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我在三國教書那些年》第一百四十五章  人間清醒
  戰爭就是如此,每一步,一點一點推演下去,總能關聯出很多問題。

  支援之法沒了隱患之後,李孟羲開始實際操作守城的最後一步。

  文安縣城的城牆很窄,前後僅能站四個人而已,人再多就站不下了。

  李孟羲隻讓城牆上站了三排人,留出了人員走動的空間。

  城上,李孟羲揮舞著一面漢軍旗,被李孟羲早就交待過了的一隊大約二十人的鄉勇,快速順著樓梯向城頭衝到了城牆上要往李孟羲身邊擠。

  單項通行,成功了,沒有人擋路,鄉勇們成功到達。

  然後,實戰中城頭在廝殺,會有人登城,也會有人下城,比如傷兵被抬下城,比如運送箭支的民夫,運完箭支也要下城。

  實戰即是如此,那練兵要貼合著實戰來,也該如此。

  於是,李孟羲同時派了兩隊人,同時一隊一隊下一隊上。

  “快點!”李孟羲在城上催促。

  城上之人噔噔往下跑,城下之人噔噔噔噔的往上跑,然後兩夥人狹路相逢了,你擠我擋的,就一步窄的的空間,兩隊人相互擠著推著好大一會兒,人才完全首尾錯開。

  這不行,太浪費時間了。

  李孟羲背在身後的手不由自主的握緊,他眉頭緊皺。

  城牆上時刻保持有限的通行能力是很有必要的,通行能力決定著支援是否及時。

  文安縣城城小倒罷了,若是大城,前邊能站五六排廝殺之士的同時,後邊還能留出一條不窄的路。

  可是不通暢不通暢的關鍵,不在路的寬窄,在於調度。

  要下城的人和要上城的人迎頭撞上,一方要往前走,另一方也要往前走,那該讓誰先走?
  有一個雖然小,很嚴重的問題。

  義軍上下所有人,沒有靠左或右走的意識。

  但凡養成這個意識,斷然不會迎頭堵住路。

  有句話,物質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漢朝人走路沒有規定該按左走還是按右走,是漢朝人傻嗎?並不。

  是生產力不發達,人流不密集,農民去幹活,路上才幾個人,還不是哪路好照哪邊走?執意按左走或按右走,那不是傻逼嗎?

  事實上,是汽車大規模流行之後,交通規則才開始逐步確立。

  交通規則很重要,放在守城時,有了靠右走的意識,不用再特意的訓練,迎頭的兩隊撞上,各自都朝著右邊走,自然就錯開了,暢通無阻。

  而放在行軍之時,前軍後撤,中軍頂上,中軍本就是靠右走的,前軍撤回來,直接就能撤。

  若不然,還得軍令層層下達,要中軍往右靠,這樣耽誤很多時間。

  兵貴神速,每個環節都快上一點,優勢累積起來,將巨大的優勢。

  這是練兵兩天以來,李孟羲發現的第二個涉及根本的嚴重問題。

  上一個是,不知士兵鏖戰時體力可支撐多久,守城時就無法安排適當的輪換時間。

  李孟羲於是把兩隊人認真的交待過,要他們都靠右手走。

  “你們知道哪是右手嗎?”李孟羲遲疑的問到。

  士兵們紛紛舉起了手。

  李孟羲認真看過,沒人舉錯手。

  哪個傻子說古人左右不分的,我們可是文明國家好吧。

  左右不分的估計也就非洲黑鬼才左右不分的。

  “那好,一會兒都靠右手邊,明白不?”李孟羲囑咐到。

  “都朝右走,不就撞一起了嗎?”聰明的小什長說出了自己的疑問。

  李孟羲笑了,並不解釋,“撞不著,試試就知道了。”

  鄉勇們遵照著李孟羲的命令,各自靠右邊走,然後又迎頭撞上了,路太窄了。

  雖然上下城的人還是相互擠著過去了,但速度較之第一次,快了幾倍不止。

  統籌而已,路還是那麽窄沒變,士兵還是訓練度不高的士兵,隻規定了一下要靠右走,通行便暢通了很多。

  李孟羲滿意的點了點頭。

  還有一丁點的小問題,雖然說,全軍規定靠右走,可以提高方方面面的通行效率。

  可是就守城來說,比如說文安縣城這種小城,路窄的不行,縱然全靠右走,往上往下的兩隊撞到一起了,還是會堵。

  這就需要制定出規章制度,規定兩隊相遇,先讓哪一隊走,哪一隊讓路。

  李孟羲認為應該是下讓上。

  下城的人如果遇到上城的人,應該讓開,讓上城的人先走。

  分析一下上下的不同,就會明白為什麽。

  準備下城的人,不外乎是送完箭的民夫,在城頭視察完的前線將領,亦或是被抬著的傷兵,或者是倒完金汁把空桶拎下去的人。

  而上城的人,大致是準備往城頭送箭,往城頭運金汁,要往某處增援的增援隊。

  輕重緩急,一下比較出來了。

  上城的人大多時候都是急事,而下城的大多時候可以緩緩。

  所以,下應該讓上。

  守城不在人多,在於森嚴不亂,金汁熱油什麽的推著在走呢,稍微一亂,一個不小心碰到了,熱油呼啦一聲燙到一片人,得不償失了。

  守城戰法推演至此,李孟羲已經沒沒有更多的問題了,他狠狠的伸了個懶腰。

  大白天的,他便感到很困,腰酸背痛的,不由捶了捶肩膀。

  仗打完了,李孟羲過的比打仗的時候還累。

  戰法趨於成熟了。

  剩下的就是準備車輪,旗子,以及把新的軍律軍法深入士卒之心。

  這一天,很快又過去了。

  傍晚,城樓之上,遠望天邊雲霞似火。

  主將劉備和李孟羲,兩人總結一天所得。

  “孟羲,練兵兩日,守城戰法已無缺了吧?”劉備用拳頭背到背後,輕輕的捶著肩膀,他一副鐵打的身板,也感覺累了。

  “嗯,守城戰法已經純熟。”李孟羲點了點頭。

  然後,靜靜的看著雲霞發呆,悠閑無比的消磨掉離夜晚的最後這點時光。

  練兵而已,不像普通士兵那樣上上下下的來回跑,體力上的勞累倒不算什麽,可精神上的疲倦,讓人心身疲憊。

  兩天而已,未經一戰,李孟羲從零開始,學會了守城術,沒人教他,自己摸索的。

  會守城了,李孟羲心裡成就感滿滿。

  “不對!”李孟羲好好的,突然瞪大了眼睛。

  劉備聽聞其聲,忙問怎麽了。

  “某突然想起,若是守城,城中必多有百姓,敵軍圍城百日不退,軍中糧或不缺,然百姓若糧盡,豈不人心惶惶?
  即人心不穩,再有不法之徒趁機作亂,城外廝殺震天,城中稍一亂,便眾亂,瞬成不可收拾之局面。

  更間或有敵軍細作趁機煽風點火散布流言,局勢更為迷亂。

  到時,縱城頭無恙,城中若亂,城池必不保。”

  “且,若城中無水源,城外水源為敵軍所斷,我軍危矣。”

  “廝殺一起,死屍相累,若處理不善,極易起瘟疫。

  瘟疫起,縱重兵屯城,頃刻死盡。”

  “敵軍若撅土以暗道攻城又該如何?”

  “且守城不可呆守。

  或可趁敵軍立陣未城,我軍可出城殺之措手不及。

  然,輕軍出城,該用何兵?騎?步?
  又該用何戰法?

  若襲敵未果,又該如何撤退?”

  “我軍若守城,亦可派兵出城突襲,焚毀敵軍攻城器械,拖延敵軍攻城節奏,以使我從容修整。”

  “若我軍兵力充沛,可使兵扎營城下,某聽聞,此為掎角之勢。此戰法是否可用?

  然扎兵城下,又該用何種陣勢?用槍兵?盾兵?弩?攻?亦或是拒馬?

  何種為最優。”

  “此皆為守城關鍵之法,而我等皆不知也。”

  “玄德公問我,守城之法是否無缺?”李孟羲回頭看了一眼空蕩蕩的城池,他搖了搖頭,“非也!非會守城之法,某只會了守城牆之法。”李孟羲回望著殘破的城池,幽幽說到。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