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南明日不落》第161章 愛民太子
  第161章 愛民太子
  老臣郭之奇站在一旁,對發生的一切都感覺到了驚奇。作為一個老派的文臣,郭之奇還是有一些基本的對於天下百姓的責任感的,更知道農事乃是國之大計。從老百姓們極盡真誠的表情上,郭之奇能夠感受到他們的喜悅,再去看太子殿下的背影時,不由感覺到一下子拔高了好多。

  “究竟是什麽方法,居然讓此地田畝出產翻倍,若是能廣之全國,又何來饑饉?”

  他旁邊站的是一位同樣因功和氣節被封了爵位的文臣,黎維祚。當初黎維祚隻身穿越雲南緬甸,聯絡義軍和土司,為太子殿下跋涉險境,任勞任怨。之後太子殿下封黎維祚為金冠伯,調入禮部任用。

  黎維祚對郭之奇道:“閣部有所不知,殿下重實務而輕空談道德文章,崇科學而推真知,澳洲那邊有農學家研出‘神稻’,產量是普通稻子的一倍不止,更有以工業製成的化肥,施作而養莊稼。如今朝廷中立農部,專司農事水利,推廣優秀糧種和增產的種植方式。再加上朝廷在各地設‘農業生產合作社’,集百姓之力生產。如今可見,太子洞見萬裡、英明決斷,這一番新政,是大大有利社稷了。”

  郭之奇有好些東西都聽不太懂,不過他勉強知道,太子遇光複明室,實行了徹底的變法。說是變法其實都不準確,因為太子殿下根本就是以所剩不多的大明遺臣和明澳人為班底,重組了新的朝廷,稱之為理政院,並將六部直接擴充成了十來個閣部,專司其職。

  像是郭之奇這般從閻王爺那邊轉了一圈又活過來的大明遺老,哪怕是對於祖宗之法有特別固執的,這個時候都對太子的新政沒有太多反對。畢竟新政奏效了,讓太子打下了五省之地,復國有望。大明沒了,什麽都別提。

  遺老們對於大明的執著,在於大明這個旗號,在於他們忠於的朱姓的明室,在於漢家的博帶峨冠,他們是不會在意這個時候的韃子是不是一心漢化,或者更符合儒家的教化等等。

  畢竟從這個時候看來,中原漢人的頭髮剃了,朝廷上還有一群韃子在開入部落首領會議一般的議政王大臣會議,從種種宗法上來看,蠻夷稱帝的滿清絕沒有半分更有天朝上邦的氣派。

  也只有那些腰杆子軟了,願意做奴才的人,才會用自己的滿腔文采來粉飾,來製造出滿清正朔的假象。

  相比起來,大明太子朱慈煊只不過是搞了一通變法,甚至還成功地讓國家更強了。所以大明遺老在這個問題上絕不會出現認同差異的問題。

  簡而言之,所有人的認知裡,華夷之辨才是核心問題,朝綱政製都是細枝末節。

  郭之奇默默地歎道:“老朽已經不中用了,為大明光複未出分毫之力,羞慚不已。這天下自當是由太子帶領新賢而治,老朽能見在北京城見到登壇祭天的那一日,便無憾了。”

  黎維祚微笑道:“當初下官在雲南,皇上播遷緬甸,其實心中已經覺得復國無望。太子會晉王取緬甸時,下官想也許我大明至少能香火不絕,偏安一方。待到太子破廣州時,那個時候下官微弱地幻想一下,也許十年光陰,真的能夠復國。如今,下官倒是相信,三年之內,殿下將在順天府報大明列祖列宗,江山如舊。下官終究是庸碌之輩,只能望勢而動,但殿下在緬甸時,便正告全軍,三年飲馬長江,五年臨河據天下,這般雄心,當真是不世的豪傑啊!”

  最後黎維祚又補充了一句:“而殿下如今才年十六(虛歲)。”

  郭之奇道:“真的是天降英主啊!”

  此時的白明修非常和氣地與老百姓們話家常,問的都是一些家裡幾口人、孩子上沒上學之類的東西,甚至還有一家人抱出自己家的新生兒,跪在地上求太子賜名,白明修還真地給起了名,聽起來要多土有多土,叫做利民。不過他這個政治宣傳目的倒是達成得非常好。

  他倒是不知道,此段佳話不脛而走之後,這一代人叫利民的孩子成千上萬,甚至連相似的愛民、惠民、恩民、建民等名字,也都非常常見了。

  白明修所展現出來的氣度和風格,與歷朝歷代的統治者決然不同。他全沒架子,就呆在民眾中間,甚至跟老百姓握手,還會開玩笑和拍拍別人的肩膀。這在士人的眼中是極不體面,甚至有失君儀的,但是沒人敢指摘他,畢竟白明修現在高舉“科學”和“民本”兩面大旗,凡事以民為先,並且要求廣大公務人員,要深入群眾、為人民服務。

  他有心就逐漸改變歷朝歷代官本位的現象,創立民本位的世道,自然就要從自己開始,以身作則了。更何況,他確實本心裡並不覺得田裡刨食的比自己在人格上有什麽差異,這說明穿越前被組織教育得還是很成功的。

  拜別百姓,上了馬車,白明修對馬走日說道:“大軍的行軍路線,是兵部提前通報各地政府,要求做好準備和避免其他麻煩的,老百姓怎麽能知道,還專門跑來獻祥瑞?肯定是縣裡有人給安排的,想要讓我臉上有關,一開心順帶提拔一下這裡的官。這如意算盤打得,嘿!”

  馬走日也是沒想到白明修人前對老百姓看上去格外和善,人後倒是直接指摘官員搞事,他是明顯對於官員嚴苛,對於百姓慈愛的類型,從這個角度看,倒是跟明太祖朱元璋是一脈相承了。

  “殿下想怎麽處理?”

  “能怎麽處理?我們有規章制度哈,都察院是幹啥的,讓禦史們動一動唄,查一查是怎麽回事,該懲處就懲處,該記過就記過。還有,以後這事要是得讓我去折子通知他們怎麽辦,那麽都察院也是失職。”

  馬走日笑了笑,說道:“謹遵太子令旨。”

  白明修知道他所建立的政權一切都是草創,但越是從初始狀態,越要讓所有的事情以一個良好的方式開端。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