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三國之諜行天下》第一卷_第335章  槍法準我有什麽辦法?
  昌明歸降之後,韓濤立即將叛亂平定的的消息向朝廷修書做了匯報,等待著朝廷的批示。

  數日的時間很快又過去了。

  這一日,韓濤正和韓衝、馬原二人一起在自己的居所中喝茶聊天,卻接到斥候來報,董卓帶著董白來到了允吾城外。

  “這個董卓,我們在美陽和金城與羌人苦戰的時候,不見他的兵馬出現。如今叛亂平定了,他倒來了。”馬原顯然對董卓十分不滿,抱怨著說道。

  韓濤只是淡淡的一笑,對馬原說道:“董卓來了,說明洛陽的天使也差不多快到了。”

  馬原不理解地看著韓濤,顯然不明白他話裡的意思。

  韓衝笑著解釋著:“馬兄,董卓在朝中廣布眼線。他早不來晚不來,偏在這個時候出現,想必就是朝廷對我們的封賞到了,他也來聽封的。”

  “沒錯,說不定天使已經去過隴西,是和他一起來的呢。”韓濤繼續地說著。

  “這個老狐狸,打仗不出力,摘果倒積極。”馬原嘟囔著。

  對於董卓的這種表現,韓濤一點也不意外,董卓能在東漢末年的亂世崛起,除了他在涼州根深蒂固的兵力,就是他對於朝政的敏銳嗅覺。

  這些正是目前的韓濤最為欠缺,也是他需要盡快補強的。

  有了涼州做為自己的根基第一步,進入洛陽這個漢室的權力中心,才是韓濤可以進一步擴大名望,並且可以大展宏圖的關鍵。

  “我去迎接董卓,我交代你們找的人,你們要盡快安排人手,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找到。”韓濤對韓衝、馬原交代著任務。

  西涼一戰,歷時數月,讓韓濤深刻的感覺到,自己手下人才的匱乏。

  謀臣方面,有荀氏叔侄、賈詡、閻忠,勉強還算夠用。

  但武將方面就明顯不足,韓遂的能力更適合統領一方,但不適合領兵作戰。

  馬騰、周倉、高順、文謖、管亥、管承都是衝鋒陷陣的將軍,但卻都夠不上帥才。

  真正能夠獨當一面的只有黃忠,這對於圖謀大業的韓濤來說,顯然是遠遠不夠的。

  他想到了要去招攬更多的猛將和帥才。

  他按照記憶中一些名將的出身地,列舉了一份名單,交給了韓衝和馬原,讓他們安排暗影使者去盡量招攬。

  韓衝和馬原起身向韓濤拱手後告辭,韓濤則趕忙更換了衣服,去迎接董卓祖孫倆。

  ……

  “大哥哥!”一見到韓濤,董白就情不自禁地撲了上來,一頭扎到了韓濤的懷裡。

  數日未見,她的個子似乎長高了一些,已經快到韓濤胸口的高度了。

  韓濤有些尷尬地張開雙手,不敢去觸碰董白。

  董卓趕忙喝止:“小白,一個女孩家,不可如此無禮。”

  董白卻嬌慣地繼續摟著韓濤不撒手,衝董卓做著鬼臉:“不嘛,我就是想我大哥哥嘛。”

  董卓無奈地看著韓濤笑著:“這個孩子,真是越大越不懂事,讓子真你見笑了。”

  董卓現在官居刺史,已經成為了韓濤的上司,自然也就換了稱謂。

  “使君千萬別這麽說,小白也是真性情流露而已。使君堂內請。”韓濤向著董卓施禮,向堂內相讓。

  “大哥哥,我們來了,你準備給我做什麽好吃的呀?拉巴子姐姐和玉兒姐姐呢,我去找她們打野味吧。”

  來到正廳坐下後,董白也不老實,興奮地向韓濤追問著。

  “這次你兩個姐姐恐怕是不能陪你去打野味了,只有大哥哥我能做些好吃的陪你了。”韓濤向董白說道。

  “為什麽啊?”董白一臉遺憾地追問著。

  “因為你兩個姐姐都懷了小寶寶,要安心休養。”韓濤向董白解釋著。

  “啊?姐姐們要生小寶寶,那大哥哥你就要當爹了?”董白看著韓濤叫著,她的語氣中帶著幾分驚訝,也隱約帶出了幾分失望。

  “你不是比我沒有大幾歲嘛,幹嘛那麽著急當爹啊?那孩子你怎麽能說有就有了?”董白噘著小嘴問著。

  韓濤有些尷尬地看著董白不知該怎麽回答,槍法準正中靶心,這個事也不是我能決定的。

  “小白,男人大丈夫,建功立業,傳宗接代,都是正常,你不要胡鬧了。”董卓開口製止著董白繼續追問下去。

  “好吧,那這次就算了,等到下次小寶寶生出來了,我要帶著他們一起玩。”董白無奈地答應著。

  幾人正說話,卻有一名下人匆匆進來匯報:“啟稟郡守,洛陽派來宣讀聖旨的天使已到允吾城外,讓您出城迎接。”

  韓濤和董卓聽到,不敢怠慢,將董白交給隨同前來的侍女帶到側廳玩耍,他們二人則出城前去迎接天使。

  天使被接到之後,當即向董卓、韓濤宣讀了聖旨。

  和韓濤猜測的一樣,聖旨上果然是先對董卓進行了封賞,因平叛“有功”,加封破虜將軍、台鄉侯。

  韓濤則被封為討逆將軍,祿亭侯。

  對於一個雜號將軍和亭侯的封賞,韓濤並未太看重,他最欣慰的是朝廷接受了他對羌人安撫的方式,允許他在金城郡內自行處理羌人的問題。

  韓濤盛情招待了宣旨的黃門後,他滿意地返回洛陽去複命。

  黃門走後,董卓假惺惺地對韓濤進行了一番恭喜後,也告辭回轉隴西。

  韓濤明白,董卓此行,主要目的一是為了聽封賞,另一個目的就是拉近兩人的關系,防止韓濤在金城郡做大,不再把他這個刺史放在眼裡。

  所以他也做得是滴水不漏,對董卓顯得十分尊重,和董白也十分親近,使兩人滿意而歸。

  有了朝廷的回復,韓濤立即將昌明請來,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對昌明部下,還有韓遂部下投誠的羌人,韓濤的態度是,願意留下繼續當兵的收入編制,分發軍糧和軍餉。

  想要回歸退伍的,也不勉強,發放遣散的費用,任由他們去務農、遊牧或者做工。

  韓濤在金城郡內選了一個屬地內草原資源豐厚的縣撥給昌明帶領羌人自治,進行遊牧和開墾農地。

  昌明對韓濤的安排感恩戴德,帶領羌人離去。

  分配之後,韓濤原有的兵馬和剩下的羌人合在一起,約有五萬人馬。

  韓濤深知,這五萬人馬就是以後割據涼州,甚至問鼎中原的基礎……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