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大站隊(二)
諸官知道朝廷旨意著岑長倩外出巡邊,針對東突厥與朝鮮半島,進而巡察北方防務後,無不驚詫。
這點事兒,用得著文昌右相出動?
近年來,隨著黃河邊上三座受降城及遼東(契丹故地)的受降城建立起來,擠壓東突厥人的生存空間,戰略形勢大好,同時邊將敢戰,戰術應用上亦很成功,東突厥不足為患。
朝鮮半島也是如此,它與大周(唐)的關系密切,對大周國內形勢非常清楚(會漢語的朝鮮人相當多),韋晞這等凶人在,曾放言說過往不是他主導的對朝鮮半島戰事,若是,會讓朝鮮人知道怎麽樣做人!
有一個年富力強、經驗豐富、戰功卓著又兵權在手的大將軍鎮壓四境,朝鮮人乃至於倭人對於大周相當恭順。
換言之,北邊無事!
納言歐陽通沉聲道:“朝廷,變心了!”
岑長倩無言地拍拍他的肩膀,說出了兩個字:“保重!”
“保重!”說起來多麽容易的事但做不到!
……
他奉旨出巡,車駕到達鄭州,尚未過黃河時,只聽得後邊鸞鈴大響,卻是一隊朝廷禁軍衝來,為首一個矮醜銼厲聲道:“有製召岑長倩還京!”
說話者,武懿宗也!
岑長倩就在黃河渡口邊上接了旨意,旨意很簡單,隻說召他回神都,由武懿宗負責護送!
這一護送,到了神都後,岑長倩被護送進了例竟門,進製獄!
“皇上有旨,著來俊臣審理岑長倩叛逆之事!”
很快地,岑長倩一家人都團聚了,酷吏們將他一家男丁都捉進製獄,岑長倩五個兒子,一網打盡。
大堂上,象活閻羅的來俊臣臉容陰深可怖,對跪在地上岑長倩的兒子岑靈源道:“我這裡有份供紙,你簽了罷,否則,就讓你走一遭了!”
岑靈源一看,寫的竟是岑長倩與判納言事歐陽通、同平章事格輔元等數十人謀反之事。
寫得翔實無比,某年某月某日,岑長倩與誰誰誰一起密謀,人人有份,個個不漏。
這要命的東西,能簽嗎?!
看著“琳琅滿目”的刑具,受來俊臣的“開導”道:“你招也得招,不招也得招,早招就不要受苦,招了,我就不難為你,不招的話,哼哼!”
來俊臣陰毒地道:“想死不容易,本官最擅長的是讓人生不如死!”
眾衙役怒喝道:“招!招!招!”
岑靈源顫抖著手,取過毛筆,在供紙上畫了押,按下手印。
作罷,他渾身沒有了力氣,軟倒在地上,不由得放聲大哭!
……
有此供紙,來俊臣稟明武則天道:“岑長倩不肯招供,但他兒子招供了,確有謀反之事!”
“你沒有對岑長倩逼供吧?”武則天貌似有點香火情地道。
“哪有啊,陛下可派人進製獄查看,臣一點都沒有動他們父子倆,他兒子有愧在心,供認不諱!”
“嗯,那你去辦吧!”武則天審核過名單後道。
一道旨意下達,歐陽通、格輔元及他們親近的官員數十人,統統成為階下囚!
朝堂為之一空,諸武趁機往裡大肆塞人,任用私人,爭權奪利,以致烏煙瘴氣。
……
歐陽通被捉下獄,來俊臣審理,要他攀咬諸人,兩相佐證,製成鐵案。
不料,歐陽通頗有膽氣,知道故相裴度有言“宰相下獄,安有幸理!”因此歐陽通抵死不招,被來俊臣將他走了三遭,打得遍體鱗傷,牙齒盡沒,手指骨皆爆,卻刑具用訖,來俊臣如黔驢技窮。
難得他招供,來俊臣終究用上了無奈之計:他先寫好供紙,在歐陽通抵抗無力時,強行畫押和按手印。
三木之下,豈有完卵,岑長倩、歐陽通與格輔元等皆因謀逆而被判處死刑!
……
終於消滅了不肯黨附者,武承嗣意氣風發,著私黨鳳閣舍人張嘉福再次鼓動王慶之上書,議立武承嗣為皇嗣(皇太子),舊事重提。
接連上書,武則天留中不發。
那王慶之自以為有功,言語中頗有不客氣之意,曰不依我的話,悔之晚矣!
不料天意難測,適得其反,引起了武則天的反感!
“朕給你的才是你的,朕不給你,你不能搶!”武則天看著上書,擲於地上,惱怒地道。
她定了一下神道:“著同平章事李昭德詰問王慶之!”
李昭德,出身於隴右李氏丹陽房,以明級及第後出仕,有大才,歷禦史中丞、陵水縣尉、夏官(兵部)侍朗、鳳閣侍郎後,因岑黨倒台,相位空缺,李昭德拜相。
他受命對王慶之進行責問,結果王慶之上堂後,態度倨傲,李昭德頓時不喜。
“議立皇嗣,乃天家之事,關卿何事!”李昭德徐徐道。
“不然,皇嗣不立,天下難安,今魏王有德,與陛下同姓,宜立為皇嗣。”王慶之反駁道。
“你如此急切,是與魏王有私乎?”李昭德不客氣地問道。
“爾反對此議,是與魏王有仇乎?”王慶之不客氣地道。
李昭德怒極反笑道:“我奉陛下旨意審問你,你卻質疑我,質疑陛下旨意,留你不得!”
“來呀,將王慶之杖斃!”李昭德一聲令下,手下如虎似狼一湧而上。
“啊!”王慶之作夢沒想到從龍之功沒到手就要當蟲被踩死了!
……
李昭德向武則天複旨,說王慶之口出憤懣之辭,讓他義憤填膺,一時忍不住手,將王慶之給打掛了。
武則天不高興地道:“我只是叫你責問一下他,可沒有讓你打死他!”
“臣打死他,正為陛下著想!”李昭德躬身稟道。
“哦?”
於是李昭德進言道:“這王慶之心懷不軌,自古沒有侄子為天子而為姑母立廟的,天皇(高宗李治)是陛下的丈夫,皇嗣是陛下的兒子,陛下應將皇位傳於子孫,以為萬代之計。陛下的天下來自天皇,若立武承嗣為太子,恐怕以後天皇不能享受血食(祭祀)了!”
原來古代人相當迷信,對後代子孫為自己百年後的祭祀很看重。
“然則,承嗣說他願為朕及天皇立廟。”武則天遲疑道。
李昭德失笑道:“陛下,可在天下找到侄子為姑母、姑丈立祀者?彼(他)姓武,天皇姓李,豈有姓武的廟宇供姓李的!”
加多一句道:“他(武承嗣)是這麽說,或許他在時沒有問題,若他不在時,他子孫看姓李的不順眼呢?”
語重心長地道:“只有陛下子孫,才會永遠祭祀兩聖!兩聖乃他們的祖宗,不會不敬!”
“且從長計較!”武則天不能決。
……
聽聞李昭德進宮進諫之事,武承嗣召集黨羽們,為他們打氣道:“李昭德立足未穩,不可慮也!”
他以西楚霸王項羽欲對付劉邦的話作總動員道:“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昭德軍(沛公軍)!”
於是諸人振奮,欲作從龍之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