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重生大唐皇太子》第197章 如何賑災(求訂閱)
  第197章 如何賑災(求訂閱)

  張柬之可不會以為太子殿下無緣無故的就會重用於他,就算是有玄奘大師的推薦,也不過是一塊敲門磚罷了,如果他沒有真才實學的話,恐怕仕途之路也就到此為止了。

  一念至此,張柬之深吸一口氣,定了定神說道。

  “藍田縣如今的情況大致已經基本控制,戶部的撥糧到了以後,只要運作得當,當能度過難關,不過……”

  本來聽了張柬之這麽中規中矩的回答,李弘的心中已經有些失望,但是後者話鋒一轉,卻是讓李弘重新提起了心氣。

  “不過以臣之見,戶部如此賑災卻有不妥之處!”

  聽到張柬之有些狂妄的話語,李弘不僅沒有生氣,臉上反倒浮起一絲淡淡的笑容。

  “哦?有何不妥?”

  頓了頓,張柬之面色凝重的繼續開口道。

  “殿下容稟,近幾年來,我朝雖未發生大型災害,但是卻小災不斷,歷年來,戶部對於災民的賑濟之策都是給予糧食,待災荒過後,遷回原籍繼續耕種,此舉固然起效極快,但是臣卻以為殊為不妥。”

  似乎打開了話匣子,張柬之也就變得越發從容,話語中也多了幾分自信的味道。

  “一來如此政策會給戶部帶來極大的負擔!我朝商賈雖為賤業,但於國家賦稅確有功績,加之這幾年大部分地區都是大熟,是以國庫充裕,但是若是碰上大災,恐難以應付。

  二來則是對於這些災民來說,戶部撥糧畢竟不夠,僅僅足夠滿足生存罷了,待得開春之後,災民返回故地,依舊要從頭做起,甚至食不果腹!
  三來則是對朝廷來說,大批災民滯留長安周邊,將會加大治安力度,這些日子一來,僅藍田一縣,犯案之徒便是去歲的兩倍有余,災民並非本地之人,是以難以管束!”

  張柬之洋洋灑灑的說了一大堆,說到最後,已然忘記了自己如今是在太子殿下的面前,在大殿內來回踱步,臉上的眉頭緊緊的皺在一起,滿面愁容。

  不過李弘倒是仍舊一副平靜的樣子,淡淡的問道。

  “那柬之以為此事應當如何解決?”

  其實此刻李弘的心中卻是對張柬之多了幾分敬佩,雖然他只是一個區區縣丞,但是卻對現在整體的賑災政策有所看法,不得不讓李弘刮目相看。

  怪不得在原本的歷史軌跡裡,張柬之以七旬高齡尚且被武後委以宰相重任,果真的心懷天下之輩!

  “難!”

  張柬之口中吐出一個字,眉頭依然緊皺。

  “災民非長安之人,則本縣難以管轄,何況以各縣之力,確實難以安置的下如此大批的災民,加之這些災民大多為莊稼人,對於田地極為熟撚,但我朝田地各有其主,又去何處尋田地給他們耕種,若是不事生產,則必會出現其他的事端!”

  李弘臉上浮起一絲笑意,心中對張柬之的表現越發滿意。

  其實他說的這些,政事堂的諸位宰相都心中有數。

  但是解決起來卻是棘手的很,最大的難處就是如何安置這些災民,如同張柬之所說,他們不過是暫留於此地,開春之後必須全部遣返,否則那裡的田地無人耕種,大批災民滯留長安,豈不是全亂了套!
  “柬之可知道,如今的大明宮正在修整之中?而工部的高尚書已經為此頭疼了很久了……”

  李弘淡淡的說道。

  如今大唐的國庫充裕,他這位老爹自然也不會吝嗇,當初太宗時居於太極殿,而李治卻是習慣在大明宮,而大明宮畢竟並非原本的皇城,是在太極宮的基礎上擴建的,自然也就有很多不完備的地方。

  這些年以來,李治一直在整修擴建大明宮,最近這段日子,大明宮又要興建七座殿宇,可算是把工部尚書高智周給難壞了!
  倒不是因為沒錢,營造殿宇的錢戶部早已批給了工部,而高智周愁的是人!

  皇帝營造大殿,一般來說都是從百姓中抽發勞役,這是唐律規定的,每戶需出一名成年壯丁需要服役一年,但是長安周邊的人皆非貧窮之輩,有誰會願意來乾這種事情!

  是以高智周想盡了各種辦法,都湊不齊營造殿宇的民夫,皇帝的大殿也是一拖再拖……

  “殿下的意思是讓這些災民去修整大明宮?”

  張柬之皺著眉頭問道,不過片刻之後,便又搖了搖頭。

  “不妥,不妥,我大唐抽發勞役自有律例規定,雖然如今災民確實在閑置當中,但是此例不可輕開!”

  為何不可輕開?

  張柬之沒有細說,但是他相信以面前這位的聰慧自然能夠明白!
  大唐的勞役有其定製,不可輕易改動。

  二來則是因為如今的這位皇帝,李治自從登基以來,就沒少折騰過,先是從太宗皇帝的太極宮中搬了出來,修葺了大明宮。

  如今驪山的溫泉宮也在整修,加上東都的洛陽宮,李治算得上是大修宮室的主了!
  當然,這一切都是因為李治有錢,戶部尚書唐臨在財政上算是一把好手,也得托李治這些年勵精圖治,雖然花錢的地方不少,但是國庫始終充裕。

  否則那些禦史們早就忍不了了!
  無獨有偶,不僅僅是大明宮,驪山的溫泉宮,還有正在擴建的洛陽宮,都是難在民夫的征集上,雖然李治急著要把他們修起來,但是從來沒有違規征召民夫,這一點,和當年的煬帝大有不同。

  而張柬之的擔心也就在這裡,他只怕現在若是讓這些災民去修葺大明宮的話,此例一開,以後皇帝真的會繼續打這個主意。

  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呵呵,柬之多心了!”

  李弘微微一笑,淡淡的說道。

  “父皇並非不明事理之人,又豈會乾出這等事情!何況孤也並沒有打算將這些災民充作民夫!”

  這張柬之的確是一個胸有天下的人物,但是畢竟不在中樞,所以才會有此顧慮。

  若論起對李治的了解,恐怕世上沒幾個人能比李弘更深。

  他這個父皇,骨子裡其實是一個仁慈愛民的君主,雖然有些時候有些好面子,遇事也大多信重武後,但是在大事上一向拎的相當清楚。

  張柬之不知道,但是其實李弘清楚得很,這兩年以來,洛陽宮的修葺都幾乎止步不前,原因就是李治憐惜洛陽百姓生活不易,才下令停工。

  何況自李治登基以來,便是以仁厚著稱,對於百姓更是十分寬厚,所以張柬之擔心的事情幾乎不可能發生。

  再說……

  李弘也的確沒打算將這些災民充作民夫!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