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南明日不落》第583章 航天人
  第583章 航天人

  跑了一趟小孟莊,白明修還是挺尷尬的。滿心以為可以有點用的V-2火箭,居然被人家直接無視了,不過另一方面白明修還是挺高興的。

  像是李康康這一批年歲跟自己相仿,不過四十上下正在壯年黃金期的科研技術人員,已經是完全成長起來了。他們的老師基本上都是白明修當年從系統裡征召出來的人才,當時基本上都是些C級、D級的人才,不算高,極少有A級和B級的大牛。不過他們帶來的知識體系是完整的,白明修也通過大明的教育體系鍛造出了一種開放多元的學術環境,激勵了一大批原本被束縛著思維,只能學八股的讀書人,甚至根本就不是讀書人的家夥成為了理工狗。

  李康康等一批大明土生土長的人才,現在已經逐漸地能夠擔起大任了。

  如果沒有當初白明修帶來幾乎覆蓋所有行業的系統人才們教導,灌輸他們成體系的只是和思維能力,僅二十多年的時間是不可能出現李康康等一批出色的人才的。而李康康這些已經當打之年的學術大牛們,又開始帶領新的一批年輕的理工小牛們,這樣一來大明的科研領域就出現了生生不息的局面。

  白明修其實真的沒有太關注像是航天科技這種“冷門”的領域,他倒是比較注重實際的航空、造船之類的東西,在他看來,點出航天器這個科技樹可能為時尚早,但李康康這樣大牛用實際行動打臉白明修,他們有這個能力做,就是看做不做了。

  白明修當天留在小孟莊的食堂跟研究中心的大夥兒吃飯,主任這樣的官僚反而沒有擠進皇帝的餐桌上,反倒是李康康這些發際線捉急、情商很低的研究人員們跟白明修同席了。

  “……也就是說,你們現在能夠造出打衛星的火箭了?”

  “我們一直在進行這方面的設計工作,並且試製了一些原型型號,理論數據足夠支撐我們做這樣的發射。主要是國家動力裝備研究院那邊這兩年進展非常快,他們的火箭發動機、衝壓發動機已經做了不少成果,不過動研院的主要課題還是集中在渦輪噴氣這方面的,所以我們跟動研院做了合作,一起研究火箭發動機,接下來是可以做試驗做驗證了。”

  另一個研究員說道:“比起很多機械、裝備研究中心,我們小孟莊這裡因為跟產業結合比較差,所以基本上沒太有企業來的項目,所以非常依賴國家撥款。因為我們的主管部門也沒有在這個五年計劃裡給我們批發射計劃,所以我們很多技術搞出來了,也驗證了,但是並沒有真正地推出來。即便如此,大家的熱情還是很高的,別人都說我們小孟莊這裡是一個有理想的研究站,因為大家都夢想著有一天我們大明人能夠飛出地球,登上月球,甚至去到更遠的外太空。”

  白明修笑了起來:“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李康康認同地點頭:“是啊,即便地球上還有很多地方沒有開發,但是我們的眼光不應該僅僅看到這個渺小的星球,宇宙無垠,也許未來我們會擁有自己的殖民星,一個家族的親友可能相隔幾個光年也能通信——我也許看不到這一天了,但是希望我的子孫後代們能夠見證。”

  白明修真的沒有想到,這些搞航天技術的大牛們,居然如此的志存高遠。其實想一想也能夠明白,大明早在二十年前就已經是世界第一強國,不可能被外界擊敗的強大存在了。雖然像白明修這樣的俗人,一直致力於開疆拓土,為大明的子孫後代開辟生存空間,但廣大的明人都要找個方式去自我實現。而這些搞技術的人,就萌生了如此的想法。

  十幾二十年前,白明修做了個系統的支線任務,系統獎勵給了他一系列的著作,這些基本都是他那個位面在18世紀以後才出現的文學經典,其中就包括早期的科幻小說,從雪萊的《弗蘭肯斯坦》到凡爾納的系列小說,還有後來影響巨大的海因萊因的《星船傘兵》、《銀河系公民》,更有神一樣的阿西莫夫的《基地三部曲》、《我,機器人》。

  這些作品掛著各種各樣張三李四的名字出現,白明修還為了合適,弄了一些系統作家出來冒名頂替。所有的作品都經過了大明本土化的改造,帶有華夏文化的特征。各種天馬行空的想象,關於科學和未來的探討,無疑對於大明普羅大眾是一次巨大的文化衝擊,也激勵了許多年輕人投身到這個事業中來。

  當人類解放了自己的想象力,主動去探尋未知和力圖去掌握新的理念和技術時,也許“上帝”會發笑,但是執著的人類所爆發出的光輝和能量,都是不可估量的。

  “你們現在在做的工作,是先驅性的,會被日後大明所有國民記住的,更是為人類做出的突出貢獻。我承認,我們大明不可能照顧到方方面面,也不可能無限制地在一個領域進行投入,不過我會向理政院說明你們工作的重要性的,我也想看到我們大明的衛星漂浮在地球軌道上,也希望有朝一日大明的宇航員能夠在外太空與我們對話。”

  白明修一番話讓在座的這些科研人員們很是振奮,但李康康又唱了個反調:“陛下的心意是很好的,足以見到對我們航天事業的重視。不過,我們也知道,航天事業不應該是放在現今最主要發展的領域,我們基建、鐵路、造船、飛機、生物化學、電子半導體,這些東西都很重要,都會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而航天現在過於遙不可及,大明和國民都會缺乏動力不斷地往裡投入。比起帶有目的性的一次性兩次性大規模投資,我倒是更喜歡現在有步驟、有周期的細水長流,只不過要求我們的同志們,都要耐得住寂寞了。”

  這倒是真的讓白明修對李康康刮目相看了,他的見地很厲害。歷史上航天事業的高速發展,其實有著美蘇冷戰太空競賽的背景的,登月計劃之後再沒有多麽重大的行動,也就沒什麽衝勁了。搞火箭也是搞導彈,然而現在大明連空中的敵人都沒有,別說導彈了。李康康能夠跳出自己的領域,在大明整體格局上思考,是很不容易的。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