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中自從開始做板車以來,大塊的乾燥的木頭,特別是整段樹樁之類的木頭,就不會當做柴火去燒了,所有的好木頭,全部都拿來做車輪了。
軍中木頭或許很多,有足夠的木頭每日升火做飯啥的,但是,能夠刨成方木條,然後用火熱處理,再給彎成車輪轂的大塊木頭,是不多的。
在之前,木工營有兩輛牛車,拉車的兩頭牛都是特意挑選的很健壯的老黃牛,兩輛牛車上,堆滿了樹樁,這麽段時間以來,木匠們做了好多的板車出來,兩大車木頭,就這麽慢慢被消耗的差不多了。
做車輪的木頭不能用濕木頭代替,濕木頭不僅容易變形,而且容易開裂,濕熱處理麻煩,加工麻煩,做成的車輪壽命太短。
一輛板車,其余所有部分都能隨便伐一棵樹,其余部件用解出的濕木板做,唯獨車輪不行。
此事挺麻煩。
要是擱以前,不知兵事,剛穿越過來的那段時間,李孟羲打死也想不明白,古代行軍打仗的時候,會缺乾木頭。
李孟羲撓頭,歪著腦袋想了好一會兒。
“這樣,木頭的事,我來想辦法。軍中現在有商隊,我看交代商隊,讓買東西的時候,順便買些木頭。”
“對了,魯犁,你倒是告訴我,啥木頭做車輪更好,我好找人挑好木頭買。”李孟羲問到。
李孟羲這麽一問,魯犁遲疑了片刻。
“棗木好。”
“榆樹也好。”旁邊的車夫也插話到。
木工營的車夫,也是木匠來著。
“棗木和榆木對吧?”李孟羲點了點頭,“我這就去跟去跟商隊去說。”
李孟羲轉身就走。
“營正,這鴨……”
“放你們木工營,我那沒處放。”
說完,李孟羲就往馬背上爬,連著蹦噠幾次,沒能爬上去,畢竟還是個小孩子。
王林看不下去了,伸手拉了李孟羲一把,李孟羲這才成功爬到馬背上。
(早晚得把馬蹬馬鞍整出來,上馬也太慢了吧。)李孟羲心裡嘀咕。
雖然這麽嘀咕,而馬蹬馬鞍又不是什麽高科技玩意,甚至現在都直接能讓木匠們做出木的馬鞍出來。
但是,盡管如此,李孟羲不打算做馬鞍。
為什麽,是因為日前想到馬鞍的時候,同時想到了馬鞍馬蹬一旦擴散開來,會對天下局勢產生難以預料的影響。
到那時,騎兵眾多的勢力,憑借馬鞍馬蹬之利,其麾下騎兵戰力將十分恐怖。
彼時,我也有數量眾多的騎兵倒也罷了,萬一,日後再成困守蜀地之僵局,蜀地少馬,而曹操那邊,是數萬裝備了馬鞍的精銳騎兵。
到時,仗就沒法打了。
歷史上,騎兵統治戰場很久很久,直到機槍發明,騎兵才徹底退出戰場。
機槍發明,騎兵才退出戰場,這說明什麽呢,這說明,萬一日後困守蜀中,就算李孟羲能大量弄出火藥,弄出大炮,和曹操作戰,一樣並無十足勝算。
在體量相差巨大的情況下,要完勝曹操,要戰勝曹軍凶猛的騎兵部隊,得有機槍才行。
總之,馬蹬馬鞍確實對提高騎兵部隊戰力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是,茲事體大,李孟羲出於謹慎,在己方騎兵形成一定規模之前,不打算把馬鞍暴露出來。
頂多,只會把馬蹄鐵先推廣開來。
傳令兵王林,載著李孟羲,馬速不快不慢的朝中軍去。
李孟羲要找劉備,要不是有劉備的親兵舉著劉備的大旗,在劉備左右跟著,李孟羲還真不能一眼就看到劉備在哪。
劉備一見李孟羲過來,便知道李孟羲是有事而來,即有事相商,肯定不是聊一會半會兒,為了不擋著路,劉備往邊上停了停。
兩下匯合,李孟羲直接說明了來意。
“玄德公,我木工營,乾木頭用完了。正好遊騎商隊現在配著馬車,可跟商隊說一下,去往村裡采買的時候,買兩根木頭。
不買太多,一次就買兩根就夠。
還有,魯犁說,做車輪,用棗木和榆木為佳。買木頭的時候,有這兩種木頭,先買這兩種木頭,若無有,則買其他。”
劉備聽完,點了點頭,然後笑了,“一車隻買兩根木頭,如何能夠?可買他七八根!”
李孟羲遲疑,“那那麽多,不會太沉了嗎?”
劉備聞言,摸著頜下短須笑了,“孟羲啊,牲口力大,拉七八根木頭,值不得什麽。”
這就是李孟羲常識的不足了,按李孟羲所想,那麽一根老粗的樹樁,多沉啊,兩根就夠沉的了,要是再多一點,放在車上,馬都拉不動車了。不利於馬車買完東西再從很遠跟上行軍隊伍。
李孟羲是這麽想的。
而實際上,就跟劉備說的一樣,就算是七八根木頭放車上,馬拉著車,依然能把車拉的飛快。
有笑話調侃城裡人分不清麥苗和韭菜,李孟羲就很像分不清麥苗韭菜的人,連馬車的運力都不清楚,多尷尬啊。
“還有一事,魯犁他們做好了魚鷹舟,然而,還是進水。魯犁說,需要膠漆兩物防水。
漆可遇不可求,但某想起,做弓弩的匠人,會用魚膠做弓臂。
正好,我軍漁隊,每日扎營時會外出捕魚,若知魚膠如何做,膠豈不就有了?
日前,青雲山黃巾投我,遴選人才之時,似乎是有一位做弓的老人,那老人當時安排去了何處,玄德公還記得嗎?”李孟羲問到。
李孟羲這一問,劉備抬頭想了好一會兒。
想的撓頭也記不清了。
不得已,李孟羲只能跟著劉備,從頭開始找,一支找到輜重隊,找到木工營,這才發現,原來做過工匠的老人家,原來就安排在木工營,因為老人也是會木工活的,現在在木工營做一些雜活。
從木工營離開,找弓箭匠人,找了一圈,又找回來了。
“老人家,你可讓我一番好找。”劉備笑著,從馬上下來。
李孟羲見狀,也從馬上下來了。
既然找到了人,劉備就問,問老人家,會做膠嗎,魚膠是怎個做的。
“魚膠啊,”老人摩挲著手掌,“殺了魚,把魚鰾摘出來,熬一陣就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