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遊騎四出,搜尋村落,找到村落後帶錢財前去采買,此舉可行,而且對軍中諸多急缺物資多有補益,但,采買一事,非是簡單可為。
首先,遊騎離隊遠驅數裡采買,不同往常,時間若拖延太久,遊騎容易和大軍走散。
其次,這次采購也遇到問題了,因為事先沒做好準備,沒帶夠簍子,以至於買不了多少東西就得走了。
那為什不把東西帶回營之後,再拿上足夠的簍子,再回去買一些呢,這就回到了上一個問題了。遊騎離隊遠驅數裡,不能拖延太久。
平日無事也就罷了,萬一突遇戰事,遊騎孤立無援太危險。
其三,人力配備問題。
單個遊騎前去背著錢前去買東西肯定不行,勢單力薄,沒有威懾力,要是遇到像是水滸中祝家莊那樣的武力凶悍的地方,單個的遊騎容易送人頭。
而人多了也不行,因為軍中騎兵太少,張飛帶走了大部分騎兵前驅打探,關羽又帶走戰騎十八騎。
余下的騎兵,還要負責必要的前後聯絡,這便是遊騎。
諸多工作分配完之後,空閑的可以離隊數裡去搜尋村落的遊騎,實在不多,估計,也就七八起而已。
人少了,容易送人頭。
一人不行,兩人也不行,最好七八騎一起,安全可靠。
可就這麽能自由活動的七八騎,這僅有的騎兵隻編成一了貿易隊,效率就會變得有點低了。
綜合安全和效率兩個方面考慮,一個貿易騎隊,就分四個騎兵吧。
至此,遇到了第四個問題。
我軍騎兵要是都拿著槍,舉著弓弩,尋常鄉人見了肯定害怕,不願與我貿易。
此時便要多帶旗幟,張我聲勢的同時,又不帶有多少惡意。
旗幟的話,軍中少旗幟。
看來,得再做一些旗幟的,做一些槍旗,即,旗面掛在槍頭的旗幟,很輕量化的旗幟,適合騎兵來用。
李孟羲還想到了第五點,四個遊騎與鄉人交涉的次序問題。
李孟羲想到的是,四個騎兵一起向人家村子過去,四騎同出,已經算是一股不弱的軍事力量了,四個騎兵一起行動,可能會使鄉人畏懼。
而且,若有頭鐵的刁民一旦伏擊我等,四個騎兵在一塊,一旦余伏,全部報銷,都沒人能來得及跑回去報信的。
所以,李孟羲對遊騎交涉的次序,認為是這樣最好。
四個遊騎,兩兩一組。
兩個遊騎前去交涉,兩個遊騎在村子裡的人能看到的位置,駐馬停在原地。
這麽做,有幾個好處。
首先,相比四騎同進,兩個騎兵往村落,兩個騎兵等在遠處,後者更能顯出友好。
其次,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裡了。
兩騎前去交涉,鄉人若有歹意,起了謀財害命之心,但一看,等在後面離的很遠的另外兩個騎兵,就不敢輕舉妄動了。
前邊的兩個弄死好辦,後邊那兩個離那麽老遠,前邊一有什麽不對,後邊立刻騎馬就逃回去報信。
讓一人走脫,待其引大軍回來報復,對全村而言,便就是滅頂之災。
如此,兩兩制,遊騎商隊行事細則就被補完了。
李孟羲把所想和劉備和盤托出。
劉備聽完,連連點頭,感慨,“孟羲,事無巨細,你皆能謀算,備遠不及也。”
李孟羲撓頭,劉備說某,算無遺策。在細微之處,能細細謀之,這麽說,也算對。
采買還是要繼續的。
今日買的東西雖然不多是吧,但多少能解一些燃眉之急。
對一個萬余人的大軍來說,雖有數戰繳獲,但物資遠遠是不夠的。
劉備打馬離開。
劉備走後,李孟羲撓了撓頭,發現自己還缺點東西。
缺的是墨。
筆有了,一個大問題解決了。
但是沒得墨水。
墨塊輜重隊百夫長那裡有,不便打擾。
還有一個地方能找到墨,在木工營,魯犁那裡有兩個墨鬥,墨鬥裡邊應該還有點墨的。
李孟羲於是,坐著摩托(不是),坐著傳令兵王林的馬,去木工營,找魯犁去了。
李孟羲和傳令兵王林都沒發現的一件事情是,現在要去找人,快捷無比。
只要稍抬頭一看,一打量,就能看見木工營的繡著鋸子和斧頭的旗幟,直接朝這旗子找過去,一找一個準。
李孟羲找到魯犁,此時是上午,因為被李孟羲交代過,上午不要打擾,因為要教弟弟寫字,魯犁很少在上午見到李孟羲了。
此時,見李孟羲過來,魯犁有些驚訝。
“魯犁,墨鬥裡還有墨嗎?讓我蘸一筆墨。”李孟羲舉著毛筆說著。
物資匱乏的令人發指,墨鬥中,也沒多少墨了。
李孟羲稍稍把毛筆蘸了個筆尖,然後回去了。
李孟羲現下不用竹簡這落後的玩意兒了,李孟羲很奢侈的在絲帛上著寫兵法軍略。
已有《醫書》一卷,還有《陣法》一卷,《工程器械》一款,遊騎商隊相關,該歸入到哪裡呢。
好像都不是,應該歸入後勤。
於是,李孟羲從車後翻出來了一匹新的紋理細密也不知道是啥,反正是很名貴的布料的布。
抻開布料,李孟羲在布卷開篇,寫了《後勤》,兩個筆劃淺淺的大字。
因為筆頭墨不多,不敢太用力寫,怕墨用完。
然後,《後勤》一書,開篇,李孟羲寫到如下一些字跡。
【大軍遠行千裡,一應物資必有不足。
可使遊騎離隊四五裡,以尋村落采買急需之物。
遊騎商隊細則為,四騎為一隊,每人背負大簍子隻。
四人騎隊,當多帶旗幟,少立刀槍。
及遊騎上前交涉,兩騎上前,兩騎於後。
一者,兩騎動而兩騎不動,不使鄉民驚懼。
二者,四騎兩下相隔甚遠,以備危急。】
寫完了,關於遊騎商隊細則。就這麽多字。
李孟羲本欲停筆,然後眉頭皺起,好像,還有一點未注意。
再怎麽說,遊騎帶著錢去買東西,也算是商業行為吧。
商業行為,就需要有專門商業技能的人。
不管是李孟羲,還是劉備,都不能清楚所有物資的市價。
鹽巴布匹酒這些,劉備因為出身底層,知道這些東西價格大致多少。
但物資繁雜,小到剪刀,針線這些,劉備就不知道該如何定價了。
雖說,軍中錢財不缺,多花點錢吃點虧無妨。
但,日後,軍隊規模擴大,買賣會越來越大宗,專門的精通各類物價的人才,應當有的。
精通物價的人才,李孟羲想到的有一個,就是歷史中劉備的老班底,徐州富商糜竺,此人。
糜竺這人,還在徐州呢。
那麽軍中,有精通針頭線腦這些物價的人才嗎,李孟羲思索,應該有的。
走街串巷的小商販,軍中應該不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