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在西漢的悠閑生活》第197章 讓李陵繼續糾結
  第197章 讓李陵繼續糾結

  “徑萬裡兮度沙幕,為君將兮奮匈奴。路窮絕兮矢刃摧,士眾滅兮名已聵。老母已死,雖欲報恩將安歸!”

  聽著蘇武轉述的李陵所作的這首賦,再聯系到李陵前後的言論。

  張恆腦海中浮現起了一個無比糾結的男人的形象。

  對於當年的事情,張恆是有所了解的。李陵淪落到如今的糾結地步,說實話要負最主要責任的就是天子劉徹。

  錯非劉徹聽信了吃了敗仗跑回來,為推卸責任要胡說八道的公孫敖的一面之詞,以為李陵已經徹底叛變,在幫匈奴人訓練軍隊,於是一怒之下,將李陵全族誅殺,李陵年邁的老母也在其中……

  可惜,還沒到一個月,漢室在匈奴潛伏的間諜就發回了確認情報——李陵在匈奴並未有任何叛變的行為……

  天子劉徹頓時尷尬無比,於是又開始後悔當初沒能派得力將軍接應李陵所部……

  當初李陵出塞後,劉徹接到捷報,於是彈冠相慶,連走路都飄飄然,可後來聽到李陵陷入重圍,被俘的消息後,就一連好幾天吃不下飯。

  等群臣紛紛說李陵已經叛變的時候,劉徹又大怒,太史令司馬遷不過幫李陵多嘴說了一句好話,就被劉徹給下獄判了腐刑……

  這些事實都證明了,劉徹就是一個腦袋容易發熱且性格衝動的天子。

  “李少卿可惜了……”一旁的丙吉歎道。

  誰說不是呢?
  關中人民群眾對於上層的政治傾軋,總是喜歡八卦。

  張恆就聽過傳聞,李陵兵敗被圍,幕後有黑手在操作,故意要讓李陵陷入重圍。

  這事情說的有鼻子有眼,張恆此時想來,也覺得似乎有那麽幾分可信之處!

  據傳聞所言,當初,李陵兵出居延,負責為李陵掩護後路和側翼的是強弩都尉路博德。

  但,從始至終,李陵所部沒有得到本該為其提供後勤補給和側翼掩護的強弩都尉所部得任何幫助。

  若當初李陵的部隊哪怕是能夠得到一丁點的支援,也不會被迫退入浚稽山了。

  就連劉徹自己在事後也說:陵當發出塞,乃詔強弩都尉令迎軍。坐預詔之,得令老將**詐。

  將此事的責任推在了路博德身上。

  但路博德久經沙場,曾追隨霍去病與匈奴人大戰十數年,後又為伏波將軍,參與了滅南越戰事。

  豈是等閑之輩?

  這樣的老將軍,難道真的會因為畏懼而頓兵不前,坐視李陵被圍而無動於衷,最終因此徹底毀掉了他的軍旅生涯。

  路博德的膽子應該沒這麽小。

  而傳言中說,是某個大人物不希望看到李陵崛起,與自己爭奪軍權,於是故意將李陵所部的出兵時間,兵力以及方位泄露給了匈奴人,從而讓匈奴人早早的設下了陷阱,否則,李陵那裡那麽倒霉,第一次領軍出戰就一頭撞上了匈奴單於親自率領的主力,後來更被匈奴十數萬騎兵重重包圍!
  以至於盡管李陵所部經過苦戰,殺傷了數倍於己的敵人,但匈奴人卻越打越多,一天之內所消耗的弓矢竟達五十萬枝!——當初李陵所部雖然大部分戰死,但是,在兵敗的那一刻,李陵下令殘余四百多士兵突圍,這些突圍的官兵中,最後有數十人成功從匈奴人的包圍圈裡殺出一條血路,回歸漢地。

  而李陵兵敗浚稽山,發生在天漢二年秋,距今也不過七年而已,那些突圍出來的官兵現在可還都活著!

  所謂空穴來風未必無因。

  再聯想到,就在此李陵陷入重圍之時,李廣利所率領的數萬精銳卻在昆侖山中尋找著莫須有的匈奴右賢王主力。

  後來的事實卻證明,當時匈奴左右賢王的主力,全部都在浚稽山。

  張恆不禁有些疑惑了,難道匈奴右賢王會飛不成?或者說那位右賢王是大魔導師,一個瞬間轉移,就跨越千裡,從昆侖山跑到了浚稽山!

  這種事情也就騙騙小孩子罷了。

  不過,這些事情沒有證據。人家做的天衣無縫,任誰也找不到漏洞。

  只是,張恆有些隱隱為霍光擔心了。

  明年,霍光將第一次將軍隊的指揮權接過手中,李廣利會坐視嗎?

  張恆覺得,這不可能!
  “必須提醒一下霍光……”張恆暗暗想著,雖然,張恆也知道,像軍國大事,歷來都是嚴格保密的,像進軍路線,兵力部署這種機密事情,一般不可能讓人知道。

  但是,匈奴人僅僅只需要知道漢軍出塞的具體時間,就足可以以逸待勞,設下陷阱,等著漢軍跳進去了。

  更何況,李廣利執掌軍權十幾年,在軍中眼線無數,軍隊的事情,在他面前,根本沒有秘密可言!

  至於李陵,張恆知道,除非天子劉徹主動認錯,道歉,並且以極高姿態親自寫信請李陵回來。

  否則,那個糾結的男人,估計還會一直糾結下去。

  但讓劉徹道歉,認錯,那可能嗎?

  一念至此,張恆已經知道了,至少在劉徹還活著的時候,李陵是不可能歸漢了。

  除非,劉據登基。

  或許,李陵才會萌生出那麽一絲回歸故土的念頭。

  “蘇公如今即為九卿,何不寫書一封,傳與李少卿,言說是非大義,勸其歸漢?”張恆問道。盡管從現在來看,李陵是既不可能歸漢,也不可能主動幫匈奴人訓練軍隊。

  但是難保時間一長,李陵的心理發生動搖,萬一李陵幫助匈奴人訓練軍隊,那就麻煩大了!

  要知道李陵出生隴右將門世家,祖父為李廣,自小就深諳兵法,十六歲就因為懂兵知兵,而被辟為侍中建章監,執掌羽林衛指揮大權,接受過最正統的漢室軍隊訓練教育,對於漢室引以為自傲的軍隊編制,組織以及管理,清清楚楚。

  李陵所懂得的東西,是過去那些投降匈奴的人,如中行說、趙信、衛律等根本不懂和沒有涉足過的地方,他掌握著漢室軍隊之所以強大精銳的根本。

  正因為如此,匈奴自且鞮侯單於以來,一直優待李陵,無論李陵犯下任何的過錯,都一一赦免。

  就連李陵親手殺掉了那個幫匈奴人訓練軍隊的叛徒李緒,匈奴單於頂著母親闕氏的怒火,將李陵藏到西邊,一直等闕氏死了才讓其回歸單於庭。

  難道匈奴單於真是什麽禮賢下士,胸懷寬廣的豪傑嗎?

  顯然不是,奴隸製下的匈奴,隻講究實際利益。

  張恆想起後世的時候,在某個雜志上的看到的一個故事,民國時期,一個中國軍校留學生去西方留學。

  西方的軍校中對所有來自中國的留學生都很好,想學什麽就可以學什麽,但是,唯獨有一門課程不對中國學生開放。

  這門課程就是國防動員課。

  在這個時代,在本質上來說,匈奴人在身體素質方面,跟漢人相比並沒有多少劣勢。

  為何三個匈奴騎兵也打不過一個漢騎呢?

  為何李陵區區五千步卒,且大部分是臨時招募的遊俠以及發配充軍的盜賊,罪犯,卻可在浚稽山中與匈奴十余萬騎兵周旋將近半個月,光是第一天交戰,就斬首三千余?

  答案就是漢軍在軍備、訓練、組織和編制上,比匈奴人優秀!

  特別是在組織上,漢軍至少甩匈奴人十幾萬裡。

  匈奴人在組織度上,跟漢軍根本沒法比。

  雖然這些年在無數漢奸幫助下,匈奴人從衛青霍去病時代需要五個騎兵才能對抗一個漢騎提升到了現在只需要三個匈奴人就可與一個漢騎抗衡。

  但是,它依然遠遠不是漢軍的對手。

  當年為了圍殲趙破奴的兩萬騎兵,匈奴人傾巢出動,才勉強擺平。

  就更別說後來兒單於和句犁湖單於時代,兩次侵襲漢地,卻碰個頭破血流,兒單於在受降城下吐血而亡,句犁湖好不容易搶到些東西,卻在張掖被一個名不見經傳的都尉任文給攔住了去路,一番大戰下來,句犁湖不得不丟下搶來的人口物資灰溜溜的逃回大漠。

  要知道,當初,張掖都尉任文所率領的不過是張掖的常備軍和兩三千趕來支援的騎兵而已……

  自然,對於漢軍正統的組織、編制和訓練之法,匈奴人是做夢都想得到的東西!

  而李陵,對於匈奴人來說,就是打開那個漢軍秘密的鑰匙。

  張恆當然不會讓匈奴人哪怕有萬分之一的得到這個機密的機會。

  慫恿蘇武寫信,目的就是讓李陵繼續糾結下去,不給匈奴人有可乘之機!
  蘇武卻沒有想這麽多,還以為是張恆在為李陵惋惜——很多關中人都有飛將軍情節,對於李陵有種特殊的感情。

  蘇武是關中人,自然也清楚關中人的這種情感來自那裡。

  衛青霍去病雖然威名赫赫,但終究不是關中人。

  只有李陵才是土生土長的關中軍事天才。

  自己的孩子,總是比別家的孩子要看重一些……

  於是,蘇武點點頭,笑道:“這是自然,吾會寫的,且還要子孟兄也寫,好叫少卿兄早日歸來!”

  對於李陵這個老朋友,蘇武自是希望其能早一點歸來。

  到時候,老朋友團聚,把酒言歡,那才是人生幸事!-
  0-0-0-
  今天請了定風波MM監督,恩,總算沒有再沉迷遊戲。

  感謝定定救我於水火之中。
-
  0-
  繼續碼字去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