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農門商女俏軍師》第159章惡人自有惡人磨
  余秋雨的遲疑維持了很久,因為研究水稻生產是攸關民生大計的大事,而且趙至琛還那麽看重她的能讓水稻大幅度增產的辦法。

  她的身上寄托了趙至琛的希望。

  她不想讓趙至琛失望。

  糧食增產這種事余秋雨在現代研究了很多次,讓糧食增產的步驟做法,余秋雨倒著背都能背出來,而且她還成功地把糧食增產的方法應用到了實踐中去,還獲得了成功。

  只要處理好一些該處理好的細節,她完全可以保證就算是在古代她也能讓糧食增產,她還是有這個自信心的。

  但是,如果有別有用心的人在搗亂。

  那余秋雨可就不確定自己有這個本事了。

  余秋雨一直堅信有人想要對她的稻田做手腳。

  她更深信小心駛得萬年船這種說法。

  而且,從這幾天開始,稻田苗要正式的進入生產和生長的階段。

  這段時間余秋雨最喜歡的是上山。

  山上寧靜,風景秀美,她不需要面對許多煩惱。

  余風的事情不明不白的就和余秋雨扯上了關系,余秋雨明明很無辜,可是卻因為沒有按照李錦的意願讓余亦凡出來幫助余風,就被詬病,對於這種躺著也中槍的現象,余秋雨深感無奈。

    惡人自有惡人磨,老天誠不欺她。

    某日清晨,余秋雨突然聽說,余風不知道怎麽得罪了吳主簿,吳主簿一氣之下把余風給趕回了娘家。

  女子被趕回娘家,雖然說未必是被休妻,但是那也是奇恥大辱了。

  而且,吳家高門大戶,余風和吳主簿的婚禮是萬眾矚目的婚禮,余風在吳家的一舉一動都挺引人注目的,嶺南的百姓又比較擅長八卦,所以這個消息很快就傳遍了嶺南,像一陣風似的傳到了余秋雨的耳中。

  余秋雨想不知道都難。

  相比較余風,余秋雨更比較受人關注。

  余風和余秋雨之間的矛盾,整個嶺南都有所耳聞。

  李錦對余家兄妹三人不好,這個整個嶺南也是有所耳聞。

  一得知余風被吳家驅逐,這些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嶺南百姓就急忙想方設法的把消息告訴余秋雨,他們想看余秋雨的笑話。

  起初余秋雨還挺反感這些嶺南百姓的,甚至還分析了一下自己是不是哪裡得罪了這些村民,不然他們怎麽總是落井下石挑撥離間的?
  後來發生的事情多了,余秋雨也逐漸的明白了點什麽。

  其實不是嶺南百姓和她之間有矛盾,也未必是李錦做了什麽得罪了他們,而是這幫人見不得別人比自己好比自己強,看不慣別人出風頭。

  這一年,余家無疑是出盡了風頭。

  嶺南的知府是余家的人,而負責朝廷民生大計的也是余家的人,余家甚至還和時家傍上了關系。

  而那些村民的心理又比較病態,自己不行還不想讓別人強於自己,所以這幫人經常的挑撥離間搬弄是非,就是不想讓余秋雨太得意,不想讓余家太得意。

  在心裡邊把這些人的想法什麽的想明白之後,余秋雨再面對這種情況的時候,就變得得心應手了起來。

  他們的目的知道了,她自然知道該報以什麽樣的態度來對待他們次次不懷好意的算計。

  雖然說她如果對余風的事情報以漠不關心的態度的話,肯定會有人詬病,說她薄情寡義如何如何的,但是從目前來看,是省的李錦多心的最好辦法。

  如果她過問這件事,還容易惹得一身騷,多心的居民們說不定還會覺得自己其實是懷著一種幸災樂禍的態度去看待余風的下場。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再者余秋雨自己本身也有事情要忙呢。

  水稻的育苗過程就要結束了,接下來就是水稻要開始生長,開始結籽,雖然說她在稻田中大量的養殖稻田蟹和稻田魚,可以在絕大程度上去杜絕一些蟲害什麽的,但是人有旦夕禍福,月有陰晴圓缺,天更是有不測風雲。

  誰知道在水稻生長的過程中還會發生什麽麻煩呢?

  有的時候災難的發生往往就是在一瞬間。

  這次的水稻種植,余秋雨是抱了很大希望的。

  她希望自己隻許成功不能失敗。

  這樣一來,一能對得起趙至琛對自己寄予的厚望。

  二能穩固自己在農業在民生第一把交椅的地位。

  她穿越來到這個陌生的時代已經有一小段時日了。

  這段時日已經足以讓她入木三分的體會到一個道理。

  如果在古代不想被人欺凌艱難度日,她就必須手握權利。

  她就必須有足夠的不可輕易被撼動的地位。

  而她所擅長的農業生產就足以達成她的願望,給她想要的地位。

  余秋雨小算盤打的很穩當,她的主要目標是農業的生產,至於其他的那些旁枝末節的事情她沒有必要過度在意過度的放在心上。

  那些別有用心的村民把余風被趕回娘家的消息透露給了余秋雨,余秋雨卻無動於衷,甚至連去余風家看一眼都沒有打算。

  於是,不過一下午,余秋雨再次的被傳成冷漠無情。

  他們傳言的內容正如余秋雨所料。

  因為是在意料之中,余秋雨並沒有太多的驚訝,依然我行我素,繼續上山看水稻,回去以後買菜買肉買蜂蜜,有時還會買點茶葉什麽的回去泡給余亦凡喝。

  傳言亂耳,余秋雨表現得很平靜,一副沒有放在心上的樣子,可是了解余秋雨的人卻擔心得不得了,亦是憤怒的不得了。

  當天下午,大伯母在得知了這些傳聞之後,二話不說,氣急敗壞的衝到了知府衙門,恰好將要出去辦理公事的余亦凡給堵了個正著。

  大伯母很少來找自己。

  余亦凡詫異的看著怒容滿面的大伯母。

  “大伯母,你怎麽了,是有什麽事嗎?”

  大伯母盯著余亦凡,因為趕路的緣故,大伯母氣喘籲籲的,呼吸有些粗重。

  待到氣息平靜下來之後,大伯母這才開口訓斥余亦凡。

  “你這個哥哥,是怎麽當的,怎麽著,你升了官,卻連你自己的家人都保護不了了嗎?”

    大伯母怒氣衝衝的,直接上來就是一通訓斥,訓斥的余亦凡一臉蒙圈。

  他作為知府,公務纏身,並不知道民間的事情。

  而且余秋雨料理家務事料理的得心應手,若非有要緊事壓根就麻煩不到他,所以久而久之,他也沒有那麽重視家務事,反正有余秋雨就好。

  可是他沒想到,大伯母居然會這麽氣急敗壞的過來找他?

  余亦凡錯愕了片刻,好久才找回自己的聲音,禮貌的詢問大伯母。

  “是我的錯,伯母不要生氣,有什麽事情咱們慢慢說好嗎?”

  眼瞧著余亦凡要帶著大伯母進入知府衙門的內堂,跟在余亦凡身邊的下屬不樂意了。

  “大人,咱們還有要事,你怎麽能拋下公務去搭理一個無知刁民呢?”

  下屬不知道余亦凡和眼前這個女人的關系,畢竟余家的二老雙雙遇難的消息大家都是清楚的,余亦凡沒有父母,親戚也對余亦凡愛答不理的,能不落井下石,在余亦凡困難之際踩上兩腳的已經是大慈大悲了。

  所以,他不知道余亦凡還有什麽親戚。

  不知者膽大,說話也有些出言不遜。

  聽到無知刁民四個字,余亦凡的臉色當時就變了。

  “秦大人,請你出言客氣些。”

  下屬有些不解。

  余亦凡默默在心中咽了口氣,發脾氣懲罰人這種事,還是余秋雨做比較合適,他本來斟酌著想要說要懲罰這個下屬,可是話到了嘴巴,懲罰的語言卻怎麽也說不出口。

  “大伯母,我們先進去吧,公事我一會兒自會處理。”

  說著,余亦凡扶起了大伯母,帶著大伯母朝著衙門的內堂走去。

  衙門的內堂一般是知府和官員討論案件政務的地方。

  相對來說比較隱秘,一般情況下只有知府才能自由出入,沒有知府的命令,任何人都不得進入內堂。

  原本下屬還納悶為什麽余亦凡會同意讓一個婦人進入內堂和他說事情,當聽到余亦凡對那婦人的稱呼時,下屬愣住了。

  伯母?

  這個人是余亦凡的伯母?

  看余亦凡對待伯母的態度,余家出事的時候,這個伯母應該沒有薄待余家一家三門孤兒弱女。

  帶著滿肚子的驚訝,下屬抬眼瞧著余亦凡攙扶著大伯母一步步的走進了內堂。

  當然,大伯母氣勢洶洶的過來找余秋雨的這一幕,衙門經過的人都有所目睹。

  有人覺得事情有些嚴重,而余秋雨居住的地方又離著余亦凡辦公的衙門比較近,所以有人急匆匆的跑過去把事情知會給了余秋雨。

  余秋雨原本是打算著上山除草來著,還沒有出行,聽到這個消息,亦是驚訝的摘下蓑衣鬥笠,急忙趕到了知府衙門。

  大伯母訓斥余亦凡訓斥的那麽凶,難道是因為流言的事情?
  是了。

  這些流言她自己有所耳聞,因為覺得可笑,所以沒有放在心上。

  但是她自己沒有放在心上,不代表了關心自己疼愛自己的人不會放在心上。

  她現在雖然沒有父母,可是大伯母是真的很疼愛自己。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