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去職 就職
太子右庶子、同中書門下三品李義琰攤上了大事兒。
他改葬父母,因為是家族墳地,請了“高明的”風水先生去看風水,那風水先生看過之說某某處的風水不錯啊。
但該處卻有他舅家的舊墳,李義琰遂去信讓他舅舅家遷移了舊墳。
茲事可大可小,大的可以上綱上線,小的則是家族內部事務,於人無關。
以李義琰的權勢,地方官員豈敢多事聲張?!
不想大唐也存在著朝陽群眾,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只不過“群眾”是在公主府那裡領工資。
例如王公大臣家裡的家丁、侍女;
禦史莊敬之家外側邊賣包子的小販;
給李義琰家中送柴火的的憨厚老實薪家和他老家耕田的鄉人。
等等,他們帶著一雙眼睛看,一對耳朵聽,零零碎碎的信息資料匯總到洛陽北市的一個生意人那裡,最終出現在太平公主府中。
看到李義琰這般行徑,太平公主即招侍禦史宗秦客進府商量。
雖說禦史專職搏擊,但普通禦史可不敢撼動宰相,而宗秦客則不同,他母親是武則天的堂姐,與太平公主是親戚,親戚肯定幫親戚,尤其是有權有勢的親戚,是以宗秦客得到了詳細資料後,回府後連夜動工,撰寫彈章,第二天即送到朝堂上。
“李義琰身為朝廷重臣,當為士民表率,卻仗勢欺人,逼迫長輩,大不孝也!這天底下還有什麽事情他不敢做的嗎!我朝以孝為先,孝不行,豈可為大臣!”宗楚客嚴辭指斥道。
宗秦客不是孤身作戰,他有個神助攻,武則天也!
之前,高宗欲使武後攝國政,李義琰和郝處俊因爭,帝遂罷此議。
武則天哪還不將李義琰恨之入骨!
又素來攻擊她家女婿,新仇舊恨交織一起,武則天即命有司複議,經查,確有此事。
於是對皇帝道:“義琰表面忠直剛正,其實不然!”
皇帝聽了奏報,怒曰:“義琰倚勢,乃陵其舅家,不可複知政事!”
他金口一開,有侍臣將皇帝意思傳給李義琰,他枯坐在書房半夜,長歎道:“一失足為千古恨,吾輩名聲盡棄矣!”
寫了一封辭章和一封書信,分別發出。
辭章送達宮內,原來是李義琰以足疾嚴重,不良於行,難以視事,請求致仕。
很快宮裡回復:準!
不過李治為君良善,不為已甚,念在李義琰過往功勞,任命他為銀青光祿大夫(從三品散官),準許他退休。
而李義琰書信則送到了裴炎手裡。
裴炎字子隆,出身河東裴氏洗馬裴,以明經及第,歷任禦史、起居舍人、黃門侍朗,繼而進拜待中(宰相),去年為長安留守,輔佐皇太子李顯,乃朝堂中流砥柱。
書信中,李義琰托付有三。
其一,皇帝年邁多病,而太子懦弱(強如他兩個哥哥都不得好死),萬一有事時,請裴炎擔起匤扶朝綱的重任。
其二,天后難言未來動向,其素來強勢,待皇帝大行,無人可製她時,她侵徹李唐江山,有違祖製的逾越之舉,還請裴炎力保李唐江山永固。
其三,李義琰一直在追查他的老友郝處俊被刺殺之事,所有跡象表明,刺客乃韋晞派出,但李義琰不能抓到真憑實據,再請裴炎伺機繼續追查!他指出可找某某,那裡已經收集到一批證據。
所講的三樁事情涉及到皇帝、皇后、太子、高級將領,若是泄露出去都是天大的禍事,裴炎不動聲色地看完,即取燭火焚之後對李府來人道:“上覆貴家主,事情我已知曉!”
李義琰去職,帶來的好處是朝政為之一肅,大家都提起了精神!
禦史搏擊,搞掉了一個宰相,這下宗楚客可就大為出名了。
此事,韋晞並沒有插手,都是太平公主一手搞定,她承自她老母的血脈裡的爭權奪利的天賦進一步開發、蘇醒,韋晞是樂觀其成。
……
韋府奢侈富麗堂皇,如紅樓夢中的賈府般“白玉為堂金作馬”,建築獨出心裁,物件皆有來歷。
其家教嚴厲,侍者小心伺候,以崇敬的目光看著堂上兩人韋家的當家人。
“呵呵呵,賢侄,李義琰那田舍漢與你不對付,終於回家做他的本行(還鄉耕田),可喜可賀。”韋待價對韋晞道,他請了韋晞過府議事。
以韋晞現在的權勢,是少見的文武地方權柄一手抓,又是天家的親戚,普通大臣乃至同中書門下三品都請不動他過府,頂多在外商量,大家分庭抗禮。
好在頂著一個“孝”字大義,他叫到,韋晞不能不來,文皺皺地問道:“老叔父叫到,可有教誨?”
“有人舉薦我為吏部尚書!”韋待價知道韋晞分分鍾百貫上下,時間寶貴,也就直截了當地道。
絕非空穴來風,實打實的事情,甚至是板上釘釘的事情,隻待他一點頭!
李義琰給韋晞上眼藥同樣具備後果,天家想啊,韋家兩代人都掌握軍權,十六衛大將軍有其二,京城兵力管了八分之一,實在是軍權過大,但韋家有大功,又不能不作酬勞,遂想將韋待價轉文職顯官。
韋晞一聽就失笑道:“是兒欲置老叔父於炭火上也!”(三國時,孫權勸曹操即皇帝位,曹操知道事機沒成熟,笑曰:“是兒欲置吾於爐火之上耶!”)
忠言逆耳哪,韋待價有點不高興,覺得侄兒看不起老叔父,認為老叔父做不來吏部尚書。
吏部尚書!
等於*****,其權柄之大,朝廷側重,百官矚目,非同小可,韋待價想坐這個位置。
“這吏部尚書不好當,其最重要之事是將合適的人選放在合適的位置上,必須懂得每個官員的優劣,成了有你的功勞,事敗了是你的責任,責無旁貸,雖夙夜小心,忘身憂國,亦難為之。”韋晞大搖其頭道:“其他人不知道能不能做,但我只知道,老叔父你這位置是坐不得。”
韋晞做過大企業的CEO,哪還不知道這王朝的人事經理不好做,依他看來,最好的吏部尚書應是科班出身,以進士觀部(出身就硬,壓住那些讀得書少的人),到各部都做過之後(各部業務都有經驗),出外當過地方主官(有地方閱歷,知道地方官做事的好壞),然後回朝,再循序漸進,最終升到吏部尚書,是為正途。
他家老叔父雖說出身不凡,但以殺人為業,做不來吏部尚書這份職業。
見韋待價更不高興了,韋晞手指自己道:“老叔父見過小侄可有敗過?”
“無論在軍論政,小侄雖然不才,從未說過錯話,還請老叔父明察!”
有他的不敗戰績打底,韋待價不禁沉吟起來,長長歎息道:“那你覺得為叔有什麽位置可以坐的呢?”
“禮部!”
“禮部?”
“對,禮部!”韋晞要不是看在他是老叔父份上,也不會花費口水過多。
“吏部難做,要熟識部務和地方政事的人才能做得,你出身武職,豈能鑒別人才!戶部有郭待舉(韋晞的盟友)在那裡管部,沒必要去湊熱鬧,而且你管財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兵部掌軍政,朝廷既有疑忌之意,我們不能哪壺不開提哪壺的;刑部律條多多,萬一老叔父來個草菅人命的話,不要說我認識你!至於工部,你不是想來搶小侄的地盤吧?”
韋待價聽得自己真的無路可走,只有禮部一途,可是禮部清貴,掌天下禮儀、祭享、貢舉之政令,他一個當兵出身的,怎麽會這麽多東西!
聽出他心虛,韋晞又笑了:“老叔父,你去那裡,用得著你去做事?你去那裡擺著的,是偶像哦!大禮之事,自有侍郎、郎中和員外郎來做,光領錢不乾活,不用付責任,若有敵人侵犯時你就去領兵打仗,活動一下身體,賺點外快,打了老的,還有小的,多好!我都羨慕你了!”
說得爽處,這做侄子的居然伸手去拍打叔父的背(時人記載,晞與叔商議,說到酣時,手撫叔背,後來唐人出個典故叫做手撫叔背,比喻為沒大沒小),看得堂內堂外的韋家人瞪大了眼睛!
沒大沒小的,要不是韋晞的地位,只怕不孝的帽子扔給他,李義琰的殷鑒未遠也!
……
得韋晞提醒,當天后問起欲置其為吏部尚書時,韋待價把頭搖得象個撥浪鼓般,聲明說他打仗累了,想找個清閑點的,隨便給個禮部官員給他做做,請天后看著辦!
天后高深莫測地看了他一眼道:“就以卿為禮部尚書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