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三國之諜行天下》第一卷_第570章  傳國玉璽的意義
  數日後,韓濤帶著兵馬回到了洛陽。

  此時的洛陽在荀氏叔侄帶領兵馬的翻修重建下,已經稍有規模,但要想完全恢復昔日的輝煌,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做到。

  韓濤等人到了洛陽,決定稍作休整,派人給董卓回信,韓濤帶部分兵馬回長安去協商“禪讓大業”,大軍就暫時留在洛陽。

  一來可以配合荀氏叔侄重建洛陽,同時也避免大軍舟車奔波的消耗,為日後繼續剿滅叛軍提供方便。

  快馬送去的書信,很快就得到了回應,董卓同意了韓濤的請求。

  畢竟韓濤真的帶大軍到長安,對董卓也是一種威脅,韓濤主動提出少帶兵馬,董卓自然是求之不得。

  韓濤回到洛陽不久,原本被派出去征討王匡和袁遺的呂布和牛輔,也先後回到了洛陽。

  一切不出韓濤的所料,盟軍解散之後,根本就不會再有任何的相互支援和救助。

  在王匡和袁遺遭到猛攻的時候,根本就沒有對他們施以援手,他們很快就被牛輔和呂布攻破城池,遭到了斬殺。

  至此,十八路諸侯中,已經有孫堅、王匡、袁遺、張超、張楊、鮑信、橋瑁七人先後喪命。

  其他的諸侯也都忙著各自搶奪地盤爭鬥,不會再對洛陽和韓濤構成任何威脅。

  韓濤心裡明白,此時不去將他們鏟除,必定後患無窮,只能盼著回到長安,可以盡快消除後患,再次出兵對他們進行征討。

  董卓給呂布和牛輔的命令,是要他們帶領全部兵馬返回長安。

  韓濤明白董卓是怕有反對勢力對其不利,也只能遵從他的安排,讓二人帶領五萬兵馬先行返回長安。

  韓濤隻選擇了黃忠、張遼、徐晃、典韋、高順、文謖,帶領著陷陣營、黑甲軍和騎兵部隊及一萬步兵,共計兩萬精銳返回長安。

  大部分兵馬尤其是攻城器械,不適合遠程奔波的都留在了洛陽,交由周倉、高覽帶領,配合荀彧叔侄重建洛陽。

  韓濤在洛陽安頓好了一切,也是一路疾行,返回長安……

  ……

  長安城外的眉塢中,看到呂布和牛輔帶著五萬兵馬先行返回,董卓的心裡才算踏實了下來。

  經歷了何顒的行刺事件後,董卓越發覺得自己年事已高,再也等不起,此時的他早已沒了征討天下之心,隻想著在有生之年,更多地享受帝王的待遇。

  所以他才加快了篡漢的步伐,不惜一切地將兵馬收回,並讓韓濤撤軍,盡快回長安商討禪讓一事。

  “嶽父,長安發生的一切,我們都已知曉,小婿自會全力配合嶽父完成禪讓大業,使嶽父早登皇位!”牛輔趕忙上前對董卓表著忠心。

  董卓若是得到禪讓稱帝,牛輔也就可以成為駙馬,那榮耀和地位也就提高很多,他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心願享受人生,自然是極力的支持。

  ”如此最好,有你在身邊給我出謀劃策,我就踏實了。”

  董卓回應完牛輔,看向了呂布,故意做出一副淒苦的樣子:“奉先我兒,為父還以為這次要見不到你了。”

  “義父說哪裡話,從今日起,呂布定會寸步不離,守衛在義父身邊,絕不會再給那些宵小之輩傷害義父的機會。”呂布趕忙也向董卓表達著忠心,對他進行了安慰。

  “奉先我兒,有你這番話,為父就踏實了。你放心,為父登基之後,第一件事就是將你立為太子,待我百年之後,這江山基業,都會傳給你。”董卓拉著呂布的手,連聲地進行著安撫拉攏。

  呂布受寵若驚,跪倒在董卓的面前:“義父對呂布厚恩,勝似親生父母,呂布必定誓死效忠,報答義父!”

  董卓上前將呂布攙扶起來:“好了,我兒快起來吧。”

  董卓攙扶起呂布,示意他和牛輔都坐下,這才開口說道:“牛輔啊,這朝中大臣經過我一番殺人立威都已經屈服,對禪讓一事,已經不敢有任何的違拗阻攔,只是現在有一件事,卻是阻撓著禪讓大業無法進行。”

  “哦,是什麽事,嶽父不妨直說,待我們替嶽父分憂。”

  牛輔疑惑地向董卓詢問著,他實在想不到,現在還能有什麽事阻擾董卓逼迫劉協禪讓。

  “我們從洛陽遷往長安的時候,清點皇宮內的物品,發現傳國玉璽失蹤不見了。”

  “我已派人四處查找,卻依然沒有結果。老夫分析,極有可能是在孫堅、劉備那夥叛軍殺入洛陽的時候,被他們給掠走了!”

  “現在我又不敢大肆聲張的去查找,這禪讓大典若是沒有傳國玉璽,豈不是成了笑話?這才是最讓老夫為難的地方!”董卓向牛輔和呂布說出了傳國玉璽丟失的苦惱。

  呂布對於這種政治上的事情知之甚少,並不明白這傳國玉璽的意義,只能是沉默不語,看向牛輔。

  牛輔卻深知,若是沒有傳國玉璽,董卓的禪讓就會如同當年的王莽篡漢,變得名不正言不順。

  盡管他心裡明白,所謂的禪讓本就是董卓的逼迫,但還是希望可以蒙蔽天下的黎民,讓董卓的皇位做久一些,自己也可以多享幾年的福。

  牛輔沉思著要如何解決眼前這個大難題,董卓卻繼續表達著自己的顧慮:“除了傳國玉璽,老夫還比較擔心韓濤。”

  “虎牢關一戰,他又一次揚名天下,其部下兵力的強大已經遠超我們的想象,若是他借著傳國玉璽一事,對老夫繼任大統提出反對,那可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所以我們斷然不能讓他知道傳國玉璽遺失的情況。”董卓隨後說出了對韓濤的擔心。

  “嶽父,恰恰相反,我倒覺得,我們不但要讓韓濤知道玉璽丟失,而且這恰恰是個絕好的機會,可以試探他對您接受禪讓是何態度。”牛輔卻在這時提出了反對的意見。

  董卓一臉疑惑地看著牛輔,顯然是不明白他話裡的意思。

  “嶽父,洛陽失守,完全是韓濤安排不當的原因。只不過他現在是讓荀氏替他承擔了這個後果而已。義父可以故意將玉璽遺失一事對他說出,看他如何回應。如果他敢借此阻撓義父的大業,我們馬上可以將遺失玉璽的罪名壓在他的頭上,對他形成製裁。”

  “這樣一來,不但可以成功化解禪讓大典上沒有傳國玉璽的尷尬,還可以借此鏟除韓濤,清除心腹大患!”牛輔向董卓解釋著自己的用意。

  董卓聽了牛輔的話瞬間恍然,立刻向牛輔下達了命令:“不錯,這倒的確是個一箭雙雕的好主意,就這麽辦!你馬上去長安等待,一旦韓濤到了,馬上請他到眉塢來與我商談此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