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為了生活,努力發明(上)
第六章為了生活,努力發明(上)
一路無話,返回山下的莊院,趙武首先要製作的是圓鋸,他先拿半截引擎蓋,在引擎蓋上畫了個大圓,細心的用剪刀剪出圓形,然後用剪刀在圓盤邊緣剪出鋸齒,再用銼刀打磨……而後在圓中心部位鑿一個四方孔,在四方孔中安裝上四方形青銅柱,再製作一根手搖柄——一座手動式圓鋸機床誕生了。
它的效率雖然低的令人發指,但比起這年代,純用斧子砍木板的工作方式要快的多。
是男人都有點機械愛好,圓鋸製作完後,“連”愛不釋手,他不知疲倦的搖著鋸子,看到鋸下出現的一塊塊木板,他歡喜的扔下鋸子,跳到院中吼叫不止,引得院子周圍守衛的武士以為某一頭豺狼狡猾的鑽過了他們的防線,進入院裡撒野……
這或許就是古人的成就感吧。
圓鋸製作完後,趙武也失去親自動手的耐心,他指揮工匠依樣仿製,又指點著工匠為他製作一個馬鞍,以便今後他可以騎馬去山中閑逛。
馬鞍完成後,接著又需製作馬蹄鐵,馬鞭,馬嚼……這一套設備完成後,趙武沒打算推廣使用,因為他記得:第一個引入騎兵機制的趙武靈王遭到全國貴族的抵製,最後的下場很慘。所以他只是製作了十余副,而後騎上馬,帶十余名自願追隨的侍從在山中閑逛。
他也不是純閑逛,他是在熟悉四周的環境,尋找應急逃跑的路線。當然,為了掩飾,他也順便找尋一些礦石,植物、樹種……
馬鞍製作完成後,已經進入秋季了——春秋時代沒有確切的月份表述(以陰歷計年的太初歷是在西漢初年制定的),當時的史官,在記錄這時代的事情,常用四季表示,而春秋兩季是人們活動最頻繁的時間,於是史冊上常見“某年春”、“某年秋”的記錄方式,現代人因而把這個時代叫做“春秋”。
因為這個原故,趙武不知道現在具體的月份,他是看到院中栽培的那些植物結了果實,故此推測現在大約在八月底、九月初左右。
據程嬰表述,趙武初來的時候是春季,剛好是播種季節。其後,趙武從背包裡翻出一些種子,讓人種下去,當然,為了小心謹慎起見,趙武把各個品種隻種下了一半的份量,沒想到,如今這些種子都結了果——也不知這屬於人品問題,還是春秋的氣候特別好。
程嬰對趙武播下的那些奇怪種子並沒有疑問,或許他認為,這只是“逃亡公子”帶來的家鄉物種,出於思鄉情緒才想在異地栽種繁育。為了安慰這位異國“公子”,程嬰還從領地內抽調一批種田好手,精心照管地裡的種子。
總之,這莊園附近氣候濕潤,晝夜溫差不大,土地肥沃,再加上精心的照顧,種下的種子都開花結果了。品種有花生、棉桃、西紅柿、紅辣椒、芸豆、孜然、大茴香(八角),胡椒、大豆、黃豆;水果有葡萄與蘋果,也發芽長出枝條。
這些種子都是個位數的存在,但經過農夫精心料理,每樣都能幸運的種活。趙武自己都沒舍得吃,已經下令,讓農夫小心收獲照管,等完全成熟後小心采摘,種子細心保管,以便明年繼續擴大種植。
在此期間,趙武“發明”的磚也燒製也許多。而圓鋸的出現,使得各種陶器的模具也得以批量生產。煤炭的使用使得爐火的溫度超越以往,因此那座山中小磚窯燒製的陶器質量非常好,成品陶壁表面敲擊起來,能發出金石之音。
在此期間,程嬰又進山一次,看到這種現象,立刻召集大量陶工進山學習這種製作技術,學成手藝後的陶工眨眼之間又消失不見了,估計是被程嬰安置在其他地方。
隨著這批陶工的出師,似乎趙氏的財政狀況明顯改善了不少,等程嬰再進山,穿戴已齊整起來,帶來的食物布匹與奴仆數量,也多了起來。
小磚窯連續開工,燒出的磚以堆滿了院子,趙武便琢磨著蓋一座紅磚大院,他四處轉悠,尋找施工需要的礦石。但沒幾日,師偃來抱怨:“主上何必凡是自己動手,放著那些仆隸閑著沒事……我聽說你最近四處挖炭石,這種活你吩咐一聲,自有下人們去幹,主上還是抓緊學習為好。”
趙武微笑著看著師偃,反問:“最近夥食怎麽樣?”
師偃不自覺的說溜了嘴:“嗯,主上指導製作的那些瓦罐瓦鍋極其好賣,如今我趙氏的陶器也算是國中一絕,都已經販賣到了齊國。用這些陶器煮出來的湯也確實鮮美,非比尋常。”
趙武仰天哈哈大笑起來,他得意的回答:“我的本事,又豈止是在製陶方面。”
師偃這次倒很讚同,他頻頻點頭:“這幾日,我把主上製作的那些器物整理了一下,準備替主上編錄一部《百器譜》,不知主上是否許可?”
趙武脫口而出:“怎麽印刷……我是說怎麽在竹簡上把它繪出來?等等,我有辦法了。”
紙,這一切都要歸結到紙上。
想到印刷,趙武腦海中一閃念,想起一個旅遊節目介紹的韓紙(高麗紙)的製作工藝,據說這種高麗紙的製作工藝是宋人傳過去的,號稱能用一千年,起初,韓國人將這種紙稱之為“宋紙”。到了21世紀,它是“世界文化遺產”之一,是“韓國國寶”,還被譽為“亞洲的驕傲”。
這種紙的製作工藝來自宋代,沒摻雜任何現代技術,在這春秋時代複製出來容易,但悍然複製……嗯,最近趙武發明的東西太多了,再這樣下去,他要被古人當作柴火,焚燒了事。所以,還是先等等。
“用羊皮卷”,在趙武神思飛揚的時候,師偃給出答案:“昔日秦國曾用五張羊皮換回百裡奚,那時的秦國就喜歡用羊皮製作地圖及書籍,我們《百器譜》不妨也用羊皮製備……”
趙武想了下,吩咐:“我看見工匠製作青銅的時候,有人用蠟製作模型……你找一個青銅鑄造工,直接在蠟上刻畫出圖樣,然後製作成銅板圖畫,再用銅板畫在羊皮上敲一下,刻畫出凹痕,隨後,我們只需手工描繪一下,這不就成了?”
趙武說的漫不經心,但他不知道這個時代青銅是一種貴重金屬,基本上等同於貨幣。而印刷《百器譜》至少需要製作一百張銅版,需耗費大量的青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