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倭島大探險
新興貴族就是為建立大宋立過大功的而上位,以前家中沒有當過大官,或是大貴族的。
這事損傷最大的便是這一類的人利益,他們肯定會反對。
第四類就,歸正、歸明類。歸正比如遼國漢人回來考中科舉當官的,或是外族加入宋國,比如波斯商人李德明,現他就市舶司的從六品官。
這一類寇準完全不考慮,他們只有一個選擇,就是站在那裡看,然後跟著勝利一方走。
第五類,出身純商人家庭,有錢供給讀書。以及商會資助寒門,供給讀書的。這些人有考中而當官的,但官職沒太高了。
劉安不算。
劉安和寇準一樣,屬於隱藏類型,寇準娶的正妻宋氏,其親姐姐可是太祖的皇后。
劉安娶的潘秭靈,父親是太祖的孫女,姑姑是當今皇帝的皇后,其潘家又是當朝四大武勳之一。
說的直白一點。這種隱藏類型的人沒有天大的罪名,一般人都搞不動。
後台太硬,背景太深。
歷史上寇準被貶,是在丁謂與劉娥聯手,以及趁宋真宗病重的情況下,才把寇準貶到外面,而且其間不是一次就貶到雷州的,中間用了數次才一級級把寇準貶到了雷州。
可見,掌權的皇后加上當朝重臣聯手,想動寇準都費了這麽大力氣。
寇準需要第五類官員的力量,以及大宋各大商人的雄厚財力來為自己背書,否則想推動這麽大的事情,沒有錢什麽也乾不了。
開會。
這次是真正意義的是改變天下的會議,極為機密。
會議地點就在皇帝的書房,參加者都是寇準、呂蒙正精心考慮過的人選。皇帝的選擇是旁聽,而不是參與。
然而,劉安也被扔到了旁聽席。
這是寇準的意見。
坐的書房側面屏風後的茶桌旁,皇帝與劉安或是泡茶,或是涮羊肉,聽到那些老臣們或是大笑,或是激烈的爭吵。
皇帝親自為劉安倒了一杯酒:“安哥兒,這封禪的事情你認為到幾成了?”
“姑丈,我試探過幾位相公的口風,畢公說不拿回燕雲他死不瞑目,呂公也認為沒有燕雲這天下便不完整,但寇公認為,可以秘密的積累力量,這天下必會完整。”
有希望就好,皇帝自認自己還年輕,他要的是一個希望,不是立即就成功的結果。
至少,免了天下農稅。便在自己的豐碑上寫下濃重一筆。
話說此時倭島。
五十多個野人穿的直接就是才殺沒多久的羊皮,帶隊的是衛浩、乙室劃、張環。
他們身後的有六個人是超一流的探礦師。以及四十名都能作到以一敵十的勇猛之人,最低身高是六尺四寸,最高的一人是六尺八寸。
最弱的一人,雙手可舉兩石半的石鎖。
自衛浩講了那個秘密之後,張環和乙室劃喝酒的時候說了出來。乙室劃就睡不著了,也不讓張環睡,滿腦袋都是銀山。
他們已經出海十天,停船四次,深入原始山林每次三十至五十裡。
這是第五次停船,乙室劃親自在前面開路,一邊走一邊喊:“咱們兄弟要找的可不是普通的東西,這次出來沒一個月不回頭,這才十天,往前,往前。”
乙室劃說著,伸手要掃開面前的枯枝。
這一掃,不但將乙室劃的手套劃破,還在手臂上劃出幾道傷口。
“鐵樹?”乙室劃揮刀就準備砍,卻聽衛浩高喊:“住手。”
衛浩瘋了一樣衝上前:“自古相傳,有一種天地間生成的銀樹,有這種樹必有大銀礦。”衛浩說話的時候六名探礦師也跑上前來。
幾個身強體壯的士兵已經開始拿工具往下開始挖。
這是一株自然銀形成的樹,目測至少有超過十石重,兩個壯漢都沒有抬動。
“是銀,這是金銀一體。”有探礦師給衛浩匯報。
衛浩伸手一指四周:“就地扎營,十裡,這方園十裡給我找詳細了。”
這個位置是山谷,在距離此地八裡的山頂發現的銀礦,而後就不止十裡了,三天時間探礦隊分成三隊最遠的一個跑了五十裡。
塊狀的、薄片狀、小銀粒……
各種形狀的自然銀就背回來幾十斤,還有嘗試著挖掘了一點的銀礦石。
首席探礦師給衛浩匯報:“就下官推測,估計往遠還有,這片山有大量的銀礦,有一處沒有仔細看,但推測應該有金礦。還發現了一處銅礦、兩處鉛礦,這裡的銀礦就我等粗看,應該非一種。”
衛浩問:“痕跡都抹去了嗎?以免被人發現。”
首席探礦師立即轉身準備問其他人,張環語氣生硬的說道:“無所謂。”
“張將軍,這是銀山,若被其他人發現便是大麻煩。”
“無所謂。”張環還是這句話。
衛浩正準備再說的時候,乙室劃活動一下脖子:“誰發現,就殺了誰。這地方是侯爺的,沒有候爺的令,這裡除了我等就只有死人。”
“沒錯。”張環也是這樣態度。
一座山的銀礦,而且銀礦石都可以順便挖幾下就能摸到,而且還有大量的自然銀,這山就算倭王來了,張環也一定把他砍成一段一段的。
這裡,是原始山林,倭民自己都很少到這裡來。
至於距離這裡最近的領主有多遠,有多少兵力張環已經不在乎了,掄起刀砍就是了。
衛浩想了想:“這塊銀子綁好,完整的抬回船上去,然後製作木架加固,用繩綁好了,派最快的船往汴梁送,送到侯爺手中。”
張環笑問:“候爺差這點銀子?”
衛浩真是有苦說不出,張環這脖子上面長的不是腦袋,就是一塊肉球。
乙室劃都比他強。
乙室劃至少明白,這東西送回汴梁去,就算獻給大宋皇帝也是至寶,說不定可以借這個機會給倭島增加一點士兵,再送一批軍械過來。
最好再給三百門虎蹲。
張環聽了乙室劃給他的解釋才反應過來:“派最好的快船,五天便可以到金陵,然後順著運河逆流而上,再有二十天便可以到汴梁。”
衛浩說道:“咱們回去,還需要五天時間,一個月送回汴梁,快的話,趕到上元節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