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南明日不落》第547章 大明的歸化
  第547章 大明的歸化

  這個時代,其實除了大明之外,其他地方都不太怎麽安生。在北美的土地上,英國人和法國人正在跟當地的印第安人組成的聯盟戰爭,不過很明顯由於英法武器的提升,印第安人已經無力抵抗,被大肆屠殺之後,然後逃到了大明的土地上。

  大明樂於向這些印第安人提供庇護,但是前提是他們接受大明北美海外領的安排,居住在大明新建設的城鎮中,一些印第安人部落直接拒絕,那麽大明就會將他們趕回去。

  在北美,大明一直都在執行“去部落化”這個大計,附近沒有明人的地方還好說,大明就放他們自生自滅,可是如果附近出現了大明的城鎮,大明就希望在城鎮裡修建一小片社區安置這些印第安人。整個過程並不是完全和平的,不過相比歐洲殖民者,明人是體面得多。

  建造出來的印第安社區的房子,是等於免費給這些印第安人的,如果願意,還可以為他們提供工作,另外仿照大明本土移民,他們也被授予土地和一定生產資料,並傳授他們農業或者工業技巧。如果樂意轉化生活的印第安人,往往能夠更好地生活下去,不願意地,則只能離開。

  但不管怎樣,接受了大明的地契,就等於接受了土地歸大明所有。許多部落則為了能夠整個部落活下去,最終同意住進大明設置的印第安社區中。這些印第安人第一學習怎麽爬樓梯,怎麽用抽水馬桶,第一次學習用花花綠綠的大明寶鈔買東西。

  整個大明殖民北美的過程中,衝突自然持續存在著,但是卻遠沒有那麽血腥。因為力量越強,大明越沒有必要去殺戮這些印第安人,被擊敗的印第安人則被統一集中管理,多個部落的人混在一塊,一般送去耕種或者挖礦,基本上這樣做個一兩年,就溫順了,也能說一些漢語了,就放他們去到不同城鎮的印第安社區。

  最早跟明人一起生活的印第安人的第二代,已經被打上了比較明顯的漢族烙印。他們穿襯衫,甚至也穿國服(漢服),他們懂得“人之初性本善”,也具備一定的生活技能。

  大明在任何宣慰司都不采用強製地手段去剝奪當地人的文化和語言,這種東西越用強製越沒有效果。比如另一位面裡的加拿大和澳大利亞,都設立了類似印第安人強製寄宿學校這樣的東西,去把印第安人的孩子搶走,送去學校,教他們英語,但實際上效果並不好,而且還造成了很大的創傷。這些學校往往有著非常高的性侵率和死亡率,對於普通的中國人是根本沒法理解,為什麽一個學校裡居然還有死亡率這種東西。

  實際上,人是一種特別容易被影響的社群生物,通過軟實力和文化的影響,更容易產生歸化的作用。

  所以北美海外領讓這些印第安人住進城鎮,跟華人一起生活,雖然矛盾和問題肯定是存在的,但是在磨合中就慢慢改善了。印第安學童跟華人學童一起上學,一起放學,回到家他們可以說自己的語言,在學校就說漢語。大體上,學校和社會對待他們是一視同仁的,沒有苛待也沒有優待。他們學習好,也會得到褒獎,他們也能參加任何華人學生參加的活動。

  以各種潛移默化的方式,印第安人在融入到大明北美社會中。

  華人的民族性格其實是一個很關鍵的要素。幾年前,一位君安府的印第安商人在君安的豪宅區購買了一棟豪宅,搬出了一般被認為很工薪很簡樸的印第安社區。當時君安的華人們非常驚異,沒想到居然已經有印第安人能夠買得起豪宅區的大宅了。就有一些雜音出來,說不應該讓印第安人進入華人社區,破壞了其純潔性。

  不過,北美海外領總督大臣步安當時親自參加了這名他不認識的印第安商人的喬遷之禮,並帶豪宅區的名流們歡迎了他。

  步安當日的講話就發表在了報紙上,他說:“在大明,只要認同這個國家,認同我們中華民族的人,都是我們的同胞。只要他勤奮工作,為國家社會和人民作出了貢獻,就應該受到我們的尊重。我們所站立的地方是大明的疆土,而大明的疆土上是沒有界限的,而大明同胞的心中也應是沒有界限的。”

  第二年,步安的這個講話就被修訂之後,編進了全國中學語文教材中。

  相比另一位面歐洲移民各種用手段阻擋其他族裔的人搬到他們認為的高檔社區,甚至搞不通族裔上不通學校的事情,大明這邊就雲淡風輕許多。不通民族之間的區隔感是肯定存在的,但是大面上認同是一國的人,就沒有毛病。而且一個人有成就有能力,不管是什麽背景,都被人們接受,這是大明基本的價值觀,也是傳承下來“英雄不問出身”的傳統。

  作為第一個跨越北美大陸,為大明佔據君安的人,步安從一介鏢客成為海外領的總督大臣,可以說本身就很傳奇了。自然,白明修雖然不用這個分身了,但是還是很好地安排了這個人。

  如今的君安府,是一個人口超過30萬的大型城市了,也是北美第一大城市。曼哈頓島上到處建造的是高樓大廈,充滿了摩登氣息。

  本來萬歲城、洛歇接收移民的條件都比君安好,不過君安愣是後來居上了,發展了多種產業,並且頻繁與歐洲進行貿易,許多來到萬歲城的移民們,直接坐上了橫貫鐵路的列車,去到了東岸,成為了君安的居民。

  甚至不少歐洲人在設法拿到了大明的居留證之後,也來到了這座城市。君安開始成為了北美的金融中心,開發北美、布局北美,都需要以此作為前進基地,不論明人或者歐洲人都是如此的。於是君安下城,就已經出現了一些鱗次櫛比的摩天大廈。商業變得格外繁榮。

  相較於大明本土面臨的情況,北美似乎真的更加欣欣向榮一些。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