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南明日不落》第560章 大明裝甲
  第560章 大明裝甲
  大明魯省青島府,這個非常年輕的城市在這二十年來發展得極快,已經成為了北方重要的商埠,同樣也是大明軍方的重要港口。

  鐵路輸送來的大量的重型裝備,將在青島府陸續裝船。大明陸軍自十多年前就開始進入了機械化的時代,不過由於缺乏一個明顯的大敵,加上理政院的主要精力都在發展工業和投資教育上面,所以大明陸軍整體的機械化速度並不快,換裝換到現在,全部大明陸軍52個滿編師(包括騎兵師、山地師),只有兩個師完成了全面性的機械化改造,所有步兵都可以用步戰車運送,坦克數量也多,其余的步兵師最多算是具有一定機械化程度的摩托化步兵師。

  這兩個全機械化師,都是大明陸軍的王牌部隊,也是當年白明修指揮過的功勳部隊,分別是大明陸軍第四師,和大明陸軍騎兵第二師。騎二師也是現在大明陸軍中,被稱為騎兵,但是實際不騎馬的一支騎兵。騎二師是裝備了大量的步兵戰車,作為一支衝擊力很強的師級部隊。大明在未來可能會陸續撤掉騎兵的建制,但是作為功勳編制,騎二師和當年李定國的騎一師,都是要保留下來的。

  而典型的大明步兵師,一般由兩個步兵旅組成,每個旅下轄三個摩托化步兵團,一個機械化步兵團和一個裝甲團,所以是具備一定的機械化突破的能力,其余的部隊比較依賴軍用卡車運載,也自然需要公路。不過大明的軍卡水平不錯,只要是一定平整的地面就都能夠比較順暢地前進的。

  大明第12集團軍共有三個步兵師、一個炮兵旅、一個裝甲旅、一個陸航和防空團、後勤保障團等單位組成的,總人員數超過八萬人。大明軍隊在本土基本上是一個軍區部署一個集團軍,有些也有額外,所以集團軍的數量並不多。之前臨時組建了一些,番號也有些停用了,實際的狀況是一些集團軍的建制是空置,如果需要就啟動,往裡填充兵員。現在活躍的集團軍是第一、第二、第三、第五、第六、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二、第十四共10個集團軍。

  從軍列上卸下來一輛輛的大明新式坦克,如果是後世來的人,自然能夠一眼看出來,這些看上去粗大皮實的坦克,分明就是改版的蘇聯T-34-85坦克。

  盡管大明並沒有什麽明確的陸地上的裝甲敵人,白明修甚至也沒格外關注這些,但是大明陸軍可是不願意將就自己的。大明陸軍自四年前選定了這款被命名為19式的坦克作為他們的主戰坦克,就開始大量生產這種製造簡便、性能可靠又維修簡單,火力防護和機動三要素都得到比較好平衡的坦克。

  大明上下有幾十家軍工廠都能造這玩意,技術難度一點也不高,大明實際還有更高的技術,但是從可靠性和實用性的角度,陸軍選擇19式偽T-34作為自己的陸上之王。

  裝甲兵上尉謝阿滿簽了軍列的運送單,摘下自己的軍帽扇了扇風。

  “也不知道拉這些大家夥去印度有什麽用,咱們搞演練三年,基本上針對的都是北方那頭韃子熊,考慮的是怎麽對抗成規模的大編制裝甲兵,這回倒好,我們去了印度怎麽打仗?作為步兵行動可以依靠的支點麽?”謝阿滿略微吐槽了一下。

  整個世界上,裝甲兵規模第一大的是大明,第二就是西清了,而且神奇的是,僅從數量這個指標上,其實西清的坦克並不比大明少許多。當然西清的坦克都略微原始一些,被很多大明軍工行業的人和裝甲兵同行們嘲笑為鐵皮水箱。幾年前,西清在歐洲戰場上部署了坦克集群,幾乎是一個照面就擊潰了奧地利部隊,這讓歐洲人極為恐慌。

  歐洲人不僅想盡辦法希望自己研製出坦克,而且還發了瘋地向大明采購。本著製衡的原則,大明還是搞了一些淘汰下來的老坦克交給了奧地利乃至其他歐洲國家的陸軍,奧地利陸軍在獲得大約四十輛大明老式坦克之後,頓時在戰場上扳回了面子。

  於是歐洲軍事領域現在有一種濃厚的坦克崇拜,認為坦克這種具有機動力、防護力和火力三重要素的武器,完全就是戰爭的主宰者。這種風潮其實也影響到了費揚古,西清在近年來也在不斷地製造新的坦克,不過受限於技術,他們的坦克還是沒辦法像是大明的一九式偽T-34一樣好用。

  謝阿滿的戰友指導員周存剛摸著一九式主戰坦克厚重的炮管說道:“總不能再讓咱們的士兵去跟著騎兵活動,畢竟我們已經不是在那個時代了,哈哈而且我們軍方的運力是足夠的,這一次一口氣運走咱們集團軍所有的重裝備,都不費吹灰之力。”

  謝阿滿頗為感慨地道:“我也是才知道,我們大明可供軍隊部署的運力就有100萬噸,當初兵部有特別的軍費,專門提供給那些航運公司,要求他們按照我們軍方的規格製造他們的貨輪,平時他們可以用來跑航運,戰時的時候可以臨時征用,為我們來進行服務,當初也不知道是誰想的這麽天才的主意,避免了投入大量的經費建造專門軍用貨船,也避免了利用率不足。”

  周存剛笑道:“老謝,你現在不應該考慮一下接下來去了印度該怎麽打仗麽?”

  謝阿滿道:“考慮什麽,老子閉著眼睛開著坦克軋過去,行了,咱們這仗就贏了。”

  兩人都在笑,這一次印度的戰爭,軍方普遍認為就是萬鈞之力壓雞卵,而且真正複雜的東西,在於戰後如何接收印度,將其融入到大明的帝國體系之中。至於莫臥兒帝國的軍力,其實真的不足一提。莫臥兒帝國盡管從歐洲獲得了不少的武器裝備,包括步槍、機槍和大炮,但從組織到軍事思想,莫臥兒帝國都已經很老舊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