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三國之諜行天下》第一卷_第603章  三年蟄伏!
  韓濤征伐益州用了一年左右的時間,再加上穩定益州局勢,也需要一定的時日。

  再加上路途遙遠,當他帶領大軍回到襄陽的時候,已經是194年的夏天。

  由於韓濤常年不在長安,劉協在王允、蔡邕等大賢的幫助下,開始嘗試管理朝政,此時他改元興平。

  隨著西北局勢的穩定,另有不斷的西域各國朝賀,金城、酒泉等郡管理不便,於是在王允等人的提議下,將涼州進行分割,另置了雍州來管理河西四郡,由滿寵選拔精乾之人擔任雍州刺史。

  此時的韓濤已經將西北、西南全部平定,司州、涼州、雍州、益州、並州、荊州、交州,天下十四州已有半數屬於韓濤的掌控,對劉協效忠。

  韓濤深入西川的這段時間,中原群雄也沒有閑著,他們也開始瘋狂地爭搶地盤,擴充勢力,使得天下的形勢又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曹操的父親曹嵩被徐州的陶謙部下擊殺,已經在兗州有了足夠兵力的他,立即出動大兵向徐州進擊,征討陶謙。

  陶謙無奈下,向北海的孔融和平原的劉備發出求援,雙方在徐州展開激戰。

  劉備鼓動袁紹偷襲了曹操的大本營兗州,曹操不得不回轉兗州,和袁紹派出了大將麴義展開廝殺,最終曹操擊敗麴義,奪回了兗州的地盤。

  經此一戰,曹操沒能奪取徐州,還險些丟掉自己的根據地兗州,不敢再輕易出兵,於是在兗州休養生息。

  袁紹本想集結兵馬,再戰曹操,但考慮到北方幽州還有公孫瓚虎視眈眈,也只能先集中兵力去對付他,放棄了對兗州的爭奪。

  徐州之圍雖解,但陶謙還是驚嚇過度,老病複發。臨死前,他將徐州交給了劉備。

  袁術和孫策也在這段時間在揚州各自擴充著勢力,孫策隨著自己的兵力擴充,徹底地佔據了廬江,此時的他也不再依附於袁術,開始獨立。

  兩人簽下盟約,互不侵犯,各佔據了揚州的部分郡縣。

  韓濤和賈詡、荀彧等人商議後,決定先不急於向中原和北部的袁紹、曹操、劉備等人發動攻擊,任由他們各自發展,爭奪地盤,其實也是讓他們相互製約,互相消耗。

  韓濤把重心放在了揚州,畢竟這裡地大物博,資源豐富,一旦奪取,則東南也全部平定,可以與司州、並州對北方形成合圍。

  就在韓濤思索著要如何向揚州發動攻擊時,朝廷內卻來了一位意外的使者,他是孫策派來的。

  使者呈遞了孫策的書信,向劉協表達了忠心,供奉了禮品,並承諾了以後按時納貢繳稅,聽從韓濤的調遣。

  孫策的主動示好,讓韓濤很是意外,但他也很清楚,孫策絕對不是真心歸順,不過是和他當初依附於袁術一樣,是為了避免自己派大軍去征討,可以爭取到更多的發展時間。

  韓濤雖然明白孫策的意圖,但他也很清楚,要征討揚州,水軍是必不可少。

  蔡瑁死後,荊州水軍群龍無首,需要讓甘寧、文聘去操練更多的水軍,並且需要建造新的戰船,這都需要大量的時間。

  而且在益州的征戰,必定還是有兵力和物資的消耗,也需要時間去休養生息。

  所以韓濤欣然地接受了孫策的示好,並請劉協封他為廬江太守,賜予爵位安撫,同時下令休整三年的時間,操練水軍,修建戰船,同時在司州、並州也操練兵馬,等待出擊的最好時機。

  韓濤深知水軍的強大,對於未來征討揚州乃至徐州的重要,所以除了甘寧和文聘之外,也把張遼和周倉安排一起加入水軍,讓他們也勤習水軍的作戰方式。

  除了水軍將領和兵士的培養,船只和艦隊的構建也極為重要。

  韓濤根據自己的記憶,選擇了中國歷史上冷兵器時期最為著名的兩種戰船來進行建造。

  首先打造的就是福船,這是中國古代帆船中的一種。其高大如樓,底尖上闊,船隻巨大,雖然是帆船,但是穩定性和安全性極佳,即使在海上遇到大的風浪,也不會輕易傾覆,非常適合遠程航海。

  韓濤嘗試著將強弩車和彈簧投石器裝配在福船上,形成新的可以快速遠程運動,並且具備遠程攻擊和承載兵士多等多重優點的新型戰船。

  韓濤艦隊打造的另一種船就是“鳥船”。這種船船體小,但速度快,比起艨艟還要輕便,非常適合遊擊戰和搶灘登陸。

  韓濤相信,擁有了這兩種新式戰船的水軍,再加上長時間的操練,他可以打造出一支強大的水軍。

  韓濤這樣做的目的,並不僅僅是為了征討揚州的孫策和袁術,還有著長遠的意義,他要將海外的夷州(台灣)也一並收回,證明台灣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三年的時間說快也快,說慢也慢,不知不覺間就過去了。

  在段日子裡,韓濤大力地發展生產,整頓所屬七州的吏治,使得民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公元196年,劉協再次改元為建安,韓濤在長安組織了大漢朝廷的第一次科舉,來自各地的舉子、考生雲集於此。

  科舉分為了文試和武試兩項,選拔出了不少的人才。

  武將方面,韓濤得到了魏延、吳懿、侯成等人,文人方面得到了劉曄、馬良、張松。

  幾名武將中,魏延的出現,讓韓濤很是欣喜,畢竟在三國的中後期,這也是一位智勇兼備的猛將了。

  幾名文人中,劉曄、馬良和張松各有不同的能力,也都被韓濤委以重任。

  本以為科舉也就到此結束,可沒想到,文試臨近結束的時候,韓濤卻看到了兩個讓他激動的名字:龐統和徐福。

  龐統不用多說,那可是被稱作鳳雛的頂級謀士;徐福也就是後來劉備的謀士徐庶,只不過徐庶是他的化名,徐福才是他的本名。

  這兩人可以說是東漢末年,三國時期的謀士天花板級別的人物,有了他們的加入,韓濤無比的興奮,認為自己平定天下,指日可待,也在等待著合適的時機,向袁氏兄弟和曹操等人發動最後的攻擊。

  公元197年,韓濤等待已久的時機終於來了,耐不住性子的袁術,竟然在壽春選擇了稱帝……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