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三國之諜行天下》第一卷_第48章  王佐之才
  高台下的曹操聽完了許劭的點評,微微點頭,臉上露出微笑,似乎是對這個評語非常滿意。

  “謝先生點評,這十字評語,正是操平生所願。”曹操恭敬地向著台上的許劭施禮道謝。

  聽到台下的曹操的回應,許劭的臉色微變,但隨即平靜,微微點頭,擺手示意曹操可以退下。

  韓濤聽到這裡才恍然大悟,原來歷史上流傳的許劭對曹操的評價,是這樣得來。

  許劭分析的有幾分道理,曹操以韓信為榜樣,讚頌他為千古第一將,內心中其實也是對其的遭遇有所不平。

  早期的曹操一直以匡扶漢室為己任,但隨著他的地位越來越高,對漢室也就越來越輕視。

  從某種角度來看,曹操和韓信的人生軌跡略有相同,也是憑借一己之力橫掃寰宇。

  只是曹操在有生之年沒有篡位稱帝,留住了“漢臣”的名聲。

  這和今日許劭最後點評提醒是否有關,或許就只有他自己心裡清楚了……

  許靖此時拿起了另一份答卷,開始了念誦:“潁川荀氏,荀彧荀文若答卷。”

  聽到荀彧的名字,韓濤瞬間瞪大了眼睛,關注著那個走出隊列,來到高台前聽候點評的那個年約二十的年輕人。

  在評論詩詞字畫的時候,他一直留意著來參加月旦評的其他人的名字,想看看是否還有其他東漢末年的名仕來參與。

  但可惜直到點評完畢,除了曹操和袁術,再沒有聽到一個熟悉的名字。

  韓濤甚至還在暗自慶幸,這次沒有什麽太強的對手,自己獲得好評的幾率增加了很多。

  可沒想到,在現場作答的這個環節,卻出現了一個極強的對手。

  熟悉三國歷史的韓濤,對荀彧那是如雷貫耳,那是被稱作王佐之才的一代名仕。

  毫不誇張地說,曹操能夠成為一方雄主,荀彧絕對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雖然荀彧的出現,讓韓濤有些意外,但他卻絲毫沒有慌亂,能夠戰勝強手獲得好評,會使他名聲的含金量更高。

  潁川荀氏也是漢末的名門,能夠通過這次月旦評和荀家人結識,對未來發展也是大有好處。

  韓濤鎮定下來,認真地聆聽許靖對荀彧的點評。

  潁川荀氏的名聲在外,聽到荀家人的名號,台下的眾多名仕也都提起了精神,等待著許靖對荀彧的點評。

  許靖開始念誦荀彧的文章:“古今第一名相張良張子房。”

  “雖系文弱之士,不曾揮戈迎戰,卻以軍謀聞世。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裡之外。”

  “一生反秦扶漢,功不可滅;籌劃大事,事畢竟成。”

  “功高至極,卻激流勇退謂之知機,明哲保身,方留千古英名!”

  韓濤聽了荀彧的文章,內心也是連連讚歎。

  不愧是王佐之才,寥寥幾句,就將建立漢朝的名相張良的一生功績講述清楚,且將內心對於張良的敬仰全部在字裡行間展現了出來。

  許靖念完荀彧的文章,看著台下恭敬侍立的荀彧也是緩緩點頭,以示嘉許。

  “張良幼時勇決,博浪沙狙擊始皇未中。遇黃石公,得《太公兵法》,深明韜略,足智多謀。隨後功成身退,千古流芳。”

  “文若稱張良為古今第一名相,可見足下胸懷天下之心,亦可見文若興漢之決心。文若之見識才學,吾有八字相贈。”

  荀彧上前一步:“願聽先生之教誨!”

  “君乃聖賢之徒,王佐之才!”許靖大聲說出了自己對荀彧的評價。

  聽到許靖對荀彧的點評,台下又是一片唏噓讚歎之聲。

  許靖的評價足以讓荀彧名揚天下,成為日後各方追搶的名仕。

  荀彧向著許靖躬身施禮:“謝先生點評!”

  荀彧回到了隊列中站好,他神態平靜,絲毫沒有看出一點激動和興奮之態。

  許劭此時拿起了面前的試卷,開始念出答題者的名字:“山陽韓氏,韓衝韓子善答卷。”

  韓濤的心裡微微一驚,他沒想到韓衝的答卷會排在荀彧之後。

  許靖對荀彧的評價,已經將眾人的期待值抬高,此時出場,對韓衝其實是略有不利。

  韓衝卻是表現得十分淡定,緩步走出,來到高台前站定,等待著許靖的點評。

  畢竟之前韓衝有過一篇一等作品的詩作,他的出場也引來了在場圍觀者的關注,都想看看韓衝所寫的又是哪一位名人。

  許劭開始念誦:“古今第一名相薑子牙!”

  聽到韓衝答卷的名稱,台下又是一陣騷動。

  韓濤的心裡也是微微一驚,自答題開始,他和韓衝一直沒有機會交流,他沒想到韓衝竟然也是選擇“相”這個稱謂來切題。

  而恰恰荀彧又剛剛憑借一篇寫“相”的文章獲得好評。

  韓衝此時緊接著出場,又是一篇以“相”為題的答卷,儼然有了一種和荀彧正面交鋒的味道。

  荀彧聽到韓衝的答卷名稱,也是微微側頭看向韓衝,對他也十分關注。

  許劭開始念誦韓衝的答卷:“七十古稀老翁,溪邊垂釣拜相。”

  “牧野一戰定乾坤,斬敵萬千;東海之濱破蜚廉,獵獸無數。”

  “梟帝辛之首祭天,取百臣之心祭祖。”

  “興周八百年偉業,無人企及!”

  韓衝的文章也是寥寥數語,將薑子牙一生的豐功偉績都記敘了下來,圍觀者聽完都是連連點頭稱讚。

  韓衝的臉上露出了一絲淡淡的笑容,似乎很滿意這個結果。

  畢竟他所選擇的是薑子牙,論成就那是遠在張良之上的古人,看來自己這次是可以力壓荀彧了……

  韓濤聽完了韓衝的文章,抬頭看向台上的許氏兄弟,發現二人的臉色竟然開始變得微有些難看起來。

  兩人的表情變化讓韓濤產生了疑惑,難道是韓衝的文章出現了什麽不妥之處?
  韓濤仔細回味韓衝所寫的文章,想到中間的兩段,猛然醒悟,意識到許氏兄弟不滿之處在哪裡了……

  果然,隨後許劭的點評就說出了他對韓衝的不認可。

  “孟子曰: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吾於《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無敵於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牧野一戰,號稱仁義之戰,為何卻血流成河?行文記載死難者便有數十萬之眾。”

  “為滅商氏,連戰至東海之濱,連綿千裡,屠盡百獸。梟帝辛首示眾,以百臣生祭,這等殺伐屠戮,當是太公望一生之汙點。”

  “子善稱太公望為古今第一名相,卻不觀其分封齊地之後的治國安邦之策,安民輔政之舉:因其俗,簡其禮,通商工之業,便魚鹽之利。”

  “卻將眼光著於其殺戮之事,且倍加推崇,可見汝常懷爭勝之心,貪一時之功。”

  “望君日後平和心態,謹記民乃國之本,心中常留善念,方可成大器!”

  許劭的一番話直接道出了對韓衝的不足之處:爭強好勝,好大喜功。

  這番評價無異於給了韓衝一個極大的差評。

  韓衝也沒想到許劭會對自己如此評價,一下愣在了當場。

  韓濤聽完了許劭的評價,卻是暗自點頭,讚歎他觀人之準,從幾行文字中就看出了韓衝的問題。

  韓衝失落地低下頭,向著台上的許氏兄弟施禮:“韓衝謝先生教誨,必謹記先生指點,自善其身。”

  許劭這時的表情才稍稍緩和一些,擺手示意韓衝可以退下。

  韓衝低著頭走回到韓濤的身邊,他的臉上寫滿了沮喪和懊惱。

  韓衝看著韓濤一臉歉意地低聲道歉:“堂兄,韓衝無能,給家族丟人了。”

  韓濤低聲安慰著他:“衝弟,不要妄自菲薄,謹記許先生的教誨,從此修身轉性,一年後我們再來請先生點評,定可扭轉。”

  韓衝聽了韓濤的鼓勵,使勁點頭回應:“是,韓衝定會謹記先生教誨和堂兄指點,洗心革面。”

  兩人正說著話,就聽到高台之上傳來了許靖的聲音:“最後一篇,山陽韓氏,韓濤韓子真答卷。”

  韓濤聽到自己的名字,不再和韓衝說話,趕忙走出自己的隊列,來到高台前。

  韓衝、曹操都關注地看著他。

  站在圍觀人群中的馬原、拉巴子、玉兒也都關注地看著他。

  其他圍觀人群也都關注著這個剛才寫出傳世之作的少年。

  韓濤努力保持著鎮定,他很清楚,有了韓衝的一番差評,他的壓力更大,唯有贏得好評,才不負此行。

  韓濤默默站定,等著台上的許靖的點評。

  許靖拿起韓濤的文章看了一遍,卻是臉色微變,沉吟片刻,將手中的答卷遞給了許劭,並在許劭的耳邊竊竊私語。

  許劭隨後也拿起韓濤的答卷認真看著,也是神色鄭重,許久沒有開始念誦和點評。

  兩人的反應又引起了台下圍觀者的熱議,都覺得韓濤的答卷是不是也有不妥之處,讓他們產生了不滿之處。

  韓衝等人也都是擔心地看著韓濤,唯恐他的答卷也出現問題。

  韓濤卻鎮定地站在原地,臉上波瀾不驚,嘴角保持著淡淡的微笑,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等待著許劭和許靖的點評……

  許劭沉默了好一會兒,才緩緩開口:”古今第一諜西施!”

  聽到許劭的話,人群中爆發出了一陣極大的驚呼,隨後就是更大聲的討論。

  顯然沒有人想到,韓濤居然會選擇寫女人,而且還是西施。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