扶漢室!”

  盟主之位定了,眾人立即布置人準備壇場,共同盟誓。

  等待布置壇場的時間,袁紹對曹操說道:“孟德,如今你被董卓通緝,剝奪了官職,未來行事諸多不便。”

  “我且先行表奏你為行奮武將軍,隻為行事方便。待我們攻下洛陽,剿滅董賊,再重新為你安排官職。”

  曹操理解地點頭:“多謝本初厚意,一切都由你安排就是。”

  片刻後,壇場安排妥當,眾人一起來到壇場前,準備會盟。

  那壇場高三層,遍列五方旗幟,在壇上擺下了白旄黃鉞和兵符將印

  袁紹在眾人的目光中走上壇場,先焚香跪拜祭天,然後將準備好的誓文大聲念誦:“漢室不幸,皇綱失統。賊臣董卓,惑亂朝綱,弑殺天子,殘害眾生。”

  “袁紹與各路諸侯為保漢室安穩,決心匡扶社稷,在此舉義軍結盟,共討董賊!”

  “今日會盟者有:渤海郡太守袁紹,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冀州刺史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河內郡太守王匡,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喬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廣陵太守張超,徐州刺史陶謙,北平太守公孫瓚,上黨太守張楊,長沙太守孫堅,北海太守孔融,行奮武將軍曹操,共計十七路人馬。”

  “入此盟者,必定同心協力,盡漢臣的本分,縱然身死也不變心!”

  “如有違此言,天人共罰,斷子絕孫。皇天后土,祖宗明靈,請共同見證!”

  袁紹念誦完畢,首先歃血,其余眾人也都是慷慨激昂,一起歃血為盟。

  待到歃血完畢,所有人回到了中軍大帳,然後分列兩旁而坐。

  曹操再次起身說道:“今日盟主已經選定,以後大家要聽從盟主調遣,共赴國難,勿得以官職高低,實力強弱而計較。”

  眾人一起點頭答應,等待袁紹發號施令。

  袁紹起身對眾人說道:“袁紹不才,既蒙諸位推為盟主,有功必賞,有罪必罰。國有常刑,軍有紀律,還望各位謹遵號令,勿得違犯!”

  眾人齊聲回應:“一切聽從盟主調遣!”

  袁紹隨即開始布置:“我軍共計十七路人馬,現分兵三路,直取洛陽。”

  “北路由我親自統領,另有冀州刺史韓馥,與河內太守王匡、北平太守公孫瓚、北海太守孔融;”

  “中路也即是目前的酸棗這裡,由孟德統領,連同兗州刺史劉岱、陳留太守張邈、廣陵太守張超、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國相鮑信;”

  “南路則是南陽方向,由吾弟袁公路統領,連同徐州刺史陶謙,豫州刺史孔伷、上黨太守張楊、長沙太守孫堅。”

  “各路人馬分兵進擊,務必攻入洛陽,拿下董賊!”

  眾人齊聲應諾,就要起身按照袁紹的吩咐分兵行動。

  就在此時,一名兵士從外匆匆跑進,向著袁紹匯報道:“啟稟盟主,外面又有人前來會盟!”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