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宋朝探花郎》第327章 六谷內亂
  第327章 六谷內亂
  劉安起身相迎。

  “呂公。”

  呂龜祥放聲大笑:“好消息,六谷內亂。”

  “恩。”劉安點了點頭:“這是潘羅支在清除反對他的力量,我收到信之後已經寫信給清遠軍,一但六谷潘羅支部需要幫助,清遠軍立即出兵。”

  “對,就是這話。”呂龜祥笑的極是開心。

  六谷是什麽。

  六谷基本也算西番的一部分,但因為勢力足夠大。

  最初六谷佔據了涼州城,然後以所聚集的六個山谷而聞名,所以被稱為六谷部。

  六谷部之前的大首領多出於折逋氏。

  眼下的六谷應該屬於是一個聯合體,是由生活在涼州城周邊的各個部落共同組成,之前的溫末族群與吐蕃族群本身就是相對的。

  潘羅支代表的是吐蕃族群,之前的折逋氏代表就是溫末族群。

  溫末的意思就是賤民。

  賤民的產生多是戰俘,以及被佔領城池非本族的人,都被吐蕃族群稱為溫末。

  這種聯合體有著天生的不穩定,靠的各種族之間的力量平衡而維系穩定,折逋氏當權的末期就是因為黨項人的壓迫,以及內部其他部落的壓力,所以被迫放棄了大首領的位置,出身吐蕃貴族的潘羅支就在這個時期被推舉成為新首領的。

  眼下六谷內部的矛盾不在於兩族,而在於守舊一方與新興一方。

  守舊一方認為守著自家的地盤與宋人只要不打仗,便可以安穩的過日子,新興一方則認為,此時是共同進退的時候,此時不出力憑什麽讓別人分好處給自己。

  借著劉安寫信請潘羅支到鳳翔,新興一方向守舊一方發難。

  然後就打起來了。

  這時,李沆也到了。聽到兩邊的消息之後也說道:“確實是好消息,一但六谷內部統一,對我大宋西域控制更加有利,絲路大商隊計劃便可以成行。”

  絲路大商隊,是劉安當下最大的一個計劃。

  靠這一個商隊,劉安相信可以為大宋增加不低於五千萬貫的財富,同時為大宋的國庫也能增加五百萬貫的實際稅收。

  最重要的是,百姓富了才會花錢,只要百姓花錢,錢流通起來,大宋才能更富有。

  呂龜祥說道:“依老夫對六谷的研究,六谷最初的想法是自立,與大宋相互不干涉的前提下各取所需。黨項人有野心,李繼遷想讓潘羅支臣服這一招棋走的太臭,想潘羅支怎麽可能與一個部落稱臣。”

  “對,正是此話。”李沆表示支持。

  呂龜祥又說道:“李繼遷的野心很大,潘羅支發現之後提出聯兵,那裡我大宋靈州已經失去,若非安哥兒出兵靈州,怕是也沒有潘羅支與我大宋聯兵,朝堂上那些人,果真是短視,他們只顧自己的榮華富貴。李沆你也一樣。”

  呂龜祥直呼李沆的名字,他的年齡大於李沆,這番說教李沆只能認。

  當然,李沆當年也是選擇放棄靈州的那一群人當中的一人。

  李沆倒也解釋了:“我也是怕,怕潘羅支成為第二個李繼遷。現在的情況,我也沒想到。”

  呂龜祥年長,他乾笑幾聲。

  李沆也沒說什麽,現實的情況就是他當年錯了。

  劉安卻是很清楚,李沆沒錯。

  在真實的歷史上,李沆確實沒有錯。

  李沆立即改變了話題:“呂公,有件事情若沒有你參與,便少了其中的樂趣。”

  “噢,何事?”

  李沆指了指腳下:“就在這鳳翔,有一枚佛骨。”

  “佛骨?”

  呂龜祥聽到這話輕輕的拍了拍腦門:“這麽說,倒有可能,我查過府志。在唐時似乎這裡建過一個阿育塔。”

  “對了。”

  呂龜祥卻又搖了搖頭:“但,塔中沒有。我去過。”

  劉安說道:“地宮。”

  “地宮?”呂龜祥重複了一句之後輕輕一拍大腿:“對,應該有地宮,但入口在何處?”

  “挖,一直挖肯定有。”

  呂龜祥笑了:“這不能咱們來挖,應該找人來挖。比如潘羅支。”

  李沆點了點頭:“我也這麽想。”

  潘羅支是吐蕃貴族,原本就是密教的。

  “這事有趣,議一議。對了,派人去京兆找幾個和尚來。”呂龜祥立即就有了主意,李沆在旁說道:“是高僧,是大師。”

  “聽話是高僧,不聽話就是和尚,敢找事的就是禿驢。”呂龜祥這話劉安喜歡。

  這才是直人。

  初宋,佛教勢弱的可憐,非常的可憐。

  因為就依此時來計算,正好四十八年前後周世宗有滅佛之事。

  呂龜祥對劉安說道:“那一年,就是四十八年,我還年少卻有參與其中。那時候到處都在打仗,荒地無數。可以說是人煙斷絕,荊榛蔽野。那個時候,最熱門就是廟了,無數的人變成了和尚,朝廷征不到兵,集不到糧,收不到稅。”

  李沆點了點頭:“那年我十歲。”

  “對,就是那一年。除了古廟大寺只是嚴查之外,光是推倒的廟就有三萬三千三百三十六。”

  劉安問:“這數,有什麽講究,巧合,還是故意的?”

  呂龜祥搖了搖頭:“我那裡知道,這事你問我兄長或許他知道,當年他是起居郎。不過,他已經不在人世。”

  李沆也說道:“那年我十歲,我初入朝堂之時讀過相關的書籍,就是這個數。”

  “好吧。”

  劉安也沒再細問,但劉安確信,毀了三萬多間廟那麽當時和尚有多少。

  往少了算,一個廟十個,也有三十萬人。

  呂龜祥給了劉安一個數字:“聽聞,百萬人往上,最終留下的和尚沒多少人。”

  李沆補充:“我入朝堂之後,大宋全國在籍的僧伲有六萬一千人。現在也沒有超過七萬。”

  劉安問道:“只是廟,沒有觀?”

  李沆回答:“觀皆空,並非當時朝堂所為,天下大亂觀中子弟入世或從軍、或入朝堂、或救民。我大宋立國之後,太祖與先帝,還有當今官家都大力賜賞道門。但道門在籍弟子僅為一萬四千人,依朝堂記錄,皆為師者。”

  能讓李沆這樣的人稱讚為師,可見此時的道門還是很講究的。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