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南明日不落》第239章 人委會
  第239章 人委會

  南方戰爭雖然結束了,但是白明修並未打算完全地停止軍事行動。盡管南明的國家核心,已經從消滅滿清轉移到了工業化和社會變革上面。

  白明修回到上海後,連三個小時都沒有到,內閣首輔唐北廬就找他匯報工作了。

  “……根據殿下提供的名單,理政院準備開設幹部短訓班,經過短期培訓之後,直接派往各地充任政府和基層組織的幹部,因為名單上多達十萬人,如果這些人都堪用,會非常好地緩解大明現在於南方各省面對的治理缺失的困境。”

  唐北廬提到的正是白明修在這次系列任務中獲得的最大獎勵,十萬名有一定新學基礎的青年幹部。系統的威能確實偉大,直接將一些讀書人轉化了。實際上他們本身對此會全無所覺,只會認為自己曾經學過新學,懂一些科學文化知識,理解大明現在的科學主義和民本主義的兩面旗幟,簡而言之已經不是古代人的思維方式,而是近代人的思維了。

  白明修對於投靠滿清的官員,有著非常差的觀感,這個舉國皆知了。甚至於現在江南一些州府仍舊處於半軍管,甚至人民自治的情況。經常性出現一個府城,只有一個排的駐軍,這些駐軍除了進行防衛,還兼著民政的工作。雖然他們實際上也處理不了什麽事,但最少能夠作為一個仲裁方。南明在很多地方都成立了臨時的人民委員會,基本上就是征招本地一些比較有威望名聲的人士,甚至要鄉村市鎮推舉一兩個代表來,進入人委會,協助軍管政府,進行治安維持、財稅繳納以及其他一系列的事情。

  人民委員會這個形式比較新穎,不過很快就讓一些人看出了好處,畢竟算是掌握了部分權力,盡管這個權力受到比較強的監管,以及人委會中其他代表的製衡,但卻足夠讓人趨之若鶩。

  也是靠著遠比古典時代先進得多的制度,靠著打擊漢奸勢力和豪強,團結支持大明的知識分子以及新興資產階級,再加上農村的基層組織,白明修的大明在缺乏基層公務員的情況下,形成了比較好的維持和秩序。這些半軍管半自治的地方政府,甚至實現了有效的財源流入。

  江南和浙江一些州府,在白明修連一個稅務官都沒有派過去的情況下,完全是一群人委會的地方代表們捧著理政院下發的稅法,給白明修上繳了不少的稅收。白明修在得知這一情況的時候,都感覺有些不可思議。

  其實人民的智慧和力量都是非常強大的,那些清廷的官員真心沒有比普通的知識分子、名士、商賈和農民們強多少,白明修想要做的,僅不過是發揮出人民的力量而已。

  白明修對唐北廬交代道:“人民委員會是一個很好的制度,雖然接下來我們會補完地方政府的治理這一塊,但是已經利用起來的人民力量,不應該就此拋棄掉。人民委員會接下來可以改造成表達地方民意,對政府提出政策建議的地方。”

  唐北廬問道:“殿下準備讓人委會變成議會?”

  白明修搖頭,說道:“我是不信代議製那一套的,如果這個時候就交給人委會過大的權力,甚至讓他們能夠直接干涉政府預算,或者進行立法什麽的,我想很快我們就亂了套了。但是作為民意備詢的機構,或者協調政府跟地方群眾關系的管道,應該是完全沒有問題的。當然,如何選拔代表,會期和議程怎麽搞,都需要理政院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和設計。”

  唐北廬講白明修的意見工整地記錄在了他的筆記本上,回道:“好的,殿下,此事理政院會專門成立小組去做的。”

  很多事情上,白明修其實也並不確定,自己那太多的後世經驗,能不能在這個時代派上用場,一些後世管用的東西,放到現在是不是就水土不服。他本身在治政上還是非常開明的,他的勤政和廣開言路,已經是受到廣大知識分子的好評。畢竟讀書人們對於皇帝的評判標準,可不像是後世對一國元首那麽嚴苛。

  理政院本身就是龐大的文管機構,內閣有著一位總理和六位協理大臣,再加上各部尚書。其實理政院也有著一個類似於地方上的人委會的架子,一系列大學問家、前朝遺老都擁有給理政院遞折子的權力,甚至協理大臣還會代表理政院專門召集這些名流們開會討論一些事務。

  從理政院的種種體制看,外界很多人都認為黃梨洲對於太子殿下的影響巨大。因為理政院設立了總理大臣,猶如黃宗羲談設立宰相,實際上南明內閣的權力比黃宗羲談的東西更大,也更為完善。黃宗羲也倡議“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於學校”、“公其非是於學校”,這裡的學校其實就有些類似於議會。理政院的備詢體制,讓人覺得與黃梨洲的“學校”,十分相似。

  不過讓外界覺得很詫異的是,太子並未重用黃宗羲。不像是顧炎武已經擔任了應天府知府,王夫之擔任了廣東省國子監的副祭酒。黃宗羲身上沒有一官半職,只不過以其聲名,在幫助朝廷開辦浙江大學。

  對於有責任心和抱負的知識分子而言,現在的南明是最好的時代,政治清明、言路大開,若是有心力,可以施展的地方很多。不過對於帶著東林遺風的那群人來說,這個時代最多隻比滿清強一丟丟,只是不用剃發易服而已。而他們的特權基本上已經不存在了,南明已經取消了所謂的功名,通過科舉獲得公務員身份之後,立即錄用任職。沒有了功名,那麽延伸出來的不納稅一類經濟特權也都沒有了。對於工商的更多監管和發展,也使得江南豪族們對工商的壟斷被打破。

  不過歷朝歷代的大變局也都是如此,既得利益者被拉下馬來,有衝勁的新興階層強勢抬起。在南明,新興的資產階級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快速成長著。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