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水滸之最強匪二代》第四十五章 算計(下)
  另外幾個人全都疑惑的看著向了王世修,王世修微微一笑“諸位放心,咱們這一路走來大家是什麽樣的人都心知肚明,我絕不會乾傷害咱們赤心軍的事情來。”話音未落,身邊的苗輔已經跳了起來,滿臉喜色的大叫一聲“武王果然英明啊!”

  接下來苗輔將信件傳遞給其他人觀看,凡是看過的人全都面露喜色,張奎不禁哈哈大笑起來“這一下咱們可是心裡有底了,什麽人也不怕了!就按照武王的吩咐乾吧。”

  苗輔卻緩緩的站起來,走到了王世修的身邊,驀地對他一躬掃地“文昌兄瞞的我們好苦啊,不過也正是因為你瞞的好,這才有了我們的未來,這一次全都靠你了。”

  王世修也急忙還禮“大帥不必如此多禮,我在廣西軍中只是一個不起眼的人物,完全不值一提,如果不是因為您被武王高看一眼,又怎麽能有我的出頭之日呢?”

  現在發生的事情其實已經大都偏離了歷史,很多事情根本就已經不在他的控制范圍之內,不過像苗劉兵變這種大事他還是記得住的,畢竟當年在嶽飛傳中他還演過劉正彥,所以對這兩個人還是有些記憶的。

  這兩個人在歷史當中其實不過都是小角色而已,但他們所造成的影響卻是深遠而巨大的。正是因為他們兩個人的這一場兵變,讓趙構徹底失去了對武將的信任,並因為沒有身邊的親兵他也隻好選擇不停的逃跑,其中一段時間他甚至乘坐船只在海上漂泊了幾個月時間。

  趙構本來就懼怕地方武力和將領擁兵坐大,這次的政變更成了趙構心中揮之不去的陰影,也加強了他這番心理使趙構終其一生都不再信任任何武將。他頻繁調度將領,酒味達到"兵不識將,將不識兵"的目的,從而使南宋重文輕武的情形加劇。甚至因為苗傅拿徽欽二帝仍在北方來質疑趙構皇位的正統性,並以此為主要理由要求趙構退位,更加深了趙構對此事的耿耿於懷,對於他往後排斥北伐、傾向與大金和議也有深遠的影響。

  也正是由於這些影響,他才在後來對嶽飛那樣的忠臣下了狠手,因為嶽飛就先後觸及到了他兩個底線,一個是北伐迎回二帝,另一個就是所謂的嶽家軍,這一切看似毫無關系的事件其實都來源於這兩個小小的人物而已,這也就難怪晁節要對他們另眼相看了。

  當他從曹正那裡知道在苗輔身邊有自己人存在的時候,馬上就給苗輔寫了一封親筆信,信裡面自然是大加讚賞苗輔和劉正彥兩個人不畏金兵,敢於奮力戰鬥的英勇事跡,並許諾單憑這些事跡兩個人的前途也是非常光明的。

  然後才又告訴他們千萬不要輕舉妄動,雖說現在金狗暫時已經被打退,但大宋還依舊處於風雨飄搖之計,還有很多心懷叵測之輩隱藏在暗處沒有顯露出來自己的本來面目,想要他們現出原形就必須要一個引子,而現在的趙構便是這個引子了。趙構要是不動自然一切無事,只要他一動,那便是他的滅亡之時,自己會立即發兵,到時候才是苗劉二人出手的時候,而現在只需要耐心等待便可了。

  要是晁節讓他們現在就動手,也許苗輔還會猶豫一下,可晁節讓他等待時機,他還有什麽可疑慮的?當即就高高興興的去找劉正彥,並給他看了這封密信,但他並沒有將王世修的身份說出來,並且密令自己的親弟弟苗翊立即將赤心軍的主力調離本地,並將其牢牢地掌握在手裡。

  劉正彥自然也沒有別的好說了,他也感覺自己找到了更好的靠山,心裡很是高興,兩個人便開始商量下一步應該如何去做,而從此之後他們也站到了王淵等人的一邊,不再鬧事了。

  趙構身邊本來就沒有多少軍事力量,韓世忠、劉光世和張俊遲遲不願表態,使得他非常倚重自己身邊的這支赤心軍,現在看到兩位將軍都不在鬧事而且非常配合他們的政策自然高興得不得了,不但大加讚賞他們而且還加封了他們的官職,之後便開始放心大膽的執行自己之前考慮好的政策了。

  一時間無數的聖旨從金陵發出,飛向了全國各地,而接到信件的人各有出身也各懷心事各有自己的打算。

  鍾相和楊么由於距離比較近,所以接到信件也很快,當他們看到這聖旨的時候都不禁被上寫的東西感到目瞪口呆。鍾相本來只是太湖邊的一個富戶,他利用宗教活動組織當地百姓,很快就成了當地家喻戶曉的教主,而在金兵第一次攻擊大宋時他就曾經派自己的兒子鍾子昂率領民兵三百余北上勤王,可被趙構阻擋回去。

  當時他就非常不滿意趙構的所作所為,直接率軍在太湖起義,而楊么則是他的左膀右臂,兩個人是結拜兄弟,自然要在一起行動,這一段時間以來他們一直都打著要北上抗金的旗號招攬了不少英雄好漢,下轄軍隊也超過五萬余,是一直很有實力的軍事力量。

  趙構這一次是下了血本,直接封鍾相為楚王,楊太(楊么)為韓王,並將他的軍隊徹底招安成為了羽林軍,這讓鍾相和楊么都非常開心。畢竟兩個人在最開始都沒有推倒大宋自立為王的念頭,現在朝廷已經認證了二人的身份,他們從叛匪變成了正規軍,這已經讓他們心滿意足了,至於是不是汴梁來的聖旨他們倒也不是很在乎,畢竟他們也說不清楚究竟誰才是正統,所以一看到聖旨馬上就同意了招安。

  和他們一樣的人有不少,這些人根本就分不清楚誰才是真正的皇帝,他們只知道自己接到了皇帝的聖旨,而聖旨當中把他們全都變成了大宋的官員,這可是這些人努力了大半輩子最想要的結果,所以大家自然興高采烈的同意了。

  當然也有一些明白道理的人,比如三方大軍的統帥,他們都接到了趙構發來的聖旨,不過和之前他們接到的汴梁聖旨一對比就馬上知道誰是正統的了,畢竟人家汴梁來的聖旨上面蓋的是正兒八經的傳國玉璽,而趙構送來的則不知道是什麽玩應。

  他們當然都是見過世面的人,誰都知道這意味著什麽,再加上晁節在汴梁和山東戰場上連連取勝,這也就導致了這些人不知道應該怎麽辦才好。按道理說直接投靠汴梁才是正確的選擇,但他們同時又擔心這個朝廷會重用廣西派,而自己則會受到排擠,而投靠趙構則絕不會有這樣的問題。

  可問題是自己的力量真的可以打敗晁節麽?雖說到現在為止還沒有宋軍和他們交手,但誰都可以從金兵徹底敗退看得出來,這支軍隊絕不是那麽容易對付的。

  就在這些接二連三的問題之下,很多人還想繼續選擇觀望,畢竟到現在為止光看到趙構在不停的運作,而汴梁方面則好像並沒有絲毫的舉動一般,他們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戰後重建上面了,短短幾個月他們不但恢復了不少地方的經濟建設,甚至還開始種植糧食了,而這一切卻更讓人感覺到害怕,誰都能感覺到在這萬般的平靜之下好像正醞釀著一團巨大的風暴一般,唯一讓人不知道的就是這風暴究竟會從哪裡開始,會在何時開始而已。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